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上午,李世英正在草棚下忙碌着,要给那个矿石收音机做个木匣子罩起来,就听见有人在大门外喊他的名字。
走出来一看,却原来是杜新华。
“事情办完了?”李世英打开南墙的大门,问道。
“办完了,这不是要回去么,寻思着顺路找你聊聊天。”杜新华将马儿拴在院门前,从口袋里摸出个梨子来,抛给李世英:“库尔勒的黄梨。”
正常来说,库尔勒的梨还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成熟,但也有早熟品种,卖价很贵,在伊犁河谷想吃到应季的梨还真有点儿难度的。
招呼着杜新华去洗了手脸,李世英从仓库那里提了个暖水瓶过来,给杜新华倒了一杯热茶,又从屋里的木桌上拈了一支香烟递给他。
他在一大队做木工,就是有这么点儿好处,逢着人时总能收到香烟,他又不抽,就都拿回来放在木桌上,又干脆抽空做了个小木盒专门存放,仓库那里有同伴缺烟了就自个儿来拿。
俩人随口聊着天,李世英也不问杜新华去场部干什么了,但杜新华自己却主动提了起来:“小李,你要不要小猪崽子?”
他指了指李世英的马棚,那里面放置石槽的那半边,先前被老谢他们帮忙搭把手隔出了小半间出来,空间不大,又被石槽一分为二,所以空荡荡的。
李世英一边跟他聊天,一边也没停下手里的活儿,闻言笑了起来:“咋了?你们养猪场还有销售任务啊?”
“那咋会有啥任务啊?这不是你们农场那里要买些小猪娃子,喂上几个月到年底就杀吃了么。”
“啥品种喂到年底就可以杀猪的啊?”
“新品种,乌克兰大白猪,苏联老大哥那里引进的,不像咱们国产的土黑猪,生下来养一年都不一定能杀得。”
李世英这才想起来,上次张全义用土制炸药的配方从团结农场那里换回了三头猪,前前后后已经宰杀了两回,还在大队院子里养着一头呢。
那三头猪有两头都是国产的土猪,黑色的毛发,嘴巴尖得像是野猪一样,个头也都不大,养上两年都没多少肉的。
乌克兰大白猪在五十年代就引入国内,但全面替代国产土黑猪是有一个过程的,杜新华把烟头踩灭继续说:“过几天我要押车往这边场部送一批白猪崽子,你要的话,我给你留一头,到时候给你送过来。”
李世英想了一想,养一头猪的确可以的,先前麦收的时候老谢在收割机后面拾了不少麦子,然后就丢在仓库里了。
当时一大队在麦子收割完毕后,就在麦地里放了一把火,把收割机没有收割到的麦穗儿一烧,然后有人提着扫帚去地里扫,烧得黑乎乎的麦粒儿拿回去喂鸡喂鹅。
后来他和郭保生去河对面给克里木江做家具,一大队的玉米收割仍旧非常粗放,老谢拉着章进兴俩人掰了两麻袋,然后又丢在了仓库。
小麦和玉米连卖的地方都没有,甚至张全义都已经发了话,谁家里养了鸡鸭鹅的,想要饲料尽管去大队院子仓库去取,那些玉米再放两年怕是彻底发霉了。
养上一头猪的话,养肥了卖给218国道过路的司机,肯定是能够出手的。伊犁河谷出产的粮食、水果、经济作物等大量运往迪化,在边疆,猪肉反倒成了少见的肉类,一向都是很容易卖掉的。
于是李世英点了点头:“那行,你给我留一头。多少钱?”
