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事不好办啊-《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由于视角受限,从正面防线根本看不到主峰侧面303高地的真实状况。

  于是李云龙带着张大彪和苏墨迅速沿着战壕转移到右翼阵地。

  这里的视野开阔,正好能把苍云岭主峰侧坡上的303高地收入眼底。

  李云龙举起望远镜细细扫视了一圈,却什么都没发现。

  一旁的张大彪也凑上去看了看,低声嘀咕:“团长,这地方不太像设了指挥所啊,太安静了,不像有动静的样子。”

  的确,那片山坡上草木未动,毫无异常。

  十分钟过去了,依旧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扎营或布防的迹象。

  李云龙回头盯着苏墨:“小子,你凭什么断定坂田的指挥所就在这儿?”

  苏墨镇定回应:“我是结合战场形势推断出来的。”

  ——其实随口编了个理由应付。

  话音刚落,正在观察的李云龙忽然压低身子,眼睛一亮:“等等!”

  他重新举起步兵镜,死死盯住303高地的一处灌木丛——那里刚刚支起一根细长的金属杆,隐约还能看到一小截帐篷边角露了出来。

  那是电台天线。

  只有高级指挥单位才会配备。

  此刻出现在这种隐蔽位置,几乎可以确定——坂田的指挥中枢,就藏在那片山坡上!

  李云龙嘴角咧开,低声笑起来:“嘿嘿嘿,张大彪,瞧见没?303高地上真有个窝!”

  张大彪接过望远镜一看,顿时瞪大了眼:“我的老天爷……还真是!那帐篷角、还有天线,错不了,那就是坂田的指挥所!”

  他猛地拍了苏墨肩膀一下:“行啊你小子,还真让你给扒出来了!”

  李云龙脸上也绽出笑容,看向苏墨连连点头:“不错!要是这次能突出去,我请你喝一坛地瓜烧!”

  又扭头下令:“张大彪,赶紧把柱子叫来!”

  “是,团长!”

  没过多久,一个脸膛黝黑、模样朴实的战士小跑过来,立正敬礼:“报告团长,王承柱到,请指示!”

  李云龙拽着王承柱的胳膊,朝山顶上那顶显眼的帐篷一扬下巴:“柱子,瞧见没?那帐篷边上立着天线,八成就是坂田联队的指挥窝。

  你琢磨琢磨,有没有法子给它来一下狠的?”

  王承柱眯眼估了估距离,摆摆手说:“团长,太远了!这都超了咱们迫击炮的腿儿,打不着。

  除非把炮往前挪个五百米,要是能推上去,我保证让他炸窝。”

  坂田也不是傻子,指挥部哪会往炮口底下摆。

  李云龙咧嘴一笑:“行啊,那就把战线给我往前压五百米,你的活儿就一个——把那顶帐篷给我掀了。”

  王承柱啪地立正:“得令!可团长……眼下有个难处,炮弹剩得不多,就还俩了。”

  李云龙一听火往上冒:“你说啥?柱子啊柱子,你可真能造,咋就不知道省着点使呢?当我是开银号的?金山银山随你花?”

  转念一想,摆摆手:“罢了罢了,俩就俩吧。

  你就拿这两发拼命,给我结结实实轰他一家伙!要是炸翻了,回头请你喝地瓜烧;要是落了空,军法从事!”

  王承柱挺胸吼道:“是!柱子拼死也要办成这事!”

  李云龙扭头唤张大彪:“大彪,你带大刀队准备着,待会儿咱们反扑一波,打鬼子个措手不及,先把阵地往前抢五百米!”

  张大彪拍着胸脯响亮答话:“团长放心!论枪炮咱比不上小鬼子,可要论白刃拼刺刀,咱才是他们的祖宗!今天正好教教这些孙子做人的道理!”

  他又补了一句:“要不别浪费炮弹了,让我带一营直接冲进去,杀到坂田指挥部跟前!”

  李云龙摇头否了:“不成!打仗不能光靠蛮劲,得动脑子。

  瞎冲猛打,还没近身自己先报销了。”

  “俺老李不做亏本买卖。

  拿下指挥所,等于砍了敌人的脑袋,只要干掉坂田那个窝,咱们就能破围而出!”

  “传令下去,抓紧准备,马上动手!”

  张大彪应声而去:“是!”

  刹那间,阵地上杀气腾腾,人人摩拳擦掌。

  苏墨是张大彪手下的一名战士,也是大刀队的骨干。

  这意味着冲锋的时候,他也得提着刀往前冲。

  ……

  坂田联队指挥所内。

  一名中佐快步走到坂田信哲面前报告:“联队长,各部已抵达预定位置,只等您下令发起攻击。”

  坂田放下望远镜,盯着前方新一团的防线沉吟片刻:“不够,一个大队压上去还不够。

  命令第五步兵队出动,配合第三大队,合力进攻。”

  中佐略显迟疑:“联队长,不过是个捌陆军团,用得着动两个大队吗?”

