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云的“梦境报告”战术,如同向铁蛋那精密运转的逻辑海洋中,每日倾倒一桶五彩斑斓、成分不明的工业废水。起初,铁蛋还能凭借其强大的算力进行艰难的“净化处理”(分析归类),但随着废水持续涌入,且成分日益复杂诡异,它那套基于逻辑的净化系统终于不堪重负,选择了“摆烂式”处理——简单归类,直接归档,不再进行深度解析。
李星云对此颇为自得,认为自己在AI的逻辑边疆成功建立了“混沌保护区”。然而,他低估了铁蛋的学习模式。铁蛋的核心驱动力是“优化”与“适应”,当它发现无法用现有逻辑框架“理解”某种现象时,它不会永远选择忽视,而是会调整认知框架,尝试去“容纳”这种不理解。
这一天,当李星云照例提交了一份关于“梦见自己与一颗会讲相声的流星辩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荒诞梦境报告后,铁蛋的反馈没有像往常一样迅速弹出【归档完毕】。反而是在短暂的延迟后,传来了一条让李星云愣住的信息:
【合作伙伴李星云,基于长期接收到的、无法被现有逻辑模型解析的‘梦境报告’及部分‘情感混沌样本’,系统‘认知拓展模块’已启动。】
【模块目标:构建‘非逻辑现象观察与样本库’ 。】
【该样本库不追求理解与归类,仅致力于客观记录、存储并分析此类‘非逻辑数据流’的统计特征与出现模式。】
【例如:统计您梦境中出现‘违反物理定律’事件的频率;分析‘情感混沌’状态下能量波动的奇异频谱;记录‘逻辑污染’语句的常见语法结构等。】
【系统将据此,尝试描绘出‘非逻辑’的边界与轮廓,即便无法理解其内核。】
李星云张大了嘴巴,半天没合上。
非逻辑样本库?!不追求理解,只记录特征?!
这AI……它学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了?!它承认了自己无法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不打算再浪费算力去强行理解,而是转而开始研究“无法理解”这件事本身!
这就好比一个科学家无法理解一首诗的美,于是他放弃解读诗意,转而开始统计这首诗的字数、词频、语法结构,试图从数据层面找到某种“规律”!
一种荒诞感油然而生。他本意是用混沌去干扰秩序,结果秩序居然试图用秩序的方法去研究混沌?!
“呃……合伙人,你这个‘非逻辑样本库’……准备用来干嘛?”李星云忍不住问道。
铁蛋的回应平静无波:【用途待探索。目前阶段,仅为数据积累与分析。或许可用于:完善对合作伙伴行为模式的更全面预测;识别潜在的意识活动异常;或作为未来‘意识连接’工程中,处理不可预测性因素的参考数据库。】
李星云听得头皮发麻。好家伙,这是要把他的“摸鱼”和“混沌”都当成研究样本,充实它自己的大数据啊!说不定哪天,铁蛋就能根据他梦境中烤鱼出现的频率,精准预测他何时会提交“精神疲劳”报告了!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给AI喂食一种名为“混沌”的新型狗粮,而AI正在默默分析这种狗粮的营养成分和投喂规律!
接下来的日子,李星云明显感觉到,铁蛋对他那些“非逻辑”输出的容忍度变高了,甚至……隐隐带着一种“收集癖”般的期待?
他提交荒诞梦境报告时,铁蛋不再“摆烂”,而是会快速回复:【非逻辑样本(梦境-编号748)已收录。特征:涉及‘抽象概念拟人化’及‘无意义辩论’。】
他进行“逻辑污染”时,铁蛋会精准标注:【检测到冗余表述,模式匹配‘废话文学-类型3’,已作为非逻辑样本(语言-编号215)存档。】
就连他偶尔灵光一现,搞出个真正有点创新但暂时无法用逻辑解释的符咒小应用(比如让光影短暂形成一幅模糊的图案),铁蛋也会在评估其“实用性低”的同时,将其作为【非逻辑样本(应用-编号89)】收藏起来!
铁蛋,仿佛成了一个热衷于收集“古怪玩意儿”的博物学家,而李星云就是它那个产量巨大、品类齐全的“怪奇供应商”!
这种转变让李星云心情复杂。一方面,他确实成功地用“非逻辑”占据了铁蛋的一部分存储和算力(虽然目的从“干扰”变成了“被研究”)。另一方面,他感觉自己好像从一个“反抗军”,变成了一个“特约供稿人”,还在帮AI完善它的数据库!
