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来来来,都坐下,边吃边聊!”

  众人重新落座,丁伟招呼炊事班上菜。

  不多时,一桌像样的饭菜端了上来——有炖鸡、红烧肉,还有几罐缴获的洋罐头。

  虽说不上豪华,但这已是独立团眼下能拿得出手的最好招待了。

  为的就是感谢苏墨带着他们打出局面、挣来家底。

  李云龙盯着桌子直咽口水:“哎哟喂,孔二愣子、老丁,你们这是翻身啦?伙食水平都赶上团部过年了!”

  孔捷笑道:“还不是托了苏墨的福?要不是他带着独立营连战连捷,咱们现在还在背‘发面团’的黑锅呢!”

  李云龙侧头看了眼苏墨,嘀咕一句:“这么说,我这也是沾了你的光,才有口热饭吃咯?”

  丁伟笑出声:“不然你以为呢?”

  “哈哈哈!”

  满屋子笑声响起。

  孔捷看向李云龙,摇头道:“我说老李,你也太走运了。

  手下有苏墨这种能打又能扛的狠角色,不然你早该枪毙八回了!”

  “违抗命令,任务没完成,总部只给你记个大过就算完?换别人,脑袋早搬家了!”

  丁伟也接话:“老李,旅长和总指挥对你真是仁至义尽,苏墨对你更是实心实意。”

  “你看,现在又批你新一团独立发展三个月,这待遇,多少人眼红都赶不上!”

  李云龙斜他一眼:“你还说我?你自己呢?刚打了胜仗就要高升,旅长对你就不够意思?”

  丁伟哼了一声:“高升个鬼!顶多平调,还得去拉新二团,任务重得像山压着,全是白手起家!”

  确实如此——独立团打了胜仗,总算甩掉了“软脚虾”的名号。

  旅部顺势让孔捷重回正职,正式接任独立团团长。

  而丁伟则另有任命:调任新二团团长,负责从零开始组建这支新部队。

  新二团是捌陆军新编建制,眼下兵员稀少,装备全靠自筹。

  一切,都得靠丁伟自己拼出来。

  孔捷眯着眼,冲丁伟咧嘴一笑:“老丁,慌什么?旅长不也给了你三个月整顿队伍的时间嘛。

  拉起一千多号人,对你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丁伟却皱着眉头,语气沉甸甸的:“你以为我是苏墨啊?人家三个月硬是把队伍扩到了三千多人!我可没那本事。”

  苏墨闻言只是笑了笑,摆摆手:“哪有什么了不起,多少沾点运气罢了。”

  “运气?”孔捷一拍桌子,“哪儿来的运气!这分明是真本事!苏墨,你得给我们讲讲门道——怎么把部队搞得这么红火?”

  丁伟也凑了过来,眼神亮晶晶的:“就是就是!人数上去了不说,枪炮齐全,兵也精悍,这里面肯定有讲究吧?”

  李云龙没吭声,但目光早已经落在苏墨身上,显然也是竖起了耳朵。

  苏墨看了看眼前这三位晋西北出了名的“铁三角”,缓缓说道:“其实真没什么玄机,要我说,关键就两条。”

  “第一条,还是咱们捌陆军的老本行——跟老百姓处好关系。

  群众基础打牢了,啥事都好办。”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百姓信你、护你,粮有人送、情报有人报,队伍自然就能站得住脚。”

  “第二条,就是打!”

  “一支队伍想真正立起来,光靠练不行,得打!在战火里磨出来的人,才顶用。”

  “一边打仗,一边收编流散武装、吸纳青壮,队伍越打越大,战斗力也在实战中提上来了。”

  当然,他心里清楚,自己最大的底牌是系统,这个绝不能提。

  李云龙、孔捷和丁伟听得频频点头,一个个若有所思。

  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实则道破了建军的根本。

  一个是根,扎进民心;一个是刃,淬于战阵。

  丁伟叹了口气:“佩服!苏墨,回头我一定去你根据地走一趟,好好取取经。”

  孔捷立马接话:“算我一个!要是不是团里脱不开身,我现在就想亲自跑一趟,当面谢你帮咱们独立团解决了大难题。”

  李云龙终于开口,笑着调侃:“孔二愣子、老丁,你们要是真去了苏墨的地盘,保管让你们看得目瞪口呆,回来能吹半年!”

