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依旧是个阴天。
西伯利亚的寒流转为犀利的北风,夹杂着冷空气在北天山的山间形成了山下肉眼可见的降雪,又将厚厚的积云不断向这个山间小盆地吹来。
半下午的时候,郭保生骑马从四大队回来了,他冻得已经没力气下马,恰好老谢跟几个年轻人从河坝那里拉着一架子车的劈柴,郭保生连忙喊着叫人帮忙。
几个人嘻嘻哈哈地将郭保生从马上架了下来,他扶着马鞍哆哆嗦嗦,两条腿已经没有知觉了。
“不是喊你穿着羊毛大衣么?你还说这天不冷,没事。”老谢责怪地说,让人把郭保生架了回去,又赶忙去沏奶茶、端炭盆。
郭保生还嘴硬:“谁想到骑在马上会这么冷啊!”他觉得自己穿得已经够厚了,但寒风总能够钻进来,他算是知道昨天李世英从六大队回来后为什么是那个样子了。
此时李世英正关着门躲在自己的小屋里,他的床铺还是夏天时候带来的薄被子和薄褥子,这几天他晚上睡觉都要把灶台烧着,多少有些热气,只是到了后半夜柴火都熄灭了,总会把他冻醒。
所以上午的时候李世英在屋子里挖了个小坑,捡了些鹅卵石镶嵌,做了个地坑式的火盆,用火钳将灶台炉膛里燃透的木柴拈出来,坐在那里烤火。
他坐在木桌旁,小心翼翼地把一块松香烤化,然后用一根细铁丝拨弄着,将一截电线跟一个弹簧片连在了一起。
卖一个矿石收音机就净赚五块钱,也就是周文育的心还不够黑,起价要得不够高,李世英也不好在这上面加价太多。
他那副木牌麻将还没有做完,图案倒是都已经雕刻好了,大概还有几十张需要用烧红的铁丝烙一下,用红油漆点一下,这样就有了两种颜色。
原本是心细的章进兴在帮他做这个事情的,但是上午李世英出了半天工,去河坝那里砍木头,下午就轮到章进兴了。
烧炭是为了给全体社员谋福利,所以这件事算是大队安排的劳动,也是要计入工分的,一大队的木工活儿需求太少了,所以李世英也情愿再赚点儿工分。
小屋的门被推开、又迅速地关上,缓过那股劲儿的郭保生裹着崭新的羊毛大衣钻了进来,他舍不得坐小板凳,怕大衣下摆拖到地上,干脆坐在了床上。
“木架子上有我从六大队买回来的散酒,要不要灌一口暖和一下?”
李世英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也遭了跟自己昨天一样的罪,他可没有存心捉弄,特意嘱咐郭保生穿着大衣出门的。
但郭保生觉得现在就穿大衣,再等一两个月该怎么穿?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乃是练家子,身体结实扛冻,只是多加了一件毛衣就出了门。
郭保生就去木架子上找到一个白玻璃瓶,打开后闷了一口,龇牙咧嘴地哆嗦了一下。
“这小麦酒就是不如高粱酒劲儿大,一口高粱酒下肚,真的是一线喉啊!”
其实宁远县也盛产高粱的,但巩乃斯酒厂并没有发展高粱酿酒工艺,先前张全义听到的传闻,说巩乃斯酒厂接到上级命令打算增开一条玉米酿酒的生产线,现在也没有了消息。
他歇了一会儿,看到上午章进兴烙的麻将牌都整齐地摆放在一个简陋的木盒里,便拿起几页纸,看了一看,夸赞地说:“章进兴干活就是心细啊,南方人都这样啊!”
