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没出息 狗都看不上-《赌狗必死》

  刚推开家门,一道黄影就“嗖”地冲了出来——是家里的土狗小黄,尾巴甩得跟装了马达的螺旋桨似的,嘴里“嗷呜嗷呜”叫着往陆川身上扑,那热情劲儿差点把他扑个趔趄。

  “你小子几天不见,胆子肥了啊?”陆川反应极快,伸腿就是一个扫堂腿。小黄没防备,“啪叽”一声摔在地上,晕乎乎地晃了晃脑袋,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无辜地盯着陆川,活像个闯了祸还不知道错在哪的熊孩子。

  陆川弯腰拎起它的后脖颈,故意板着脸吓唬:“我刚说要吃狗肉,你倒是挺积极?晚上给你切点葱花,撒把香菜,再洗个热水澡,保准你村上那些狗兄弟闻着香味就来跟你‘团建’!”

  “汪~”小黄呜咽了一声,小脑袋往他手心蹭了蹭,那可怜巴巴的模样,看得陆川差点憋不住笑。

  提着小黄走进客厅,昏暗的屋子里摆着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墙上挂着幅菩萨像,香烛还燃着,烟雾慢悠悠地飘向房梁。房梁上悬着一台老式电风扇,叶片上积了层灰,陆川每次坐在下面吃饭都觉得心里“拔凉拔凉”的——这风扇开起来跟拖拉机似的,噪音大不说,吹出来的风都带着股老木头味,可父亲陆广学总说“能吹就行,省电费”,硬是天天开着。

  坐了没几分钟,门口就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陆广学扛着锄头走进来,身上穿件洗得发白的格子衫,胡子没刮干净,下巴上冒出青茬,看起来有些疲惫。脚边的小黄立刻精神了,摇着尾巴凑上去,围着他的裤腿转圈圈。

  “爸,饭烧好了没?”陆川喊得顺口,目光却有些恍惚——上辈子父亲走得早,现在能这样跟他唠嗑,心里满是踏实感。

  陆广学见儿子脸上挂着笑,跟平时不一样,有点纳闷:“遇到啥开心事儿了?笑得跟捡了金元宝似的。”

  “今天认识个大美女,长得可好看了。”陆川半开玩笑地说。

  “认识了又不能带回家当媳妇,有啥好乐的。”陆广学放下锄头,转身往厨房走,“我刚去你梅姨家坐了会儿,还没烧饭。今天晚上吃鱼,下午在沟里逮了两条大板鲫,鲜着呢。”

  陆川跟在后面,笑着追问道:“那啥时候能带回家啊?迟早给你带回来,一个不够就带俩!对了,梅姨家是不是也种西瓜了?你上次说咱家地里的瓜藤长得旺。”

  “嗯,你梅姨家种了半亩,今年夏天不用买西瓜了。”陆广学一边淘米一边说,“以前下雨天,沟里的水漫上来,鱼都能游到家门口,你小时候还在门槛边逮过鱼呢,记得不?”

  陆川当然记得——那时候村里的水资源还没被污染,田野里的鱼根本吃不完,就算家里穷,也从没饿过肚子。

  没一会儿,饭就烧好了。陆广学炒了盘青菜,是从梅姨家拿的,绿油油的看着就有食欲。父子俩坐在门口的石板上吃饭,傍晚的风吹过,带着田野里的青草香,舒服得很。村里不少人都搬着凉席躺在板车上,还有人直接躺在屋檐下——那时候三天两头停电,电风扇开不了,空调更是奢侈品,只有镇上的有钱人才能用得起。陆川记得,家里直到2014年才装上空调,还是父亲跟电器店老板赊的账。

  “爸,你是不是对梅姨有意思啊?”陆川突然开口,眼神里带着调侃。

  陆广学手里的筷子顿了一下,脸瞬间红到耳根,恼羞成怒地说:“你听谁说的?小孩子家家懂个屁!我要是想给你找后妈,早就找了,还用等到现在?”

  陆川憋不住笑:“还用听别人说?你天天往梅姨家跑,插秧、耕地、修篱笆,啥活都帮着干,梅姨还总跟邻居夸你能干。你要是真喜欢,就跟人家表白啊,我又不介意多个人照顾你。”

  陆广学愣住了,盯着儿子看了半天,疑惑地问:“你今天咋回事啊?跟变了个人似的,以前你可从来不问这些。”

  “没咋回事,就是觉得我拖累你了。”陆川扒了口饭,声音低了些,“要不是带我这个拖油瓶,你早就再婚了,也不用这么辛苦。”

  陆广学放下筷子,叹了口气:“别胡说八道!就我这条件,还是二婚,哪个女的愿意嫁过来?有你没你都一样,别瞎琢磨。”

  “可咱家这条件,谁愿意跟你儿子处对象啊?”陆川开起了玩笑,想缓解气氛。

  陆广学却突然眼睛一亮,凑近了说:“我跟你说个好消息!上面政策好像要征收土地,还好我当初把村东头那片没人要的地买了下来,等政策下来,咱们家就能盖新房子了!”

  陆川心里清楚,那片地最后赔了十二万。当初邻居们觉得种地不赚钱,都出去打工了,只有父亲一根筋,非要把地买下来,天天起早贪黑地种。没想到后来政策下来,倒是捡了个大便宜。为了盖房子,父亲还跟姑妈家借了五万,跟做木匠的老朋友赊账,从打地基到搬砖瓦,全是他一个人扛,最后落下了一身毛病,一到阴雨天就腿疼。

  “盖了房子再等等,说不定以后还能拆迁,到时候给你娶媳妇的钱就有了。”陆广学的语气里满是期待,“你小子也争气,考上了大学,以后好好读书,出来才有出息。你表叔家儿子去岛国留学回来,医院抢着要,开四万一个月都不去,现在去武汉当教授了,多风光!还是得上学,我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陆川点点头——父亲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读过多少书。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教书的,到爷爷那一代就断了,爷爷当初犯了错进去了,出来没多久就去世了。家里以前还有不少老物件,后来渐渐丢了,陆川小时候不懂,长大了才明白,都是被村里的人“顺手牵羊”拿走的。小人物没能力,连自己的东西都守不住,这就是现实。

  “堂叔家早就不联系了,还说这些干啥。”陆川轻声说——表叔家有钱后,就很少跟他们来往了,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得一点都没错。父亲的亲哥,也就是大伯,也不怎么跟他们家走动,说到底还是因为穷。

  “没出息就是没人瞧得起,你大伯家不跟咱们来往,还不是因为咱家穷?”陆广学叹了口气,“所以你要争口气,以后别让人看不起。”

  “爸,我在网上找了个兼职,暑假去打工赚钱。”陆川转移话题,不想让父亲难过。

  “网上骗子多,你自己当心点,别被骗了。”陆广学叮嘱道,眼神里满是担心。

  “我兜里就二十多块钱,还是你给的,哪个骗子看得上我这点三瓜两枣啊?”陆川哭笑不得,“等我赚了钱,先给家里盖房子,再给你买辆车,顺便把梅姨娶回来,让你也享享清福。”

  “去去去,没个正形。”陆广学笑了,挥了挥手,“你回房间歇着吧,碗筷我来收拾。”

  陆川回了房间,陆广学坐在门口,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憋了半天还是笑出了声。笑着笑着,他深吸了口气,眼眶突然红了——今天的儿子跟变了个人似的,又懂事又贴心,难道是菩萨显灵了?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菩萨像,双手合十,心里默念:“谢谢菩萨保佑,让我儿子越来越懂事,以后平平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