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洞的邪烟在晨光中散尽时,东方沙丘已染透朝霞。阿木用沙晶短矛挑落最后一枚暗紫色邪符,符纸触光即燃,化作一缕黑烟飘向天际。李岩踩着满地龟裂的黑甲碎片走来,弯刀上的玄冰寒气还未散尽,刀鞘撞得沙粒轻跳:“五十三个残孽,一个没跑,邪符堆在洞里烧了半柱香,影遁珠全碾成了粉末。”凌汐正给巴图递清灵泉水,老首领刚用净化咒将魂脉石嵌进断沙关墙,鬓角汗珠砸在沙地上,晕开细小的湿痕,接过水囊时指节因用力攥着石斧还在发颤:“关墙稳了!魂脉石吸足了沙凰印的灵光,夜里都泛着暖光,邪祟再敢靠近,就得先过这层灵光的关!”
队伍返程时,断沙关的风都裹着沙枣花的甜香。巴图骑着领头的白骆驼,腰间挂着阿木送的新沙晶斧,斧刃映着朝阳闪着细碎金光,连驼峰上的兽皮行囊都系得格外整齐。走了不到半日,远处沙丘后就飘起道褐色烟尘——是黑沙城的斥候少年,他骑着匹枣红马狂奔而来,马鬃上沾着的沙粒都被风吹得倒贴,挥舞着沙凰旗大喊:“阿木大人!巴图首领!城门口搭好庆功台了!阿吉祖父杀了三头野驼,烤得油香飘出三里地,就等你们回来开宴!”
离黑沙城还有三里地,城头的牛角号就“呜呜”响起来,号音撞在戈壁崖壁上,惊得沙棘丛里的沙雀扑棱棱飞起,在天上绕着圈叫。走近了才看清,城门楼挂着面新织的沙凰旗,旗面是东部绿洲特有的韧草织就,染了沙枣汁的红纹在风里飘展,比旧旗鲜亮了不知多少。城墙下早已站满族人,老人们捧着粗陶碗,碗里沙枣酒泛着琥珀色的光;妇人们提着鼓囊囊的陶罐,里面是腌得入味的沙葱和烤得酥脆的沙虫干;孩子们举着用沙晶碎块嵌的小旗,见队伍露头就蹦着欢呼,连手里的小旗都挥得猎猎作响。
阿禾像阵风似的跑在最前面,手里举着个用活沙捏的小骆驼,驼峰上还嵌着块指甲盖大的碎沙晶,在阳光下闪着光:“阿木大哥!你看我捏的!用活沙和的泥,晒了三天都没裂!”他刚跑到阿木马前,就被巴图从骆驼背上探身捞了起来,老首领粗粝的手掌揉得他头发乱蓬蓬的,眼里却满是笑意:“好小子,上次说要教我孙子小巴图练沙晶术,可不能食言!”阿禾搂着巴图的脖子笑出小虎牙:“巴图爷爷放心!小巴图都能捏出能砍断细枝的沙刃了,比我当年学得还快!”
庆功台搭在城主府前的空地上,是用刚夯好的活沙砖一层层垒的,砖缝里还留着夯锤的印记,台面上铺着整张野驼皮,摆着烤得金黄流油的兽肉、码得齐整的沙枣饼,还有陶罐装的沙枣酱,香气飘得满街都是。阿吉祖父拄着枣木拐杖站在台边,看到巴图就快步迎上去,两人伸手互扶着,指节都因用力而发白,目光扫过并肩而立的阿木和凌汐,又看向台下黑压压的族人,突然老泪纵横,声音都发颤:“三十年了!东迁三十年,咱们沙族终于合族了!今天这庆功宴,先敬沙凰先祖护佑,再敬守住灵脉、盼回亲人的孩子们!”
族人们纷纷举着陶碗应和,沙枣酒的甜香混着烤肉的焦香裹着风飘满全场。阿木刚要迈步上台,就被巴图按住肩膀,老首领抢步走到台中央,举起陶碗高声道:“我先敬阿木!这孩子拿着半块沙魂珠就敢闯瘴气林,举着沙凰印封了两界关,还带着我们端了残孽的窝!他这肩膀看着年轻,却扛得起咱们沙族的天!”台下立刻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少年们把沙晶小旗挥得猎猎作响,阿禾扯着嗓子喊:“阿木大哥最棒!流沙城最棒!”喊得太急,还呛了两声。
阿木走上台时,台下渐渐静了下来,连孩子们都学着大人的样子抿紧嘴。他看着台下一张张熟悉的脸——阿吉祖父的白发在风里飘,发梢沾着的沙粒都闪着光;巴图的藤甲还沾着东部的沙砾,兽牙饰件晃得叮当响;凌汐的清灵杖斜靠在台边,杖头灵光映着她含笑的眼;李岩和冰璃站在台侧,弯刀的寒光和冰魄玉的冷光交相辉映。“要敬的不是我,”阿木的声音不高,却像夯锤砸在活沙上,字字清晰,“敬巴图首领带着东部族人踏沙三千里归族,敬凌汐姑娘以清灵之力净化瘴气,敬李岩兄和冰璃姑娘斩邪祟护族人,更敬每一个守着黑沙城、等着亲人归的族人!”他将碗里的酒缓缓洒在活沙砖上,“敬沙族!敬灵脉!敬永不散的族人!”
