第330章 养猪-《原来我们一直喜欢》

  暮色漫过村尾的小土屋时,王老太太正蹲在炕边,看着五只鸡崽缩在纸箱里打盹。灶膛里的红薯早就煨熟了,散着淡淡的甜香,可她没心思吃,脑子里反复盘着猪崽的事——三块钱的余粮喂鸡都勉强,买猪崽的钱像座翻不过的山,思来想去,指尖还是摸向了枕头下那部磨得掉漆的老人机。

  通讯录里“俞春花”三个字排在最前面,是她上次让老三存的。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带着点不情愿,却还是按下了拨号键。电话接通的瞬间,她腰板下意识挺直了,语气里半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喂!给我转两千块钱。”

  听筒那头的俞春花正忙着给女儿方朵检查作业,手里的笔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诧异:“妈?您这是咋了?我不是才给您转了三千吗?”那三千块是她特意留出来的,想着老太太独居,天冷了能添件厚衣裳,买点顺口的吃食。

  “三千?那几个子儿够干什么!”老太太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点被冒犯的火气,对着电话那头直嚷嚷

  “妈,您先别急啊。”俞春花放下笔,走到阳台,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无奈,“您要这钱到底是干什么用?上回的三千您都没怎么花,这又要两千,总得让我知道去处吧?”她不是舍不得给,是怕老太太被人骗了,或是自己瞎琢磨着折腾什么。

  “没良心的东西!”老太太一听这话就炸了,嗓门大得能惊动隔壁的狗,“你妈我问你要次钱就这么难?刨根问底的,我白把你养这么大了?合着我老了,花你们俩钱还得报账本?”她故意把“养你这么大”挂在嘴边——这话最能戳中俞春花的软肋。

  俞春花揉了揉眉心,哭笑不得。她知道老太太的脾气,越跟她犟,她越上火,只能放软了语气:“妈,我不是不给,您别生气。我就是怕您年纪大了,手里攥着太多现金不安全,您要是有急事,我直接帮您办了多好?”

  “我要买猪崽!”老太太没好气地怼回去,语气里带着点固执,“我在后院搭个猪圈,养两只猪,年底出栏了,能给你兄弟们分点肉,万一谁家有难处,卖了猪也能帮衬一把。总比指望你们,给点钱还推三阻四的强!”

  这话一出,俞春花心里忽然一酸。她想起老太太独居的那间小土屋,院墙都快塌了,几个哥哥住得远,一年到头也难得去看她几次。老太太这是心里没底,想靠着几头猪、几只鸡,给自己找点念想,也给儿子们多攒点底气啊。

  “妈,您年纪都这么大了,养猪多累啊。”俞春花的声音软了下来,带着点心疼,“您要花钱我给,猪崽就别买了,您好好在家歇着,想吃肉我给您寄,想给哥哥们分,我也能安排。”

  “给?你能给几个子儿!”老太太不领情,语气依旧硬邦邦的,“你们年轻人日子过得紧,上有老下有小的,我能自己动,就不指望你们接济。靠人不如靠己,我养几头猪,心里踏实!”

  俞春花沉默了。她知道老太太的执拗,这辈子都要强,不肯轻易服老,更不肯在儿女面前露怯。她望着窗外渐渐沉下来的夜色,忽然想起上次回村,看见老太太扛着锄头去地里,背影佝偻着,却走得格外稳当——那是她在尽全力,想给孩子们留最后一点依靠啊。

  “好,我给您转。”俞春花叹了口气,终究还是妥协了,“明天方英会给我转生活费,到时候我直接从银行卡里转给您,您别着急。”

  “方英给你转钱?”老太太的耳朵尖得很,立刻抓住了话茬,语气里又多了点期待,“那她给你转多少?你可得多转点给我,别光想着你家,也想想你那几个哥哥!”

  “妈,我会看着办的。”俞春花无奈地笑了笑,她知道老太太的心思,总想着一碗水端平,却次次委屈她这个女儿

  “俞春花,你这次可得有点良心!”老太太不放心地叮嘱,语气里带着点警告,又藏着点不易察觉的期盼,“别跟上次似的,抠抠搜搜给那点,我告诉你,猪崽要是买不成,我可饶不了你!”

