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要参加捌陆!-《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苏墨一边下令,一边快速扫视桌上凌乱的日文材料。

  正因为是突袭得手,鬼子根本没时间销毁机密,屋里留存了不少未处理的文件。

  很快,一份电报引起了他的注意:明日八时前后,将有军用列车经停万家镇区域,请务必确保正太铁路沿线安全。

  电报写的是“明日”,但落款日期却是昨天。

  也就是说——今天早上八点,就会有一列满载物资的火车经过万家镇。

  整整一列车的补给,那可不是小数目。

  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按电报意思,火车只是路过,并不停靠。

  可要让它停下来?办法多的是。

  看着这份电文,苏墨忍不住笑了:“哈哈哈,正国啊,这回咱们要发大财了。”

  陈正国一愣:“排长,这上面写的啥?”

  苏墨眯着眼道:“今早八点,有一趟装得满满当当的军列要从万家镇过。

  要是咱们半道截下来,别说改善装备了,怕是要成山里最富的‘土财主’了。”

  陈正国一听,脸上顿时放光:“排长,那可真是撞上好运了!”

  话音未落,赵东海走了过来,敬了个礼:“报告排长,战场清理完毕,是不是该转移了?”

  苏墨嘴角一扬,露出一丝笑意:“不急,鬼子自己送补给上门,哪有不要的道理?”

  整整一火车的物资啊!

  现在才七点,还有一个小时。

  时间绰绰有余!

  他转头看向赵东海和陈正国:“东海,正国,你们马上带人出发,去正太铁路埋伏,先把铁轨动动手脚,等着鬼子的运货列车!”

  “是!”

  两人领命而去。

  苏墨也没闲着,转身朝伪军骑兵营走去,把俘虏的全部人员集中了起来。

  留下这些伪军不处决,自然是有考量的。

  其一,毕竟同根同源,苏墨看在都是炎黄子孙的份上,不愿轻易取他们性命。

  若是小鬼子,怕是连求饶的机会都不会有。

  其二,苏卫心里还有另一番打算——把这些俘虏收编过来,充实自己的队伍。

  缴获了一个骑兵营的装备,可若没人能骑马上阵,再好的马刀枪炮也不过是摆设。

  可要从头训练一批骑兵,费时费力,还得挑合适的人选。

  步兵人人能当,骑兵却不是谁都能胜任。

  如果能把这支现成的骑兵整编为己所用,岂不是省时省力又添战力?

  况且,并非所有伪军都死心塌地给鬼子卖命。

  许多人不过是迫于生计、被逼无奈才穿上这身衣裳。

  此刻,所有俘虏已被集中到一处空地上。

  苏墨站在高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洪亮地开口:“我叫苏墨,新一团一排排长!今天站在这里,不是来杀你们的,而是给你们一条活路,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新一团?

  那个打垮坂田联队的捌陆军部队?

  眼前这个年轻人,只是个排长?

  可他手下就这么几百号人,战斗力比别人一个营还强?

  在场的伪军面面相觑,心头震动:这捌陆的编制,怎么和传闻中不太一样?

  苏墨继续道:“我知道你们不少人不是自愿当汉奸的。

  鬼子占了咱们的地盘,烧杀抢掠,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战士血洒疆场,而你们却替侵略者卖命,对得起脚下这片土地吗?对得起祖宗留下的血脉吗?”

  “但我也明白,有人是为了活命,有人是被逼上这条路。

  所以今天,我不一刀切。”

  “两条路,自己选。”

  “第一,加入我们新一团,从此并肩作战,喝酒吃肉一起干鬼子!”

  “第二,不想干的也行,脱下这身皮,回家种地去。

  往后老老实实做人,我就当没你这个人。”

  “可要是哪天让我再看见你穿着这身衣服帮鬼子做事——”

  他抬手比了个手势,“一颗花生米伺候,当场毙了你!”

  “不过有个前提——谁要是手上沾过咱们老百姓的血,杀过捌陆战士,那对不起,没得谈,立刻执行军法!”

  “话说到这儿,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拿主意。”

  ……

  的确,伪军里并非全是铁杆叛徒。

  很多人走上这条路,实属身不由己。

  有的为了混口饭吃,在乱世中挣扎求生;

  有的上司投敌,士兵也只能跟着低头;

  还有的是被抓壮丁,强行拉进伪军队伍,根本没得选。

  各种苦衷,五花八门。

  但那些真正死心塌地效忠日寇、作恶多端的汉奸,苏墨绝不会手软。

  现在,选择摆在每个俘虏面前。

  现场一片沉默,不少人低头沉思,内心激烈交锋。

  新一团的名声,他们早有耳闻。

  那是真敢打硬仗、专收拾鬼子的队伍。

  过了许久,终于有人站了出来。

  “兄弟们!跟着鬼子干,两头受气,活着都没脸见人!老子今天就把这身狗皮甩了,跟苏排长打鬼子去!”