酒液渗进砖缝的瞬间,活沙砖突然亮起细碎的金光,像把星星揉碎了撒在台上。族人们见状都惊得低呼,跟着纷纷将碗里的酒洒在地上,一时间,庆功台周围的活沙砖全亮了起来,金光顺着砖缝蔓延,在地上织成张发光的网。阿吉祖父笑得眼角皱纹都堆成了团,拄着拐杖点了点地面:“活沙通灵啊!这是先祖在应我们呢!是认了咱们这合族的日子!”他挥手示意上菜,立刻有两个壮实的少年抬着根烤野驼腿上来,兽腿外皮焦脆,油珠顺着肉纹往下淌,刚放到台上就被族人们笑着围上来分抢,陶刀割肉的“咔哧”声混着笑声格外热闹。
宴饮间,巴图拉着阿木坐在台边的阴影里,从藤甲内侧掏出张皱巴巴的兽皮纸,纸边都磨得起了毛,显然被翻了无数次:“这是东部绿洲的沙情图,哪里有百年胡杨林,哪里有不易干涸的水源,哪里的沙质适合夯墙,我都标得清清楚楚。”他用指节敲了敲图上一处深绿的圆点,“这里的胡杨最粗,一棵就能做三根议事厅的梁柱;往北走有个小盐湖,晒出的盐不仅能腌肉,和活沙混在一起夯墙,比石头还结实。”阿木接过图,指尖抚过纸面上磨得发毛的线条,能看出巴图画的时候有多用心,有些关键位置还补画了三遍,线条叠着线条。
凌汐和冰璃坐在台侧的草席上,正和几个挎着符袋的妇人说着话。“清灵殿的殿主传讯说,等流沙城的主体建好,就派十个弟子过来,教族人们辨识邪草、炼制简易清灵水。”凌汐舀了勺浓稠的沙枣粥递给身边的老妇人,粥里还卧着颗煮软的沙枣,“东部绿洲的韧草纤维结实,编的符袋能装清灵水,以后每个族人都挂一个,邪祟的浊气近不了身。”老妇人笑得眼角堆起褶子,用木勺给她碗里夹了块烤得最嫩的兽肉:“凌汐姑娘是我们沙族的福星!以前邪祟夜里敢摸进帐篷偷孩子,现在有你在,我们终于能安稳睡个热炕头,喝上热粥了。”
李岩被一群半大的年轻族人围着,手里捏着根打磨光滑的沙晶短矛,正在教他们劈刺的巧劲。“刺的时候要沉腰,把力气从腿传到肩膀,再送进手臂,不是光靠胳膊使蛮劲。”他握着个少年的手腕,带着他往旁边的沙堆刺去,沙堆上立刻出现个指节深的洞,沙粒簌簌往下掉,“邪祟的影子怕实劲,这样带着全身力气刺下去,才能彻底打散它的邪力,不然它还会重新聚形。”少年们学得眼睛发亮,攥着短矛反复练习,沙粒被挑得四处飞溅,掌心磨出红印也不肯歇,嘴里还喊着“打邪祟”的号子。
正午的太阳最烈时,庆功宴闹到了最酣处。巴图带来的东部族人围成圈跳起了踏沙舞,汉子们光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在阳光下闪着汗光,踩着牛皮鼓的节奏用力跺脚,扬起的沙粒在阳光下织成银亮的网;黑沙城的妇人们也提着缀着沙枣核的腰饰加入进来,“哗啦啦”的声响和鼓点凑成独特的调子,腰饰上的沙枣核还随着动作晃出细碎的光。阿禾拉着小巴图,两人举着沙晶小旗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笑声脆得像驼铃撞在风里,比正午的太阳还热辣。
突然,负责古王城遗址守卫的族人满头大汗地跑来,沙晶短矛都跑歪了,脸上却带着又惊又喜的神色,声音都发颤:“阿木大人!巴图首领!魂脉殿……魂脉殿里挖到宝贝了!是个嵌在石柱里的铜盒,上面刻着满版的沙凰纹,错不了!”正热闹的人群瞬间静了,阿木和巴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二话不说就往遗址赶。庆功台的族人也跟着涌过去,连正在烤兽肉的老妇人都拎着锅铲跟在后面,嘴里念叨着“先祖显灵了”,想看看挖到了什么稀罕物。
