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劳燕分飞-《这就是你的宿命》

  西城门口,来往的车辆和人员正在接受士兵们仔细的检查,尤其是外出的人员。

  与车外的“外松内紧”的气氛相比,马车内的气氛则是令人难以捉摸。

  两个女人上车之后,话就突然变少了,皆是默不作声,梁文君靠在一边闭目养神,而何季蓉则时不时的看着梁文君,而江寒呢?则坐在梁文君,对面也是低头假寐,其实他内心里想的是“这时候要是有个手机,多好啊,现在这气氛也太诡异了。”

  马车随着路面的坑坑洼洼颠簸晃动着,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江寒甚至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跳。

  不一会儿,车马速度变慢了下来,“小姐,到城门口了。”,车夫的声音传了进来。

  何季蓉坐正了身子,应了一声。然后马车门帘打开,一个士兵探头,看向车内。

  “劳烦各位下车,例行检查。”,这个年轻的士兵说道。

  于是三人陆续下车,几个士兵查看了马车并无异样,然后也登记查看了众人的过所身份。

  一个年长些的士兵看完何季蓉的身份,说道:“不好意思,张夫人,例行公事而已,请您多担待。”,然后便双手将过所还给了何季蓉。

  何季蓉从怀中拿出五两银子,递给士兵,说道:“将士们辛苦了,这些就当给弟兄们弄点吃的喝的,这大热的天,站岗不容易。”

  男子本想推脱,但想了想,还是接了过来,连声感谢。

  一会功夫,待众人的身份查明,车马顺利检查完毕之后,士兵们便放行了。

  马车缓缓的离开城门。

  何季蓉的马车前脚刚出城门,只听得后面蹄声如雷般追来。城门守兵抬眼一望,竟是张公瑾张大人单人匹马,手中绰着长枪,如一阵风似的冲到城门口。众兵丁还未来得及上前行礼,便见他猛地勒住马缰,一脸焦灼地喝问:“方才可看见我夫人车驾出城?”

  守城兵士们面面相觑,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那个刚查验过马车的年长老兵急忙抱拳回话:“禀大人,夫人的车辇确是从此处过,离去也还不上一盏茶的工夫。”

  张公瑾一听这话,眼中登时闪过一丝凶戾之气,二话不说,扬起马鞭就要策马去追。

  “公瑾兄且慢!”

  就在此时,背后忽地传来一声高喊。张公瑾急收缰绳,勒转马头一看,原来是方玄也骑着马从后头匆匆赶了上来。

  “公瑾兄这般莽撞行事,大为不妥!”方玄控马靠近,正色道,“我知你心中气愤难平,但万事总要以大局为重才是。”

  张公瑾紧紧攥着马鞭,脸色铁青,却并未立刻驳斥。方玄见状,催马又向前凑近几分,压低声音道:“主公不是常教诲我等:‘大丈夫处世,自当扫除天下祸乱,岂能为一屋之私情所困?’你家中内眷之事,想来你自家心里也是明白的。”

  张公瑾抬起头,眼白处已挣出几道血丝,声音沙哑道:“可我这心里……这口恶气实在咽不下去!这么多年了,当真恨得咬牙切齿……”

  “哎呀,大丈夫何患无妻?”方玄提高声量,正色劝诫道,“你是执掌重兵的将军,眼下军务如火如荼,这后宅的儿女情长,实乃最不要紧之事!”

  张公瑾眼神凌厉,环视了一圈四周肃立垂首的兵士,又眺望了一眼远处马车消失的官道尽头,最终狠狠咬紧牙关,喉间挤出一声长叹:“……罢了!回营!”

  两个时辰之前,何季蓉在家中写了“和离书”,托人带给张公瑾,言之凿凿,一别两宽。张公瑾正在衙门和方玄商量布防军备的事宜,看到信之后,大怒,匆匆上马的朝着城门的方向,准备找何季蓉讨个说法,而方玄一看大事不妙,便紧跟其后,才有了上述画面对话。

  以下为何季蓉写给张公瑾的“和离书”:

  【妾与君结褵六载,悉奉父母之命。少时懵懂,遂承姻盟。然岁时迁延,始觉情愫未尝相通。君戎机鞅掌,妾商贾持筹。虽居同府邸,心若参商。更念妾身失职,未为君绵延子嗣,分榻经年,恩义已绝。今当归棹江南,长居故里。府中诸务,悉凭君裁。旧事是非,俱成逝水。伏愿郎君署此离书,自兹各安天涯。临楫唯祝君万安。】

  大概意思如下:六年前我们结婚,都是家里面人的安排,年少不懂事的我也愿意接受这段婚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发现,我们竟然从未相爱过,你忙于军务,我长于算计经商,虽然在一个府内,内心却咫尺天涯,而我也未能尽到妻子的职责,为你绵延子嗣,早已分房而居的我们让我感觉感情已经消耗殆尽,从今天起,我准备回江南老家安居一段时间,府中事务和下人,君可自处,无论是谁对谁错,都没有讨论的必要了,请郎君签下这份和离,你我从此天各一方,互不干预。最后祝君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