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徐子林-《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

  王权:……

  副团长悄悄拽住他的胳膊,压低声音:“头儿,头儿,忍一忍吧,别动火。”

  王权脸色这才稍缓,盯着对方道:“政委,这次总部又要派你去哪儿?”

  他把“又”字说得格外清晰。

  徐子林神色如常,轻轻摆手:“听说是个新地方,叫新三团。”

  “新三团?”

  王权在心里默念一遍,运气差到这份上,也算少见了。

  “行了,老王,我得走了,再磨蹭,总指挥该发脾气了。”

  话音未落,徐子林利落地翻身上马。

  那是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原是日军一名少佐的坐骑,在一次伏击中被缴获。

  当时马臀受了弹伤,王权亲自照料月余,才将它从生死边缘拉回。

  此后这马仿佛通晓人心,成了王权最亲密的伙伴。

  如今,这匹曾桀骜难驯的白马,却被徐子林驾驭着,还不时回头望一眼王权。

  他心中酸涩,却没说话,只苦笑摇头:平日烈性十足的家伙,怎么到了这家伙手里,反倒像个小媳妇似的,一声都不敢吭?

  马蹄扬起尘土,徐子林挥鞭大笑:“老王,王团长,还有各位同志,就此别过,江湖路远,后会有期!”

  这一幕竟让王权心头一松,疼痛暂消。

  他挺直腰板,高声下令:“立正!敬礼!送政委!”

  白马疾驰而去,风中传来最后一句:“老王,团部抽屉里那把勃朗宁不错,你留着也没用,我带上防身啦!”

  副团长死死按住王权摸向枪套的右手,额角冷汗直冒:“头儿,头儿,冷静点,总算把他送走了。”

  王权面色铁青,良久才点头:“嗯,说得对。今天是喜事,天大的喜事。回营!通知炊事班,今晚加菜,吃肉!”

  “是!”

  营地顿时欢腾起来,喧闹得如同过年。

  远处的徐子林渐行渐远,忽然侧过脸朝后方望了一眼。

  那边传来一阵喧腾,似乎是28团的战友们在庆祝什么,他却轻轻叹了口气:“唉,才三个月啊,同志们对我这般挂念,我早已走出这么远,他们还在喊我的名字,真是让人动容。”

  他胯下的白马如疾风掠原,四蹄翻飞,银鬃飘扬,在辽阔的旷野上划出一道流动的白影。

  这位书生气十足的政委,骑术竟出人意料地娴熟。

  清越的歌声随风荡开,响彻天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

  “报告!”

  一声干脆利落的通报,在总部低矮的土屋内炸响。

  老总正俯身盯着墙上的作战图,听见声音微微一怔,顺手将口袋里的烟盒往衣襟里按了按,抬起头来,面色平静。

  政委迅速把胸前挂着的怀表塞进衣袋,脸上浮起笑意,朝来人点头致意。

  参谋长下意识摸了摸裤兜,又扫了一眼沙盘,确认无误后才放松下来——那沙盘可不能有半点差池。

  “前28团政委徐子林,前来报到!”

  政委嘴角微动,这句台词仿佛曾在耳畔回响。

  他起身迎上前:“小徐来了,赶路辛苦了。小陈,端杯水来。”

  水递了过来,徐子林接过便喝,仰头一饮而尽,末了用袖口一抹嘴,朗声道:“不辛苦,骑的是东洋来的白马,王权团长送的,脚力极好。”

  参谋长轻咳两声。

  据他所知,那匹通灵似的白马,连王权自己都舍不得多骑,怎会轻易送人?

  这话听着有些玄乎。

  老总开口:“别光顾着喝水,知道叫你来总部干什么吗?”

  徐子林咧嘴一笑:“嘿嘿,老总,风声早传到了,是不是让我去新三团当政委?”

  “没错。”

  老总点头,“是政委定的。顺便提一句,你师兄赵刚现在在独立团,路过时不妨去看看。”

  徐子林眼睛一亮:“能见到赵刚师兄?太好了!老总、政委,我何时出发?”

  “马上走。”

  徐子林一愣。

  “总得让我歇一晚吧?一路奔波,好歹给口热饭吃。”

  “想得美。”

  老总摆手,“咱们是打鬼子的队伍,不是来享福的。文件拿好,立刻出发,晚了连晚饭都没得吃。”

  徐子林无奈苦笑,向众人敬礼:“是,老总保重。”

  接过政委递来的文件,转身推门而出,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的暮色里。

  半晌,老总紧绷的神情忽然松动,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政委见状,不禁叹道:“还是您有办法,这小子谁的话都不听,偏偏服您。”

  老总微微摇头:“这孩子脾气倔,跟他师兄赵刚完全不同。不过本事倒是不差,只盼他去了新三团能安分些,别再惹麻烦。”

  赵刚与徐子林初次相见,彼此却早已在心中刻下名字。

  当年在燕京大学,徐子林晚三届入学,正逢赵刚投身军旅离去。

  一二九运动中,赵刚振臂一呼,是全校瞩目的人物。

  徐子林虽未亲见其风采,却将他视作前行的灯塔。

  多年后重逢于独立团驻地,徐子林上前紧紧握住赵刚的手,眼中满是真挚:“师兄,今日得见,实乃圆我多年心愿。在校时,您的名字便是激励我前行的力量。毕业后,我也追随您的脚步,弃文从武。没想到命运竟让我们在此相会。”

  “你是燕京的学生?”

  “正是。学长,您是毛主任那一届的,我比您晚了三年入校,名叫徐子林。您或许不识我,但我对您的事迹早如雷贯耳。可惜我踏入校园时,您已奔赴战场。”

  赵刚先是惊讶,继而心头涌暖。

  乱世之中,能遇故园同窗,何其珍贵!

  他拉着徐子林转身介绍:“老李,这位是我燕京大学的师弟,比我低三届,今日竟在这里重逢。子林,这是咱们团长,李云龙。”

  徐子林一听,目光顿亮,望着李云龙脱口而出:“您就是李团长?久仰大名!都说您是陈旅长麾下头号猛将,今日得见,果然气势非凡。”

  哈哈哈哈——

  李云龙原本还在琢磨这青年是谁,一听是赵刚师弟,顿时来了兴趣。

  又听对方一口一个“大名鼎鼎”,心里更是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