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蒙山区,赵家村。
晨光熹微,赵铁柱就和村长一起,骑着借来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颠簸在通往公社的土路上。一路上,村长吧嗒着旱烟,给赵铁柱讲着现在办事的规矩和门道。
“铁柱啊,现在虽说包产到户了,可这建房批地,还是得公社点头。宅基地证明、用料审批、人工调配…一道道手续哩。”老村长吐着烟圈说道。
赵铁柱点点头:“俺明白,三爷爷。该咋办就咋办,该花的钱俺花,就是希望能快点儿,眼看天越来越热了,俺娘住那老房子遭罪。”
到了公社,果然如老村长所说,办公室跑了好几个,表格填了一摞,各个部门都要盖章。办事员们看着这个穿着旧军装、身材魁梧、眼神锐利的陌生汉子,都有些好奇和谨慎。流程走得不算快,但也没故意卡着。
在一个办公室里,赵铁柱注意到墙上贴着一张“支援乡村教育建设”的倡议书。他心中一动,趁着一个间隙,找到负责文教卫的公社干部,悄悄塞过去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五百元钱。
“领导,俺是赵家村的赵铁柱,刚复员回来。看到咱公社小学也挺不容易的,这点钱是俺一点心意,给娃娃们买点书本铅笔啥的,千万别推辞。”赵铁柱说得诚恳,语气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爽。
那干部捏着厚厚的信封,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笑开了花:“哎呀!赵铁柱同志!你这思想觉悟真高!我代表公社小学的孩子们谢谢你了!你放心,你这建房手续,我们特事特办,尽快给你批!”
果然,钱不是万能的,但在很多时候却能极大地提高效率。原本可能需要拖上个把月的手续,在一个星期内就奇迹般地全部办妥了。老村长拿着那张盖着红彤彤公章的批复文件,感慨道:“还是铁柱你有办法啊!”
手续跑下来的同时,赵铁柱也没闲着。他在老村长的帮助下,开始张罗建房的具体事宜。
他先是请来了附近几个村最有名的泥瓦匠、木匠头儿,好酒好菜招待,谈好了工钱和工期(工钱比市价高出一成,要求就是快和好)。然后又去县里的砖瓦厂、木材厂订好了材料,交了定金,约定好时间送货。
他还特意买了好几袋精白面、几十斤猪肉、好几条“大前门”香烟和几箱本地烧酒回来,对母亲说:“娘,到时候干活师傅们辛苦,伙食不能差。烟酒也得备上,让人家干活有劲。”
赵母看着儿子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既高兴又心疼钱:“你这孩子…哪能这么花…” “娘,钱挣来就是花的。把事办好,让大家伙儿都高兴,这钱就花得值。”赵铁柱笑着安慰母亲。
他又让母亲去村里找几个手脚麻利、做饭好吃的妇人,到时候专门负责给匠人们做饭。赵母人缘好,很快就把人找齐了。
除了房子的事,赵铁柱还有两件“私事”。一件是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悄悄联系以前部队侦察营还活着的退伍老兵。他记得那些战友,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兵王,捕俘、格斗、爆破、侦察、驾驶…样样精通。但现在很多都和他之前一样,回到老家,生活困顿,一身本事无处施展。他写信或者托人带话,内容很简单: “俺赵铁柱现在跟了个好老板,在美国,缺信得过的硬手。待遇极高,但有风险。有兴趣的,给个回话。”
另一件“私事”就更让他头疼了——相亲。赵母眼看儿子出息了,房子也要盖起来了,抱孙子的心思就活络了,开始张罗着托媒人介绍姑娘。这几天,赵铁柱已经见了两个邻村的姑娘了,一个腼腆得不敢抬头,另一个倒是大方,可问的都是美国啥样、能挣多少钱,让赵铁柱浑身不自在。他每次都只能硬着头皮应付,心里想的却是纽约的枪林弹雨和老板交代的任务。
……
北京,陈志远的日子同样忙碌而紧张。
白天,他继续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北京城郊的各个角落,按照名单上的地址,寻找那些牺牲战友的遗属,将“战友互助金”一笔笔送出去。每一次送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他更加坚定。
晚上,他则回到招待所,仔细研读上级领导交给他的“人才库”备选档案。这些档案来自各个特殊领域的退役人员,内容详实,但名字和敏感单位都做了处理,只用代号和能力描述。
