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是眼睁睁看着,等待着历史的检验。
不过好在是由于公司的提前应对,至少能把底给保住。
这种有力未逮的感觉,对于一个深知前方险阻的重生者来说,是一种无声的煎熬。
他以为自己能成为改变一切的英雄,最终却发现,自己只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尽己所能地守好了一段堤坝。
而整条河流的走向,依然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2018年初,那个在拉斯维加斯度过的充满戏剧性和预示性的日子。
去年1月,拉斯维加斯。
CES展的热浪几乎要冲破会展中心的屋顶。
这里能听到各种语言,空气中各类香水的气味也四处飘散。
巨大的显示屏播放着炫目的宣传片,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最新款的VR/AR设备、概念汽车、智能家居.......
来自全球的科技公司在这里极尽所能地展示着自己的肌肉与想象力。
陈默受姚尘风的邀请前来参会。
那时的他,刚刚带领团队完成了“渡河”最关键的几场战役,集团IT总裁的位置坐得稳了些。
走在熙熙攘攘的展馆里,看着随处可见的华兴LOgO和来自中国的其他品牌。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他第一次参加CES展。
这让他一度产生一种错觉:中国科技的力量已经如此强大,足以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占据重要一席。
华兴的展台人头攒动,Mate 10 PrO保时捷设计版吸引了不少目光。
姚尘风意气风发,正准备在次日的主题演讲上,正式宣布华兴高端手机通过与AT&T的合作,强势进入北美市场。
这将是历史性的一步,意味着华兴终于敲开了北美主流运营商的大门。
中午时分,陈默按照姚尘风的微信指引,直接来到他下榻的酒店房间。
简单的盒饭摆在桌上,几人边吃边聊,讨论着下午的行程和展会见闻。气氛轻松而充满期待。
然而,就在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姚尘风的手机响了。
他接起电话,听着听着,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眉头锁紧,语气从轻松变为疑惑,继而是不敢置信,最后只剩下压抑的愤怒和深深的失望。
陈默停下了筷子,看着他。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了。
姚尘风挂断电话,沉默了整整半分钟,然后猛地将手机拍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抬起头,看着陈默,声音因为极力克制却依然能听到里面的愤怒:
“AT&T......单方面取消了合作。就在刚才。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像样的解释。”
那一刻,陈默感觉一股凉意从脊椎窜起,并非完全因为意外,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冰冷验证。
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瞬间变得清晰:贸易战的阴云、科技领域的摩擦、对华兴的刻意打压......
这一切,原来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以这样一种突兀而毫不留情的方式,揭开了序幕。
愤怒吗?当然有。
为了进入这个市场,华兴团队付出了多少努力?
通过了多少严苛的认证?期待了多久?
失望吗?更是溢满胸腔。
这是一种基于商业规则和契约精神被赤裸裸践踏而产生的失望。
姚尘风显然气坏了,他甚至等不及,当场就拿起手机,在“IT老友会”的微信群里发出了那条抱怨的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瞬间就在国内科技圈引发了地震。
陈默看着姚尘风,能清晰地感受到他那种混合着挫败、不甘和愤怒的复杂情绪。
他自己何尝不是?
但他比姚尘风多了一层更深沉的无力感。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这不是一次孤立的商业决策失误,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自上而下的战略挤压的前奏。
陈默记得当天下午,姚尘风还是站在了CES主题演讲的台上。
聚光灯打在他身上,台下是来自全球的媒体、合作伙伴和观众。
他坐在台下前排,看着对方。
姚尘风的脸上已经看不到中午时的阴霾,他依然专业地介绍着产品,但到了最后,他关掉了提词器。
那一刻,会场格外安静。
姚尘风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每个角落,带着一种压抑后的平静,却蕴含着力量:
“.......这是华兴的损失,”他顿了顿,清晰地吐出每一个词,“也是丑国运营商的损失,更是丑国消费者的损失......”
“因为他们得不到最好的选择。”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痛哭流涕,只有冷静的陈述和骨子里的自信与骄傲。
台下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华人区域,掌声更是经久不息。
陈默也跟着用力鼓掌,胸腔里充斥着一种悲壮与自豪交织的情感。
他亲眼目睹了历史,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一个国家力量如何粗暴地介入商业领域,也看到了华国企业家在面对这种不公时,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大程度的克制与坚韧。
从拉斯维加斯回来后,气氛明显地不一样了。
公司内部虽然仍在高效运转,但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开始在高层弥漫。
各种评估、预案、研讨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密集。
然后就是4月份国兴通讯的猝然被制裁,如同一记警钟,重重敲在所有华兴人的心上。
虽然板子没有直接打在自己身上,但那冰冷的寒意,每个人都感受到了。
5月底华兴内部的一场小型战略务虚会,陈默也参加了。
二十多人,挤在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讨论的焦点不可避免地集中在了操作系统和芯片上。
当消费者BG软件团队负责人沉重地汇报,分析GMS被阻断的风险,以及基于开源安卓AOSP可能争取到的3-4年窗口期时,陈默的心在不断下沉。
他听到有高层领导问:“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全力自研,需要多久才能拿出一个可以替代的、成熟的操作系统?”
