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团长已经带着两千多人赶到了战场,和刘营长的警卫营会合。
他原本以为警卫营早就拼光了。
兵工厂和野战医院能保住都算万幸。
毕竟警卫营只有三百来人,装备又差,哪是山崎大队的对手?
没想到现场和他预想大不一样。
兵工厂和医院完好无损。
警卫营虽然伤亡过半,但剩下的还在死守土坡,山崎大队几个时辰都没能前进一步,更别提伤到后方了。
一支人数不过三百、装备简陋的警卫营,竟然在面对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大队时,坚守阵地数个小时,多次击退敌军进攻。
就算这个山崎大队只有五百人,这样的防守也绝非易事。
程团长非常清楚兵工厂警卫营的真实战斗力,所以他很难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这支山崎大队其实战力平平?
带着这个疑问,程团长一见到刘营长便开口道:“刘营长,这次你可真是立了大功。一个警卫营,硬是挡住了日军大队的进攻,守住了兵工厂和野战医院,打得真漂亮。”
刘营长苦笑:“您别夸我了,要不是突击队的同志们,特别是疯子同志帮忙,我们恐怕早就撑不住了。”
“突击队?”
这时,王风走上前来。
他对眼前这位772团的程团长也有些兴趣。
从面相上看,程团长是个沉稳、有韧劲的人,应该也是那种严守纪律、服从命令、不怕牺牲的指挥官,和孔捷有些相似。
“程团长,独立团突击队王风向您报到!”
程团长一愣:“独立团?李云龙的部队?”
“是。”
“好小子,任务完成得不错。刘营长,你带人下去休息吧,让突击队也歇一歇。”
刘营长说:“程团长,我们警卫营还能战斗,不用休息。”
“胡闹!我们772团已经集结完毕,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去休息吧。接下来交给我们。”
说完,程团长便带着772团向山崎大队发起反攻。
刘营长原本想提醒几句,山崎大队的难缠之处,但程团长早已带队出发,只留下一阵风。
刘营长无奈地笑了笑:“疯子同志,772团来了,咱们总算能喘口气了。”
王风说道:“也不用急着走,咱们就在这里看看772团怎么打。”
“行!”
王风和刘营长在一旁观战。
772团两千多人一压上来,山崎大队顿时慌了手脚,山崎治平立即带着仅剩的三百多人往后撤。
山崎治平心里清楚,这次碰到的是八路军真正的主力。
光听火力密度,就知道比之前的警卫营强太多了。
再加上漫山遍野的兵力,772团果然名不虚传。
即便是他这样狂傲的指挥官,也决定先避开锋芒。
手下的中队长建议往平安县撤退,山崎治平却摇了摇头:“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这位有战略眼光的日军指挥官,选择退守一处高地……李家坡。
李家坡的地形很特别,中间高耸,四周低洼,唯一能上去的路就在东南方向。
山崎治平看到这里的第一反应,是心头一喜,暗道“天助我也”。
他立刻下令部队撤到李家坡,准备据守。
他没选四周的土坡做防御,反而带着人马直接扎进坡顶中央。
这个位置被他当作核心据点,开始布防。
士兵们迅速在坡顶挖出战壕,围绕这条防线,建立起机枪阵地、掷弹筒点位和步枪火力网。
短短时间内,防御体系已经成型。
山崎治平并不担心自己的处境。
相反,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战场,眼中透出兴奋的光。
如果有人质疑他这种做法,他只会一笑置之。
他对部下说:“这次是建功立业的机会,我们要让中间开花。”
这种打法,正是日军常用的策略:以少数兵力作为诱饵,在核心位置固守,再等待外围部队合围,形成反包围。
这样的战术,在日军以往的战斗中屡见不鲜。
但山崎这一步棋下得格外冒险。