灯光下,陈志远眉头紧锁。选拔标准极其严苛: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必须是绝对的政治可靠,对国家和组织忠诚不二。这一点是底线,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因为一旦出现一个叛徒,不仅会连累整个团队,更会危及周陌这条极其宝贵的“线”,后果不堪设想。他至今还记得,刚跟周陌到纽约没多久,FBI就以核查身份为由上门盘查,虽然被周陌动用格林教授和洪门的关系巧妙化解,但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第二,才是军事技能过硬,最好还拥有其他实用技能,能够适应海外复杂环境,并且有潜力融入周陌的团队。
他和负责此事的领导反复讨论、筛选、评估。 “这个代号‘山鹰’的,狙击技能顶尖,但性格太孤僻,不易合群,pass。” “这个‘地雷’,爆破专家,但家庭负担太重,容易被人拿捏,风险高。” “这个‘百灵鸟’,通讯和密码高手,女性,心思细腻,但体能和格斗是短板…”
一个个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定。选择范围其实并不大,既要顶尖,又要可靠,还要愿意并且适合去海外工作。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讨论,目标锁定在了两个人选上。
领导指着两份档案:“我看,这两个目前来看最合适。一个是汽车兵出身,代号‘骆驼’。你别小看汽车兵,他是给首长开车的,驾驶技术没得说,全军大比武拿过名次的。关键是心理素质极好,遇事冷静,而且因为岗位特殊,反侦察意识强,政治上也绝对可靠。还会简单的车辆维修,英语也会几句简单的。”
陈志远点点头,汽车兵,尤其是首长的专职司机,确实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各方面素质都很过硬,而且不显山不露水,很适合做保镖和支援工作。
领导又指着另一份:“另一个是炊事兵,代号‘灶王爷’。” “炊事兵?”陈志远愣了一下。
“对,可别小看炊事班。”领导笑了笑,“这小子可不是一般的炊事兵。他是在边防特种大队炊事班!军事技能一点不差,枪法、格斗、野外生存都很厉害。最主要的是,有一手绝活,能利用极其有限的材料做出美味佳肴,还能鉴别常见毒素。心思活络,人缘好,适应能力强。政治上也经过考验。”
陈志远仔细看着“灶王爷”的档案,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却身怀多项技能,既能保障后勤又能参与行动,而且性格开朗易于融入团队的人,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好!就他们俩了!”陈志远最终拍板,“人数不多,目标小,技能互补,也符合老板那边目前的需求。立刻启动接触和审查程序吧,尽快确定他们的意愿和家庭安置情况。”
“嗯,我马上安排。”领导收起档案,“志远,你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记住,宁缺毋滥,安全第一。”
陈志远郑重地点点头。
晨光熹微,赵铁柱就和村长一起,骑着借来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颠簸在通往公社的土路上。一路上,村长吧嗒着旱烟,给赵铁柱讲着现在办事的规矩和门道。
“铁柱啊,现在虽说包产到户了,可这建房批地,还是得公社点头。宅基地证明、用料审批、人工调配…一道道手续哩。”老村长吐着烟圈说道。
赵铁柱点点头:“俺明白,三爷爷。该咋办就咋办,该花的钱俺花,就是希望能快点儿,眼看天越来越热了,俺娘住那老房子遭罪。”
到了公社,果然如老村长所说,办公室跑了好几个,表格填了一摞,各个部门都要盖章。办事员们看着这个穿着旧军装、身材魁梧、眼神锐利的陌生汉子,都有些好奇和谨慎。流程走得不算快,但也没故意卡着。
在一个办公室里,赵铁柱注意到墙上贴着一张“支援乡村教育建设”的倡议书。他心中一动,趁着一个间隙,找到负责文教卫的公社干部,悄悄塞过去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五百元钱。
“领导,俺是赵家村的赵铁柱,刚复员回来。看到咱公社小学也挺不容易的,这点钱是俺一点心意,给娃娃们买点书本铅笔啥的,千万别推辞。”赵铁柱说得诚恳,语气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爽。
那干部捏着厚厚的信封,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笑开了花:“哎呀!赵铁柱同志!你这思想觉悟真高!我代表公社小学的孩子们谢谢你了!你放心,你这建房手续,我们特事特办,尽快给你批!”
果然,钱不是万能的,但在很多时候却能极大地提高效率。原本可能需要拖上个把月的手续,在一个星期内就奇迹般地全部办妥了。老村长拿着那张盖着红彤彤公章的批复文件,感慨道:“还是铁柱你有办法啊!”
