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远离去后,皇家玄甲坊的空气仍紧绷得似一张满弦的弓。李长安蹲在蒸汽机旁,指尖抚过铸铁部件上细密的裂痕,昨夜系统提示的 “金属疲劳预警” 还在脑海中盘旋。大唐的冶铁技术虽已炉火纯青,但面对蒸汽机这种前所未有的庞然大物,现有材料的承重极限正面临严峻考验。
“李掌柜,工部送来的熟铁还是太软。” 王石递上一块变形的铁板,边缘卷曲如枯叶,“按您说的‘活塞’设计,根本撑不住蒸汽冲击。” 工坊内此起彼伏的叹息声中,李长安突然瞥见角落里堆积的青铜残件 —— 那是工匠们熔铸失败的废品。他心头一动,抓起一块残片仔细端详:青铜虽质地脆硬,但若辅以唐代成熟的错金嵌银工艺加固接缝……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小桃匆匆跑来,鬓角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颊:“不好了!西市粮行突然拒绝供货,说是…… 说是粮食要优先供应贵族府宅。” 她递上的信笺还带着潮湿的霉味,末尾 “荥阳郑氏” 的印章红得刺目。李长安展开长安城舆图,指尖沿着漕运路线反复丈量,忽然想起秦怀道曾提及的 “终南山秘道”—— 那里或许藏着绕过世家封锁的转机。
夜幕降临时,李长安带着几名心腹工匠潜入工部作坊。月光透过窗棂,在堆积如山的《营造法式》竹简上投下斑驳暗影。他翻找着记载 “铜铁合铸” 的残卷,烛火突然剧烈摇曳,窗外传来瓦片轻响。警觉的工匠们举着油灯冲出门,却只看见墙头上飘落的半片湘妃竹 —— 正是崔明远折扇的材质。
“他们在监视我们。” 李长安将竹片碾成碎屑,眼中寒芒闪烁。他转向王石:“明日起,工坊分三班倒,表面继续用熟铁试制,私下……” 他压低声音,在对方掌心写下 “青铜” 二字。
三日后的清晨,改良版蒸汽机在轰鸣声中苏醒。当青铜锻造的活塞在蒸汽推动下规律往复,整个工坊都沸腾了。但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户部突然来人查验账册,为首的员外郎反复核对 “燃料消耗” 一项:“每日用炭千斤?李掌柜莫不是在虚报开支!” 他手中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如此浪费,工坊怕是难以为继啊。”
李长安早有准备,命人推出新制的省炭炉。炉膛内,特殊设计的曲形烟道让木炭燃烧得更充分,青烟寥寥升起,与往日浓烟滚滚的景象判若云泥。员外郎的算盘珠子停在半空,脸色阴晴不定。
然而,真正的危机在半月后悄然降临。当第一批使用蒸汽机生产的玄甲粮运往军营时,军中突然爆发腹泻事件。消息传回工坊,李长安连夜奔赴营地。他蹲在临时搭建的医帐外,看着军医从士兵呕吐物中检出细小的黑虫,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 那分明是仓储不当滋生的米象。
“李大人,这粮……” 营中将领面色凝重,“怕是遭了虫蛀。” 李长安强压下心中慌乱,仔细检查剩余粮袋,终于在底部发现被利器割开的细缝。他想起发货前夜,小桃曾说看到两名陌生杂役在仓库附近徘徊,当时升起的疑心此刻化作冰凉的刀刃。
返回工坊的路上,他望着长安城巍峨的城墙,耳边仿佛又响起崔明远离去时的狠话。五姓七望显然不会止步于破坏生产,他们开始向粮草安全这个最敏感的环节下手。而更让他担忧的是,军中出现的问题,极有可能被政敌利用,在朝堂掀起新的风波。李长安攥紧腰间的指南针,暗暗发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绝不会输。
“李掌柜,工部送来的熟铁还是太软。” 王石递上一块变形的铁板,边缘卷曲如枯叶,“按您说的‘活塞’设计,根本撑不住蒸汽冲击。” 工坊内此起彼伏的叹息声中,李长安突然瞥见角落里堆积的青铜残件 —— 那是工匠们熔铸失败的废品。他心头一动,抓起一块残片仔细端详:青铜虽质地脆硬,但若辅以唐代成熟的错金嵌银工艺加固接缝……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小桃匆匆跑来,鬓角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颊:“不好了!西市粮行突然拒绝供货,说是…… 说是粮食要优先供应贵族府宅。” 她递上的信笺还带着潮湿的霉味,末尾 “荥阳郑氏” 的印章红得刺目。李长安展开长安城舆图,指尖沿着漕运路线反复丈量,忽然想起秦怀道曾提及的 “终南山秘道”—— 那里或许藏着绕过世家封锁的转机。
夜幕降临时,李长安带着几名心腹工匠潜入工部作坊。月光透过窗棂,在堆积如山的《营造法式》竹简上投下斑驳暗影。他翻找着记载 “铜铁合铸” 的残卷,烛火突然剧烈摇曳,窗外传来瓦片轻响。警觉的工匠们举着油灯冲出门,却只看见墙头上飘落的半片湘妃竹 —— 正是崔明远折扇的材质。
“他们在监视我们。” 李长安将竹片碾成碎屑,眼中寒芒闪烁。他转向王石:“明日起,工坊分三班倒,表面继续用熟铁试制,私下……” 他压低声音,在对方掌心写下 “青铜” 二字。
三日后的清晨,改良版蒸汽机在轰鸣声中苏醒。当青铜锻造的活塞在蒸汽推动下规律往复,整个工坊都沸腾了。但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户部突然来人查验账册,为首的员外郎反复核对 “燃料消耗” 一项:“每日用炭千斤?李掌柜莫不是在虚报开支!” 他手中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如此浪费,工坊怕是难以为继啊。”
李长安早有准备,命人推出新制的省炭炉。炉膛内,特殊设计的曲形烟道让木炭燃烧得更充分,青烟寥寥升起,与往日浓烟滚滚的景象判若云泥。员外郎的算盘珠子停在半空,脸色阴晴不定。
然而,真正的危机在半月后悄然降临。当第一批使用蒸汽机生产的玄甲粮运往军营时,军中突然爆发腹泻事件。消息传回工坊,李长安连夜奔赴营地。他蹲在临时搭建的医帐外,看着军医从士兵呕吐物中检出细小的黑虫,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 那分明是仓储不当滋生的米象。
“李大人,这粮……” 营中将领面色凝重,“怕是遭了虫蛀。” 李长安强压下心中慌乱,仔细检查剩余粮袋,终于在底部发现被利器割开的细缝。他想起发货前夜,小桃曾说看到两名陌生杂役在仓库附近徘徊,当时升起的疑心此刻化作冰凉的刀刃。
返回工坊的路上,他望着长安城巍峨的城墙,耳边仿佛又响起崔明远离去时的狠话。五姓七望显然不会止步于破坏生产,他们开始向粮草安全这个最敏感的环节下手。而更让他担忧的是,军中出现的问题,极有可能被政敌利用,在朝堂掀起新的风波。李长安攥紧腰间的指南针,暗暗发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绝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