他带着仅剩的三百多人,主动深入敌后,寻找八路军主力。
目的就是引诱八路军围攻自己,再通过求援,将敌军主力一举歼灭。
他算得很精。
虽然之前吃过突击队和警卫营的亏,但他坚信,最终的胜利仍然属于他。
阵地布防完毕后,他握着武士刀,坐在一块裸露的岩石上,迎着风,望着坡下的开阔地和那条唯一上坡的通道。
嘴角微微上扬,神情冷酷。
他很有信心。
虽然兵力不多,但装备齐整,火力充足。
他坚信,不管八路军一次出动多少人,迎接他们的,只会是失败和死亡。
阵地稳固后,他立即向驻晋日军第一军司令筱冢义男发电,汇报了自己的战术构想,和当前被八路军包围的状况,同时请求增援。
而筱冢义男收到消息后,并未责怪山崎孤军冒进,反而高度评价了他的战术,并对“中间开花”的计划表示支持。
筱冢义男立刻调兵遣将,命令驻扎在潞安的36师团、汾阳的16旅团、太原的第9旅团以及阳泉的第4旅团,火速向李家坡集结,配合山崎大队围歼八路军主力部队。
李家坡一役尚未开打,整个晋西北便已暗流涌动。
当战斗真正爆发之时,一场滔天风暴席卷而来。
这座原本不起眼的小山坡,此刻却被标上红点,在各方的作战地图上被不断放大。
这一战注定将被历史铭记,甚至可能成为传奇。
战斗刚一开始,程团长勘察了李家坡的地势后,便决定采取强攻策略。
他知道山崎大队在与警卫营的交锋中损失不小。
日军撤退时太过匆忙,程团长粗略一扫,地上躺着的日寇尸体便有一百多具。
根据情报,山崎大队原本就是从各部临时抽调拼凑而成,编制并不完整,满打满算也就五百人左右。
经历了与警卫营的激战后,估计只剩三百多人,充其量就是一个加强中队的兵力。
在程团长看来,这样的日军战斗力不会太强。
否则以五百人的山崎大队对阵两三百人的警卫营,也不至于丢下一百多具尸体狼狈逃窜。
他原本以为警卫营早就拼光了。
兵工厂和野战医院能保住都算万幸。
毕竟警卫营只有三百来人,装备又差,哪是山崎大队的对手?
没想到现场和他预想大不一样。
兵工厂和医院完好无损。
警卫营虽然伤亡过半,但剩下的还在死守土坡,山崎大队几个时辰都没能前进一步,更别提伤到后方了。
一支人数不过三百、装备简陋的警卫营,竟然在面对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大队时,坚守阵地数个小时,多次击退敌军进攻。
就算这个山崎大队只有五百人,这样的防守也绝非易事。
程团长非常清楚兵工厂警卫营的真实战斗力,所以他很难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这支山崎大队其实战力平平?
带着这个疑问,程团长一见到刘营长便开口道:“刘营长,这次你可真是立了大功。一个警卫营,硬是挡住了日军大队的进攻,守住了兵工厂和野战医院,打得真漂亮。”
刘营长苦笑:“您别夸我了,要不是突击队的同志们,特别是疯子同志帮忙,我们恐怕早就撑不住了。”
“突击队?”
这时,王风走上前来。
他对眼前这位772团的程团长也有些兴趣。
从面相上看,程团长是个沉稳、有韧劲的人,应该也是那种严守纪律、服从命令、不怕牺牲的指挥官,和孔捷有些相似。
“程团长,独立团突击队王风向您报到!”
程团长一愣:“独立团?李云龙的部队?”
“是。”
“好小子,任务完成得不错。刘营长,你带人下去休息吧,让突击队也歇一歇。”
刘营长说:“程团长,我们警卫营还能战斗,不用休息。”
“胡闹!我们772团已经集结完毕,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去休息吧。接下来交给我们。”
说完,程团长便带着772团向山崎大队发起反攻。
刘营长原本想提醒几句,山崎大队的难缠之处,但程团长早已带队出发,只留下一阵风。
刘营长无奈地笑了笑:“疯子同志,772团来了,咱们总算能喘口气了。”
王风说道:“也不用急着走,咱们就在这里看看772团怎么打。”
“行!”
