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峰切磋显神通,百招不动立如松。书阁半日观千卷,尽晓中州万载风。
剑云峰的晨雾还未散尽,演武场上已挤满了天衍宗总宗弟子。中央的白玉战台泛着莹润光泽,四周的看台虽未刻意划分区域,却能清晰看出站位差异 —— 早年从各分舵晋升而来的内门弟子多聚在东侧,土生土长的总宗内门弟子则在西侧,连丹鼎峰、符诏峰的内门弟子都闻讯赶来,想看看这位 “从东域分舵直升总宗亲传” 的少年,究竟有几分真本事。
何生身着青色劲装,风影剑斜背在身后,站在战台边缘。通魂境六层的气息平稳收敛,与周围通神境内门弟子下意识外放的威压形成鲜明对比。要知道,天衍宗规矩森严,分舵弟子本质等同于外门,唯有通过考核晋升总宗,才能算真正的内门弟子;而像何生这样未走常规考核、直接被宗主收为亲传的情况,百年来还是头一遭,自然引来了不少质疑。
“听说他是从东域分舵来的?分舵那种地方的修炼资源,通魂境六层怕都是掺水的吧?”
“就是,赵昊师兄可是总宗老牌内门,通神境中期不说,‘天衍快剑’三息能出二十剑,他连拔剑的机会都未必有!”
“嘘,再怎么说也是宗主亲传,说不定藏着什么底牌,别到时候被打脸。”
议论声中,凌清瑶快步穿过人群走到何生身边,压低声音叮嘱:“小师弟,记得你说的‘只守不攻’,千万别暴露肉身实力。总宗这些内门弟子眼高于顶,输了也没人笑话你,别硬撑。” 她虽知何生领悟了剑势,却仍担心他修为境界太低,扛不住通神境弟子的灵力冲击 —— 毕竟分舵与总宗的修炼环境天差地别,同境界下,总宗弟子的灵力凝练度往往更高。
何生笑着点头:“师姐放心,我有分寸。”
不多时,负责切磋的执法长老走上战台,高声宣布规则:“切磋点到为止,禁止使用超出自身境界的符箓与法器,禁止伤及要害,认输或出圈即判负!” 话音刚落,一道赤色身影便纵身跃上台,正是通神境中期的赵昊。他手持地阶上品长剑,剑穗上的灵纹泛着冷光,目光轻蔑地扫过何生:“亲传弟子?我看是徒有虚名!念你刚从分舵上来,我让你三招,敢接吗?”
何生缓步走上台,没有拔剑,只是拱手道:“赵师兄客气,无需让招,尽管出手便是。”
“狂妄!” 赵昊怒喝一声,身形骤然闪动,施展出成名已久的 “天衍快剑”。通神境中期的灵力尽数灌注剑身,剑气带着尖锐的破空声,三息内便刺出二十余剑,剑招密集得如同织网,将何生周身咽喉、心脏、丹田等要害全部笼罩。
看台上传来阵阵吸气声,东侧几位从东域分舵晋升的内门弟子更是握紧了拳头 —— 他们深知赵昊的厉害,当年在分舵考核时,不少人都栽在这 “快剑” 下。凌清瑶也屏住呼吸,眼中满是担忧,下意识便要上前。
可下一秒,所有人都僵在了原地 —— 何生站在战台中央,双脚如同扎根般纹丝不动,只凭手腕微微转动,背后的风影剑尚未出鞘,漆黑的剑鞘便精准地挡在每一道剑影前。“叮叮叮” 的脆响不绝于耳,赵昊的快剑如同撞在铜墙铁壁上,竟无一例外被格挡开来,连何生的衣角都未碰到半分。
“怎么可能!” 赵昊瞳孔骤缩,脸上的轻蔑瞬间转为震惊。他加大灵力输出,剑招更快更狠,甚至动用了压箱底的 “快剑连环”,剑气如同毒蛇般缠向何生的手腕,想逼他后退。可无论他如何调整剑路、加快速度,何生的剑鞘总能提前出现在剑招落点,脚步始终未移动半分,仿佛能提前预知他所有的攻击轨迹。
三十招、五十招、八十招…… 赵昊额头渗出冷汗,呼吸渐渐急促,体内灵力消耗已近三成,手臂甚至因持续快攻开始发麻,却连何生的防御圈都未能打破。他看着何生平静无波的眼神,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 对方明明修为比自己低一个大境界,却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岳,任他如何冲击,都纹丝不动。
“我认输!” 赵昊猛地收剑后退,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撼。他终于明白,不是自己太弱,而是对方对剑势的掌控、对防御的理解,早已远超同阶,甚至达到了长老级别的水准。
看台上瞬间陷入死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议论声:“我的天!赵师兄八十招都没让他动一步?这防御也太恐怖了吧!”
