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港口机遇-《纽约1981:内外八门》

  曼哈顿,“太平洋资本”公司,周陌的办公室。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光洁的红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周陌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华尔街日报》,正仔细阅读着国际财经版块的一篇报道。他的目光在几行文字上停留了片刻,眼神微微闪动。

  报道提及,由于持续发酵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几个主要债务国,包括墨西哥、阿根廷、巴西,正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为了筹措资金、缓解债务压力并试图提振经济,这些国家的政府正在考虑开放部分重要港口的海关特许经营权、码头运营权,以及吸引外资参与现有港口的翻新和扩建工程。文章列举了几个可能被列入首批名单的港口:墨西哥的拉萨罗·卡德纳斯港、韦拉克鲁斯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巴西的桑托斯港、里约热内卢港。

  周陌放下报纸,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这些港口的名字和背后代表的潜在机会,在他脑海中迅速闪过。拉美债务危机是他的“种生局”舞台,而这些港口,或许是舞台上即将搭建起的新布景。

  他按下内部通话器的按钮:“詹妮弗,来办公室一趟。”

  很快,办公室门被推开,詹妮弗·史密斯走了进来。她今天穿着一套藏蓝色的职业套裙,搭配白色丝质衬衫,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专业而冷静。“Michael,你找我?”

  “嗯,”周陌将桌上的报纸推向她那边,手指在关于港口的那篇报道上点了点,“看看这个。”

  詹妮弗拿起报纸,快速而仔细地阅读了那篇报道,然后抬起头,看向周陌:“你的意思是?”

  “去查一下,”周陌语气平稳地说道,“这几个港口更详细的情况。现有的基础设施水平、吞吐量、主要进出口货物类型、目前的运营方背景、劳工情况、以及各国政府关于特许经营权招标可能的具体时间表和潜在条件。越详细越好。”

  詹妮弗立刻明白了周陌的意图,也理解了他找她来做这件事的深层原因——利用她所能接触到的、超越普通商业渠道的信息网络。“我明白了。我会尽快搜集相关信息,整理成报告。”

  “很好。”周陌点了点头,补充道,“另外,联系我们合作的那几家猎头公司,让他们立刻着手,提供一份具备大型港口运营、管理、物流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验的高级人才名单,重点是拥有国际项目经验,特别是熟悉拉美市场环境的人。简历和背景资料要详尽。”

  “好的,Michael。我马上去办。”詹妮弗记下要求,拿起那份报纸,转身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周陌看着她离开的背影,目光平静。让詹妮弗去调查,既是利用她背后的资源提高效率,也是一种对她近期表现的观察。至于猎头公司,则是商业上的标准操作。

  詹妮弗的行动效率很高。她首先通过几个特定渠道发出了信息请求,随后便开始电话联系合作的猎头公司。下午刚过两点,一家顶尖猎头公司的资深合伙人,理查德·莫里斯,便带着一名助理准时出现在了“太平洋资本”的会议室。

  周陌和詹妮弗坐在会议桌的一侧,理查德·莫里斯是一个四十多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昂贵西装的白人男性,他打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脸上带着职业化的自信笑容。

  “周先生,史密斯小姐,下午好。接到你们的紧急需求后,我们立刻动用了全球网络进行筛选。”理查德·莫里斯说道,“这是初步筛选出的、符合港口运营及相关领域要求的候选人名单和简历摘要,共十二人。他们都具备十五年以上的相关行业经验,多数有跨国工作背景。”

  “请开始吧。”周陌做了个请的手势。

  理查德·莫里斯开始逐一介绍:“第一位,约翰·卡迈克尔,前美国海运管理局区域主管,参与过休斯顿港的扩建规划……第二位,弗朗索瓦·杜邦,法国博洛雷集团前任港口运营总监,在非洲和中东有多个项目管理经验……第三位,卡尔·施耐德,德国人,擅长港口自动化系统和物流优化,曾在汉堡港任职多年……”

  他语速平稳,介绍着每位候选人的亮点。周陌安静地听着,偶尔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一口,詹妮弗则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

  当理查德·莫里斯介绍到第七位候选人时,他抽出一份简历,说道:“第七位,莉莲·博龙(Lillian Borrone)女士。她目前的职位是纽约与新泽西港务局规划与发展部主任。值得注意的是,她是港务局内担任如此高级别技术管理职务的少数女性之一。”

  周陌的目光在那份简历上停留了一下。

  理查德继续介绍:“博龙女士拥有丰富的港口规划、基础设施融资和大型项目管理经验。她深度参与了纽约港近年来多个码头改造和疏浚项目,对政府流程、公共私营合作制以及复杂环境下的项目推进非常有经验。她精通英语和西班牙语,这对于拉美市场是一个显着优势。不过,”他顿了顿,“挖动港务局的核心高管难度较大,而且她目前的工作非常稳定。”

  “把她的详细资料留下。”周陌平静地说,“继续。”

  理查德·莫里斯点点头,继续介绍剩下的候选人,包括一位来自新加坡港务集团的操作专家和一位曾负责鹿特丹港欧洲分销中心项目的经理。

  全部介绍完毕后,理查德·莫里斯合上文件夹:“周先生,史密斯小姐,以上就是我们初步推荐的十二位候选人。更详细的完整简历和背景调查报告,我们会在明天早上送达。如果你们对其中任何一位感兴趣,我们可以立即启动接触程序。”

  周陌看向詹妮弗:“你有什么看法?”

  詹妮弗推了一下眼镜,冷静地分析:“从经验和背景匹配度来看,约翰·卡迈克尔对美国法规熟悉,弗朗索瓦·杜邦有新兴市场经验,卡尔·施耐德技术领先,而莉莲·博龙女士的优势在于她对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全面管理和融资经验,这对于竞标和运营政府特许经营权项目可能至关重要。缺点是挖角难度和成本可能最高。”

  周陌点了点头,对理查德·莫里斯说:“感谢你和你的团队的高效工作。详细资料送达后,我们会仔细评估。有进一步消息,詹妮弗会联系你。”

  “随时为您服务,周先生。”理查德·莫里斯起身,带着助理礼貌地告辞离开。

  会议室里只剩下周陌和詹妮弗。

  “你怎么看这位莉莲·博龙?”周陌问道。

  “一个典型的技术官僚,但能力和履历都很出色。”詹妮弗回答,“如果我们要介入的是与拉美政府打交道的特许经营权项目,她的公共部门经验和项目融资背景,可能比纯商业运营背景的人更有价值。当然,正如莫里斯所说,挖她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先把所有详细资料拿到再说。”周陌站起身,“持续关注拉美那边关于港口的任何新消息。”

  “明白。”詹妮弗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