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很快就转到马思丁所属的这个少数民族的诸多问题上,老谢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毕竟现场马家念、马家庆两兄弟还在呢,总得留点儿口德。
于是大家都默契地闭上了嘴,只有前来帮忙的穆先白没有意识到,仍旧在那里说:“你们没来的时候嘛,他们回子就喜欢挑事的,我们放牧赶着羊回来嘛,路上羊粪拉的有,他们就跑到大队告我们的状。哎那是牲口嘛,要拉粪便我们控制不住的嘛,是不是这个道理嘛!”
李世英点着头:“等把羊群赶回圈里再来打扫一下就好了嘛,这不是故意找事吗?”
一大队内部的鸡毛蒜皮事,在李世英他们还是盲流身份、在一大队暂住的时候,这些事情人们是不怎么说的,但如今他们的身份变了,也属于一大队的一份子,有些事情社员们就无意识地讲了出来。
穆先白开了口,前来帮忙的罗振江也说:“他们团结的很,别看只有四户,咱们大队的汉人都是陆陆续续来的,之前都不认识,所以他们虽然人少,但是事情特别多。”
“以后他们就不会再挑事儿了!”李世英歇了一会儿,又继续用石夯砸着夹板里的土,他的力气很大,于是显得这句话也无可置疑了起来。
老谢悄悄对马家念说了两句,马家念憨笑着摆了摆手,他是个老实人,也看得出来从迪化一起出发的同伴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他觉得哪怕马思丁那四户人家都搬走了,他和自己的弟弟留在这里,也没人会欺负他们的。
正如他笃信的那样,轮到给他两兄弟盖房子的时候,除了同伴们,又多了好几个一大队的正式社员。
马家兄弟跟着大伙儿一起劳动也有半年多了,这两兄弟的为人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所以都愿意帮忙,帮他们快些安稳下来。
一直等到其他年轻人们都盖好了房子,大家这才转移阵地,给李世英他们帮忙。
偶尔帮一下忙的张全义也出现了,扛着铁锹,站在已经给李世英划定好的那块宅基地前:“我还是觉得你们应该在西边盖房子。”
李世英笑呵呵地往他口袋里塞了一包烟:“当初都说好了,书记可不能反悔啊。”
“不反悔,住这里也行,咱一大队的人口越来越多,将来东西两边都要安置新社员的,干活吧!”
张全义只是感叹一句而已,要知道从元宵节过后,公社那里给一大队安置了三十来口新人,还有七八个早到一步的年轻人们的同乡,这可比去年一年来到一大队的新人还要多啊!
这自然是一件大喜事,所以张全义已经不在乎马思丁那两户搬走了,看嘛,你们走了,有的是新人愿意来的,连带着他对先前坚持的规划也不怎么在意了。
所有的新房布局都是一样的,与杜新华的家一模一样,三间土屋,东西两间都可以住人,家里没那么多人的话,还可以空一间当个小仓库。厨房就在中间,这样做饭也方便。
布局一致,所以盖起来也快,李世英也没有提出额外的要求,他是觉得反正过几年肯定要重新盖砖瓦房的,土屋先凑合着住一下就行,没必要追求得过于精细。
盖土屋的土就在附近挖掘,因此张全义跟桑木江等大队干部们商量了之后,决定沿着村子内部的道路两侧都挖一条水沟出来。
边疆在民生方面的政策相对要宽松许多,比如社员们家家户户都有菜园,有人私底下养鸡养鸭,现在大队也允许并且支持养猪了,对此公社的态度是,既不知道也看不见。
没有自来水,没有井,社员们平日里用水都要去一道河那里挑的,所以浇菜用水一直是个很累人的事情。
张全义觉得,既然先前幺五部队的军人们已经帮忙挖了一条引水渠出来,就可以顺路引入村子里,由大队每天定时放水,这样社员家里浇菜就不用来回无数次去挑水了,这也算是大队为全体社员们的考虑了。
这样的好事,自然没人反对,所以春小麦播种结束后,一大队的劳动又多了一个,那就是挖水沟。
水沟里挖掘出来的泥土,刚好拉来筛一遍后充当夯土墙的原材料,可谓是一举多得,张全义对于自己的这个建议和决定相当自豪。
于是整个一大队从二月底开始,一直到四月份,主要的劳动任务就是:照料庄稼地干农活儿、村子里挖水沟、继续炸树开荒,以及帮助新社员们盖新房。
当李世英的三间坐北朝南的土屋盖好之后,他彻底松了一口气,又给老家写了一封信,给家里又寄回去了一百块钱。
在繁忙的劳动之余,李世英又接到了十来个矿石收音机的订单,四大队那里又多了三副木头麻将的订单,这让他、郭保生还有章进兴三个人每天都十分劳累,但日子就这么充实地过了下去。
四月中旬,许久不见的孙祥会又出现在了一大队,他看上去有些憔悴,是来询问李世英要不要上山挖野葱的。
“我们这些人都在忙着盖房子,怕是没法上山了,就是上山也得再等差不多二十天,能赶上挖野葱不?”