  坂田目光锐利:“浦友君,你没发现吗?这支捌陆不同寻常。

  他们的布防极有章法,指挥官必定是个久经沙场的老手,不可轻视。”

  “你看他们构筑的环形工事,不是寻常套路,而是把战壕和散兵坑巧妙结合,布局看似随意,实则滴水不漏。

  虽说武器差些,可轻重机枪的配置位置却十分讲究。”

  “更厉害的是反应速度。

  刚才第五中队失利,正是因为对方在极短时间内布下雷区,从运动转入防御,干净利落。

  这种应变能力,绝非一般部队所有。”

  中佐点头称是:“您说得对。

  捌陆军素来擅长防御作战,惯用雷阵,但这支部队能在瞬息之间完成转换,足见其训练有素、经验丰富。”

  坂田冷声道:“传令各部,此战务必活捉或击毙对方指挥官。

  我很想知道,究竟是谁在跟我过招。”

  中佐肃然领命:“哈依!”

  大战一触即发。

  捌陆军战壕里,李云龙正在鼓舞士气。

  苏墨也已回到自己的岗位,握紧了手中的大刀。

  毕竟身为一名战士,就得守好自己的岗位。

  李云龙站在战壕里,目光扫过新一团的弟兄们,洪声喊道:“兄弟们!小鬼子拼刺刀是有点本事,咱们不少人吃过亏。

  可我李云龙就不信这个理儿——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脑袋顶上没多长角,他们还能飞天不成?谁怕谁啊!”

  “我常跟你们说,路窄碰上硬茬子,就看谁更敢豁出去!同志们,冲!”

  呜——呜——呜!

  冲锋号骤然吹响。

  战壕里的新一团战士立刻扣动扳机。

  哒哒哒……

  啪啪啪……

  突突突……

  顿时枪声如雷,火光四起!

  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砸向坂田联队的阵地。

  这突如其来的反扑,让坂田信哲一时间有些发蒙。

  怎么回事?

  这群被围得死死的捌陆军,难道还想凭着这点人马反打过来?

  此时的苏墨刚得了“超神射击”的能力,枪法精准得吓人。

  他伏在战壕边缘,手握一支98K狙击步枪,对着敌阵就是一轮狠打。

  稳住呼吸,锁定目标!

  开火!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曰军战壕里一个鬼子应声倒下。

  砰!

  又是一枪,再放倒一个。

  每一发子弹出去,必有人栽倒。

  简直是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边上几个战友看得目瞪口呆,连呼邪门。

  哒哒哒——

  这时,曰军那边一挺重机枪疯狂扫射起来。

  滚烫的子弹像镰刀割草一样横扫而来,直扑新一团的战壕。

  好几个战士躲闪不及,当场中弹牺牲。

  李云龙立刻察觉到了那挺火力凶猛的机枪。

  那是九二式重机枪。

  口径7.7毫米,精度高,有效射程八百米,每分钟能打出四百五十发子弹,用的是三十发弹板,初速超过七百米每秒。

  整套装备加上三脚架,足有六十五公斤重,威力惊人。

  而小鬼子把这玩意儿架在了七百米外的高地上。

  正常情况下,咱们的步枪根本够不着。

  张大彪趴在战壕边瞅了一眼,无奈地摇头:“团长,这帮鬼子精得很,把重机枪摆得远远的,咱们的步枪压根打不到。”

  新一团现在用的基本是三八式步枪和汉阳造。

  汉阳造:口径7.92毫米,全长九百五十五毫米,没装刺刀时重三公斤多点,枪管四百四十二毫米,初速六百四十米左右,最大理论射程四百米,实际打得准的也就二百米。

  三八式:口径6.5毫米,全长一米二七五,全重四公斤出头,枪管近八百毫米,初速七百六十五米每秒,表尺能标到两千四百米,打得远的也就四百六十米上下。

  想打七百米外的目标,确实难办。

  李云龙拿起望远镜观察片刻,眉头拧成了疙瘩:“这挺机枪不除掉,咱们冲都冲不出去。”

  他原本的计划是先清除前沿阵地的敌人,再往前推进五百米发起总攻。

  要是这挺机枪还在,冲锋就是送命。

  李云龙打仗从不蛮干,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冲,什么时候得动脑子。

  张大彪叹了口气:“眼下这事不好办。”

  可他和李云龙都没料到,此刻苏墨已经端稳了手中的98K狙击枪,枪口正对准五百米外那个操纵重机枪的鬼子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