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酒店的套房内,周陌缓缓收势,结束了每日雷打不动的五禽戏与形意拳晨练。细微的汗珠从他轮廓分明的肌肉上渗出,气息悠长平稳。冲过凉水澡,换上一身休闲舒适的棉麻质地的衣裤,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气质沉静的大学生,而非执掌亿万资本、游走于光暗边缘的操盘手。
客厅里,伊莎贝尔已经准备好了简单的美式早餐:咖啡、煎蛋、培根和烤吐司。她今天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米白色针织衫和深色长裤,但贴身的剪裁依旧完美勾勒出她36D的傲人上围和一双笔直的长腿,金色的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显得干练又充满活力。
林国栋和迈克尔·陈也很快过来用餐,两人沉默而迅速地解决了食物,保持着保镖特有的警觉。
“Boss,今天的安排是?”伊莎贝尔一边为周陌倒上第二杯咖啡,一边问道。
周陌拿起桌边的几份主流报纸——《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快速浏览着头版新闻和财经版块。他的阅读速度极快,目光扫过之处,关键信息已被瞬间捕捉并记入脑中。
“不着急,”他语气平淡,“先看看这个世界又发生了些什么。”
房间里只剩下报纸翻动的细微声响。伊莎安静地坐在一旁,处理着一些公司传来的简单文件。林国栋和迈克尔则检查了一下随身装备,确保一切正常。
快到九点半时,周陌放下了手中的《华尔街日报》,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
“伊莎,让酒店准备车。国栋,迈克尔,准备一下,我们出去一趟。”
“是,老板/ Boss。”
黑色的奔驰轿车行驶在华盛顿的街道上。周陌对开车的林国栋吩咐道:“先去Connecticut Avenue上的富国银行分行。”
“明白。”
车辆在富国银行门前停下。周陌带着伊莎贝尔走进银行,林国栋和迈克尔自然地在门口附近警戒。作为银行的高净值VIP客户,周陌昨晚已通过电话预约。一位衣着得体的客户经理立刻迎了上来,将他请进了贵宾室。
“周先生,早上好。请问今天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取一笔现金,一百万美金。”周陌的语气就像在说取一百块钱一样平常。
客户经理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显然对此已有准备:“好的,请您稍坐,我们立刻为您准备。”百万美元的现金提取在83年绝非小事,但对于真正的大客户,银行总会提供便利。
很快,两个厚实的、印有富国银行标志的金属钱箱被提了过来。客户经理打开让周陌过目——里面是整齐码放的一沓沓百元美钞。
“需要为您安排押运车辆吗?”客户经理贴心询问。
“不必,我们自己处理。”周陌点点头。林国栋上前,利落地合上钱箱,提在手中。金属箱颇为沉重,但在他手里显得举重若轻。
重新回到车上,钱箱被放在后排座位下方。周陌对林国栋道:“去霍华德大道,肯辛顿古董街(Kensington Antique Row)。”
肯辛顿街是华盛顿特区着名的古董店聚集地,街道两旁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古董店、画廊和旧货店,从欧洲古典家具到东方艺术品,从 vintage 服饰到各种稀奇古怪的旧物,应有尽有。这里既是收藏家的淘金地,也是游客猎奇的场所。
车子在街口附近停下。周陌下车,对林国栋和迈克尔道:“你们跟在后面,保持距离,注意周围。伊莎,你跟我一起。”
“是,老板/Boss。”两人沉声应道,目光如同雷达般开始扫描环境。林国栋提着装有钱箱的公文包(已从金属箱换入),迈克尔则看似随意地将手插在外套口袋里,那里藏着他的配枪。
伊莎贝尔挽上周陌的手臂,好奇地打量着这条充满历史气息的街道:“Boss,我们来这里淘古董?”
