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兄妹相见-《这就是你的宿命》

  酉时初刻(下午5:00)。

  江寒的马车已经进入了尉氏县的周边,马上就要进入县城了,大家都很高兴,一路的奔波,三天两夜,终于能歇歇了。尉氏县,“古狱官曰尉氏”,春秋时为郑国别狱,为狱官郑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据《汉书》:“郑大夫尉氏之邑,故遂以为邑。”

  马车缓缓驶近尉氏县,远远便能望见那高耸的城墙。尉氏县作为洧州的首府,其城墙修筑得颇为坚固。城墙通体由青石砌成,石缝间嵌着厚实的泥灰,虽然经历了多年风雨侵蚀,依旧显得巍然不动。墙体高约三丈,厚度足以并排行走两辆马车,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透露出一股稳重和威严。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高耸的角楼,楼顶铺设了青瓦,风吹过时,瓦片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城楼下方的箭孔一字排开,里面隐隐可见到守城士兵的身影。他们身着整齐的甲胄,手持长矛,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时刻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护城河宽约五丈,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有几座石桥连接着城门和外面的官道。河岸边布满了翠绿的柳树,随风摇曳,给这座县城增添了几分柔和之感。

  靠近城门处,江寒还注意到那宽敞的瓮城。瓮城高大威严,城门用厚重的铁木制成,上面镶嵌着铜钉,尽显牢固。门口的石狮子栩栩如生,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县城的悠久历史。守城的官兵精神抖擞,严密检查进城的行人和货物,确保无一漏网。

  人来人往的车马在城门口汇聚,熙熙攘攘的氛围让人感到这座城池的繁华与热闹。民道与官道逐渐合流,预示着前方即将进入城内。张婉华母女和春晴坐在马车内,望着逐渐靠近的城门,心中有些期待。江寒下了马车,与随行的其他人一起步行进入城内。

  进城的人流不少,但大家井然有序。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江先生,我们在这里。” 江寒循声望去,看到城门口站着先行一步的赵五,他旁边是一位短须中年人。

  张四瞧见赵五,笑着对江寒道:“老五这小子,精神状态还不错嘛。”

  江寒也微微一笑,带着几人缓缓朝城门口走去。

  那位短须中年人眼见江寒一行走近,便对守城的兵士说道:“这是长史的朋友,不必检查了。”

  守城兵士立即应声:“好的,魏主簿。”

  赵五上前一步,笑着对江寒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家先生江寒。”然后转向那位短须中年人道,“这位是刺史府主簿,魏荻,魏先生。”

  魏荻见状,作揖道:“江公子,刺史崔大人命我再次接待江先生,各位舟车劳累,一路辛苦了。”

  江寒回礼,恭敬道:“江某见过魏主簿,烦劳刺史费心了。”

  魏荻笑道:“都是自己人,何必多礼。咱们先进城?”

  赵五连忙附和:“正是,正是。这里人多,咱们进去再说。”

  江寒点头道:“全凭魏主簿的,有劳了。”

  进入城中,一行人顺着主路,缓慢前行,最后停到了刺史府门外。

  “几位稍后,待我进去通报一声。”

  刺史府的门外两侧石狮子威武矗立,门楣上方悬挂着“洧州刺史府”的匾额,笔力遒劲,散发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大门由红漆木制成,门环为铜制,泛着古老的光泽。门口的台阶上站立着几名守卫,身穿铠甲,手持长戟,目光锐利。此时,张婉华也抱着女儿从车里下来,等待崔刺史的接见。

  一刻钟后,魏荻从府中出来。

  魏荻说道:“实在是不好意思,刺史正在会见重要客人,可能要晚些时候再相见了。”

  “魏主簿客气了,既然崔刺史公务繁多,我们就不打扰了,我先带着夫人去拜见张长史。”

  “张长史,现在应该在公廨,就在西边不远处。如果路不熟的话,我可以派人带你们过去。”,魏荻说道。

  “不用,公廨我知道在哪!”,此时赵五说道,“魏主簿,我可以带江先生他们过去。”

  “好,那就有劳赵小弟了。”,魏荻说道。

  拜别了魏荻之后,一行人来到了西边的洧州公廨。

  通传之后,不一会,张公瑾便从里面快步走了出来。

  张公瑾大步走出刺史府,身材高大挺拔,肌肉紧实,显然是多年习武之人。他一身玄色武袍,腰间佩着长剑,神态间透出几分豪气。眉宇之间透露着坚毅,双目炯炯有神,显得极为干练。

  当他看到张婉华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柔和,立刻叫道:“阿姊!” 说着便快步走上前去,拉起了张婉华的手,语气中带着些许激动,“你们终于来了。”

  张婉华见到弟弟,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忍不住说道:“几个月不见,你又瘦了不少。”

  一旁的江越溪见状,眼睛一亮,蹦跳着说道:“舅舅,舅舅,越溪也想你了。”

  张公瑾转头看向小越溪,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一把将她抱起,语气里满是宠溺:“越溪啊,你又胖了。”

  江越溪听后,竟调皮地指着张公瑾的鼻子说道:“舅舅,你是抱不动我了么?”

  张公瑾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也不由得被小越溪的童言逗乐了。

  笑声过后,张公瑾抱着外甥女,转身看向江寒,眉头微皱,沉声问道:“你也来了?你不是与左仆射关系甚好么,怎么会丢了官,连家也被抄了?”

  江寒看着张公瑾,这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郯国公啊。啧啧,果然长相不错,又年轻又帅气。

  见江寒不说话,张公瑾以为自己戳到了他的痛处,心中有些得意,自从阿姊嫁入江家之后,过得其实是不如人意的,何况他也知道江寒和梁文君的风流韵事,这是落魄了,倒是有“落井下石”之意。

  张婉华道:“阿弟莫要如此说话,夫君是有很多苦衷的。”

  “行吧,既然阿姊都对你说话了,我就不再多问了。”,转念道:“既然来了,咱们就先回府,我已命人准备了吃食,为你们接风洗尘。”

  众人大喜。

  “走咯,带着越溪吃饭去咯!”,张公瑾将越溪放在肩头,大步朝前走去。

  “我阿弟的话,你不要在意。”,跟在后面张婉华看着江寒说道。

  “我怎么会在意呢,婉华不要多想了。”,说罢,拉开车帘,让张婉华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