不过好在是由于公司的提前应对,至少能把底给保住。
这种有力未逮的感觉,对于一个深知前方险阻的重生者来说,是一种无声的煎熬。
他以为自己能成为改变一切的英雄,最终却发现,自己只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尽己所能地守好了一段堤坝。
而整条河流的走向,依然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2018年初,那个在拉斯维加斯度过的充满戏剧性和预示性的日子。
去年1月,拉斯维加斯。
CES展的热浪几乎要冲破会展中心的屋顶。
这里能听到各种语言,空气中各类香水的气味也四处飘散。
巨大的显示屏播放着炫目的宣传片,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最新款的VR/AR设备、概念汽车、智能家居.......
来自全球的科技公司在这里极尽所能地展示着自己的肌肉与想象力。
陈默受姚尘风的邀请前来参会。
那时的他,刚刚带领团队完成了“渡河”最关键的几场战役,集团IT总裁的位置坐得稳了些。
走在熙熙攘攘的展馆里,看着随处可见的华兴LOgO和来自中国的其他品牌。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他第一次参加CES展。
这让他一度产生一种错觉:中国科技的力量已经如此强大,足以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占据重要一席。
华兴的展台人头攒动,Mate 10 PrO保时捷设计版吸引了不少目光。
姚尘风意气风发,正准备在次日的主题演讲上,正式宣布华兴高端手机通过与AT&T的合作,强势进入北美市场。
这将是历史性的一步,意味着华兴终于敲开了北美主流运营商的大门。
中午时分,陈默按照姚尘风的微信指引,直接来到他下榻的酒店房间。
简单的盒饭摆在桌上,几人边吃边聊,讨论着下午的行程和展会见闻。气氛轻松而充满期待。
然而,就在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姚尘风的手机响了。
他接起电话,听着听着,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眉头锁紧,语气从轻松变为疑惑,继而是不敢置信,最后只剩下压抑的愤怒和深深的失望。
陈默停下了筷子,看着他。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了。
姚尘风挂断电话,沉默了整整半分钟,然后猛地将手机拍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抬起头,看着陈默,声音因为极力克制却依然能听到里面的愤怒:
“AT&T......单方面取消了合作。就在刚才。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像样的解释。”
那一刻,陈默感觉一股凉意从脊椎窜起,并非完全因为意外,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冰冷验证。
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瞬间变得清晰:贸易战的阴云、科技领域的摩擦、对华兴的刻意打压......
这一切,原来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以这样一种突兀而毫不留情的方式,揭开了序幕。
愤怒吗?当然有。
为了进入这个市场,华兴团队付出了多少努力?
通过了多少严苛的认证?期待了多久?
失望吗?更是溢满胸腔。
这是一种基于商业规则和契约精神被赤裸裸践踏而产生的失望。
姚尘风显然气坏了,他甚至等不及,当场就拿起手机,在“IT老友会”的微信群里发出了那条抱怨的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瞬间就在国内科技圈引发了地震。
陈默看着姚尘风,能清晰地感受到他那种混合着挫败、不甘和愤怒的复杂情绪。
他自己何尝不是?
但他比姚尘风多了一层更深沉的无力感。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这不是一次孤立的商业决策失误,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自上而下的战略挤压的前奏。
陈默记得当天下午,姚尘风还是站在了CES主题演讲的台上。
聚光灯打在他身上,台下是来自全球的媒体、合作伙伴和观众。
他坐在台下前排,看着对方。
姚尘风的脸上已经看不到中午时的阴霾,他依然专业地介绍着产品,但到了最后,他关掉了提词器。
那一刻,会场格外安静。
姚尘风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每个角落,带着一种压抑后的平静,却蕴含着力量:
“.......这是华兴的损失,”他顿了顿,清晰地吐出每一个词,“也是丑国运营商的损失,更是丑国消费者的损失......”
“因为他们得不到最好的选择。”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痛哭流涕,只有冷静的陈述和骨子里的自信与骄傲。
台下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华人区域,掌声更是经久不息。
陈默也跟着用力鼓掌,胸腔里充斥着一种悲壮与自豪交织的情感。
他亲眼目睹了历史,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一个国家力量如何粗暴地介入商业领域,也看到了华国企业家在面对这种不公时,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大程度的克制与坚韧。
从拉斯维加斯回来后,气氛明显地不一样了。
公司内部虽然仍在高效运转,但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开始在高层弥漫。
各种评估、预案、研讨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密集。
然后就是4月份国兴通讯的猝然被制裁,如同一记警钟,重重敲在所有华兴人的心上。
虽然板子没有直接打在自己身上,但那冰冷的寒意,每个人都感受到了。
5月底华兴内部的一场小型战略务虚会,陈默也参加了。
二十多人,挤在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讨论的焦点不可避免地集中在了操作系统和芯片上。
当消费者BG软件团队负责人沉重地汇报,分析GMS被阻断的风险,以及基于开源安卓AOSP可能争取到的3-4年窗口期时,陈默的心在不断下沉。
他听到有高层领导问:“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全力自研,需要多久才能拿出一个可以替代的、成熟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