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老赵你那学弟精得像狐狸-《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王风也没闲着,前五天亲自示范,每一次都压着极限跑,像是在无声地告诉所有人:你能做到的,永远比你以为的更多。

  训练结束那天,徐子林走到王风面前,脸上带着疲惫却明亮的笑容:“团长,咱们之前的赌约,你输了。”

  王风抬头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笑声干脆响亮:“我认输。从今往后,新三团所有军事行动你都有权参与。你想独立带队?行。政委该做的事,我也绝不插手,全力配合。”

  徐子林怔住了。

  原来真有人愿意把信任,毫无保留地交到你手上。

  徐子林眼神里透着几分不解,盯着王风不说话。

  王风清了清嗓子,“老徐,你也清楚,自从咱们拿下河源县城,日子确实宽裕了些。前两天刚装上电话线,可惜只能通到独立团,他们那边才连得上总部。往后有事要上报,都得走他们中转。”

  “可你猜怎么着?电话一通,老团长劈头就问:‘他娘的,徐子林人呢?’”

  徐子林一愣,这才想起自己去总部的事还没来得及报备。

  “那你咋回的?”他问。

  “我说你不在,过几天才回。”

  王风淡淡道,“他还追问了几句,我应付过去了。”

  徐子林冲他竖起大拇指:“干得漂亮。”

  王风眯起眼,语气忽然沉下来:“别打马虎眼,你跟我说实话,李团长可不是省油的灯,你是怎么从他手里把一个连和那批装备拿来的?”

  徐子林笑了:“谈生意嘛,一手交货,一手交粮。七千斤粮食换的,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王风二话不说,转身就要出门。

  徐子林心下一紧,立刻伸手拦住:“等等!听我把话说完!”

  他知道王风脾气,这动作分明是不想管这摊事了。

  “七千斤是喊价,还能往下松动。这样,我去跟老团长磨一磨,五千斤,咱们就出五千斤,行不行?我查过账,上次端了鬼子的运输队,缴获不少,最近又在县城收了一批粮,库存还撑得住。”

  王风叹了口气:“你没算过账。新三团扩编后,人数早就破三千了,一张嘴就得一张嘴的饭。训练强度这么大,伙食跟不上,战士们靠什么撑着?现在顿顿吃不上油荤,全靠吃饱顶着。”

  “照这个消耗,存粮撑不了两个月。粮食现在比枪子儿还金贵。”

  徐子林低头琢磨了一会儿,抬头试探道:“那……三千斤总可以吧?我再去说说,应该能成。”

  王风摇头。

  “两千?”

  再摇头。

  “一千?”

  王风还是不动。

  徐子林瞪大眼:“不会真要一分不给吧?”

  “一斤都不给。”

  王风语气平静,“这事你自个儿揽下的,我没点头,你自己收场。”

  徐子林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半晌,他咬牙道:“行,大不了我把人和装备原样送回去。”

  王风斜他一眼,像看傻子似的:“进了我新三团的东西,哪有往外吐的道理?”

  装备早已分配完毕,张洞所在的连队也早已融入其他战士之中。

  我明明白白告诉你,粮食一粒没有,装备一件不剩,人也一个不留。

  时间上我已经替你拖延了好几天,做到这份上已是极限。

  接下来的事,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话音落下,王风看也不看徐子林那副如吞了秽物般的表情,抬脚便走,步伐坚定地跨出房门。

  屋内只剩徐子林一人,伫立在漆黑的夜色里,身旁焰火忽明忽暗,映照着他起伏不定的心绪。

  火光跳动间,他猛然醒悟——原来王团长早有算计,一切都在布局之中。

  难怪今日态度反常,答应得如此爽快,竟是早已设下圈套,专等他一头扎进。

  徐子林不得不低头承认,若论脸皮厚薄,过去他自认天下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可自从踏入新三团,见了王风之后,这排名彻底翻了个个儿。

  王风若称第二不要脸,他徐子林绝不敢争那第一。

  此时,他竟找不出任何词句来形容王风的“行径”,只觉此人堪称无耻之巅,堪称无耻中的王者!

  但现实终究无法逃避。

  第二天,独立团的电话如期而至。

  听筒那头是赵刚的声音,接起电话的是徐子林。

  赵刚并未直奔主题,先问了些近况:在新三团过得如何?

  与王团长相处是否顺心?

  几句客套后,语气悄然转变:“子林啊,独立团眼下缺粮严重。你走之前可是答应过团长要支援的,这粮,什么时候能到?”

  徐子林语气平稳,毫无破绽:“师兄放心,前阵子事务繁杂,耽误了些时日,粮食这两天就安排送过去。”

  这番答复让赵刚满意地挂了电话。

  三天后,电话再次响起,仍是赵刚打来的。

  这次没了寒暄,开门见山:“子林,粮怎么样了?”

  徐子林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无奈:“师兄,实在对不住。前些日子新三团自己也快断粮了,好在打下河源县城时缴获了一批大洋,现在正忙着采买,凑齐立刻启运。”

  ……

  半月匆匆而过,这次拨通电话的是李云龙。

  老李的脾气向来火爆,哪有那么多弯弯绕:“徐政委,粮到底在哪?你该不会是在耍我吧?”

  徐子林心头一紧:“李团长,这话可不敢当!粮早就备好了,偏偏这几日暴雨倾盆,对,暴雨!您那边兴许没下,路全塌了,实在送不了。雨一停,我马上派人出发!”

  又过了几日,李云龙再度拨来电话。

  这一回,接电话的却是魏和尚。

  久违的声音传来,两人一时忘了正事,聊起过往种种,唏嘘不已。

  说着说着,李云龙突然在电话那头放声大哭,魏和尚更是泣不成声。

  等到电话挂断,李云龙竟全然忘了此行的初衷——那迟迟未到的粮食。

  粮食的事,因接连不断的“意外”一拖再拖。

  赵刚与李云龙在独立团驻地谈及此事时,李云龙拍着胸口,满脸懊悔:“老赵啊,我他娘的真是瞎了眼!你那个师弟,比三愣子还滑头,精得像狐狸。这回粮食,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