“那是剑势!他用剑势预判了所有攻击,根本不用刻意躲闪!”
“通魂境六层挡下通神境中期,还是总宗的老牌内门,这要是传出去,整个中州的宗门都得轰动!”
凌清瑶眼中满是惊喜,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 她终于明白何生说的 “有分寸” 是什么意思,这哪里是 “有分寸”,分明是游刃有余!东侧几位东域分舵出身的内门弟子更是激动不已,看向何生的眼神满是自豪,仿佛替他们这些 “分舵出身” 的弟子争了口气。
接下来的切磋,何生依旧保持着 “只守不攻、半步不移” 的姿态。通神境后期的林薇施展出 “落霞剑”,淡粉色霞光笼罩战台,剑意借霞光迷惑视线,剑招刁钻如鬼魅,试图从死角突破;通神境初期的李默则动用 “重剑势”,长剑如同铁锤般砸向何生,想借力量破防;甚至连一位通神境巅峰的内门师兄,施展出剑心通明八层的 “流云剑”,剑气如同流水般连绵不绝,试图耗尽何生的灵力。
可结果始终如一 —— 面对林薇的霞光迷阵,何生仅凭剑势感知便能锁定剑招轨迹,剑鞘轻挥便破了幻象;应对李默的重剑,他用剑鞘轻巧卸力,让重剑如同砸在棉花上,力道瞬间消散;对战通神境巅峰师兄时,他甚至不用剑鞘,仅凭手指捏诀,淡青色的剑气便在身前形成无形屏障,将所有攻击稳稳挡住。
一场、两场、十场、十五场…… 何生连续对战十五位总宗内门弟子,从通神境初期到通神境巅峰,无论对手用何种剑招、何种剑意,他始终站在战台中央那片半丈见方的区域,双脚如同钉在地上般,半步未移。每一场切磋都打满百招左右,对手拼尽全力,却连他的防御圈都无法突破,最后只能无奈认输。
当第十六位弟子认输下台时,看台上突然有人惊呼:“你们发现没?何师兄从开始到现在,就没动过一步!十五场切磋,一直站在战台中央那个位置!”
“对啊!我刚才一直盯着呢,连脚尖都没挪过!”
“通神境巅峰的攻击都没能让他挪一下脚,这哪里是防御,分明是对剑势的绝对掌控!怕是长老们都未必能做到这么精准!”
议论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弟子们看向何生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轻视,彻底变成了敬畏与崇拜。不少原本自持 “总宗出身” 的内门弟子,此刻也收起了傲气,暗自感慨差距。执法长老走上台,眼中满是赞赏,声音洪亮:“何生弟子,你今日的表现,足以列入我天衍宗百年切磋佳话!以通魂境六层应对通神境巅峰,半步不移守百招,这份剑道造诣,老夫佩服!”
