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神藏煞没-《白话文:三命通会全集》

  所谓“甲、庚、丙、壬”这四个阳干的组合,称为“阳干的吉会”,若出生在孟月(即寅、申、巳、亥月)则更为吉利。

  “乙、辛、丁、癸”这四个阴干的组合,称为“阴干的贵德”,若出生在季月(即辰、戌、丑、未月)则最为理想。

  当命局中出现这样的组合时,六凶神(如劫煞、灾煞等凶神)会因此停滞潜藏,四恶煞(如岁煞、月煞等恶煞)也会遇到这种格局而伏藏隐没。

  如果年、月、日、时四柱的天干正好是这四个阳干或四个阴干(如甲年、庚月、丙日、壬时,或乙年、辛月、丁日、癸时),即便地支间存在刑、害、冲、破等关系,整体仍以吉气论。

  若再加上禄神、天马、官星、印星等吉神辅佐,则更为吉祥。

  正如《赋》中所说“阳奇阴偶最豪英”,正是这个意思。

  另外,五行墓煞的规律有四种:

  寅午戌月出生的人,煞星在丑位(丑为金的墓库),所以“大吉”(即丑位)作为金煞的所在,会在乾宫(对应亥、壬方位)隐没。

  亥卯未月出生的人,煞星在戌位(戌为火的墓库),所以“河魁”(即戌位)作为火煞的所在,会在坤宫(对应未、申方位)隐没。

  申子辰月出生的人,煞星在未位(未为木的墓库),所以“小吉”(即未位)作为木煞的所在,会在巽宫(对应巳、辰方位)隐没。

  巳酉丑月出生的人,煞星在辰位(辰为水的墓库),所以“天罡”(即辰位)作为水煞的所在,会在艮宫(对应寅、丑方位)隐没。

  如果人命出生在寅午戌月,日支为丑、时支为亥,则符合“煞没”的格局(煞星在丑,隐没于亥对应的乾宫)。

  天乙贵人体系中的六种凶将(注:此处“天乙凶将”指六神中的凶神,如腾蛇、朱雀、白虎、玄武等):

  腾蛇、朱雀属火,若出现在亥、子、壬、癸(水旺之地),犹如“堕水投江”,火势被水克制,凶性不显。

  白虎属金,若出现在巳、午、丙、丁(火旺之地),犹如“烧身”,金被火克,凶性削弱。

  玄武属水,若出现在坤、艮(对应未、申、丑、寅)或辰、戌、丑、未(土旺之墓库),犹如“折足”,水被土克,凶性受制。

  以上情况都是凶神被五行克制而失去破坏力,即所谓“六神藏”(吉神潜藏、凶神伏没),即使是玄武当权等煞星,也会因此得到制化。

  说明:

  1. 术语解释:

  “孟月”:指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寅(春)、巳(夏)、申(秋)、亥(冬)月。

  “季月”:指四季的最后一个月,即辰(春末)、未(夏末)、戌(秋末)、丑(冬末)月。

  “六凶神”“四恶煞”:古代命理中的凶煞,具体所指因流派而异,译文保留统称并略作举例。

  “禄马”:禄神(日干临官之地)、天马(寅午戌见申等,主奔波机遇)。

  “官印”:官星(克日干者)、印星(生日干者),均为吉神。

  “乾、坤、巽、艮”:八卦方位,对应译文中标注的地支或方位,帮助理解“煞没”的空间逻辑。

  2. 逻辑梳理:

  原文前半部分讲“神藏煞没”的核心条件(四阳干/四阴干配孟月/季月),后半部分讲五行墓煞与凶将的制化原理,译文通过分点、加注释保持逻辑清晰。

  对“堕水投江”“烧身”“折足”等比喻,译文在直译基础上补充五行生克关系(如火被水克、金被火克、水被土克),便于理解凶神受制的原理。

  3. 文化适配:

  保留“河魁”“小吉”“天罡”等神煞别名(为三合局煞星的代称),并补充其对应地支(戌、未、辰),兼顾专业性与可读性。

  对“天乙凶将”的注释,说明其属于六神体系(腾蛇、朱雀、青龙、白虎、玄武、勾陈),此处特指凶神,避免歧义。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神藏煞没”是明代命理体系中极具特色的理论,其核心在于通过天干与地支的阴阳配置,实现吉神潜藏、凶煞伏没的命理格局。

  这一概念融合了五行生克、神煞理论与时空哲学,形成了独特的命局分析框架。以下从核心内涵、实践逻辑与案例解析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一、核心内涵:阴阳交感与神煞消长

  1. 天干阴阳的吉会贵德

  “神藏煞没”的核心在于天干的纯阳或纯阴组合:

  阳干吉会:甲、庚、丙、壬四阳干若在孟月(寅、申、巳、亥)聚齐,称为“阳干之吉会”。

  例如,甲年生、庚月干、丙日支、壬时干,形成“甲庚丙壬”顺布,此时六凶神(如白虎、朱雀)潜藏,四恶煞(如劫煞、灾煞)伏没。

  阴干贵德:乙、辛、丁、癸四阴干若在季月(辰、戌、丑、未)聚齐,称为“阴干之福源”。

  例如,乙年生、辛月干、丁日支、癸时干,形成“乙辛丁癸”逆布,此时凶煞受月令克制,吉神隐而不显。

  2. 时空方位的制煞原理

  五行墓库的伏煞效应:

  凶煞遇五行墓库(如寅午戌月煞在丑,丑为金墓)会被“没”于对应方位。

  例如,寅午戌月生人,若日支为丑、时支为亥,则“煞没”于乾宫(亥)与艮宫(丑),凶性消解。

  天乙凶将的方位克制:

  天乙凶将(如螣蛇、朱雀)在特定地支会被削弱。例如,螣蛇属火,若临亥子水地(如亥月、子日),则“堕水投江”,凶性不显。

  二、实践逻辑:干支配置与吉凶转化

  1. 四柱干支的协同作用

  天干纯一:

  四干全阳(甲庚丙壬)或全阴(乙辛丁癸)为“神藏煞没”的基础。

  例如,甲年、庚月、丙日、壬时,四阳干顺布,形成“一气周流”之象,主福寿双全。

  地支辅助:

  地支需配合天干的阴阳属性。例如,阳干吉会需地支为孟月(寅申巳亥),阴干贵德需地支为季月(辰戌丑未),且地支间无刑冲破害。

  2. 神煞的动态平衡

  吉神潜伏:

  天乙贵人、文昌等吉神若藏于地支(如日支为丑,丑藏癸水、己土、辛金),则不显其形而暗助命运。

  例如,丙日干见地支酉(文昌),虽天干无文昌,但地支酉为丙火文昌,主暗中得贵人提携。

  凶煞制化:

  凶煞(如羊刃、劫煞)若遇墓库或被五行克制,则“没”而不发。

  例如,羊刃在午,若地支见未(火墓),则羊刃之凶被墓库收束,转为“刃藏杀没”,主性格刚柔相济。

  三、案例解析:命局中的“神藏煞没”

  1. 李东阳阁老命局:阳干吉会与水火既济

  八字:丁卯、丁未、癸亥、己未

  解析:

  天干丁火(阴干)、癸水(阴干)虽未全阴,但地支亥水(壬水禄位)与未土(丁火墓库)形成“水火既济”。

  月干丁火为阴干,日支亥水为壬水禄位,时支未土为丁火墓库,凶煞(如劫煞)被墓库收束,吉神(如天乙贵人)藏于地支,符合“神藏煞没”之象。

  2. 杨一清阁老命局:阴干贵德与五行流通

  八字:甲戌、丙子、壬午、丁未

  解析:

  天干甲(阳)、丙(阳)、壬(阳)、丁(阴),虽非全阳,但地支子水(癸水禄位)、午火(丁火禄位)、未土(丁火墓库)形成“阴阳交感”。

  月干丙火为阳干,日支午火为丙火禄位,时支未土为丁火墓库,凶煞(如羊刃)被午未合化为土,吉神(如天德贵人)藏于地支,主显贵而长寿。

  四、理论延伸:哲学基础与辩证思维

  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神藏煞没”的本质是将天体运行(如日月合璧、阴阳相感)与人体命运对应。

  例如,天德贵人与月德贵人的“神藏”象征天地之气的庇佑,而凶煞的“没”则体现自然规律对灾厄的消解。

  2. 中和平衡的方法论

  忌极端:

  纯阳或纯阴虽贵,但需配合地支五行流通。

  例如,四阳干若地支全为申酉金,则金旺火熄,反主孤克。

  重动态:

  岁运冲刑可能打破“神藏煞没”格局。例如,阳干吉会命局若遇流年寅申冲,则孟月被破,凶煞可能显现。

  3. 趋避实践

  职业选择:

  神藏煞没者宜从事隐性权力岗位(如幕僚、顾问),因吉神潜伏而暗助运势。

  忌从事高风险行业(如金融投机),以免激发凶煞。

  方位调整:

  凶煞“没”于特定方位(如寅午戌月煞没于丑亥),可选择对应方位(如北方、东北方)居住或发展,以强化制煞效果。

  《三命通会》中的“神藏煞没”是明代命理学家对干支配置与神煞关系的深度总结,其核心在于通过阴阳交感与时空方位的协同,实现吉神潜伏、凶煞伏没的命理平衡。

  这一理论不仅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更为命理学提供了动态分析的框架。

  然而,书中亦强调,极端的阴阳组合需配合五行流通与岁运调和,方能真正“神藏煞没”,这一辩证思维正是其经典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