魂脉殿的中央石柱旁,几个夯土的族人正蹲在地上围着个半开的铜盒,铜盒是老青铜铸的,表面覆着层薄薄的沙锈,却遮不住细密的沙凰羽翼纹,纹路上还嵌着三枚磨得光滑的碎沙晶,在魂脉殿的微光下闪着淡金。阿木蹲下身,从水囊里倒出少许清灵泉水,用指尖蘸着轻轻擦拭盒面,沙锈遇水簌簌脱落,露出底下锃亮的铜色,铜盒“咔嗒”一声轻响,盒盖自动弹开——里面铺着层干燥的胡杨絮,絮上整整齐齐放着两卷泛黄的兽皮卷,还有枚巴掌大的菱形玉佩。
“是魂脉殿的秘录!是当年的镇殿秘录啊!”阿吉祖父踉跄着凑过来,枯瘦的手指轻轻摸着兽皮卷的边缘,指腹都在发抖,“我小时候听祖父说,王城陷落前,最后一任城主把沙族的秘录藏在了魂脉殿的石柱里,用沙凰印的灵光封着,只有合族之日才会现世!没想到真让我们找到了!”阿木小心翼翼展开第一卷兽皮卷,上面用古沙族的朱砂文字记载着沙凰印的全用法,除了净化邪力,竟还能催发生灵——将印按在干涸的泉眼上,能引出地下水;按在沙地上,撒上种子就能让沙棘一夜发芽。
巴图迫不及待展开第二卷,刚看了几行就激动得一拍大腿,石斧都从腰间滑了下来:“是合族仪式的记载!要在魂脉殿举行,用东西部的灵脉石各一块,嵌在沙凰印的凹槽里,再借着正午的阳光激活,印身会发出金光笼罩整个城池,这样东西两脉的灵脉就彻底通了,再也不分彼此!”他指着卷末的彩绘图画,画面上东迁的先祖正捧着块灵脉石,“你看!这画里的灵脉石,就是我一直带在身边的这块!跟着我走了三十年,磨得都包浆了!”
阿木拿起那枚玉佩,玉佩是淡绿色的软玉,触手温润得像有温度,正面用阴刻手法刻着“流沙”两个古字,笔锋遒劲。凌汐将清灵杖的灵光凑近玉佩,玉佩突然亮起柔和的绿光,映出一行极小的朱砂字:“沙族王城,本名流沙,灵脉汇聚,生生不息。”“原来咱们的王城不叫黑沙城,叫流沙城!”阿禾凑过来,小手指着玉佩上的字,眼睛亮得像星星,“流沙城!比黑沙城好听多了!”族人们立刻交头接耳,“流沙城”三个字在人群里传得越来越响,到最后,所有人都齐声喊了起来:“流沙城!我们的城叫流沙城!”
回到庆功台时,夕阳已经斜挂在沙丘上,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阿木站在台中央,高高举起那枚流沙玉佩,绿光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声音传遍全场:“先祖留下的秘录说了,咱们的王城本名流沙城!三天后的正午,就在魂脉殿举行合族仪式,用东西部的灵脉石激活沙凰印,让两族灵脉彻底合一,从此咱们都是流沙城的人!”台下立刻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巴图大步走上台,从腰间解下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块鸡蛋大的灵脉石,石身泛着温润的淡褐灵光:“这是东部的灵脉石,跟着我东迁三十年,今天终于能回家,嵌进沙凰印里,让流沙城的灵脉更旺!”
