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同志们,黄事员牺牲了-《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关上门,兄弟俩直话直说。

  史文才虽怒,却不糊涂,皱眉问道:“段鹏,团长当真这么说的?”

  段鹏郑重点头:“一字不差。”

  史文才正满心疑惑,便听见段鹏接着说道:“团长虽是那样讲了,可临走前却用力拍了拍俺的肩膀,俺总觉得这背后恐怕另有深意。”

  “还用说吗?这还不明显?要不是你拦着,团长早把黄世成给毙了,他能真心去救那姓黄的?再说了,拍你肩膀干什么?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咱们谁不了解团长?向来干脆果断,从不拖泥带水。”

  “明白了!”

  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口。

  很快,史文才迅速集结了一个连的兵力,确实是在快速行进。

  然而,通往断谷口的路明明不止一条,甚至他还掌握着一条近道,却偏偏带着队伍选了其中最远的一条路线。

  可史文才并不知道,此刻每一秒都关乎生死——黄世成一行早已陷入绝境。

  黄世成此时有苦说不出。

  逃回团部的路径本就不少,祁村不过其中之一。

  但他在撤退前早已侦查清楚:其余出口几乎都被团长设了哨岗,想要悄无声息地带队撤离,根本不可能。

  唯有祁村方向例外——不知为何,那里竟无哨兵驻守。

  黄世成以为这是天赐良机,自然不愿错过。

  但他心思向来粗疏,哪会提前查探祁村断谷口的地形?

  就这样贸然带队闯入,结果一头撞进了日寇的埋伏圈。

  这一下,真是叫天不应,呼地不灵。

  随行的保卫排有三四十人,如今已折损过半。

  眼见四周鬼子步步紧逼,弹药也将耗尽,黄世成双眼一闭,心中哀叹:这回彻底完了。

  投降?

  他一向自诩为坚定的革命者,至少嘴上从不松口。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强行压下。

  他一把夺过身旁保卫排战士手中的中正式步枪,也想拼个英雄结局。

  可刚探出半个脑袋,枪托还未稳稳抵肩,胡乱瞄准一个鬼子准备开火时——砰!一名百米开外的老鬼子一枪命中他的头颅。

  懦夫,终究难逃懦夫的下场。

  直到咽气前,黄世成仍在震惊:这鬼子的枪法也太邪门了,怎么像是专门冲着他脑袋来的?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大后方的枪声,黄世成猛然醒悟:援军到了。

  他最后的念头是:“唉,你们来晚了……”

  话音未落,脑袋一歪,气息全无。

  他的头骨并不坚硬,一颗子弹贯穿而入,脑浆四溅。

  旁边的战士皱眉嫌恶地往旁边挪了几步,随即举枪继续迎敌。

  过了好一阵,才有一名战士高喊:“同志们,黄事员牺牲了!”

  全队将士心头巨震。

  有人怒吼道:“兄弟们,狠狠打!援军已经到了,为黄事员报仇——杀啊!”

  ……

  黄事员阵亡之后,对他的调查并未就此终结。

  但由于他的牺牲,新三团内部关于此事的追查暂时画上了句号。

  三天后,王风主持召开全团干部大会,所有连、排级干部悉数到场。

  就连在祁村一带开展游击作战的一营长史文才、二营长邓庞等人,也率领各自营中的基层指挥员前来参会。

  然而,令王风意外的是,副团长陈保良竟未出席。

  会议开始,人员到齐后,王风皱眉问道:“老史,老陈怎么没和你们一起来?”

  史文才答道:“一天前,总部来了几个人,陈副团长说他有紧急事务,必须返回总部处理。具体什么事他没明说,只说会尽快归队,之后我就再没他的消息了。”

  王风转头看向徐梓琳,见她眉头微蹙,似在思索,便轻轻摇头,不再追问。

  对于军人而言,一切当以军事任务为重。

  “罢了,先不提老陈的事。今天召集大家开会,主要目的是重新宣布我团编制调整方案。”

  “以下安排,是我与政委共同商议的结果,相关任命我们将上报司令部审批。”

  “下面,请老徐为大家宣读具体职务分工。若有疑问,等全部念完后再统一提出。”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众人屏息凝神,静候命令。

  毕竟,这关系到今后部队的指挥体系与职责划分。

  徐梓琳拿起早已备好的方案文件,微笑道:同志们,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年我们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临汾战役结束之后,队伍迅速扩张。还记得攻打临汾时,我们兵力已接近一万五千人,战役一结束,不仅没减员,反而还在增加。具体人数连我和团长一时都说不准了。

  可咱们名义上终究是一个团,带这么多人,未免太过夸张。

  第四军分区成立后,陈司令员便将我们大量兵力调往军分区支援建设。

  司令员当时说得明白:你一个团级单位,壮大可以理解,但兵力过万,那就超出编制太多了,不成体统。

  因此,部分战士调离后,目前全团在编人员接近一万人。

  当然,若再加上随时能配合行动的地方同志,实际可用力量还要更多一些。

  如今这个团的规模,几乎等同于抗战初期的一个师。

  虽然对外仍称‘团’,但大家心里都有数——我们的实力早已远超普通团级建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沿用过去那种三三制老编制,那每个营长得管三四千人,相当于当年的一个旅!这谁能扛得住?累也得给累垮了。

  干部们听罢,纷纷笑了起来。

  心里却已在盘算:看团长和政委的意思,这是要改革编制、扩大营级规模啊!

  听说老团长带的队伍还没咱们新三团人多,结果硬是拉出了八个营的架子。

  听听,八个营!

  光是排开阵势,就够敌人心惊胆战了。

  那么问题来了——新设立的营长职位会由谁来担任?

  所有干部都睁大眼睛,满怀期待。

  王风忍不住开口:“老徐,别跟他们讲那些弯弯绕的道理了,直接说组织决定吧!”

  “对对对,政委,您现在说什么我们都听不进去,满脑子就想着新的任命安排呢!”

  徐梓琳一笑,说道:“好,那我就不绕弯子了,现在开始宣读正式任命。”

  众人立刻正襟危坐,神情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