麻将图样是程尝今手绘的,还特意用黑红两色墨水将图案画得非常清楚,章进兴就是照着图样,在对应的麻将牌上烙黑色、用红漆点红色的,做完一组,他还细心地用铅笔标注表示完工了。
于是郭保生很快就看明白了,便将大衣脱了,小心翼翼地叠放好,抱着木盒,找来工具,也坐在地火盆旁边忙活了起来。
跟李世英一起来到农场的这群年轻人都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眼里有活儿,还都是闲不住的人,这让张全义和桑木江都非常喜欢。
内地前些年吃大锅饭,许多人的热情就被迅速消耗了,毕竟干多干少,到了年底分的工分钱都大差不差,只要有一个人偷懒,那么很容易就形成风气。
边疆相比之下也有好处,毕竟地广人稀,有一个人偷懒,其他人就得多干活儿,自然就有人谴责,故而几乎没有什么懒人。
张全义不怎么喜欢的那个陈子祥,他的确是喜欢偷懒,但该他干的活儿从来不会叫人指责,也就是态度不怎么好而已。
可以说这个时代肯千里迢迢从内地跑到边疆来的人,就没有一个是懒的,毕竟懒人也不会走这么远的路来到这里不是?
两个人随意闲聊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手上的活儿一点儿也没落下,对于李世英干的事,郭保生是完全看不懂。
不管怎么说,李世英也是小学三年级的学历,郭保生还不如他,上到小学二年级,还没读完就被迫辍学了。
但李世英有一个好大哥,李世德毕竟小学毕了业,所以弟弟失了学,他还督促着李世英翻字典认字,老爹也管教得严,故而李世英还是有些文化在身上的。
因此组装矿石收音机这件事,郭保生完全插不上手,他能做的,就是按照李世英提供的尺寸,锯木板、剔抽拉槽线、用砂纸打磨,干的都是力气活儿。
李世英住的马棚在大队院子南门附近,离其他年轻人住的仓库差不多有三四十米,先前李世英从场部的废品收购站弄了些小人书,便有不少年轻人跑来借着看。
但这些小人书都是周文育当老师时从学生们手上没收来的,不成套,看了上文未必有下文,很快就都被年轻人们看了一遍。
至于那些文学杂志,李世英自己都看得非常慢,也就程尝今这个文化人借了几本回去翻看,然后就被冷落了。
屋子里逐渐暗了下来,李世英皱着眉站起身来,拉开房门一看,一声“卧槽”差点儿就脱口而出。
半下午时分还是惨淡的积云,那云层却是越积越厚,几乎就贴着北天山的山头压了过来,他吹了口浊气:“这是要下雪了啊!”
西伯利亚的寒流转为犀利的北风,夹杂着冷空气在北天山的山间形成了山下肉眼可见的降雪,又将厚厚的积云不断向这个山间小盆地吹来。
半下午的时候,郭保生骑马从四大队回来了,他冻得已经没力气下马,恰好老谢跟几个年轻人从河坝那里拉着一架子车的劈柴,郭保生连忙喊着叫人帮忙。
几个人嘻嘻哈哈地将郭保生从马上架了下来,他扶着马鞍哆哆嗦嗦,两条腿已经没有知觉了。
“不是喊你穿着羊毛大衣么?你还说这天不冷,没事。”老谢责怪地说,让人把郭保生架了回去,又赶忙去沏奶茶、端炭盆。
郭保生还嘴硬:“谁想到骑在马上会这么冷啊!”他觉得自己穿得已经够厚了,但寒风总能够钻进来,他算是知道昨天李世英从六大队回来后为什么是那个样子了。
此时李世英正关着门躲在自己的小屋里,他的床铺还是夏天时候带来的薄被子和薄褥子,这几天他晚上睡觉都要把灶台烧着,多少有些热气,只是到了后半夜柴火都熄灭了,总会把他冻醒。
所以上午的时候李世英在屋子里挖了个小坑,捡了些鹅卵石镶嵌,做了个地坑式的火盆,用火钳将灶台炉膛里燃透的木柴拈出来,坐在那里烤火。
他坐在木桌旁,小心翼翼地把一块松香烤化,然后用一根细铁丝拨弄着,将一截电线跟一个弹簧片连在了一起。
卖一个矿石收音机就净赚五块钱,也就是周文育的心还不够黑,起价要得不够高,李世英也不好在这上面加价太多。
他那副木牌麻将还没有做完,图案倒是都已经雕刻好了,大概还有几十张需要用烧红的铁丝烙一下,用红油漆点一下,这样就有了两种颜色。
原本是心细的章进兴在帮他做这个事情的,但是上午李世英出了半天工,去河坝那里砍木头,下午就轮到章进兴了。
烧炭是为了给全体社员谋福利,所以这件事算是大队安排的劳动,也是要计入工分的,一大队的木工活儿需求太少了,所以李世英也情愿再赚点儿工分。
小屋的门被推开、又迅速地关上,缓过那股劲儿的郭保生裹着崭新的羊毛大衣钻了进来,他舍不得坐小板凳,怕大衣下摆拖到地上,干脆坐在了床上。
“木架子上有我从六大队买回来的散酒,要不要灌一口暖和一下?”