夜幕降临时,庆功台的篝火燃得比傍晚更旺,火苗蹿得比人还高,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通红。族人们围着篝火唱歌,巴图坐在火边弹着东部的沙胡琴,琴身是胡杨木做的,琴弦是韧草纤维拧的,琴音粗犷又带着温情;凌汐坐在他身边,吹着清灵殿的竹笛,笛声清脆如泉水叮咚,和沙胡琴的调子凑在一起,竟格外和谐动听。李岩和冰璃坐在不远处的草席上,看着孩子们围着篝火追逐打闹,冰璃嘴角难得勾起抹浅笑,指尖转着冰魄玉:“等流沙城建好,这里就真成西漠的乐土了,再没有邪祟敢来作乱。”李岩举起陶碗和她碰了下,酒液晃出细碎的光:“玄剑门的师兄传讯说,缺人手就吱声,筑城、守关,随叫随到。”
阿木和巴图坐在篝火最旺的地方,手里都捏着半块流沙玉佩——玉佩能拆成两半,正好分作东西两脉的信物。月光洒在玉佩上,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三天后的仪式,要把族里所有老人都请来。”巴图喝了口沙枣酒,酒液顺着嘴角流到下巴,他也不擦,“让他们看看,先祖的愿望实现了,东迁的族人回来了,流沙城要重立了。”阿木点头,望向魂脉殿的方向,那里的灵光比平时亮了数倍,活沙砖垒的地基在夜色中泛着淡金微光,像条沉睡了百年、即将苏醒的巨龙。
半夜时分,族人们渐渐散去,篝火余烬还在泛着暗红的光,偶尔“噼啪”响一声,溅出点火星。阿木独自走到魂脉殿前,伸手抚摸着刚夯好的活沙砖地基,砖缝里已经冒出细小的沙棘嫩芽——是白天洒的沙棘种子,被活沙的灵气催发,悄悄钻了出来。凌汐提着盏竹灯笼悄悄走来,灯笼光映着她的侧脸,递过块还带着余温的沙枣饼:“还在想流沙城的事?”“嗯,”阿木咬了口饼,甜香混着麦香在嘴里散开,“在想流沙城的样子——有能容下所有族人的议事厅,有孩子们练沙晶术的训练场,城墙上能晒沙枣,关墙外种满沙棘,风一吹就沙沙响。”
凌汐笑着点头,用灯笼光指了指魂脉殿的方向:“图纸我和冰璃画好了,议事厅的柱子要用东部最粗的胡杨,屋顶铺韧草编的席子,浸过清灵水,下雨不漏还能驱邪;族人居所的窗户都朝东开,早上能晒到第一缕太阳,屋里暖烘烘的。”她顿了顿,指着殿顶的天窗,“那里要建个高台,把流沙玉佩放上去,正午的阳光透过天窗照在玉佩上,整座城都能看到绿光,像先祖在护佑我们。”阿木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流沙玉佩还带着体温,暖得人心头发热:“凌汐,谢谢你。没有你,我们走不到今天,也建不起这座流沙城。”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族人们就自发忙活起来,准备合族仪式的物件。妇人们坐在帐篷前,用东部的韧草编仪式用的彩带,染成沙枣红和沙晶黄两种颜色,编好的彩带挂在帐篷上,风一吹就哗啦啦响;男人们扛着工具去魂脉殿,把活沙砖铺得平平整整,还在殿内洒满了沙棘种子,想让仪式时能看到新芽;老人们则围坐在篝火边,给孩子们讲沙族的历史——讲东迁时的艰辛,讲守着灵脉的坚持,讲先祖对合族的期盼。阿禾带着小巴图和几个少年,用活沙捏了个迷你流沙城模型,城墙、议事厅、训练场样样俱全,连城墙上的沙晶都嵌了碎玻璃碴,在晨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正午时分,阳光正好透过魂脉殿的天窗照在中央石柱上。阿吉祖父握着刻刀,在魂脉殿的石壁上刻下“流沙城”三个大字,刻刀落下时,活沙砖竟没有崩裂,反而泛起淡淡的灵光,字痕里很快冒出细小的绿芽。阿木站在殿门处,看着族人们陆续走进来,老人们拄着拐杖,手里捧着祖传的小物件——有的是东迁时带的陶碗,有的是刻着沙凰纹的木梳;孩子们穿着新做的兽皮衣,脖子上挂着沙晶小坠,走路都小心翼翼的;东部的族人抱着自己织的韧草席、磨的石斧,要把这些东西摆在魂脉殿的角落,作为两族合族的见证。
巴图捧着东部的灵脉石走进殿内,石身的淡褐灵光和阿木手中沙凰印的金光遥遥呼应。阿木握着沙凰印站在石柱前,族人们瞬间安静下来,连最调皮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只听见殿外风吹沙棘的沙沙声。巴图将东部灵脉石轻轻放进沙凰印的凹槽里,阿木举起印,对准殿顶的天窗——正午的阳光刚好穿过天窗,精准地照在印身上。“沙族先祖在上!东西两脉今日合族,激活灵脉,共建流沙城!护我族人,佑我疆土!”阿木的声音在魂脉殿内回荡,巴图跟着念起古老的祷词,字句晦涩却充满力量,族人们纷纷弯腰鞠躬,神情肃穆得像在迎接新生。
沙凰印被阳光照到的瞬间,突然爆发出耀眼的金光,凹槽里的东西部灵脉石同时亮起,两种灵光交织在一起,像两条金龙顺着石柱蔓延,很快就裹住了整个魂脉殿。殿内的活沙砖全亮了起来,砖缝里的沙棘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转眼间就冒出了翠绿的嫩叶;殿外的地基也泛着金光,连远处刚夯起的城墙都被染成了金红色。族人们惊呼着抬头,看着金光笼罩的魂脉殿,看着殿外泛着光的地基,看着嫩叶在金光里摇晃,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却都咧着嘴笑,齐声喊着:“流沙城!流沙城!”喊声撞在戈壁上,传得很远很远。
金光散去时,魂脉殿的石壁上,沙凰图腾的纹路里竟长出了细小的绿叶,像给图腾披了件绿衣;流沙玉佩挂在图腾下方,泛着温润的绿光,将殿内照得亮堂堂的。阿木和巴图站在殿中央,看着族人们相拥而泣——东部的老人抱着黑沙城的老友,年轻人们拍着彼此的肩膀,孩子们手拉手在殿外追逐,踩得沙粒沙沙响。阿木低头看着掌心的沙凰印,印身的灵光比以往更温润,他知道,流沙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灵脉合一,族人同心,这方被邪祟侵扰百年的土地,从此再也不会沉寂,只会像流沙一样,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队伍返程时,断沙关的风都裹着沙枣花的甜香。巴图骑着领头的白骆驼,腰间挂着阿木送的新沙晶斧,斧刃映着朝阳闪着细碎金光,连驼峰上的兽皮行囊都系得格外整齐。走了不到半日,远处沙丘后就飘起道褐色烟尘——是黑沙城的斥候少年,他骑着匹枣红马狂奔而来,马鬃上沾着的沙粒都被风吹得倒贴,挥舞着沙凰旗大喊:“阿木大人!巴图首领!城门口搭好庆功台了!阿吉祖父杀了三头野驼,烤得油香飘出三里地,就等你们回来开宴!”