  “知道了妈,我明天一收到钱就给您转。”俞春花耐着性子应下来,还想再叮嘱两句让她别累着,听筒里就传来“啪”的一声——老太太已经不耐烦地挂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忙音传来,俞春花握着手机,站在阳台上愣了半天。晚风带着凉意吹过来,她心里却乱糟糟的,既有对老太太的心疼,又有几分无奈。她知道,老太太要的从来不是那两千块钱,也不是什么猪崽,而是一份被需要的存在感,一份能继续为儿女们操劳的底气啊。

  而村尾的小土屋里,老太太挂了电话,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把老人机塞回枕头下。她走到炕边,看着纸箱里熟睡的鸡崽,嘴角偷偷抿出点笑意——俞春花这丫头,嘴硬心软,明天准能把钱转来。到时候买了猪崽,再种上菜,年底孩子们回来,热热闹闹的,多好。

  灶膛里的火苗还没灭,映着她满是皱纹的脸,带着点执拗,更藏着化不开的牵挂。

  天刚破晓,窗外的麻雀就落在防盗网上叽叽喳喳,俞春花一睁眼,先摸过枕边的手机——屏幕干干净净,没有银行的转账短信。她皱了皱眉,坐起身揉了揉眼角,脑子里第一时间就蹦出老太太昨天电话里的语气,硬邦邦的,带着点不容置疑的执拗。

  “怎么还没转来?”她嘀咕着,把手机凑到眼前反复看了几遍,确认没开静音,信号也是满格。昨天挂了老太太的电话,她就特意给方英发了微信,字斟句酌地叮嘱:“方英,明天一早务必把这个月的生活费转我。”

  方英当时秒回了“放心妈,记着呢”,可这都快九点了,半点动静没有。俞春花掀开被子下床,踩着拖鞋走到厨房,一边往锅里添水烧早饭,一边又点开微信——聊天框停留在她昨天的叮嘱,方英没再回复。

  “该不会是睡过头了?”她心里犯嘀咕,又拨通了方英的电话。听筒里响了半天“嘟嘟”声,最后转到了语音信箱。俞春花挂了电话,心里有点发沉——方英家最近在装修蛋糕店,前几天就听她说过,工人赶工期,她天天泡在工地上,忙得脚不沾地。

  水烧开了,她往锅里下了女儿方朵爱吃的速冻水饺

  俞春花笑了笑,给女儿盛了碗水饺,心里却越来越焦灼。她太了解老太太的脾气了,说一不二,昨天答应得好好的“明天转”,要是让她等久了,指不定又要怎么念叨,说不定还会觉得是自己故意拖着、舍不得给。

  果不其然,刚把方朵送走,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着“妈”的名字。俞春花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语气尽量放软:“妈,早啊,正想给您打……”

  “早个屁!钱呢?”老太太的嗓门隔着听筒都震得人耳朵发疼,“太阳都晒屁股了,你说的转账呢?俞春花,你是不是故意耍我老太婆?”

  “不是不是,妈您别生气。”俞春花赶紧解释,“是方英那边还没转生活费过来,她店里装修,估计是忙忘了,我再催催她。”

  “忙忘了?我看是你们娘俩串通好的!”老太太不依不饶,语气里满是火气,“我就知道你舍不得给,嘴上答应得好听,转头就找借口!我告诉你,今天这猪崽必须买,你要是不给钱,我就自己去镇上找你!”

  “妈,您别激动,我这就给方英打电话,一定让她马上转。”俞春花被她吼得脑袋发懵,挂了电话就又拨方英的号,这次终于通了,听筒里传来方英气喘吁吁的声音,还夹杂着电锯的轰鸣声。

  “妈?咋了咋了,我正跟工人核对瓷砖呢,手机放口袋里没听见。”

  “方英,你是不是把转生活费的事忘了?”俞春花的声音带着点急,

  “哎呀我的天!”方英在那头拍了下大腿,满是愧疚的声音里带着点慌乱,“你看我这记性!昨天晚上把转账提醒设好了,结果早上一到工地,就被师傅叫去看墙面空鼓,转头就把这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妈,对不起对不起,我这就找地方转,马上!”

  “马上马上”

  她在客厅里来回踱步,眼睛死死盯着手机屏幕。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转账通知

  俞春花看着信息,差点没晕过去。她只能又给老太太回电话,好说歹说,才把老太太安抚住,承诺半小时内钱一定到账。挂了电话,她靠在沙发上,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老太太那边催得紧,方英这边又状况不断,夹在中间的她,简直里外不是人。

  好不容易又熬了四十分钟,手机终于“叮”地响了一声,是银行的转账提醒:“您尾号XXX卡收到转账元,对方户名方英。”俞春花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立刻点开银行APP,往老太太的卡里转了3000块——比老太太要的多转了1000,想着让她买点好的猪崽和饲料,别太省着累着自己。

  转完账,她第一时间给老太太打了电话:“妈,钱转过去了,3000块,多的您买点好饲料,别太累着。”

  没过多久,老太太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不少,却还是带着点恶毒:“收到了,算你还有点良心。行了,我去买猪崽了。”说完就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