王风和刘营长在一旁观战。
772团两千多人一压上来,山崎大队顿时慌了手脚,山崎治平立即带着仅剩的三百多人往后撤。
山崎治平心里清楚,这次碰到的是八路军真正的主力。
光听火力密度,就知道比之前的警卫营强太多了。
再加上漫山遍野的兵力,772团果然名不虚传。
即便是他这样狂傲的指挥官,也决定先避开锋芒。
手下的中队长建议往平安县撤退,山崎治平却摇了摇头:“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这位有战略眼光的日军指挥官,选择退守一处高地……李家坡。
李家坡的地形很特别,中间高耸,四周低洼,唯一能上去的路就在东南方向。
山崎治平看到这里的第一反应,是心头一喜,暗道“天助我也”。
他立刻下令部队撤到李家坡,准备据守。
他没选四周的土坡做防御,反而带着人马直接扎进坡顶中央。
这个位置被他当作核心据点,开始布防。
士兵们迅速在坡顶挖出战壕,围绕这条防线,建立起机枪阵地、掷弹筒点位和步枪火力网。
短短时间内,防御体系已经成型。
山崎治平并不担心自己的处境。
相反,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战场,眼中透出兴奋的光。
如果有人质疑他这种做法,他只会一笑置之。
他对部下说:“这次是建功立业的机会,我们要让中间开花。”
这种打法,正是日军常用的策略:以少数兵力作为诱饵,在核心位置固守,再等待外围部队合围,形成反包围。
这样的战术,在日军以往的战斗中屡见不鲜。
但山崎这一步棋下得格外冒险。
他带着仅剩的三百多人,主动深入敌后,寻找八路军主力。
目的就是引诱八路军围攻自己,再通过求援,将敌军主力一举歼灭。
他算得很精。
虽然之前吃过突击队和警卫营的亏,但他坚信,最终的胜利仍然属于他。
阵地布防完毕后,他握着武士刀,坐在一块裸露的岩石上,迎着风,望着坡下的开阔地和那条唯一上坡的通道。
嘴角微微上扬,神情冷酷。
他很有信心。
虽然兵力不多,但装备齐整,火力充足。
他坚信,不管八路军一次出动多少人,迎接他们的,只会是失败和死亡。
阵地稳固后,他立即向驻晋日军第一军司令筱冢义男发电,汇报了自己的战术构想,和当前被八路军包围的状况,同时请求增援。
而筱冢义男收到消息后,并未责怪山崎孤军冒进,反而高度评价了他的战术,并对“中间开花”的计划表示支持。
筱冢义男立刻调兵遣将,命令驻扎在潞安的36师团、汾阳的16旅团、太原的第9旅团以及阳泉的第4旅团,火速向李家坡集结,配合山崎大队围歼八路军主力部队。
李家坡一役尚未开打,整个晋西北便已暗流涌动。
当战斗真正爆发之时,一场滔天风暴席卷而来。
这座原本不起眼的小山坡,此刻却被标上红点,在各方的作战地图上被不断放大。
这一战注定将被历史铭记,甚至可能成为传奇。
战斗刚一开始,程团长勘察了李家坡的地势后,便决定采取强攻策略。
他知道山崎大队在与警卫营的交锋中损失不小。
日军撤退时太过匆忙,程团长粗略一扫,地上躺着的日寇尸体便有一百多具。
根据情报,山崎大队原本就是从各部临时抽调拼凑而成,编制并不完整,满打满算也就五百人左右。
经历了与警卫营的激战后,估计只剩三百多人,充其量就是一个加强中队的兵力。
在程团长看来,这样的日军战斗力不会太强。
否则以五百人的山崎大队对阵两三百人的警卫营,也不至于丢下一百多具尸体狼狈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