孙祥会挠了挠头:“五月份都可以一直挖的,不过今年野葱的收购价不怎么好,不想去的话就算了,说实话我也懒得去了。”
虽然新屋已经盖好,但李世英并没有着急着搬,他要等其他人的房子都盖好了再说,而且他现在住的屋子后面,还养着一头大白猪呢,新房没有院子,也没有猪圈,这头猪都没地方安置。
孙祥会心情有些低落,在书架上找了本小人书,便往李世英的火炕上一躺,看了一会儿,一声叹气就传了过来。
李世英正忙着做板凳,他不用下地干活、不用炸树开荒,盖房子之余也参加了挖水沟的劳动,毕竟他的本职工作还是一大队的木匠,所以社员们的木工需求他还要接了继续干的。
回头看了一眼,看到孙祥会把小人书盖到了脸上,李世英便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木屑,跑去厨房切了一小盘马肠子,拿了一个碗、两双筷子走了回来。
从书架旁边抓了一把花生,摸出一瓶酒来,他喊了一声:“要不喝一点儿?”
于是大家都默契地闭上了嘴,只有前来帮忙的穆先白没有意识到,仍旧在那里说:“你们没来的时候嘛,他们回子就喜欢挑事的,我们放牧赶着羊回来嘛,路上羊粪拉的有,他们就跑到大队告我们的状。哎那是牲口嘛,要拉粪便我们控制不住的嘛,是不是这个道理嘛!”
李世英点着头:“等把羊群赶回圈里再来打扫一下就好了嘛,这不是故意找事吗?”
一大队内部的鸡毛蒜皮事,在李世英他们还是盲流身份、在一大队暂住的时候,这些事情人们是不怎么说的,但如今他们的身份变了,也属于一大队的一份子,有些事情社员们就无意识地讲了出来。
穆先白开了口,前来帮忙的罗振江也说:“他们团结的很,别看只有四户,咱们大队的汉人都是陆陆续续来的,之前都不认识,所以他们虽然人少,但是事情特别多。”
“以后他们就不会再挑事儿了!”李世英歇了一会儿,又继续用石夯砸着夹板里的土,他的力气很大,于是显得这句话也无可置疑了起来。
老谢悄悄对马家念说了两句,马家念憨笑着摆了摆手,他是个老实人,也看得出来从迪化一起出发的同伴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他觉得哪怕马思丁那四户人家都搬走了,他和自己的弟弟留在这里,也没人会欺负他们的。
正如他笃信的那样,轮到给他两兄弟盖房子的时候,除了同伴们,又多了好几个一大队的正式社员。
马家兄弟跟着大伙儿一起劳动也有半年多了,这两兄弟的为人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所以都愿意帮忙,帮他们快些安稳下来。
一直等到其他年轻人们都盖好了房子,大家这才转移阵地,给李世英他们帮忙。
偶尔帮一下忙的张全义也出现了,扛着铁锹,站在已经给李世英划定好的那块宅基地前:“我还是觉得你们应该在西边盖房子。”
李世英笑呵呵地往他口袋里塞了一包烟:“当初都说好了,书记可不能反悔啊。”
“不反悔,住这里也行,咱一大队的人口越来越多,将来东西两边都要安置新社员的,干活吧!”