何生拱手道谢,走下战台时,凌清瑶快步上前,语气激动:“小师弟,你太厉害了!百招半步不移,连通神境巅峰都拿你没办法!刚才那些总宗弟子的脸色,别提多精彩了!” 周围的内门弟子也纷纷围上来,有请教剑道感悟的,有表达敬佩的,连之前质疑何生的赵昊,也走上前拱手道:“何师弟,之前是我眼拙,多有冒犯,还望海涵。”
何生耐心解答了几句剑道疑问,便借机告辞。他心中清楚,这场切磋虽打磨了剑势的精准度,却也让不少人察觉到他的异常,再待下去难免露馅。离开演武场后,他想起之前听凌清瑶说藏书阁有海量典籍,涵盖中州各宗秘闻与秘境记事,便径直向藏书峰走去。
藏书阁共分三层,第一层存放基础功法、游记、秘境记事与杂谈,是内门弟子日常可查阅的区域;第二层是高阶功法与阵法典籍,需内门弟子积累足够贡献值才能进入;第三层则是宗门秘录,仅限长老与亲传弟子查阅,还需宗主许可。何生刚踏入第一层,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 数千个书架整齐排列,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典籍,空气中弥漫着纸张与墨香的味道,比东域分舵的藏书阁规模大了十倍不止,连记载的内容都详尽得多。
“这位弟子,需登记姓名与身份才能查阅典籍,每次最多借阅三本,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三日。” 负责看管藏书阁的老执事抬起头,目光平淡地看着何生 —— 他见多了初来藏书阁的内门弟子,大多是三分钟热度,翻几页便没了耐心。
何生递上亲传弟子令牌,笑着道:“执事前辈,我想在阁内阅读,不借阅,不知可否?”
老执事接过令牌,看到 “亲传弟子” 四字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可,但不得损坏典籍,不得喧哗。”
何生走到第一个书架前,取下一本《中州秘境记事》,翻开书页。通魂境六层的神魂让他的阅读速度远超常人,书页如同翻花般快速掠过,每一个字、每一幅插图都清晰地印在脑海中,过目不忘。他从《中州秘境记事》看到《天武大陆轶闻》,从《各宗典故》读到《人物风云录》,再到《丹道杂谈》《阵法趣闻》,书架上的典籍一本接一本地被他翻阅,速度快得让路过的内门弟子都以为他在随意翻看,甚至有人忍不住嘀咕:“这是来翻书玩的吧?这么快能看进去什么?”
老执事起初并未在意,可当他看到何生半个时辰内翻完了三个书架的典籍,且偶尔停下时,还能准确复述某页记载的 “西域古族禁忌”“北境兽宗灵脉分布” 时,眼中的平淡彻底被震惊取代。他活了近千年,看管藏书阁也有五百年,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阅读速度与记忆力 —— 哪怕是宗门历史上最顶尖的天才,也无法在半日内看完一层书架的典籍,更别说精准记住所有细节。
日落时分,何生终于合上最后一本《中州妖兽图谱》,伸了个懒腰。半日时间,他不仅读完了藏书阁第一层所有典籍,还将其中的关键信息 —— 如中州十大秘境的入口坐标与危险区域、各宗的核心功法特性与修炼禁忌、百年内崛起的天骄事迹与陨落大能的秘闻、甚至连东域到北域的商路路线与沿途妖兽分布规律,都牢牢记在脑海中。
此刻的他,已不再是那个只熟悉东域的分舵弟子,而是对天武大陆的格局、势力、秘境与历史都了如指掌的 “中州通”。他走到老执事面前,拱手道:“多谢前辈通融,晚辈告辞。”
老执事回过神,连忙起身,语气带着明显的敬畏:“何…… 何弟子,你…… 你竟真的都记住了?”
何生点头:“幸不辱命,关键内容都记下了。”
看着何生离去的背影,老执事喃喃自语:“宗主真是捡到宝了…… 这等过目不忘的天赋,再加上剑道造诣,怕是千年难遇的奇才啊!”