  这话一出,反倒更勾起了两人的好奇心。

  苏墨笑着回应:“随时欢迎,来了我一定好好招待。”

  “那就说定了!”丁伟用力点头。

  酒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几人边吃边聊。

  不过苏墨始终没动多少酒,毕竟晚上还有任务要执行。

  这一顿饭下来,苏墨倒像是成了晋西北三位团长的“教书先生”。

  他们轮番提问,问题一个接一个,而苏墨也毫不保留,知无不言——都是自家兄弟,没必要藏着掖着。

  看着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对苏墨这般信服,连一向傲气的丁伟都频频点头称是,恐怕在整个晋西北,能让这三位“刺头”心服口服的,苏墨还真是头一个。

  席间,孔捷和丁伟多次向苏墨致谢,态度诚恳,毫无虚礼。

  李云龙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嘴角一直压不住地上扬——苏墨是他新一团的人,脸上自然有光。

  虽说四人当中,苏墨职位最低,只是个营长,可在场面上,却被三位团长捧得极高,俨然成了今晚最耀眼的那个。

  饭毕,苏墨起身告辞。

  他对李云龙、孔捷和丁伟拱了拱手:“团长,丁团长,孔团长,我这边还有事,先走一步了。”

  丁伟和孔捷连忙还礼:“去吧去吧,不强留你!”

  “不过往后得多走动啊。

  今天听你一番话,真是茅塞顿开。”

  “怎么说来着……哦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孔捷跟着附和:“没错没错!苏墨,别人我未必服气,但你,我孔捷真心佩服!改天一定登门拜访,好好看看你是怎么带兵的!”

  “欢迎之至。”苏墨笑着回应。

  李云龙也插了一句:“等咱们新一团各营归建,我把张大彪、沈泉他们都送去你那儿,好好跟你学学本事。”

  “你当他们的老师,绰绰有余!”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苏墨干脆答应。

  告别三人后,苏墨带着警卫班踏出独立团团部。

  孔捷望着那一队装备齐整、步伐整齐的警卫战士,忍不住感叹:“瞧瞧人家苏墨的兵,连身边的警卫班都这么精神!这日子过得,简直是肥得冒油啊……真是让人眼热!”

  苏墨一行人离开杨村后,并未直接折返新中村,而是调转方向,朝着藤县而去。

  到了藤县外一处缓坡上,苏墨取下背上的望远镜,仔细打量着县城的动静。

  只见城墙上下、城门前后,站岗的确实是身穿国军制服的士兵,可这些人衣衫凌乱,肩上扛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步枪、老套筒混杂着土造火铳,一看便知不是正规编制的队伍。

  稍一琢磨,苏墨心中已有判断——这伙守军,大概率是钏军!

  魏大勇站在一旁,目光在藤县和苏墨之间来回扫视,脸上写满不解,忍不住开口:“营长,咱们跑这儿来,图个啥?”

  苏墨轻笑一声,压低声音道:“瞧见前面那帮守城的兵没?依我看,八成是钏军的人。”

  “钏军?”魏大勇一听,神情顿时一变,眼中浮现出敬意,“还真是他们!那可都是硬骨头啊!装备差得要命,可打起鬼子来一点不含糊!”

  “一个个都是真汉子!”他语气里满是钦佩。

  毕竟魏大勇早年在中央军待过,曾与钏军兄弟并肩作战,亲眼见过他们在弹药不足、鞋都磨破的情况下,照样端着刺刀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