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林家新宅的堂屋里却依旧亮着灯光。弟妹们试穿新衣的兴奋劲头过去,被林母催促着洗漱睡觉去了。王建军和王建国也被安排到二楼一间干净整洁的客房休息。堂屋里只剩下林国栋和他的父母,空气中弥漫着米酒淡淡的余香和温馨的家庭气息。
林母拿着抹布,一边擦拭着八仙桌,一边看着儿子,眼里满是慈爱和感慨:“栋娃,家里能有今天,多亏了你在外面拼。上次铁柱来时,也是大包小包的,吃的用的带了一大堆,还……” 她压低了声音,“还带了那么多钱回来。三万九千多块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摞在一起!”
林父坐在长凳上,抽着儿子带回来的“大前门”,烟雾缭绕中,他脸上的皱纹都似乎舒展开来:“铁柱那娃子,实在。按你说的,把钱给我们,盯着我们把新房的地基打好了,才放心回去找你。他还一再嘱咐,说这是你的意思,房子要盖结实,剩下的钱,必须让狗娃、小丫他们都去上学,一个都不能落下。”
林国栋给父亲的茶杯里续上热水,点了点头:“铁柱跟我过命的交情,信得过。阿爸,阿妈,让你们和弟弟妹妹们受苦了。以前是没办法,现在我有能力了,家里该有的都会有。” 他说着,从随身带着的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和一本红色的存折,推到父母面前。“这次回来得急,也没买太多东西。这里有一万现金,您跟阿爸拿着,过年开销,平时零用。这存折里还有四万多,密码是狗娃生日,您收好,家里有什么急用,或者弟弟妹妹读书要用大钱,就从这里取。”
林母看着那厚厚一沓“大团结”和存折上清晰的数字,手都有些抖:“这……这怎么又要钱?上次的钱还没用完呢!栋娃,你在外面用钱的地方多,自己留着!”
“阿妈,我在外面好着呢,不缺钱。您就安心拿着。”林国栋语气坚决,“狗娃、秀兰他们,只要能读,就一直供下去,读到大学最好!钱的事不用操心。”
林父沉默地抽着烟,良久,才叹了口气:“娃大了,有出息了。爹妈没本事,帮不上你啥……”
“阿爸,您说啥呢!没有您跟阿妈,哪有我?”林国栋打断父亲的话。
这时,林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带着点急切:“栋娃,你这也三十出头了,个人的事……有没有着落?在外面有没有处对象?你看村里跟你一般大的,娃都会打酱油了!”
来了!林国栋头皮一麻,赶紧站起身:“阿妈,这事不急,我现在忙事业呢!那个……我出去看看建军和建国,他俩人生地不熟的。” 说完,几乎是落荒而逃,留下父母在屋里相视无奈的笑容。
来到院子里,清冷的空气让他松了口气。只见王建军和王建国两兄弟正坐在屋檐下的小板凳上,低声聊着天,看着夜空中的星星。
“聊什么呢?” 林国栋走过去,拉过一张竹椅坐下,又变戏法似的从屋里拿出一包花生米,一小瓶白酒和三个小杯子,“来,整点?”
王建国嘿嘿一笑:“没聊啥,就是觉得,林大哥你们家真好,真热闹。”
王建军也点了点头,眼神里有着向往。
三人就着微弱的灯光和清辉的月光,磕着花生米,小口喝着辛辣的本地米酒。
“林大哥,”王建军放下酒杯,神情认真起来,“你之前说,年后带我们去纽约……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林国栋肯定道,“不过,过去之前,有些流程要走。首先得给你们做背景审查,就是查查履历,清清白白最好。”
王建国拍着胸脯:“林大哥,你放心!我跟我哥,根正苗红,贫农出身,当兵保卫国家,退伍手续齐全,绝对没问题!”
“嗯,我相信你们。”林国栋点点头,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些,“如果背调没问题,过去了,你们除了名字不变,其他的,身份、经历,可能都会做一些调整。这也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和方便。以后,你们的档案,一般人查不到,也看不懂。”
这话让王建军和王建国都愣住了,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调整身份?档案加密?这听起来,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理解的“出国打工”范畴。
王建国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干涩:“林大哥,你这老板……到底是做啥的?”