李世英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也遭了跟自己昨天一样的罪,他可没有存心捉弄,特意嘱咐郭保生穿着大衣出门的。
但郭保生觉得现在就穿大衣,再等一两个月该怎么穿?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乃是练家子,身体结实扛冻,只是多加了一件毛衣就出了门。
郭保生就去木架子上找到一个白玻璃瓶,打开后闷了一口,龇牙咧嘴地哆嗦了一下。
“这小麦酒就是不如高粱酒劲儿大,一口高粱酒下肚,真的是一线喉啊!”
其实宁远县也盛产高粱的,但巩乃斯酒厂并没有发展高粱酿酒工艺,先前张全义听到的传闻,说巩乃斯酒厂接到上级命令打算增开一条玉米酿酒的生产线,现在也没有了消息。
他歇了一会儿,看到上午章进兴烙的麻将牌都整齐地摆放在一个简陋的木盒里,便拿起几页纸,看了一看,夸赞地说:“章进兴干活就是心细啊,南方人都这样啊!”
麻将图样是程尝今手绘的,还特意用黑红两色墨水将图案画得非常清楚,章进兴就是照着图样,在对应的麻将牌上烙黑色、用红漆点红色的,做完一组,他还细心地用铅笔标注表示完工了。
于是郭保生很快就看明白了,便将大衣脱了,小心翼翼地叠放好,抱着木盒,找来工具,也坐在地火盆旁边忙活了起来。
跟李世英一起来到农场的这群年轻人都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眼里有活儿,还都是闲不住的人,这让张全义和桑木江都非常喜欢。
内地前些年吃大锅饭,许多人的热情就被迅速消耗了,毕竟干多干少,到了年底分的工分钱都大差不差,只要有一个人偷懒,那么很容易就形成风气。
边疆相比之下也有好处,毕竟地广人稀,有一个人偷懒,其他人就得多干活儿,自然就有人谴责,故而几乎没有什么懒人。
张全义不怎么喜欢的那个陈子祥,他的确是喜欢偷懒,但该他干的活儿从来不会叫人指责,也就是态度不怎么好而已。
可以说这个时代肯千里迢迢从内地跑到边疆来的人,就没有一个是懒的,毕竟懒人也不会走这么远的路来到这里不是?
两个人随意闲聊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手上的活儿一点儿也没落下,对于李世英干的事,郭保生是完全看不懂。
不管怎么说,李世英也是小学三年级的学历,郭保生还不如他,上到小学二年级,还没读完就被迫辍学了。
但李世英有一个好大哥,李世德毕竟小学毕了业,所以弟弟失了学,他还督促着李世英翻字典认字,老爹也管教得严,故而李世英还是有些文化在身上的。
因此组装矿石收音机这件事,郭保生完全插不上手,他能做的,就是按照李世英提供的尺寸,锯木板、剔抽拉槽线、用砂纸打磨,干的都是力气活儿。
李世英住的马棚在大队院子南门附近,离其他年轻人住的仓库差不多有三四十米,先前李世英从场部的废品收购站弄了些小人书,便有不少年轻人跑来借着看。
但这些小人书都是周文育当老师时从学生们手上没收来的,不成套,看了上文未必有下文,很快就都被年轻人们看了一遍。
至于那些文学杂志,李世英自己都看得非常慢,也就程尝今这个文化人借了几本回去翻看,然后就被冷落了。
屋子里逐渐暗了下来,李世英皱着眉站起身来,拉开房门一看,一声“卧槽”差点儿就脱口而出。
半下午时分还是惨淡的积云,那云层却是越积越厚,几乎就贴着北天山的山头压了过来,他吹了口浊气:“这是要下雪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