  “算我一个!苏排长,我要参加捌陆!”

  “我不当汉奸了,我要堂堂正正做人,拎枪杀敌!”

  “捌陆打鬼子从不含糊,我也愿意加入!”

  “排长,带我一个,我骑术不错,能打仗!”

  响应的人越来越多,整个骑兵营七成以上都愿意留下来参军。

  也有少数几个选择解甲归田,苏墨让人放行,只叮嘱一句:好自为之。

  至于其中几个劣迹斑斑、民愤极大的铁杆汉奸,当场被拖出去执行枪决,毫不留情。

  很快,这支原属敌方的骑兵力量,被成功改编为苏墨麾下的新编骑兵队。

  早上七点四十五分,

  部队已悄然潜伏至正太铁路一侧。

  赵东海快步上前报告:“排长,铁轨已经做了手脚,火车一到这里必然脱轨倾覆!”

  “两侧埋伏到位,只要车停,我们立刻动手清除车上敌人!”

  苏墨点点头:“干得好。”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曰军的运输列车驶入伏击圈。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已近八点整。

  苏墨举起望远镜,仔细查看正太铁路的方向,片刻后缓缓放下。

  赵东海站在一旁低声说道:“排长,小鬼子这趟运货的车该不会改时间了吧?”

  “应该不会,再等等看。”苏墨沉稳回应。

  又过了几分钟,远处地平线上忽然腾起一股浓黑的烟柱。

  呜——呜——

  低沉的汽笛声随风传来。

  果然是曰军的运输列车来了。

  苏墨再次举起望远镜扫视过去。

  只见一辆货运火车正疾驰而来,只有一节车厢坐着士兵,后面的六节全是装满货物的闷罐车。

  总共七节车厢,除去人员乘坐的那一节,其余全被物资塞得满满当当。

  “发了,真发了!这哪是运货,分明是送家当上门啊!咱们正愁缺家伙,他们倒把整支补给队给送过来了!”

  苏墨望着那六节沉甸甸的车厢,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这一列车上的军需品,少说得顶半年的消耗。

  要是能全拿下,他这支队伍立马就能鸟枪换炮,成了山沟里的“阔佬”。

  可他并不知道,这列火车是从石家庄开往太源的重要补给线,车上所载正是为筱冢义男的第一军紧急调配的武器弹药。

  换句话说,他是直接从这位曰军司令官嘴里夺食。

  “准备动手。”苏墨压低声音下令。

  战士们早已埋伏到位,屏息凝神。

  此前他带队夜袭万家镇,行动干脆利落,先端掉了伪军指挥所,当场击毙敌方头目,让敌人连报信的机会都没有。

  此刻整个据点已在掌控之中,外界毫无察觉。

  呜——呜——

  火车越来越近,终于驶入了事先动过手脚的路段。

  铁轨已被做了手脚,高速行驶的列车猛地一震,随即失控脱轨。

  嘎吱——吱呀呀——

  哐当!轰隆!

  巨大的金属摩擦声中,火花四溅,车头严重扭曲,整列火车在惯性作用下侧翻滑行,狠狠撞上路边的土坡。

  尘土冲天,碎片横飞。

  车体翻倒,车厢连接处断裂,成箱的物资哗啦啦滚落铁道两侧。

  看到眼前这一地的军用箱包,苏墨两眼放光——

  ……

  整整一列车的物资倾覆在地。

  木箱散落各处,有的已经破裂,露出里面的装备。

  更让他心头一跳的是,一门口径熟悉的九二式步兵炮竟从车厢里摔了出来,斜躺在泥地上。

  苏墨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种火炮在晋西北这种山路纵横的地方最是实用。

  它个头矮,拆了护盾才半人高,重量不过四百多斤,用人拉、骡驮都能走,还能拆开搬运,进山出谷都方便得很。

  见时机已到,苏墨猛然跃起,高喊:“同志们,上!”

  埋伏在山坡两侧的战士如猛虎下山,迅速扑向瘫痪的列车,对着尚未缓过神的曰军工兵猛烈开火。

  砰!砰!砰!

  突突突——

  车厢里的曰军本就因剧烈翻车死伤惨重,不少人当场毙命,活着的也头晕脑胀,东倒西歪,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

  噗!噗!噗!

  一个个曰本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撂倒在地。

  侥幸未死、在地上挣扎的,战士们也不含糊,上去就是补枪,绝不留活口。

  几乎没费什么力气,苏墨便带着队伍干净利落地吃掉了这支运输队。

  打开第一节车厢,里面堆得严严实实,全是子弹和炮弹。

  子弹以6.5毫米有坂步枪弹为主,也有部分7.7毫米规格,正好对应三八式步枪、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