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蓄意纵火-《撕毁军神婚约,靠ai成八零首富》

  “饭团,我记得你在整理未来二十年风口的时候,有提到国库券倒卖对不对?”

  林之南激动的手在微微颤抖。

  [是的,用户。]

  “快,给我讲讲。”林之南觉得自己的心脏跳得有些快。

  绿色的显示屏闪烁了好几下,才开始出现文字——

  [1988年国库券开放流通后,由于地区价格差异,信息不对称及市场机制不完善,倒卖现象极为普遍……]

  饭团浮现出的每一行字,林之南都看得格外认真,仔细。

  林之南之所以对倒卖国库券的事那么有印象,就是因为它是国内早期金融市场的独特现象。

  穿越前,林之南虽然不是搞金融的,但都在生意场上,什么样的人接触不到?

  听着那些金融大亨畅聊过去的时候,她不止一次听过关于1989年开始的国库券倒卖的事。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差价赚钱。

  1988年底国库券流通试点分两批开放,不同地区价格差异巨大。

  如1985年三年期的国库券,刚好到了兑换时间,面值100元的,在海市的收购价约110元。

  但在很多没有开通试点的地方,因为资金短缺,通货膨胀期间民众急于变现,就会出现低于面值的价格进行私人兑换,而私人通过低价收购,高价卖出获利。

  基本上百元国库券的单张差价可达到10元-20元。

  林之南觉得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了!

  努力平复心中的激动,林之南收起BB机,走出仓库角落,重新回到了人群中。

  一摞摞现金中,一堆格格不入的纸币进入了她的视线。

  看来,用国库券混入现金的现象,不是一个人在做。

  也是,国库券不能正常消费,如今通货膨胀大家手里的钱都在贬值,偏偏还有一些用不出去的,肯定会有人气不过,趁着抢购时的混乱浑水摸鱼。

  “太过分了,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怎么能干这种事?明天我倒要仔细看看是谁这么不要脸!”

  “可不是,明天我也要看是谁用国库券当钱使。”

  “……”

  姐姐们义愤填膺,替自己也是替林之南生气。

  林之南心态极好,她不仅不生气,还很开心。

  她走过去看了一下,发现大多数的国库券都是1985年发行的,刚好到了可以兑换的时候。

  还有一两张竟然是1981年的!

  林之南把它们抽出来,揣入口袋。

  这批首发国库券可是很值得收藏的。

  “大家听好!”林之南拍了拍掌,让大家都看向她。

  “从明天开始,我们可以收国库券。但是不能按照面值来收,简单来说10元的国库券可以抵7元的现金,100元的国库券可以抵90元现金。”

  够了!够了!

  收国库券只是顺带的事,能倒一手就赚10块,20块,她已经很满足了。

  林之南不能贪心!

  林之南在心中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在金钱的世界里。

  她的话音一落,引来大伙的诧异。

  他们不理解林之南为什么这么做,林之南也不能去解释太多。

  最后,他们只当林之南好心,把林之南看得都不好意思了。

  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今天的现金清点好。

  除了现金之外,国库券也收了一小口袋。

  现金存储蓄所,国库券林之南准备拎回家里藏着。

  陪林之南去储蓄所的是严承和凌泉两人。

  到了储蓄所时,储蓄所的所长都亲自来招待她了。

  所长饱含热泪的热情,让林之南一行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激动。

  外面排着长队的是要取钱的人,存款业务的窗口,就只有林之南一个独苗。

  最重要的是,她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来,金额还不少。

  现在他们全所的人都觉得林之南是他们的救世主,巴不得将她供起来。

  现在只是所长亲自接待,算得了什么?

  感受着所长的热情,林之南忍不住问了句:“所长,咱们所开放了国库券流通点吗?”

  所长一愣,“林同志居然还知道这件事?我们都是才刚接到消息。不过,这次开放的试点没有我们,都是那些一线大城市。”

  林之南心中了然。

  “对了,林同志。你既然问起了国库券,那我们这里还有一批国库券你要不要?”所长眼珠子转了起来。

  林之南连忙摇头:“不用了。”

  她故意苦笑叹息:“所长你是不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在抢购,我们这些做点小生意的,经常被人用国库券混在现金里结账。”

  每天流水十来万,还叫小生意?

  所长在心里吐槽,但是面上还是赔笑道:“是啊是啊,真是太坏了。”

  “虽然我不能买所里的国库券,但所长能不能通融一下,到时候让我把这些国库券零换整?”

  林之南不直接从储蓄所里买,是因为储蓄所的国库券是按照面值卖的,不划算。

  但饭团也说得很清楚了,差价最大的国库券是100元的,她之前的兑换金额,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多用百元的国库券来抵扣。

  “不过所长,你也知道我拿着国库券也没用,就是为了方便大伙,我到时候还要把这些国库券拿去试点兑换的,所以我只换85年发行的国库券。”

  所长哪里敢因为这点小事得罪财神爷?

  林之南满意地离开了。

  ……

  晚上,第三棉纺厂仓库。

  保卫室里值班的人,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钟,然后走出了保卫室。

  躲在暗中的人看着他离开后,一招手,两个人跟在他身后,三人手里提着塑料桶,猫着身子潜了进去。

  不一会,他们就熟门熟路地来到了仓库外。

  他们蹲在暗处观察了一下,仓库内外都是静悄悄的,黑夜给了他们最佳的掩护。

  确定没问题了,三人才又蹑手蹑脚的靠近仓库,他们分开行动,把塑料桶里的油泼洒在仓库外面。

  没一会,三人再次汇合,手里已经空了。

  互相交换眼色后,为首的人拿出了火柴。

  突然,他的肩上被人重重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