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解语花香-《盗墓笔记:青铜门后的终极》

  又过了两日,秋意更浓。几场淅淅沥沥的夜雨过后,杭州的空气里添了几分刺骨的凉意。吴邪早上起来时,忍不住轻轻咳嗽了几声,喉咙有些发干发痒。失去力量后,这具身体似乎也对季节变换更加敏感了。

  他裹了件厚实些的外套,下楼煮了壶姜茶。热腾腾的茶水下肚,才感觉那股寒意被驱散了些许。

  快到中午时,解雨臣再次来访。这次他并非空手,身后还跟着两个解家伙计,抬着一个看起来颇为沉重的樟木箱子。

  “这是?”吴邪有些疑惑。

  解雨臣示意伙计将箱子小心放在堂屋中央,挥手让他们退下。他打开箱盖,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分门别类放置的各种物品:有装在玉盒里的药材,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药香;有颜色各异、质感特殊的矿石;还有一些用特殊材质制成的、用途不明的器具;甚至有几卷用某种兽皮或特殊织物制成的、看起来年代极为久远的卷轴。

  “家里库房清理,找出些用不上的陈年旧物,想着或许对你有用,就带过来了。”解雨臣语气平淡,仿佛真的只是处理一些杂物。

  但吴邪一眼就看出,这些东西绝非凡品。那玉盒中的药材,怕是年份极高的野山参或者灵芝;那些矿石,隐隐散发着微弱的能量波动,显然是炼制法器或布置阵法的材料;而那些卷轴,虽然看不清内容,但保存如此完好,其上流转的古老气息,绝非“陈年旧物”那么简单。

  这哪里是清理库房,这分明是解雨臣动用了解家的底蕴,在为他搜集能温养身体、或许还能辅助他研究“引路者”谜题的资源。

  “小花……”吴邪喉头有些哽咽,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这份情谊,太重了。

  解雨臣微微一笑,打断了他:“先看看这个。”他从箱子里取出一个紫檀木的长条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支毛笔。笔杆呈暗紫色,触手温润,不知是何木质,笔毫色泽银白,根根挺立,散发着一种宁静悠远的气息。

  “这是‘静心紫檀笔’,笔杆是雷击木心所制,笔毫是雪山银狐的尾尖毫。写字时能宁神静气,对你的恢复或有裨益。”解雨臣将笔递给吴邪。

  吴邪接过笔,手指触碰到笔杆的瞬间,果然感到一股清凉平和的气息顺着指尖流入,让他因咳嗽而有些烦躁的心绪顿时安宁了不少。

  “还有这些,”解雨臣又指向那些卷轴,“是家里一些关于星象、古神传说和异闻录的抄本,有些内容或许能与你笔记里的东西相互印证。”

  吴邪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郑重道:“小花,多谢。”

  “你我之间,不必言谢。”解雨臣摇摇头,合上箱盖,“这些东西,你慢慢看,有用的就留下,没用的放着也无妨。”他顿了顿,神色稍微严肃了些,“另外,我收到一些风声,近段时间,各地一些非常隐秘的古老势力,似乎都有些异动。”

  吴邪心中一动:“和‘希望壁垒’有关?”

  “不确定。”解雨臣沉吟道,“动静很小,很分散,更像是……某种观察和试探。或许壁垒的存在,改变了一些东西,引起了某些一直潜伏在水下的存在的注意。不过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加派人手留意,吴山居附近也很安全。”

  他说的“安全”,吴邪毫不怀疑。以解家现在的势力,想要在杭州地界护住一个吴山居,并非难事。

  “我明白。”吴邪点点头,“我现在这样子,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先顾好自己。”

  “这就对了。”解雨臣露出欣慰的神色,“身体是根本。对了,”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前几天送来的养魂丹,效果如何?”

  “很好,晚上睡踏实多了。”

  “那就好。药材我这里还有备用的,用完再跟我说。”解雨臣说着,很自然地伸手,搭上吴邪的腕脉。

  吴邪没有抗拒。解雨臣虽不专精医道,但见识广博,内力修为也极高,探查经脉伤势自有其独到之处。

  一丝温和醇厚的气息顺着腕脉探入吴邪体内,小心翼翼地游走。解雨臣的眉头微微蹙起,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吴邪经脉中那种近乎枯竭的空洞,以及灵魂层面传来的微弱与不稳。就像一盏油尽灯枯的油灯,只剩下灯芯处一点微弱的火星,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片刻后,他松开手,语气依旧温和:“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根基未损,只是消耗太过。慢慢温养,总有恢复的一天。”他没有提力量是否能回来,那太遥远,此刻重要的是维系住吴邪的“存在”本身。

  吴邪笑了笑,没说话。他自己清楚,恢复力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场燃烧几乎耗尽了他作为“非凡者”的一切。但他感激解雨臣的安慰。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解雨臣说一些外界的新鲜事,或者解家生意上遇到的一些趣闻,绝口不提那些沉重的过去和潜在的危险。堂屋里的气氛轻松而融洽。

  中午,解雨臣留下来用了午饭,依旧是胖子咋咋呼呼地作陪。饭桌上,胖子对解雨臣带来的那箱“破烂”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试图以“帮小吴鉴定”为名顺走几块看起来亮晶晶的矿石,被解雨臣微笑着用筷子敲了手。

  饭后,解雨臣便告辞离去,他身为解家当家,事务繁多,能抽出这半天时间已属不易。

  送走解雨臣,吴邪回到堂屋,看着那个樟木箱子,沉默良久。他打开箱子,拿起那支静心紫檀笔,在指尖摩挲着,感受着那丝缕缕的清凉气息。

  然后,他走到书案前,铺开宣纸,蘸饱了墨,尝试着用这支新笔写下第一个字。笔尖触纸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宁静感确实笼罩了他,手腕稳定,心思澄澈。他写的不是笔记,也不是什么秘籍,而是随手抄录的一段旧词: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字迹算不上多么惊艳,却带着一股难得的平和与韧劲。

  他放下笔,看着纸上的墨迹,又望向窗外。秋雨不知何时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敲打着屋檐和院中的石板,发出连绵不绝的、催人入眠的声响。

  胖子吃饱喝足,靠在躺椅上打着盹,发出轻微的鼾声。王盟在楼下收拾着碗筷。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最普通、最安宁的日常。

  但吴邪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解雨臣带来的资源和信息,像一块块拼图,正在帮他勾勒出一个更庞大的、隐藏在历史迷雾和现实平静之下的图景。而他那微弱的心灯,在这份宁静的滋养下,似乎也不再仅仅是摇曳的余烬,而是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扎根般的稳定感。

  他轻轻咳嗽了两声,将那股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不适压了下去。

  路还长,他得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