张全义只是感叹一句而已,要知道从元宵节过后,公社那里给一大队安置了三十来口新人,还有七八个早到一步的年轻人们的同乡,这可比去年一年来到一大队的新人还要多啊!
这自然是一件大喜事,所以张全义已经不在乎马思丁那两户搬走了,看嘛,你们走了,有的是新人愿意来的,连带着他对先前坚持的规划也不怎么在意了。
所有的新房布局都是一样的,与杜新华的家一模一样,三间土屋,东西两间都可以住人,家里没那么多人的话,还可以空一间当个小仓库。厨房就在中间,这样做饭也方便。
布局一致,所以盖起来也快,李世英也没有提出额外的要求,他是觉得反正过几年肯定要重新盖砖瓦房的,土屋先凑合着住一下就行,没必要追求得过于精细。
盖土屋的土就在附近挖掘,因此张全义跟桑木江等大队干部们商量了之后,决定沿着村子内部的道路两侧都挖一条水沟出来。
边疆在民生方面的政策相对要宽松许多,比如社员们家家户户都有菜园,有人私底下养鸡养鸭,现在大队也允许并且支持养猪了,对此公社的态度是,既不知道也看不见。
没有自来水,没有井,社员们平日里用水都要去一道河那里挑的,所以浇菜用水一直是个很累人的事情。
张全义觉得,既然先前幺五部队的军人们已经帮忙挖了一条引水渠出来,就可以顺路引入村子里,由大队每天定时放水,这样社员家里浇菜就不用来回无数次去挑水了,这也算是大队为全体社员们的考虑了。
这样的好事,自然没人反对,所以春小麦播种结束后,一大队的劳动又多了一个,那就是挖水沟。
水沟里挖掘出来的泥土,刚好拉来筛一遍后充当夯土墙的原材料,可谓是一举多得,张全义对于自己的这个建议和决定相当自豪。
于是整个一大队从二月底开始,一直到四月份,主要的劳动任务就是:照料庄稼地干农活儿、村子里挖水沟、继续炸树开荒,以及帮助新社员们盖新房。
当李世英的三间坐北朝南的土屋盖好之后,他彻底松了一口气,又给老家写了一封信,给家里又寄回去了一百块钱。
在繁忙的劳动之余,李世英又接到了十来个矿石收音机的订单,四大队那里又多了三副木头麻将的订单,这让他、郭保生还有章进兴三个人每天都十分劳累,但日子就这么充实地过了下去。
四月中旬,许久不见的孙祥会又出现在了一大队,他看上去有些憔悴,是来询问李世英要不要上山挖野葱的。
“我们这些人都在忙着盖房子,怕是没法上山了,就是上山也得再等差不多二十天,能赶上挖野葱不?”
孙祥会挠了挠头:“五月份都可以一直挖的,不过今年野葱的收购价不怎么好,不想去的话就算了,说实话我也懒得去了。”
虽然新屋已经盖好,但李世英并没有着急着搬,他要等其他人的房子都盖好了再说,而且他现在住的屋子后面,还养着一头大白猪呢,新房没有院子,也没有猪圈,这头猪都没地方安置。
孙祥会心情有些低落,在书架上找了本小人书,便往李世英的火炕上一躺,看了一会儿,一声叹气就传了过来。
李世英正忙着做板凳,他不用下地干活、不用炸树开荒,盖房子之余也参加了挖水沟的劳动,毕竟他的本职工作还是一大队的木匠,所以社员们的木工需求他还要接了继续干的。
回头看了一眼,看到孙祥会把小人书盖到了脸上,李世英便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木屑,跑去厨房切了一小盘马肠子,拿了一个碗、两双筷子走了回来。
从书架旁边抓了一把花生,摸出一瓶酒来,他喊了一声:“要不喝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