离开藏书阁时,夕阳正洒在藏书峰的石阶上,将何生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凌霄峰,心中满是感慨 —— 这场切磋让他的剑势愈发稳固,藏书阁的典籍则为他打开了了解天武大陆的大门。接下来,他不仅要继续提升修为、寻找突破到《霸体决》七阶后期的契机,更要结合典籍中的记载,规划应对血影盟威胁的方案。
而此时的剑云峰,何生 “百招半步不移” 的事迹已传遍整个总宗,不少内门弟子都将他视为新的 “剑道标杆”,甚至有几位剑修院的长老提议,让他担任内门弟子的剑道助教。一场切磋,不仅让何生在总宗彻底站稳了脚跟,更让他从 “分舵来的亲传弟子”,变成了总宗内门弟子口中的 “传奇小师兄”。
剑云峰的晨雾还未散尽,演武场上已挤满了天衍宗总宗弟子。中央的白玉战台泛着莹润光泽,四周的看台虽未刻意划分区域,却能清晰看出站位差异 —— 早年从各分舵晋升而来的内门弟子多聚在东侧,土生土长的总宗内门弟子则在西侧,连丹鼎峰、符诏峰的内门弟子都闻讯赶来,想看看这位 “从东域分舵直升总宗亲传” 的少年,究竟有几分真本事。
何生身着青色劲装,风影剑斜背在身后,站在战台边缘。通魂境六层的气息平稳收敛,与周围通神境内门弟子下意识外放的威压形成鲜明对比。要知道,天衍宗规矩森严,分舵弟子本质等同于外门,唯有通过考核晋升总宗,才能算真正的内门弟子;而像何生这样未走常规考核、直接被宗主收为亲传的情况,百年来还是头一遭,自然引来了不少质疑。
“听说他是从东域分舵来的?分舵那种地方的修炼资源,通魂境六层怕都是掺水的吧?”
“就是,赵昊师兄可是总宗老牌内门,通神境中期不说,‘天衍快剑’三息能出二十剑,他连拔剑的机会都未必有!”
“嘘,再怎么说也是宗主亲传,说不定藏着什么底牌,别到时候被打脸。”
议论声中,凌清瑶快步穿过人群走到何生身边,压低声音叮嘱:“小师弟,记得你说的‘只守不攻’,千万别暴露肉身实力。总宗这些内门弟子眼高于顶,输了也没人笑话你,别硬撑。” 她虽知何生领悟了剑势,却仍担心他修为境界太低,扛不住通神境弟子的灵力冲击 —— 毕竟分舵与总宗的修炼环境天差地别,同境界下,总宗弟子的灵力凝练度往往更高。
何生笑着点头:“师姐放心,我有分寸。”
不多时,负责切磋的执法长老走上战台,高声宣布规则:“切磋点到为止,禁止使用超出自身境界的符箓与法器,禁止伤及要害,认输或出圈即判负!” 话音刚落,一道赤色身影便纵身跃上台,正是通神境中期的赵昊。他手持地阶上品长剑,剑穗上的灵纹泛着冷光,目光轻蔑地扫过何生:“亲传弟子?我看是徒有虚名!念你刚从分舵上来,我让你三招,敢接吗?”
何生缓步走上台,没有拔剑,只是拱手道:“赵师兄客气,无需让招,尽管出手便是。”
“狂妄!” 赵昊怒喝一声,身形骤然闪动,施展出成名已久的 “天衍快剑”。通神境中期的灵力尽数灌注剑身,剑气带着尖锐的破空声,三息内便刺出二十余剑,剑招密集得如同织网,将何生周身咽喉、心脏、丹田等要害全部笼罩。
看台上传来阵阵吸气声,东侧几位从东域分舵晋升的内门弟子更是握紧了拳头 —— 他们深知赵昊的厉害,当年在分舵考核时,不少人都栽在这 “快剑” 下。凌清瑶也屏住呼吸,眼中满是担忧,下意识便要上前。
可下一秒,所有人都僵在了原地 —— 何生站在战台中央,双脚如同扎根般纹丝不动,只凭手腕微微转动,背后的风影剑尚未出鞘,漆黑的剑鞘便精准地挡在每一道剑影前。“叮叮叮” 的脆响不绝于耳,赵昊的快剑如同撞在铜墙铁壁上,竟无一例外被格挡开来,连何生的衣角都未碰到半分。
“怎么可能!” 赵昊瞳孔骤缩,脸上的轻蔑瞬间转为震惊。他加大灵力输出,剑招更快更狠,甚至动用了压箱底的 “快剑连环”,剑气如同毒蛇般缠向何生的手腕,想逼他后退。可无论他如何调整剑路、加快速度,何生的剑鞘总能提前出现在剑招落点,脚步始终未移动半分,仿佛能提前预知他所有的攻击轨迹。
三十招、五十招、八十招…… 赵昊额头渗出冷汗,呼吸渐渐急促,体内灵力消耗已近三成,手臂甚至因持续快攻开始发麻,却连何生的防御圈都未能打破。他看着何生平静无波的眼神,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 对方明明修为比自己低一个大境界,却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岳,任他如何冲击,都纹丝不动。
“我认输!” 赵昊猛地收剑后退,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撼。他终于明白,不是自己太弱,而是对方对剑势的掌控、对防御的理解,早已远超同阶,甚至达到了长老级别的水准。
看台上瞬间陷入死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议论声:“我的天!赵师兄八十招都没让他动一步?这防御也太恐怖了吧!”