“嗯,看看有没有什么被埋没的好东西。”周陌微微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常人难以察觉的锐利。千门传承包罗万象,其中自然少不了古玩鉴定、造假识破的绝技。今日,他便要借此在这异国的古董街上,小试锋芒。
阳光透过街道两旁树木的枝叶洒下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旧木头、灰尘和淡淡的清洁剂混合的味道。周陌信步走进第一家看起来规模不小的古董店。
店内东西堆得满满当当,从巨大的橡木衣柜到小巧的陶瓷摆件,琳琅满目。店主是个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先生,正拿着放大镜研究一个银制烟盒,只是抬头看了他们一眼,说了声“随意看”,便又低下头去。
周陌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掠过一件件物品。那些欧洲的油画、银器、家具,虽然不乏一些年代久远的真品,但在他眼中,其艺术价值和市场潜力大多中规中矩,并无太多“漏”可捡。
他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在角落里一个堆放东方物品的架子上。那里有一些日本的漆器、泰国的铜佛,以及几件看起来灰头土脸的中国瓷器。
他走上前,看似随意地拿起一个青花瓷盘。盘子胎体较厚,釉面略显浑浊,画的是传统的山水人物图,但笔法稚嫩,青花发色灰暗,底足露胎处火石红过于刻意。周陌的手指在盘沿轻轻摩挲,感受着胎质的粗细,心中已然有数。
“老板,这个盘子什么价?”他用英语问道。
老先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噢,那个清朝的青花盘,一百五十美元。”
周陌放下盘子,摇摇头:“釉水太新,画工也差,最多三十年。五十美元可以考虑当个装饰品。”
老先生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一眼就看破了,讪笑一下:“好吧好吧,你说得对,那你看看别的。”
周陌又拿起旁边一个粉彩小碗,同样是似是而非的仿品。他接连看了几件,都是些粗制滥造的旧仿或者纯粹的新货,价值不大。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架子最底层,靠墙角的地方,随意放着一个不起眼的紫檀木小盒子。盒子不大,长约一尺,宽半尺,表面积满了灰尘,甚至还有几道划痕,一角似乎有些磕碰,看起来就像是用来装杂物的旧盒子。
但周陌的心跳微微加快了一丝。那紫檀木的色泽和质感,即便被污垢覆盖,也逃不过他的眼睛。更重要的是,盒子的造型比例,以及那看似普通却暗合榫卯结构的接口,隐隐透着一股不凡的气韵。
他不动声色地蹲下身,将那紫檀木盒拿了出来,拂去表面的灰尘。入手沉甸甸的,木质紧密。他仔细查看盒子的每一个面,特别是那精巧的铜活——虽然氧化得厉害,但形制古雅,绝非近代工业制品。盒盖与盒身接缝处严丝合缝,历经岁月仍不变形。
“这个旧盒子呢?”周陌状似随意地问道,手指暗中用力,感受着木质的反馈,同时运用起千门中“望、闻、问、切”的鉴物之法,观察其包浆、工艺细节。
店主瞥了一眼,显然没把这脏兮兮的盒子当回事:“那个啊,不知道哪来的,放那儿好久了。你要的话,给三十美元拿走。”
周陌心中暗喜,但脸上却皱起眉头,指着那磕碰的一角:“你看这里都坏了,还这么脏,二十美元吧,我拿回去看看能不能修一下当个首饰盒。”
店主挥挥手,似乎懒得为这点小钱纠缠:“行行行,二十就二十。”
伊莎贝尔在一旁,虽然看不懂门道,但觉得Boss花二十美元买个破盒子有点奇怪,不过她聪明地没有多问。
周陌从林国栋提着的公文包里取出二十美元现金递给店主。然后,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拿着盒子,又看似随意地在店里转了转,顺手花一百美元买了一个19世纪末的、品相还不错的美国制黄铜台灯,将那紫檀木盒和台灯放在一起,显得不那么突兀。
走出第一家店,伊莎贝尔终于忍不住小声问:“Boss,那个盒子……有什么特别吗?”
周陌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也许吧,需要回去仔细清理一下才知道。走吧,去下一家。”
客厅里,伊莎贝尔已经准备好了简单的美式早餐:咖啡、煎蛋、培根和烤吐司。她今天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米白色针织衫和深色长裤,但贴身的剪裁依旧完美勾勒出她36D的傲人上围和一双笔直的长腿,金色的长发束成利落的马尾,显得干练又充满活力。
林国栋和迈克尔·陈也很快过来用餐,两人沉默而迅速地解决了食物,保持着保镖特有的警觉。
“Boss,今天的安排是?”伊莎贝尔一边为周陌倒上第二杯咖啡,一边问道。
周陌拿起桌边的几份主流报纸——《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快速浏览着头版新闻和财经版块。他的阅读速度极快,目光扫过之处,关键信息已被瞬间捕捉并记入脑中。
“不着急,”他语气平淡,“先看看这个世界又发生了些什么。”
房间里只剩下报纸翻动的细微声响。伊莎安静地坐在一旁,处理着一些公司传来的简单文件。林国栋和迈克尔则检查了一下随身装备,确保一切正常。
快到九点半时,周陌放下了手中的《华尔街日报》,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
“伊莎,让酒店准备车。国栋,迈克尔,准备一下,我们出去一趟。”
“是,老板/ Boss。”
黑色的奔驰轿车行驶在华盛顿的街道上。周陌对开车的林国栋吩咐道:“先去Connecticut Avenue上的富国银行分行。”
“明白。”
车辆在富国银行门前停下。周陌带着伊莎贝尔走进银行,林国栋和迈克尔自然地在门口附近警戒。作为银行的高净值VIP客户,周陌昨晚已通过电话预约。一位衣着得体的客户经理立刻迎了上来,将他请进了贵宾室。
“周先生,早上好。请问今天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取一笔现金,一百万美金。”周陌的语气就像在说取一百块钱一样平常。
客户经理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显然对此已有准备:“好的,请您稍坐,我们立刻为您准备。”百万美元的现金提取在83年绝非小事,但对于真正的大客户,银行总会提供便利。
很快,两个厚实的、印有富国银行标志的金属钱箱被提了过来。客户经理打开让周陌过目——里面是整齐码放的一沓沓百元美钞。
“需要为您安排押运车辆吗?”客户经理贴心询问。
“不必,我们自己处理。”周陌点点头。林国栋上前,利落地合上钱箱,提在手中。金属箱颇为沉重,但在他手里显得举重若轻。
重新回到车上,钱箱被放在后排座位下方。周陌对林国栋道:“去霍华德大道,肯辛顿古董街(Kensington Antique Row)。”
肯辛顿街是华盛顿特区着名的古董店聚集地,街道两旁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古董店、画廊和旧货店,从欧洲古典家具到东方艺术品,从 vintage 服饰到各种稀奇古怪的旧物,应有尽有。这里既是收藏家的淘金地,也是游客猎奇的场所。
车子在街口附近停下。周陌下车,对林国栋和迈克尔道:“你们跟在后面,保持距离,注意周围。伊莎,你跟我一起。”
“是,老板/Boss。”两人沉声应道,目光如同雷达般开始扫描环境。林国栋提着装有钱箱的公文包(已从金属箱换入),迈克尔则看似随意地将手插在外套口袋里,那里藏着他的配枪。
伊莎贝尔挽上周陌的手臂,好奇地打量着这条充满历史气息的街道:“Boss,我们来这里淘古董?”