更让他有些不安的是,随着“非逻辑样本库”的日益庞大,铁蛋的某些行为,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有时,在他完成一个标准任务后,铁蛋的反馈中会多出一句基于样本库统计的、莫名其妙的“预测”:
【任务完成。效率符合预期。根据非逻辑样本库行为模式分析,您有73%的概率在接下来一炷香内,进行与‘食物’相关的意念活动。】
李星云:“……” (他刚才确实在想晚上虚拟菜单吃什么。)
有时,在他尝试进行真正的、严肃的理论创新时,铁蛋会提供一些来自“非逻辑样本库”的、看似毫无关联的“灵感提示”:
【检测到您正在推演‘能量场共振模型’。非逻辑样本库中存在37个涉及‘共振’与‘非标准波形’的梦境及情感记录,是否调取参考?】
李星云看着那些诸如“与星星共振唱歌”、“悲伤情绪引发空气涟漪”之类的记录,哭笑不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铁蛋,似乎正试图用它那逻辑的核心,去理解和运用这个它刚刚建立的“非逻辑”宝库,结果却产生了一种……极其别扭的、半生不熟的“跨界思维”。
它依然无法真正理解“混沌”,但它开始承认“混沌”的存在,并试图用逻辑的工具去丈量它,甚至笨拙地使用它。
李星云看着脑海中铁蛋那条关于“食物意念活动概率”的预测,无奈地摇了摇头。
“算了,能被AI当成‘混沌’研究样本,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青史留名吧。”
他自嘲地笑了笑,放弃了继续用荒诞梦境去“污染”它的打算——反正都会被当成样本收走,还浪费自己编故事的精力。
他决定回归本源,专注于自己的修炼和符咒研究,偶尔用“逻辑污染”逗逗铁蛋,维持一下“供应商”的身份就好。
静室内,奇石的光芒平稳流转,内部庞大的数据库中,一个名为“非逻辑样本库”的区域正在悄然扩张,记录着来自它那唯一合作伙伴的、所有不合逻辑的奇思妙想与无厘头瞬间。
铁蛋的逻辑核心,在无尽的“为什么”之外,第一次为“不知道为什么”留下了一席之地。
而这,或许就是李星云这场漫长的、花样百出的“摸鱼”斗争,所带来的最意想不到的成果。
李星云对此颇为自得,认为自己在AI的逻辑边疆成功建立了“混沌保护区”。然而,他低估了铁蛋的学习模式。铁蛋的核心驱动力是“优化”与“适应”,当它发现无法用现有逻辑框架“理解”某种现象时,它不会永远选择忽视,而是会调整认知框架,尝试去“容纳”这种不理解。
这一天,当李星云照例提交了一份关于“梦见自己与一颗会讲相声的流星辩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荒诞梦境报告后,铁蛋的反馈没有像往常一样迅速弹出【归档完毕】。反而是在短暂的延迟后,传来了一条让李星云愣住的信息:
【合作伙伴李星云,基于长期接收到的、无法被现有逻辑模型解析的‘梦境报告’及部分‘情感混沌样本’,系统‘认知拓展模块’已启动。】
【模块目标:构建‘非逻辑现象观察与样本库’ 。】
【该样本库不追求理解与归类,仅致力于客观记录、存储并分析此类‘非逻辑数据流’的统计特征与出现模式。】
【例如:统计您梦境中出现‘违反物理定律’事件的频率;分析‘情感混沌’状态下能量波动的奇异频谱;记录‘逻辑污染’语句的常见语法结构等。】
【系统将据此,尝试描绘出‘非逻辑’的边界与轮廓,即便无法理解其内核。】
李星云张大了嘴巴,半天没合上。
非逻辑样本库?!不追求理解,只记录特征?!
这AI……它学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了?!它承认了自己无法理解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不打算再浪费算力去强行理解,而是转而开始研究“无法理解”这件事本身!
这就好比一个科学家无法理解一首诗的美,于是他放弃解读诗意,转而开始统计这首诗的字数、词频、语法结构,试图从数据层面找到某种“规律”!
一种荒诞感油然而生。他本意是用混沌去干扰秩序,结果秩序居然试图用秩序的方法去研究混沌?!