离黑沙城还有三里地,城头的牛角号就“呜呜”响起来,号音撞在戈壁崖壁上,惊得沙棘丛里的沙雀扑棱棱飞起,在天上绕着圈叫。走近了才看清,城门楼挂着面新织的沙凰旗,旗面是东部绿洲特有的韧草织就,染了沙枣汁的红纹在风里飘展,比旧旗鲜亮了不知多少。城墙下早已站满族人,老人们捧着粗陶碗,碗里沙枣酒泛着琥珀色的光;妇人们提着鼓囊囊的陶罐,里面是腌得入味的沙葱和烤得酥脆的沙虫干;孩子们举着用沙晶碎块嵌的小旗,见队伍露头就蹦着欢呼,连手里的小旗都挥得猎猎作响。
阿禾像阵风似的跑在最前面,手里举着个用活沙捏的小骆驼,驼峰上还嵌着块指甲盖大的碎沙晶,在阳光下闪着光:“阿木大哥!你看我捏的!用活沙和的泥,晒了三天都没裂!”他刚跑到阿木马前,就被巴图从骆驼背上探身捞了起来,老首领粗粝的手掌揉得他头发乱蓬蓬的,眼里却满是笑意:“好小子,上次说要教我孙子小巴图练沙晶术,可不能食言!”阿禾搂着巴图的脖子笑出小虎牙:“巴图爷爷放心!小巴图都能捏出能砍断细枝的沙刃了,比我当年学得还快!”
庆功台搭在城主府前的空地上,是用刚夯好的活沙砖一层层垒的,砖缝里还留着夯锤的印记,台面上铺着整张野驼皮,摆着烤得金黄流油的兽肉、码得齐整的沙枣饼,还有陶罐装的沙枣酱,香气飘得满街都是。阿吉祖父拄着枣木拐杖站在台边,看到巴图就快步迎上去,两人伸手互扶着,指节都因用力而发白,目光扫过并肩而立的阿木和凌汐,又看向台下黑压压的族人,突然老泪纵横,声音都发颤:“三十年了!东迁三十年,咱们沙族终于合族了!今天这庆功宴,先敬沙凰先祖护佑,再敬守住灵脉、盼回亲人的孩子们!”
族人们纷纷举着陶碗应和,沙枣酒的甜香混着烤肉的焦香裹着风飘满全场。阿木刚要迈步上台,就被巴图按住肩膀,老首领抢步走到台中央,举起陶碗高声道:“我先敬阿木!这孩子拿着半块沙魂珠就敢闯瘴气林,举着沙凰印封了两界关,还带着我们端了残孽的窝!他这肩膀看着年轻,却扛得起咱们沙族的天!”台下立刻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少年们把沙晶小旗挥得猎猎作响,阿禾扯着嗓子喊:“阿木大哥最棒!流沙城最棒!”喊得太急,还呛了两声。
阿木走上台时,台下渐渐静了下来,连孩子们都学着大人的样子抿紧嘴。他看着台下一张张熟悉的脸——阿吉祖父的白发在风里飘,发梢沾着的沙粒都闪着光;巴图的藤甲还沾着东部的沙砾,兽牙饰件晃得叮当响;凌汐的清灵杖斜靠在台边,杖头灵光映着她含笑的眼;李岩和冰璃站在台侧,弯刀的寒光和冰魄玉的冷光交相辉映。“要敬的不是我,”阿木的声音不高,却像夯锤砸在活沙上,字字清晰,“敬巴图首领带着东部族人踏沙三千里归族,敬凌汐姑娘以清灵之力净化瘴气,敬李岩兄和冰璃姑娘斩邪祟护族人,更敬每一个守着黑沙城、等着亲人归的族人!”他将碗里的酒缓缓洒在活沙砖上,“敬沙族!敬灵脉!敬永不散的族人!”