“那是剑势!他用剑势预判了所有攻击,根本不用刻意躲闪!”
“通魂境六层挡下通神境中期,还是总宗的老牌内门,这要是传出去,整个中州的宗门都得轰动!”
凌清瑶眼中满是惊喜,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 她终于明白何生说的 “有分寸” 是什么意思,这哪里是 “有分寸”,分明是游刃有余!东侧几位东域分舵出身的内门弟子更是激动不已,看向何生的眼神满是自豪,仿佛替他们这些 “分舵出身” 的弟子争了口气。
接下来的切磋,何生依旧保持着 “只守不攻、半步不移” 的姿态。通神境后期的林薇施展出 “落霞剑”,淡粉色霞光笼罩战台,剑意借霞光迷惑视线,剑招刁钻如鬼魅,试图从死角突破;通神境初期的李默则动用 “重剑势”,长剑如同铁锤般砸向何生,想借力量破防;甚至连一位通神境巅峰的内门师兄,施展出剑心通明八层的 “流云剑”,剑气如同流水般连绵不绝,试图耗尽何生的灵力。
可结果始终如一 —— 面对林薇的霞光迷阵,何生仅凭剑势感知便能锁定剑招轨迹,剑鞘轻挥便破了幻象;应对李默的重剑,他用剑鞘轻巧卸力,让重剑如同砸在棉花上,力道瞬间消散;对战通神境巅峰师兄时,他甚至不用剑鞘,仅凭手指捏诀,淡青色的剑气便在身前形成无形屏障,将所有攻击稳稳挡住。
一场、两场、十场、十五场…… 何生连续对战十五位总宗内门弟子,从通神境初期到通神境巅峰,无论对手用何种剑招、何种剑意,他始终站在战台中央那片半丈见方的区域,双脚如同钉在地上般,半步未移。每一场切磋都打满百招左右,对手拼尽全力,却连他的防御圈都无法突破,最后只能无奈认输。
当第十六位弟子认输下台时,看台上突然有人惊呼:“你们发现没?何师兄从开始到现在,就没动过一步!十五场切磋,一直站在战台中央那个位置!”
“对啊!我刚才一直盯着呢,连脚尖都没挪过!”
“通神境巅峰的攻击都没能让他挪一下脚,这哪里是防御,分明是对剑势的绝对掌控!怕是长老们都未必能做到这么精准!”
议论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弟子们看向何生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轻视,彻底变成了敬畏与崇拜。不少原本自持 “总宗出身” 的内门弟子,此刻也收起了傲气,暗自感慨差距。执法长老走上台,眼中满是赞赏,声音洪亮:“何生弟子,你今日的表现,足以列入我天衍宗百年切磋佳话!以通魂境六层应对通神境巅峰,半步不移守百招,这份剑道造诣,老夫佩服!”
