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确定新三团干的-《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李云龙心头一紧,赶紧换了副语气:“旅长,您消消火。这事儿真不赖我啊,我是真心想把那两支运输队端下来,给您送几车白米白面去旅部补给。听说最近伙食差得连锅都揭不开,这成什么话?饿谁也不能让旅长您受委屈不是?”

  他顿了顿,又咧嘴道:“再说,您真让我回去喂马,咱手艺您也清楚,马养得太壮实,回头您的坐骑胖得迈不动腿,您一生气还得毙了我。这种赔本买卖,我李云龙死活不接。”

  “哈哈哈!”

  陈旅长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向来爱听李云龙胡诌些歪理,听着荒唐,却总能逗人一笑。

  笑声一起,怒气也就散了。

  他摆摆手,不再提马棚的事,只道:“你给我老实点,别到处惹事。前阵子老总会上说了,华北这块地皮迟早要翻天,你要是还没立功就先被撤了职,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哪能呢!”

  李云龙拍着胸脯,“我要再瞎折腾,您就拿我的脑袋当夜壶使!”

  陈旅长一怔,眉头直跳。

  他始终闹不明白,这李云龙怎么总把自己的脑袋往夜壶上引?

  光是脑子里过一遍那个画面,他就觉得脊背发凉。

  “少贫嘴!”

  他啐了一口,“你问作战命令?我没下。不过新三团的王风递了请战书,我批了。剩下的,你自己琢磨去!”

  话音未落,电话那头“哐”一声挂断。

  李云龙握着话筒站了好一会儿,眼神呆滞。

  赵刚站在边上,轻声唤他:“老李,旅长说什么了?老李……你在听吗?”

  李云龙这才回神,嘴角抽了抽,挤出一丝苦笑:“老赵,咱俩这次真是撞到一块儿犯傻了。现在我能断定,抢在我前面伏击鬼子运输队的,准是三愣子那小子。”

  赵刚一愣:“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

  李云龙冷哼,“一夜急行几十里山路,干掉两个运输中队,还顺手牵羊打援丰原县城——这套打法,除了那混小子,还有谁敢这么玩?我就说怎么越想越眼熟!来人,马上给我接新三团的电话!”

  北同路的楚云飞刚得到战报,日军运输队遭袭的同一天,丰原县城也遭到一支武装突袭。

  情报确认,这支队伍来自河源县驻防的八路军新三团,指挥官正是王风。

  “竟然是他!”

  楚云飞低声自语,“这人又一次出人意料。两个营,一夜间急行三十多里,接连摧毁日军两支运输中队,顺手攻打丰原县城牵制敌援,最后在敌人反扑前全身而退……八路军里竟藏着这样的狠角色。”

  情报上写着,王风出身贫农,和李云龙一样是“泥腿子”出身。

  “堂堂黄埔出来的军官,如今却要提防两个种地出身的团长,真是世道变了。”

  他忽然心头一紧:“既然他们能在我不知不觉中夺走日军补给线上的目标,那若有一天他们把矛头对准我的358团,是不是也能悄无声息地逼近我指挥部?”

  楚云飞猛然惊觉,随即下令加强营地警戒,重新部署岗哨与巡逻路线。

  ……

  李云龙拨通新三团电话时,接话的是徐子林。

  听到声音,李云龙立刻皱眉:“小徐,你们团长呢?叫他马上接电话!”

  那边沉默片刻,传来一声低叹。

  李云龙顿住:“怎么了?”

  “老团长……不瞒您说,打伏击的时候,老王挂彩了。”

  “什么?三愣子受伤了?伤哪了?严不严重?”李云龙心口一沉。

  子弹无眼,他知道三愣子胆大敢拼,可再能打的人,也挡不住一颗流弹。

  徐子林声音哽咽:“您别急,战士们已经包扎好了。一夜急行加连番作战,他实在撑不住,现在睡着了。要不我去把他喊醒?”

  “算了。”

  李云龙语气缓了下来,“照你说的,北同路口那场伏击,真是你们新三团干的?”

  “没错,老团长。”

  徐子林答道,“我们当天收到消息,连夜出发。老王说,那是楚云飞的地盘,可这种好机会不能让别人捡便宜。您跟楚云飞关系不错,动手不方便,我们可没那么多顾虑,所以就抢先下手了。嘿嘿,估计楚云飞现在正跳脚骂娘吧?”

  李云龙顿时火起:“他还骂?老子才要骂!三愣子抢别人就算了,连我也一起坑!要是他不动手,那一票补给全归我独立团,缺粮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徐子林一愣:“啊?老团长,难道……您也去了?那咱们不是撞一块儿了?”

  “你们居然不知道?”李云龙愕然。

  徐子林连忙说道:“老团长,这话可说得不对,我拿人格作保,这事我们真的一点都不知情。要是早知道是您的目标,我和老王哪敢动这些物资的念头。”

  李云龙沉默着,心里却翻起了浪花:“你的人格值几个钱?上回骗我枪械和兵力的时候,不也说得天花乱坠?”

  电话那头语气诚恳,笑容满面,他即便心头火起,也只得压下性子。

  想来想去,干脆不再纠缠:“算了,等你们王团长醒过来,让他给我回个话。”

  话音未落,电话已被挂断,清脆的一声响,结束了这场对话。

  那边屋子里,徐子林放下听筒,抬头看向正悠然剥花生、小口抿酒的王风,低声说:“老王,老团长把电话挂了。”

  王风笑呵呵地晃了晃手里的酒杯:“跟我说干嘛?我早就睡下了,现在可是病人,得好好休养。”

  徐子林无语地盯着他,心里直骂:这人真是脸皮厚到家了。

  可不过片刻,他自己也坐了下来,接过花生,倒上一杯酒,两人就这么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徐子林终于忍不住感叹:“老王啊,我当政委这些年,还从没见过你这样的主儿,谁碰上你,恐怕都得被算计一把。”

  王风咧嘴一笑:“这话该我说才对。你瞧瞧咱们以前的赵政委,一身正气,滴酒不沾,要不是上级命令,连酒杯都不会碰。可你倒好,政委不当紧,还跟我抢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