酒液渗进砖缝的瞬间,活沙砖突然亮起细碎的金光,像把星星揉碎了撒在台上。族人们见状都惊得低呼,跟着纷纷将碗里的酒洒在地上,一时间,庆功台周围的活沙砖全亮了起来,金光顺着砖缝蔓延,在地上织成张发光的网。阿吉祖父笑得眼角皱纹都堆成了团,拄着拐杖点了点地面:“活沙通灵啊!这是先祖在应我们呢!是认了咱们这合族的日子!”他挥手示意上菜,立刻有两个壮实的少年抬着根烤野驼腿上来,兽腿外皮焦脆,油珠顺着肉纹往下淌,刚放到台上就被族人们笑着围上来分抢,陶刀割肉的“咔哧”声混着笑声格外热闹。
宴饮间,巴图拉着阿木坐在台边的阴影里,从藤甲内侧掏出张皱巴巴的兽皮纸,纸边都磨得起了毛,显然被翻了无数次:“这是东部绿洲的沙情图,哪里有百年胡杨林,哪里有不易干涸的水源,哪里的沙质适合夯墙,我都标得清清楚楚。”他用指节敲了敲图上一处深绿的圆点,“这里的胡杨最粗,一棵就能做三根议事厅的梁柱;往北走有个小盐湖,晒出的盐不仅能腌肉,和活沙混在一起夯墙,比石头还结实。”阿木接过图,指尖抚过纸面上磨得发毛的线条,能看出巴图画的时候有多用心,有些关键位置还补画了三遍,线条叠着线条。
凌汐和冰璃坐在台侧的草席上,正和几个挎着符袋的妇人说着话。“清灵殿的殿主传讯说,等流沙城的主体建好,就派十个弟子过来,教族人们辨识邪草、炼制简易清灵水。”凌汐舀了勺浓稠的沙枣粥递给身边的老妇人,粥里还卧着颗煮软的沙枣,“东部绿洲的韧草纤维结实,编的符袋能装清灵水,以后每个族人都挂一个,邪祟的浊气近不了身。”老妇人笑得眼角堆起褶子,用木勺给她碗里夹了块烤得最嫩的兽肉:“凌汐姑娘是我们沙族的福星!以前邪祟夜里敢摸进帐篷偷孩子,现在有你在,我们终于能安稳睡个热炕头,喝上热粥了。”
李岩被一群半大的年轻族人围着,手里捏着根打磨光滑的沙晶短矛,正在教他们劈刺的巧劲。“刺的时候要沉腰,把力气从腿传到肩膀,再送进手臂,不是光靠胳膊使蛮劲。”他握着个少年的手腕,带着他往旁边的沙堆刺去,沙堆上立刻出现个指节深的洞,沙粒簌簌往下掉,“邪祟的影子怕实劲,这样带着全身力气刺下去,才能彻底打散它的邪力,不然它还会重新聚形。”少年们学得眼睛发亮,攥着短矛反复练习,沙粒被挑得四处飞溅,掌心磨出红印也不肯歇,嘴里还喊着“打邪祟”的号子。
正午的太阳最烈时,庆功宴闹到了最酣处。巴图带来的东部族人围成圈跳起了踏沙舞,汉子们光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在阳光下闪着汗光,踩着牛皮鼓的节奏用力跺脚,扬起的沙粒在阳光下织成银亮的网;黑沙城的妇人们也提着缀着沙枣核的腰饰加入进来,“哗啦啦”的声响和鼓点凑成独特的调子,腰饰上的沙枣核还随着动作晃出细碎的光。阿禾拉着小巴图,两人举着沙晶小旗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笑声脆得像驼铃撞在风里,比正午的太阳还热辣。
突然,负责古王城遗址守卫的族人满头大汗地跑来,沙晶短矛都跑歪了,脸上却带着又惊又喜的神色,声音都发颤:“阿木大人!巴图首领!魂脉殿……魂脉殿里挖到宝贝了!是个嵌在石柱里的铜盒,上面刻着满版的沙凰纹,错不了!”正热闹的人群瞬间静了,阿木和巴图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二话不说就往遗址赶。庆功台的族人也跟着涌过去,连正在烤兽肉的老妇人都拎着锅铲跟在后面,嘴里念叨着“先祖显灵了”,想看看挖到了什么稀罕物。
魂脉殿的中央石柱旁,几个夯土的族人正蹲在地上围着个半开的铜盒,铜盒是老青铜铸的,表面覆着层薄薄的沙锈,却遮不住细密的沙凰羽翼纹,纹路上还嵌着三枚磨得光滑的碎沙晶,在魂脉殿的微光下闪着淡金。阿木蹲下身,从水囊里倒出少许清灵泉水,用指尖蘸着轻轻擦拭盒面,沙锈遇水簌簌脱落,露出底下锃亮的铜色,铜盒“咔嗒”一声轻响,盒盖自动弹开——里面铺着层干燥的胡杨絮,絮上整整齐齐放着两卷泛黄的兽皮卷,还有枚巴掌大的菱形玉佩。