手续跑下来的同时,赵铁柱也没闲着。他在老村长的帮助下,开始张罗建房的具体事宜。
他先是请来了附近几个村最有名的泥瓦匠、木匠头儿,好酒好菜招待,谈好了工钱和工期(工钱比市价高出一成,要求就是快和好)。然后又去县里的砖瓦厂、木材厂订好了材料,交了定金,约定好时间送货。
他还特意买了好几袋精白面、几十斤猪肉、好几条“大前门”香烟和几箱本地烧酒回来,对母亲说:“娘,到时候干活师傅们辛苦,伙食不能差。烟酒也得备上,让人家干活有劲。”
赵母看着儿子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既高兴又心疼钱:“你这孩子…哪能这么花…” “娘,钱挣来就是花的。把事办好,让大家伙儿都高兴,这钱就花得值。”赵铁柱笑着安慰母亲。
他又让母亲去村里找几个手脚麻利、做饭好吃的妇人,到时候专门负责给匠人们做饭。赵母人缘好,很快就把人找齐了。
除了房子的事,赵铁柱还有两件“私事”。一件是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悄悄联系以前部队侦察营还活着的退伍老兵。他记得那些战友,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兵王,捕俘、格斗、爆破、侦察、驾驶…样样精通。但现在很多都和他之前一样,回到老家,生活困顿,一身本事无处施展。他写信或者托人带话,内容很简单: “俺赵铁柱现在跟了个好老板,在美国,缺信得过的硬手。待遇极高,但有风险。有兴趣的,给个回话。”
另一件“私事”就更让他头疼了——相亲。赵母眼看儿子出息了,房子也要盖起来了,抱孙子的心思就活络了,开始张罗着托媒人介绍姑娘。这几天,赵铁柱已经见了两个邻村的姑娘了,一个腼腆得不敢抬头,另一个倒是大方,可问的都是美国啥样、能挣多少钱,让赵铁柱浑身不自在。他每次都只能硬着头皮应付,心里想的却是纽约的枪林弹雨和老板交代的任务。
……
北京,陈志远的日子同样忙碌而紧张。
白天,他继续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北京城郊的各个角落,按照名单上的地址,寻找那些牺牲战友的遗属,将“战友互助金”一笔笔送出去。每一次送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他更加坚定。
晚上,他则回到招待所,仔细研读上级领导交给他的“人才库”备选档案。这些档案来自各个特殊领域的退役人员,内容详实,但名字和敏感单位都做了处理,只用代号和能力描述。
灯光下,陈志远眉头紧锁。选拔标准极其严苛: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必须是绝对的政治可靠,对国家和组织忠诚不二。这一点是底线,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因为一旦出现一个叛徒,不仅会连累整个团队,更会危及周陌这条极其宝贵的“线”,后果不堪设想。他至今还记得,刚跟周陌到纽约没多久,FBI就以核查身份为由上门盘查,虽然被周陌动用格林教授和洪门的关系巧妙化解,但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第二,才是军事技能过硬,最好还拥有其他实用技能,能够适应海外复杂环境,并且有潜力融入周陌的团队。
他和负责此事的领导反复讨论、筛选、评估。 “这个代号‘山鹰’的,狙击技能顶尖,但性格太孤僻,不易合群,pass。” “这个‘地雷’,爆破专家,但家庭负担太重,容易被人拿捏,风险高。” “这个‘百灵鸟’,通讯和密码高手,女性,心思细腻,但体能和格斗是短板…”
一个个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定。选择范围其实并不大,既要顶尖,又要可靠,还要愿意并且适合去海外工作。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和激烈讨论,目标锁定在了两个人选上。
领导指着两份档案:“我看,这两个目前来看最合适。一个是汽车兵出身,代号‘骆驼’。你别小看汽车兵,他是给首长开车的,驾驶技术没得说,全军大比武拿过名次的。关键是心理素质极好,遇事冷静,而且因为岗位特殊,反侦察意识强,政治上也绝对可靠。还会简单的车辆维修,英语也会几句简单的。”
陈志远点点头,汽车兵,尤其是首长的专职司机,确实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各方面素质都很过硬,而且不显山不露水,很适合做保镖和支援工作。
领导又指着另一份:“另一个是炊事兵,代号‘灶王爷’。” “炊事兵?”陈志远愣了一下。
“对,可别小看炊事班。”领导笑了笑,“这小子可不是一般的炊事兵。他是在边防特种大队炊事班!军事技能一点不差,枪法、格斗、野外生存都很厉害。最主要的是,有一手绝活,能利用极其有限的材料做出美味佳肴,还能鉴别常见毒素。心思活络,人缘好,适应能力强。政治上也经过考验。”
陈志远仔细看着“灶王爷”的档案,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却身怀多项技能,既能保障后勤又能参与行动,而且性格开朗易于融入团队的人,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好!就他们俩了!”陈志远最终拍板,“人数不多,目标小,技能互补,也符合老板那边目前的需求。立刻启动接触和审查程序吧,尽快确定他们的意愿和家庭安置情况。”
“嗯,我马上安排。”领导收起档案,“志远,你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记住,宁缺毋滥,安全第一。”
陈志远郑重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