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晨光中的新痕-《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天刚蒙蒙亮,东边的云絮刚染透粉白,袁姗姗就被陶瓮里接连不断的“啵啵”声叫醒了。她揉着眼睛坐起来,看见姜小龙正蹲在瓮边,手里捏着根细竹片,小心翼翼地探进瓮口——竹片提出来时,上面沾着些细密的酒珠,在晨光里闪着琥珀色的光。

  “薛奶奶说,根酿冒泡连成串,就该‘醒瓮’了。”姜小龙把竹片凑到鼻尖闻了闻,眼睛亮得像沾了露水,“你闻,带点蜜香了!比昨天浓多了。”

  袁姗姗凑过去,果然闻到股甜丝丝的酒香,混着清晨的草木气,让人心里发痒。她转头看向陶盆里的“念生”,竟发现它一夜之间抽出了片新叶,嫩得发绿,叶尖还挂着颗露珠,像刚哭过的小孩挂着泪。

  “新叶!”她低呼着蹲下去,指尖刚要碰到叶片,又猛地缩回来——怕把露珠碰掉了。“昨晚林栋念故事时,它是不是偷偷长的?”

  “说不定是听故事长的呢。”林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捧着个瓷碗,里面是冒着热气的小米粥,“薛奶奶说‘草木听语,更得养分’,我念到蒲公英扎根时,好像看见它的叶尖动了动。”

  女生也挎着竹篮来了,篮子里除了玉米糕,还多了个小陶罐。“这是薛奶奶腌的香椿酱,配粥吃正好。”她把陶罐放在石台上,眼睛先落在“念生”的新叶上,“哟,长这么快!看来昨晚的露水喝得足。”

  几人围着石台坐下,晨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落在粥碗里,漾出细碎的金斑。姜小龙舀了勺粥,忽然指着“念生”的根须:“你们看,根须把草木灰都缠上了!”

  果然,那些白嫩嫩的根须像小手似的,紧紧攥着裹了草木灰的土,须尖泛着点淡淡的灰绿色,像是吃饱了饭的孩子,透着股满足的憨态。袁姗姗掏出纪念册,翻到新的一页,铅笔在纸上沙沙响:“七月十三,念生抽新叶一片,根须缠草木灰,根酿醒瓮,带蜜香。”

  “该给‘念生’换个大盆了。”林栋忽然说,他用手指量了量陶盆的直径,“现在的盆太小,根须都快从盆底钻出来了。我家有个旧瓦盆,是我爷爷当年种兰花用的,比这个大两圈,下午我扛过来。”

  女生点头附和:“我去后山挖点腐叶土,薛奶奶说腐叶土松,透气,根须爱往里面钻。上次我看见松树林下积了厚厚一层,黑黢黢的,准保好用。”

  姜小龙已经扒拉完碗里的粥,正用竹片轻轻拨开陶盆边缘的土:“换盆时得小心点,别把根须弄断了。薛奶奶教过‘转盆脱土’的法子,先把盆倒过来,轻敲盆底,连土带根整个取出来,这样根须就不会散。”他边说边比划,竹片在土里划出浅浅的沟,“新盆底下得垫层碎瓦片,防积水,就像咱们穿鞋垫鞋垫似的。”

  袁姗姗把这些话都记在纪念册上,字迹挤得满满当当,还画了个小小的瓦盆,盆底画了几片碎瓦,旁边标着“垫三层”。“换盆时我来扶着,林栋你端盆,姜小龙你撒土,咱们分工来。”她笔尖顿了顿,又添了句,“得选个晴天换,薛奶奶说阴天换盆,苗容易蔫。”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只听得那陶瓮之中传来一阵轻微而有节奏的声响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声音却逐渐变得缓慢起来。这时一旁的姜小龙开口说道:“看这样子啊,这酒已经‘醒透’啦!接下来咱们就得赶紧把这瓮口给封住才行哦~然后呢,还要将它重新埋回到泥土当中去,让其继续‘闷’上个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哟!”说完这些话后,只见姜小龙转身便开始寻找起一块红色布料来。不一会儿功夫,他就找到了这么一块红布,并非常小心谨慎地将其覆盖在了那陶瓮之上。最后,他还特意拿一根绳子紧紧地捆绑住这块红布,以防万一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导致前功尽弃。做完所有准备工作之后,姜小龙满意地点点头并对旁边的人解释道:“嘿嘿嘿……你们可别小瞧了这块红布哦!听俺家那位薛奶奶讲过,她说这红布具有聚集气息之功效,可以使得我们这次酿造出来的美酒香味儿更加醇厚、浓郁呐!”

  女生已经挎着篮子往后山走了,临走时回头喊:“我挖完土就去采点野薄荷,晒干了给念生当‘香囊’,夏天驱虫!”

  林栋收拾着碗筷,忽然指着纪念册上的字笑:“你把‘根须缠草木灰’画成小手抓饼了?”袁姗姗低头一看,果然,根须缠土的样子被她画得圆滚滚的,倒真像块裹了馅的饼,不由得红了脸,赶紧用橡皮擦掉重画。

  姜小龙在给“念生”浇新打来的井水,水流顺着盆沿慢慢渗下去,根须在湿土里轻轻舒展,像伸了个懒腰。“换盆前得多浇点水,让土吸饱了,脱盆时才不容易散。”他像是想起什么,从布袋里掏出个小纸包,“这是薛奶奶寄的‘生根粉’,换盆时拌在新土里,根须长得快。”

  袁姗姗把纸包接过来,放在鼻尖闻了闻,有股淡淡的草木清香。她忽然觉得,这些日子像“念生”的根须似的,不知不觉就缠在了一起——薛奶奶的方子,林栋的旧瓦盆,女生的腐叶土,姜小龙的生根粉,还有自己手里的纪念册,少了哪样,这株小苗都长不这么顺。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晨的阳光逐渐变得炽热起来,洒落在大地上。银杏树的叶子也因为这温暖而明亮的光线开始闪耀出晶莹剔透的光芒,仿佛每一片叶子都镶嵌着一颗露珠般璀璨夺目。

  与此同时,那嫩绿的新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拔有力,它们似乎正竭尽全力地向上伸展生长,想要更快地拥抱这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世界。

  袁姗姗轻轻地将手中的纪念册合拢,并缓缓用手指抚摸过它光滑的表面。在这本纪念册的封面上,有一株小巧玲珑的幼苗跃然纸上。只见这株小树苗的根系深深地扎根于泥土之中,而它那翠绿欲滴的叶片则昂首挺胸、奋力朝向太阳的方向生长着。在这幅生动形象的画作旁还精心书写着一行小字:慢慢来,总会长大的。

  她知道,不光是“念生”,他们这些围着小苗打转的人,也在跟着日子慢慢长。那些拌在粥里的香椿酱,缠在根须上的草木灰,盖在瓮口的红布,还有纪念册上歪歪扭扭的字,都是日子悄悄埋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像“念生”的新叶似的,迎着光,冒出头来。

  姜小龙已经开始清理陶盆周围的杂草了,他说要给“念生”腾个干净的地方,好让它换盆后舒舒服服地扎根。林栋扛着旧瓦盆从远处走来,瓦盆边缘还留着当年种兰花的痕迹。风穿过银杏叶,沙沙地响,像是在催着新的故事,赶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