“是魂脉殿的秘录!是当年的镇殿秘录啊!”阿吉祖父踉跄着凑过来,枯瘦的手指轻轻摸着兽皮卷的边缘,指腹都在发抖,“我小时候听祖父说,王城陷落前,最后一任城主把沙族的秘录藏在了魂脉殿的石柱里,用沙凰印的灵光封着,只有合族之日才会现世!没想到真让我们找到了!”阿木小心翼翼展开第一卷兽皮卷,上面用古沙族的朱砂文字记载着沙凰印的全用法,除了净化邪力,竟还能催发生灵——将印按在干涸的泉眼上,能引出地下水;按在沙地上,撒上种子就能让沙棘一夜发芽。
巴图迫不及待展开第二卷,刚看了几行就激动得一拍大腿,石斧都从腰间滑了下来:“是合族仪式的记载!要在魂脉殿举行,用东西部的灵脉石各一块,嵌在沙凰印的凹槽里,再借着正午的阳光激活,印身会发出金光笼罩整个城池,这样东西两脉的灵脉就彻底通了,再也不分彼此!”他指着卷末的彩绘图画,画面上东迁的先祖正捧着块灵脉石,“你看!这画里的灵脉石,就是我一直带在身边的这块!跟着我走了三十年,磨得都包浆了!”
阿木拿起那枚玉佩,玉佩是淡绿色的软玉,触手温润得像有温度,正面用阴刻手法刻着“流沙”两个古字,笔锋遒劲。凌汐将清灵杖的灵光凑近玉佩,玉佩突然亮起柔和的绿光,映出一行极小的朱砂字:“沙族王城,本名流沙,灵脉汇聚,生生不息。”“原来咱们的王城不叫黑沙城,叫流沙城!”阿禾凑过来,小手指着玉佩上的字,眼睛亮得像星星,“流沙城!比黑沙城好听多了!”族人们立刻交头接耳,“流沙城”三个字在人群里传得越来越响,到最后,所有人都齐声喊了起来:“流沙城!我们的城叫流沙城!”
回到庆功台时,夕阳已经斜挂在沙丘上,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阿木站在台中央,高高举起那枚流沙玉佩,绿光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声音传遍全场:“先祖留下的秘录说了,咱们的王城本名流沙城!三天后的正午,就在魂脉殿举行合族仪式,用东西部的灵脉石激活沙凰印,让两族灵脉彻底合一,从此咱们都是流沙城的人!”台下立刻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巴图大步走上台,从腰间解下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块鸡蛋大的灵脉石,石身泛着温润的淡褐灵光:“这是东部的灵脉石,跟着我东迁三十年,今天终于能回家,嵌进沙凰印里,让流沙城的灵脉更旺!”
夜幕降临时,庆功台的篝火燃得比傍晚更旺,火苗蹿得比人还高,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通红。族人们围着篝火唱歌,巴图坐在火边弹着东部的沙胡琴,琴身是胡杨木做的,琴弦是韧草纤维拧的,琴音粗犷又带着温情;凌汐坐在他身边,吹着清灵殿的竹笛,笛声清脆如泉水叮咚,和沙胡琴的调子凑在一起,竟格外和谐动听。李岩和冰璃坐在不远处的草席上,看着孩子们围着篝火追逐打闹,冰璃嘴角难得勾起抹浅笑,指尖转着冰魄玉:“等流沙城建好,这里就真成西漠的乐土了,再没有邪祟敢来作乱。”李岩举起陶碗和她碰了下,酒液晃出细碎的光:“玄剑门的师兄传讯说,缺人手就吱声,筑城、守关,随叫随到。”
阿木和巴图坐在篝火最旺的地方,手里都捏着半块流沙玉佩——玉佩能拆成两半,正好分作东西两脉的信物。月光洒在玉佩上,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三天后的仪式,要把族里所有老人都请来。”巴图喝了口沙枣酒,酒液顺着嘴角流到下巴,他也不擦,“让他们看看,先祖的愿望实现了,东迁的族人回来了,流沙城要重立了。”阿木点头,望向魂脉殿的方向,那里的灵光比平时亮了数倍,活沙砖垒的地基在夜色中泛着淡金微光,像条沉睡了百年、即将苏醒的巨龙。
半夜时分,族人们渐渐散去,篝火余烬还在泛着暗红的光,偶尔“噼啪”响一声,溅出点火星。阿木独自走到魂脉殿前,伸手抚摸着刚夯好的活沙砖地基,砖缝里已经冒出细小的沙棘嫩芽——是白天洒的沙棘种子,被活沙的灵气催发,悄悄钻了出来。凌汐提着盏竹灯笼悄悄走来,灯笼光映着她的侧脸,递过块还带着余温的沙枣饼:“还在想流沙城的事?”“嗯,”阿木咬了口饼,甜香混着麦香在嘴里散开,“在想流沙城的样子——有能容下所有族人的议事厅,有孩子们练沙晶术的训练场,城墙上能晒沙枣,关墙外种满沙棘,风一吹就沙沙响。”
