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江都夜宴-《这就是你的宿命》

  何季蓉与江寒一行在码头稍候片刻,便见数名披甲骑士引着两辆马车飞驰而来,路人纷纷避让,转眼便到近前。

  为首骑士翻身下马,向王雄诞抱拳:“王将军,主上已在驿馆恭候,末将奉命为诸位引路。”

  王雄诞颔首,侧身对何季蓉道:“何小姐,请。”

  王雄诞与何季蓉登上首辆马车,梁文君与江寒则坐进另一辆。

  车内,何季蓉轻声道:“杜叔公务繁忙,今日还要拨冗款待我们,实在过意不去。”

  “何小姐多虑了。”王雄诞道,“将军遣我北上时,便已念及小姐了。”

  何季蓉闻言垂眸:“是啊……一晃竟十年未见了。”

  另一辆马车里,梁文君望着江寒低头摩挲那把油伞,杏儿则倚着窗沿观望街景。

  “江都这繁华,倒令我想起昔年洛阳了,”梁文君目光转向江寒,轻声道,“也不知如今洛阳是何光景?”

  江寒抬首,眼前闪过现代洛阳的景象,以及那人孤寂的身影,低叹一声:“异乡终是客。故土再变,终究是故土……不过可能很难回去了。”

  “公子莫要伤怀,”梁文君眼神坚定,“星移物换,枯木尚能重绽新芽,岂有家国永隔之理?”

  江寒迎上那双坚毅的眼眸,唇角牵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待车马停在驿馆前,暮色已为这座前朝遗构镀上苍茫。岁月剥蚀了雕梁画栋的精致,但门楼高耸、庭院深阔的格局,仍隐隐透着隋炀帝时代的堂皇气象。蟠龙石柱虽已斑驳,昂首腾云之势犹存,柱础处残存的缠枝莲纹,依稀可辨昔时繁丽。

  甫入驿馆,一名白胖的中年男子便含笑迎上,目光掠过王雄诞直指向何季蓉:“哎呀呀,这位定是何家三小姐了?”

  王雄诞点头称是。

  何季蓉端详着此人:“您是?”

  “瞧我这记性!”中年男子拍额笑道,“在下辅公祏,随杜将军效力。小姐大名,早有耳闻啊!”

  何季蓉忆起大哥曾提过杜叔这位生死之交,军中地位斐然,忙含笑行礼:“原是辅先生!家兄常赞先生英名,今日得见,幸甚。”

  “岂敢岂敢!”辅公祏朗声应道,目光随即投向梁文君与江寒,“这二位是……”

  王雄诞引介道:“这位是江寒江别离。旁边这位小姐是梁芫姑娘。二人皆是何小姐南下的同伴。”

  辅公祏目光在两人脸上一巡,笑道:“贵客临门!将军已在厅中等候,诸位请随我来。”

  步入宴会厅,主位上的杜伏威已然起身,行至何季蓉面前,目光慈蔼:“蓉儿!多年不见,出落得这般标致了!”

  何季蓉连忙施礼:“杜叔安好?蓉儿日夜念着您呢!”

  “好,好得很!”杜伏威携她落座,端详着她略显疲惫的面容,转向王雄诞嗔道,“定是这帮小子途中怠慢了,才让我侄女憔悴至此!”

  王雄诞垂手侍立,默不作声。

  杜伏威一笑,招呼众人:“都坐吧!且尝尝这江南风味。”

  婢女们步履轻悄,青瓷盘盏次第铺呈。一道霜后鲈鱼脍率先呈上——鱼片薄透如玉,堆叠成晶莹雪丘,点饰着金橙丝与紫芽姜末,正是昔日炀帝巡幸称绝的“金齑玉脍”。松江鲈凝脂般的肉质,佐以醋香橘调的鲜汁,入口鲜凉滑嫩,尽显初秋之味。

  紧随其后是竹笼蒸就的“葵花斩肉”——硕大如拳的肉圆,取肥瘦相间的豚肉细斩成糜,掺入蟹黄、荸荠,团作葵花之态。肉汁浸润下,表面糯米粒粒晶莹如露,形名皆承炀帝观葵花岗之典,正是后世“狮子头”前身。

  一瓮莼菜银鱼羹氤氲着水泽清气。太湖莼菜蜷若碧螺,浮游于乳白汤中,与银丝般的银鱼相映。“鲙缕鲜仍细,莼丝滑且柔”,其柔嫩滑润可与鲈脍并称“双绝”。

  朱漆食盒启开,糟蟹的醇香四溢。蟹壳饰以贴金龙凤纹,承袭炀帝贡制。膏黄凝如琥珀,蟹肉浸润在酒糟与饴糖的馥郁里,甜咸交织间满溢膏腴秋意。案角青釉盏中,乌梅浆沁出沁凉雾气,酸甜生津,正解荤腥。一碟酪樱桃红白相映,去核朱樱浸在羊乳酪浆中,浇以蔗汁,恰如“醍醐气味真”的晚夏余韵。

  席间八珍络绎,杜伏威殷勤劝客,何季蓉满面欢欣。渐近乡关,这久违的南味令她意犹未尽,赞不绝口。相形之下,梁文君与江寒少了几分归家的代入——北味南烹有别,古今食材迥异,纵是珍馐也稍觉疏离。

  窗外果然飘起了细雨,正如梁文君所言,天色骤变如此之快。

  江寒的目光转向她,与那投来的清澈目光相接的一刹,却又慌忙低眸避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