林国栋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做大事的。你们只需要知道,跟着老板,亏待不了你们,前程远大。但前提是,绝对忠诚,嘴巴严实。有些事,看到了,听到了,烂在肚子里。”
两兄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震惊,但随即转化为坚定。林国栋展现出的实力、气度,以及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让他们明白,这确实是一条完全不同寻常的路。
王建军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林大哥,我们兄弟的命是你救的,前途也是你给的。我们没啥大本事,就是有把子力气,懂点拳脚,以后你说往东,我们绝不往西!身份绝对干净,经得起查!”
“对!林大哥,我们跟你干!”王建国也用力点头。
看着两兄弟眼中燃烧的信赖和决心,林国栋知道,这两颗好苗子,算是初步握在手里了。他举起酒杯:“好!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年后,等通知。来,干了这杯,预祝我们前程似锦!”
“干!”
清晨,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苏明月家略显拥挤但整洁的筒子楼客厅。餐桌上摆着稀饭、馒头、咸菜,还有两个煎鸡蛋。
苏明月穿着一身家常的棉袄,正帮着母亲收拾碗筷。父亲坐在桌边看着报纸。
“月月啊,”苏母擦了擦手,看似随意地开口,“过了年,你真还要回那个啥……纽约?”
苏明月动作顿了顿,点点头:“嗯,妈,那边工作挺好的,老板也看重我。”
“工作好是好,可你这年纪……”苏母叹了口气,“眼瞅着就二十九了,个人问题再不解决,妈这心里天天跟猫抓似的!”
苏父也从报纸后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你妈说得对。女孩子家,终究还是要有个归宿。你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的,我们更不放心。”
苏母立刻接话:“这样,趁你过年在家,妈托人给你介绍几个?都是条件不错的,有厂里的技术员,还有机关单位的……”
苏明月一听头就大了,赶紧打断:“妈!我现在真没心思想这个!工作刚稳定,我想先拼事业!”
“拼事业拼事业!你都拼成老姑娘了!”苏母有些急了,“这回你必须听我的!年前必须见几个,把婚事定下来!不然你别想回那个纽约!”
苏明月看着父母关切又固执的脸,心里一阵烦躁,又有一丝无奈。她知道父母是为她好,但她实在不想陷入无休止的相亲中。情急之下,一个名字脱口而出:“我有男朋友了!”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安静下来。苏父苏母都愣住了,齐刷刷地看着她。
“谁?什么时候的事?哪的人?做什么的?”苏母连珠炮似的发问,脸上是又惊又喜。
苏父也放下报纸,仔细听着。
苏明月话一出口就有点后悔,但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编下去:“就……就是陈志远。”
“小陈?”苏母想起来了,“那孩子是不错,看着挺精神,也挺懂礼数的。”陈志远送钱来,本身就让老两口对他印象很好。
“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家里什么情况?”苏父追问细节。
苏明月心里叫苦,陈志远的真实身份和工作性质哪能细说?她只能含糊其辞:“他……他也是在我们老板手下做事,具体做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挺忙的。家里……家里就他一个,父母都不在了。”这倒是部分事实。
“哦,孤儿啊……”苏母语气有些微妙,“那他现在在哪儿?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过年?”
“他……他国外出差了,忙得很。”苏明月越说越心虚,感觉再编下去就要露馅,连忙站起身,“那个……我吃好了,出去遛个弯,消消食!”说完,几乎是逃跑般离开了家,留下父母在身后面面相觑,满腹狐疑。
走出闷热的筒子楼,清冷的空气让苏明月松了口气。她沿着家属院的道路慢慢走着,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个谎圆过去,或者……要不要真的跟陈志远那家伙通个气?
正想着,迎面走来一个穿着旧军大衣、身材挺拔的年轻男子,手里拎着个空了的铝制饭盒,行色匆匆。
“巩伟?”苏明月认出对方,招呼了一声。
那名叫巩伟的年轻人抬起头,看到苏明月,脸上露出一丝朴实的笑容:“明月姐?你回来了?”
“嗯,回来过年。你这是……”苏明月看着他手里的饭盒。
“刚去医院给媳妇送了饭,赶着去厂里上班。”巩伟语气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明月姐,你忙,我先走了!”