凌汐笑着点头,用灯笼光指了指魂脉殿的方向:“图纸我和冰璃画好了,议事厅的柱子要用东部最粗的胡杨,屋顶铺韧草编的席子,浸过清灵水,下雨不漏还能驱邪;族人居所的窗户都朝东开,早上能晒到第一缕太阳,屋里暖烘烘的。”她顿了顿,指着殿顶的天窗,“那里要建个高台,把流沙玉佩放上去,正午的阳光透过天窗照在玉佩上,整座城都能看到绿光,像先祖在护佑我们。”阿木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流沙玉佩还带着体温,暖得人心头发热:“凌汐,谢谢你。没有你,我们走不到今天,也建不起这座流沙城。”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族人们就自发忙活起来,准备合族仪式的物件。妇人们坐在帐篷前,用东部的韧草编仪式用的彩带,染成沙枣红和沙晶黄两种颜色,编好的彩带挂在帐篷上,风一吹就哗啦啦响;男人们扛着工具去魂脉殿,把活沙砖铺得平平整整,还在殿内洒满了沙棘种子,想让仪式时能看到新芽;老人们则围坐在篝火边,给孩子们讲沙族的历史——讲东迁时的艰辛,讲守着灵脉的坚持,讲先祖对合族的期盼。阿禾带着小巴图和几个少年,用活沙捏了个迷你流沙城模型,城墙、议事厅、训练场样样俱全,连城墙上的沙晶都嵌了碎玻璃碴,在晨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正午时分,阳光正好透过魂脉殿的天窗照在中央石柱上。阿吉祖父握着刻刀,在魂脉殿的石壁上刻下“流沙城”三个大字,刻刀落下时,活沙砖竟没有崩裂,反而泛起淡淡的灵光,字痕里很快冒出细小的绿芽。阿木站在殿门处,看着族人们陆续走进来,老人们拄着拐杖,手里捧着祖传的小物件——有的是东迁时带的陶碗,有的是刻着沙凰纹的木梳;孩子们穿着新做的兽皮衣,脖子上挂着沙晶小坠,走路都小心翼翼的;东部的族人抱着自己织的韧草席、磨的石斧,要把这些东西摆在魂脉殿的角落,作为两族合族的见证。
巴图捧着东部的灵脉石走进殿内,石身的淡褐灵光和阿木手中沙凰印的金光遥遥呼应。阿木握着沙凰印站在石柱前,族人们瞬间安静下来,连最调皮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只听见殿外风吹沙棘的沙沙声。巴图将东部灵脉石轻轻放进沙凰印的凹槽里,阿木举起印,对准殿顶的天窗——正午的阳光刚好穿过天窗,精准地照在印身上。“沙族先祖在上!东西两脉今日合族,激活灵脉,共建流沙城!护我族人,佑我疆土!”阿木的声音在魂脉殿内回荡,巴图跟着念起古老的祷词,字句晦涩却充满力量,族人们纷纷弯腰鞠躬,神情肃穆得像在迎接新生。
沙凰印被阳光照到的瞬间,突然爆发出耀眼的金光,凹槽里的东西部灵脉石同时亮起,两种灵光交织在一起,像两条金龙顺着石柱蔓延,很快就裹住了整个魂脉殿。殿内的活沙砖全亮了起来,砖缝里的沙棘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转眼间就冒出了翠绿的嫩叶;殿外的地基也泛着金光,连远处刚夯起的城墙都被染成了金红色。族人们惊呼着抬头,看着金光笼罩的魂脉殿,看着殿外泛着光的地基,看着嫩叶在金光里摇晃,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却都咧着嘴笑,齐声喊着:“流沙城!流沙城!”喊声撞在戈壁上,传得很远很远。
金光散去时,魂脉殿的石壁上,沙凰图腾的纹路里竟长出了细小的绿叶,像给图腾披了件绿衣;流沙玉佩挂在图腾下方,泛着温润的绿光,将殿内照得亮堂堂的。阿木和巴图站在殿中央,看着族人们相拥而泣——东部的老人抱着黑沙城的老友,年轻人们拍着彼此的肩膀,孩子们手拉手在殿外追逐,踩得沙粒沙沙响。阿木低头看着掌心的沙凰印,印身的灵光比以往更温润,他知道,流沙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灵脉合一,族人同心,这方被邪祟侵扰百年的土地,从此再也不会沉寂,只会像流沙一样,生生不息,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