何生拱手道谢,走下战台时,凌清瑶快步上前,语气激动:“小师弟,你太厉害了!百招半步不移,连通神境巅峰都拿你没办法!刚才那些总宗弟子的脸色,别提多精彩了!” 周围的内门弟子也纷纷围上来,有请教剑道感悟的,有表达敬佩的,连之前质疑何生的赵昊,也走上前拱手道:“何师弟,之前是我眼拙,多有冒犯,还望海涵。”
何生耐心解答了几句剑道疑问,便借机告辞。他心中清楚,这场切磋虽打磨了剑势的精准度,却也让不少人察觉到他的异常,再待下去难免露馅。离开演武场后,他想起之前听凌清瑶说藏书阁有海量典籍,涵盖中州各宗秘闻与秘境记事,便径直向藏书峰走去。
藏书阁共分三层,第一层存放基础功法、游记、秘境记事与杂谈,是内门弟子日常可查阅的区域;第二层是高阶功法与阵法典籍,需内门弟子积累足够贡献值才能进入;第三层则是宗门秘录,仅限长老与亲传弟子查阅,还需宗主许可。何生刚踏入第一层,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 数千个书架整齐排列,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典籍,空气中弥漫着纸张与墨香的味道,比东域分舵的藏书阁规模大了十倍不止,连记载的内容都详尽得多。
“这位弟子,需登记姓名与身份才能查阅典籍,每次最多借阅三本,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三日。” 负责看管藏书阁的老执事抬起头,目光平淡地看着何生 —— 他见多了初来藏书阁的内门弟子,大多是三分钟热度,翻几页便没了耐心。
何生递上亲传弟子令牌,笑着道:“执事前辈,我想在阁内阅读,不借阅,不知可否?”
老执事接过令牌,看到 “亲传弟子” 四字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可,但不得损坏典籍,不得喧哗。”
何生走到第一个书架前,取下一本《中州秘境记事》,翻开书页。通魂境六层的神魂让他的阅读速度远超常人,书页如同翻花般快速掠过,每一个字、每一幅插图都清晰地印在脑海中,过目不忘。他从《中州秘境记事》看到《天武大陆轶闻》,从《各宗典故》读到《人物风云录》,再到《丹道杂谈》《阵法趣闻》,书架上的典籍一本接一本地被他翻阅,速度快得让路过的内门弟子都以为他在随意翻看,甚至有人忍不住嘀咕:“这是来翻书玩的吧?这么快能看进去什么?”
老执事起初并未在意,可当他看到何生半个时辰内翻完了三个书架的典籍,且偶尔停下时,还能准确复述某页记载的 “西域古族禁忌”“北境兽宗灵脉分布” 时,眼中的平淡彻底被震惊取代。他活了近千年,看管藏书阁也有五百年,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阅读速度与记忆力 —— 哪怕是宗门历史上最顶尖的天才,也无法在半日内看完一层书架的典籍,更别说精准记住所有细节。
日落时分,何生终于合上最后一本《中州妖兽图谱》,伸了个懒腰。半日时间,他不仅读完了藏书阁第一层所有典籍,还将其中的关键信息 —— 如中州十大秘境的入口坐标与危险区域、各宗的核心功法特性与修炼禁忌、百年内崛起的天骄事迹与陨落大能的秘闻、甚至连东域到北域的商路路线与沿途妖兽分布规律,都牢牢记在脑海中。
此刻的他,已不再是那个只熟悉东域的分舵弟子,而是对天武大陆的格局、势力、秘境与历史都了如指掌的 “中州通”。他走到老执事面前,拱手道:“多谢前辈通融,晚辈告辞。”
老执事回过神,连忙起身,语气带着明显的敬畏:“何…… 何弟子,你…… 你竟真的都记住了?”
何生点头:“幸不辱命,关键内容都记下了。”
看着何生离去的背影,老执事喃喃自语:“宗主真是捡到宝了…… 这等过目不忘的天赋,再加上剑道造诣,怕是千年难遇的奇才啊!”
离开藏书阁时,夕阳正洒在藏书峰的石阶上,将何生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凌霄峰,心中满是感慨 —— 这场切磋让他的剑势愈发稳固,藏书阁的典籍则为他打开了了解天武大陆的大门。接下来,他不仅要继续提升修为、寻找突破到《霸体决》七阶后期的契机,更要结合典籍中的记载,规划应对血影盟威胁的方案。
而此时的剑云峰,何生 “百招半步不移” 的事迹已传遍整个总宗,不少内门弟子都将他视为新的 “剑道标杆”,甚至有几位剑修院的长老提议,让他担任内门弟子的剑道助教。一场切磋,不仅让何生在总宗彻底站稳了脚跟,更让他从 “分舵来的亲传弟子”,变成了总宗内门弟子口中的 “传奇小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