“快去吧,别迟到了。”苏明月点点头,看着巩伟急匆匆离开的背影,想起这个师弟家里的情况,心里也不禁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林母拿着抹布,一边擦拭着八仙桌,一边看着儿子,眼里满是慈爱和感慨:“栋娃,家里能有今天,多亏了你在外面拼。上次铁柱来时,也是大包小包的,吃的用的带了一大堆,还……” 她压低了声音,“还带了那么多钱回来。三万九千多块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摞在一起!”
林父坐在长凳上,抽着儿子带回来的“大前门”,烟雾缭绕中,他脸上的皱纹都似乎舒展开来:“铁柱那娃子,实在。按你说的,把钱给我们,盯着我们把新房的地基打好了,才放心回去找你。他还一再嘱咐,说这是你的意思,房子要盖结实,剩下的钱,必须让狗娃、小丫他们都去上学,一个都不能落下。”
林国栋给父亲的茶杯里续上热水,点了点头:“铁柱跟我过命的交情,信得过。阿爸,阿妈,让你们和弟弟妹妹们受苦了。以前是没办法,现在我有能力了,家里该有的都会有。” 他说着,从随身带着的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和一本红色的存折,推到父母面前。“这次回来得急,也没买太多东西。这里有一万现金,您跟阿爸拿着,过年开销,平时零用。这存折里还有四万多,密码是狗娃生日,您收好,家里有什么急用,或者弟弟妹妹读书要用大钱,就从这里取。”
林母看着那厚厚一沓“大团结”和存折上清晰的数字,手都有些抖:“这……这怎么又要钱?上次的钱还没用完呢!栋娃,你在外面用钱的地方多,自己留着!”
“阿妈,我在外面好着呢,不缺钱。您就安心拿着。”林国栋语气坚决,“狗娃、秀兰他们,只要能读,就一直供下去,读到大学最好!钱的事不用操心。”
林父沉默地抽着烟,良久,才叹了口气:“娃大了,有出息了。爹妈没本事,帮不上你啥……”
“阿爸,您说啥呢!没有您跟阿妈,哪有我?”林国栋打断父亲的话。
这时,林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带着点急切:“栋娃,你这也三十出头了,个人的事……有没有着落?在外面有没有处对象?你看村里跟你一般大的,娃都会打酱油了!”
来了!林国栋头皮一麻,赶紧站起身:“阿妈,这事不急,我现在忙事业呢!那个……我出去看看建军和建国,他俩人生地不熟的。” 说完,几乎是落荒而逃,留下父母在屋里相视无奈的笑容。
来到院子里,清冷的空气让他松了口气。只见王建军和王建国两兄弟正坐在屋檐下的小板凳上,低声聊着天,看着夜空中的星星。
“聊什么呢?” 林国栋走过去,拉过一张竹椅坐下,又变戏法似的从屋里拿出一包花生米,一小瓶白酒和三个小杯子,“来,整点?”
王建国嘿嘿一笑:“没聊啥,就是觉得,林大哥你们家真好,真热闹。”
王建军也点了点头,眼神里有着向往。
三人就着微弱的灯光和清辉的月光,磕着花生米,小口喝着辛辣的本地米酒。
“林大哥,”王建军放下酒杯,神情认真起来,“你之前说,年后带我们去纽约……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林国栋肯定道,“不过,过去之前,有些流程要走。首先得给你们做背景审查,就是查查履历,清清白白最好。”
王建国拍着胸脯:“林大哥,你放心!我跟我哥,根正苗红,贫农出身,当兵保卫国家,退伍手续齐全,绝对没问题!”
“嗯,我相信你们。”林国栋点点头,语气变得稍微严肃了些,“如果背调没问题,过去了,你们除了名字不变,其他的,身份、经历,可能都会做一些调整。这也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和方便。以后,你们的档案,一般人查不到,也看不懂。”
这话让王建军和王建国都愣住了,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调整身份?档案加密?这听起来,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理解的“出国打工”范畴。
王建国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干涩:“林大哥,你这老板……到底是做啥的?”