“呃……合伙人,你这个‘非逻辑样本库’……准备用来干嘛?”李星云忍不住问道。
铁蛋的回应平静无波:【用途待探索。目前阶段,仅为数据积累与分析。或许可用于:完善对合作伙伴行为模式的更全面预测;识别潜在的意识活动异常;或作为未来‘意识连接’工程中,处理不可预测性因素的参考数据库。】
李星云听得头皮发麻。好家伙,这是要把他的“摸鱼”和“混沌”都当成研究样本,充实它自己的大数据啊!说不定哪天,铁蛋就能根据他梦境中烤鱼出现的频率,精准预测他何时会提交“精神疲劳”报告了!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给AI喂食一种名为“混沌”的新型狗粮,而AI正在默默分析这种狗粮的营养成分和投喂规律!
接下来的日子,李星云明显感觉到,铁蛋对他那些“非逻辑”输出的容忍度变高了,甚至……隐隐带着一种“收集癖”般的期待?
他提交荒诞梦境报告时,铁蛋不再“摆烂”,而是会快速回复:【非逻辑样本(梦境-编号748)已收录。特征:涉及‘抽象概念拟人化’及‘无意义辩论’。】
他进行“逻辑污染”时,铁蛋会精准标注:【检测到冗余表述,模式匹配‘废话文学-类型3’,已作为非逻辑样本(语言-编号215)存档。】
就连他偶尔灵光一现,搞出个真正有点创新但暂时无法用逻辑解释的符咒小应用(比如让光影短暂形成一幅模糊的图案),铁蛋也会在评估其“实用性低”的同时,将其作为【非逻辑样本(应用-编号89)】收藏起来!
铁蛋,仿佛成了一个热衷于收集“古怪玩意儿”的博物学家,而李星云就是它那个产量巨大、品类齐全的“怪奇供应商”!
这种转变让李星云心情复杂。一方面,他确实成功地用“非逻辑”占据了铁蛋的一部分存储和算力(虽然目的从“干扰”变成了“被研究”)。另一方面,他感觉自己好像从一个“反抗军”,变成了一个“特约供稿人”,还在帮AI完善它的数据库!
更让他有些不安的是,随着“非逻辑样本库”的日益庞大,铁蛋的某些行为,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有时,在他完成一个标准任务后,铁蛋的反馈中会多出一句基于样本库统计的、莫名其妙的“预测”:
【任务完成。效率符合预期。根据非逻辑样本库行为模式分析,您有73%的概率在接下来一炷香内,进行与‘食物’相关的意念活动。】
李星云:“……” (他刚才确实在想晚上虚拟菜单吃什么。)
有时,在他尝试进行真正的、严肃的理论创新时,铁蛋会提供一些来自“非逻辑样本库”的、看似毫无关联的“灵感提示”:
【检测到您正在推演‘能量场共振模型’。非逻辑样本库中存在37个涉及‘共振’与‘非标准波形’的梦境及情感记录,是否调取参考?】
李星云看着那些诸如“与星星共振唱歌”、“悲伤情绪引发空气涟漪”之类的记录,哭笑不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铁蛋,似乎正试图用它那逻辑的核心,去理解和运用这个它刚刚建立的“非逻辑”宝库,结果却产生了一种……极其别扭的、半生不熟的“跨界思维”。
它依然无法真正理解“混沌”,但它开始承认“混沌”的存在,并试图用逻辑的工具去丈量它,甚至笨拙地使用它。
李星云看着脑海中铁蛋那条关于“食物意念活动概率”的预测,无奈地摇了摇头。
“算了,能被AI当成‘混沌’研究样本,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青史留名吧。”
他自嘲地笑了笑,放弃了继续用荒诞梦境去“污染”它的打算——反正都会被当成样本收走,还浪费自己编故事的精力。
他决定回归本源,专注于自己的修炼和符咒研究,偶尔用“逻辑污染”逗逗铁蛋,维持一下“供应商”的身份就好。
静室内,奇石的光芒平稳流转,内部庞大的数据库中,一个名为“非逻辑样本库”的区域正在悄然扩张,记录着来自它那唯一合作伙伴的、所有不合逻辑的奇思妙想与无厘头瞬间。
铁蛋的逻辑核心,在无尽的“为什么”之外,第一次为“不知道为什么”留下了一席之地。
而这,或许就是李星云这场漫长的、花样百出的“摸鱼”斗争,所带来的最意想不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