“嗯,看看有没有什么被埋没的好东西。”周陌微微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常人难以察觉的锐利。千门传承包罗万象,其中自然少不了古玩鉴定、造假识破的绝技。今日,他便要借此在这异国的古董街上,小试锋芒。
阳光透过街道两旁树木的枝叶洒下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旧木头、灰尘和淡淡的清洁剂混合的味道。周陌信步走进第一家看起来规模不小的古董店。
店内东西堆得满满当当,从巨大的橡木衣柜到小巧的陶瓷摆件,琳琅满目。店主是个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先生,正拿着放大镜研究一个银制烟盒,只是抬头看了他们一眼,说了声“随意看”,便又低下头去。
周陌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掠过一件件物品。那些欧洲的油画、银器、家具,虽然不乏一些年代久远的真品,但在他眼中,其艺术价值和市场潜力大多中规中矩,并无太多“漏”可捡。
他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在角落里一个堆放东方物品的架子上。那里有一些日本的漆器、泰国的铜佛,以及几件看起来灰头土脸的中国瓷器。
他走上前,看似随意地拿起一个青花瓷盘。盘子胎体较厚,釉面略显浑浊,画的是传统的山水人物图,但笔法稚嫩,青花发色灰暗,底足露胎处火石红过于刻意。周陌的手指在盘沿轻轻摩挲,感受着胎质的粗细,心中已然有数。
“老板,这个盘子什么价?”他用英语问道。
老先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噢,那个清朝的青花盘,一百五十美元。”
周陌放下盘子,摇摇头:“釉水太新,画工也差,最多三十年。五十美元可以考虑当个装饰品。”
老先生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一眼就看破了,讪笑一下:“好吧好吧,你说得对,那你看看别的。”
周陌又拿起旁边一个粉彩小碗,同样是似是而非的仿品。他接连看了几件,都是些粗制滥造的旧仿或者纯粹的新货,价值不大。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架子最底层,靠墙角的地方,随意放着一个不起眼的紫檀木小盒子。盒子不大,长约一尺,宽半尺,表面积满了灰尘,甚至还有几道划痕,一角似乎有些磕碰,看起来就像是用来装杂物的旧盒子。
但周陌的心跳微微加快了一丝。那紫檀木的色泽和质感,即便被污垢覆盖,也逃不过他的眼睛。更重要的是,盒子的造型比例,以及那看似普通却暗合榫卯结构的接口,隐隐透着一股不凡的气韵。
他不动声色地蹲下身,将那紫檀木盒拿了出来,拂去表面的灰尘。入手沉甸甸的,木质紧密。他仔细查看盒子的每一个面,特别是那精巧的铜活——虽然氧化得厉害,但形制古雅,绝非近代工业制品。盒盖与盒身接缝处严丝合缝,历经岁月仍不变形。
“这个旧盒子呢?”周陌状似随意地问道,手指暗中用力,感受着木质的反馈,同时运用起千门中“望、闻、问、切”的鉴物之法,观察其包浆、工艺细节。
店主瞥了一眼,显然没把这脏兮兮的盒子当回事:“那个啊,不知道哪来的,放那儿好久了。你要的话,给三十美元拿走。”
周陌心中暗喜,但脸上却皱起眉头,指着那磕碰的一角:“你看这里都坏了,还这么脏,二十美元吧,我拿回去看看能不能修一下当个首饰盒。”
店主挥挥手,似乎懒得为这点小钱纠缠:“行行行,二十就二十。”
伊莎贝尔在一旁,虽然看不懂门道,但觉得Boss花二十美元买个破盒子有点奇怪,不过她聪明地没有多问。
周陌从林国栋提着的公文包里取出二十美元现金递给店主。然后,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拿着盒子,又看似随意地在店里转了转,顺手花一百美元买了一个19世纪末的、品相还不错的美国制黄铜台灯,将那紫檀木盒和台灯放在一起,显得不那么突兀。
走出第一家店,伊莎贝尔终于忍不住小声问:“Boss,那个盒子……有什么特别吗?”
周陌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也许吧,需要回去仔细清理一下才知道。走吧,去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