林国栋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做大事的。你们只需要知道,跟着老板,亏待不了你们,前程远大。但前提是,绝对忠诚,嘴巴严实。有些事,看到了,听到了,烂在肚子里。”
两兄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震惊,但随即转化为坚定。林国栋展现出的实力、气度,以及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让他们明白,这确实是一条完全不同寻常的路。
王建军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林大哥,我们兄弟的命是你救的,前途也是你给的。我们没啥大本事,就是有把子力气,懂点拳脚,以后你说往东,我们绝不往西!身份绝对干净,经得起查!”
“对!林大哥,我们跟你干!”王建国也用力点头。
看着两兄弟眼中燃烧的信赖和决心,林国栋知道,这两颗好苗子,算是初步握在手里了。他举起酒杯:“好!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年后,等通知。来,干了这杯,预祝我们前程似锦!”
“干!”
清晨,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苏明月家略显拥挤但整洁的筒子楼客厅。餐桌上摆着稀饭、馒头、咸菜,还有两个煎鸡蛋。
苏明月穿着一身家常的棉袄,正帮着母亲收拾碗筷。父亲坐在桌边看着报纸。
“月月啊,”苏母擦了擦手,看似随意地开口,“过了年,你真还要回那个啥……纽约?”
苏明月动作顿了顿,点点头:“嗯,妈,那边工作挺好的,老板也看重我。”
“工作好是好,可你这年纪……”苏母叹了口气,“眼瞅着就二十九了,个人问题再不解决,妈这心里天天跟猫抓似的!”
苏父也从报纸后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你妈说得对。女孩子家,终究还是要有个归宿。你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的,我们更不放心。”
苏母立刻接话:“这样,趁你过年在家,妈托人给你介绍几个?都是条件不错的,有厂里的技术员,还有机关单位的……”
苏明月一听头就大了,赶紧打断:“妈!我现在真没心思想这个!工作刚稳定,我想先拼事业!”
“拼事业拼事业!你都拼成老姑娘了!”苏母有些急了,“这回你必须听我的!年前必须见几个,把婚事定下来!不然你别想回那个纽约!”
苏明月看着父母关切又固执的脸,心里一阵烦躁,又有一丝无奈。她知道父母是为她好,但她实在不想陷入无休止的相亲中。情急之下,一个名字脱口而出:“我有男朋友了!”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安静下来。苏父苏母都愣住了,齐刷刷地看着她。
“谁?什么时候的事?哪的人?做什么的?”苏母连珠炮似的发问,脸上是又惊又喜。
苏父也放下报纸,仔细听着。
苏明月话一出口就有点后悔,但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编下去:“就……就是陈志远。”
“小陈?”苏母想起来了,“那孩子是不错,看着挺精神,也挺懂礼数的。”陈志远送钱来,本身就让老两口对他印象很好。
“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家里什么情况?”苏父追问细节。
苏明月心里叫苦,陈志远的真实身份和工作性质哪能细说?她只能含糊其辞:“他……他也是在我们老板手下做事,具体做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挺忙的。家里……家里就他一个,父母都不在了。”这倒是部分事实。
“哦,孤儿啊……”苏母语气有些微妙,“那他现在在哪儿?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过年?”
“他……他国外出差了,忙得很。”苏明月越说越心虚,感觉再编下去就要露馅,连忙站起身,“那个……我吃好了,出去遛个弯,消消食!”说完,几乎是逃跑般离开了家,留下父母在身后面面相觑,满腹狐疑。
走出闷热的筒子楼,清冷的空气让苏明月松了口气。她沿着家属院的道路慢慢走着,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个谎圆过去,或者……要不要真的跟陈志远那家伙通个气?
正想着,迎面走来一个穿着旧军大衣、身材挺拔的年轻男子,手里拎着个空了的铝制饭盒,行色匆匆。
“巩伟?”苏明月认出对方,招呼了一声。
那名叫巩伟的年轻人抬起头,看到苏明月,脸上露出一丝朴实的笑容:“明月姐?你回来了?”
“嗯,回来过年。你这是……”苏明月看着他手里的饭盒。
“刚去医院给媳妇送了饭,赶着去厂里上班。”巩伟语气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明月姐,你忙,我先走了!”
“快去吧,别迟到了。”苏明月点点头,看着巩伟急匆匆离开的背影,想起这个师弟家里的情况,心里也不禁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