“要啥钱啊?都是老乡呢!”杜新华假意推让了一句,笑呵呵地说:“我也不问你多要,你给25块钱吧。”
这个价格当真不贵,毕竟这里是边疆,多民族混居的地方,而且国家政策还不是很开放。
李世英略一盘算,市场价是一公斤猪肉一块五毛钱,国产土黑猪的话能喂到七八十公斤,乌克兰大白猪估计能喂到超过一百公斤去了,喂个半年就能赚一百多块钱,相当可以了。
对于杜新华而言,他们的养猪场跟东方红农场的这笔业务,为了推销乌克兰大白猪,再加上小猪崽子生病等缘故,他是可以通过谎报多弄出来一两头的。
这一两头小猪崽子不走公账,他卖掉一头就是一笔钱,都落入自己的腰包,何乐而不为呢?
跟李世英说好了之后,杜新华接了一水壶的凉开水,便骑马告辞离去了。
李世英给那个矿石收音机做好了木匣子,大队暂时没有要紧的木工活儿,于是他也骑着马,朝东方红农场场部而去。
上次张全义说那个矿石收音机是花成本费请场部一个推荐上了大学的人帮忙做的,他就上了心。
眼下一台国产的收音机,哪怕最便宜的,在边疆也得一百块钱左右了,而张全义告诉他,这个矿石收音机总成本连十块钱都不到。
李世英不懂如何组装矿石收音机,但他可以向人请教学习啊,只要搞清楚了原材料都在哪里购买,等到冬天的时候,他学会了如何制作,好歹也能赚点儿小钱不是?
在老家的时候,他们村上也有个“老三届”的高中生,靠着课本和自己手搓,攒出了村里第一台矿石收音机。
他那时候还跟大哥一起跑去听了一回新鲜,只是那时候他可没有这么多想法,只是觉得收音机好歹也算是高科技玩意儿了,离自己很遥远。
但他现在的想法又有不同,自己还年轻,头脑也不差,还有学习进步的空间,那么就可以在时代局限的范围里,赚上些干净的钱。
骑马到了供销社,李世英先买了些礼物,其实就是两个水果罐头、一包奶糖,他还做了个可以当文具盒的小木盒,便按照向张全义打听到的地址找了过去。
场部的房屋很松散,尽管在建设时就做好了规划,街道小巷横平竖直,但家家户户的院子都很大,房屋建得也不那么整齐,就突出了一个“大”字。
恰是午饭过后,这户人家的进户大门不怎么大,围墙倒是用土夯得很高,李世英跳下马来,整理了一下衣服,便轻轻敲了敲门,喊了一嗓子:“你好,有人在家吗?”
走出来一看,却原来是杜新华。
“事情办完了?”李世英打开南墙的大门,问道。
“办完了,这不是要回去么,寻思着顺路找你聊聊天。”杜新华将马儿拴在院门前,从口袋里摸出个梨子来,抛给李世英:“库尔勒的黄梨。”
正常来说,库尔勒的梨还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成熟,但也有早熟品种,卖价很贵,在伊犁河谷想吃到应季的梨还真有点儿难度的。
招呼着杜新华去洗了手脸,李世英从仓库那里提了个暖水瓶过来,给杜新华倒了一杯热茶,又从屋里的木桌上拈了一支香烟递给他。
他在一大队做木工,就是有这么点儿好处,逢着人时总能收到香烟,他又不抽,就都拿回来放在木桌上,又干脆抽空做了个小木盒专门存放,仓库那里有同伴缺烟了就自个儿来拿。
俩人随口聊着天,李世英也不问杜新华去场部干什么了,但杜新华自己却主动提了起来:“小李,你要不要小猪崽子?”
他指了指李世英的马棚,那里面放置石槽的那半边,先前被老谢他们帮忙搭把手隔出了小半间出来,空间不大,又被石槽一分为二,所以空荡荡的。
李世英一边跟他聊天,一边也没停下手里的活儿,闻言笑了起来:“咋了?你们养猪场还有销售任务啊?”
“那咋会有啥任务啊?这不是你们农场那里要买些小猪娃子,喂上几个月到年底就杀吃了么。”
“啥品种喂到年底就可以杀猪的啊?”
“新品种,乌克兰大白猪,苏联老大哥那里引进的,不像咱们国产的土黑猪,生下来养一年都不一定能杀得。”
李世英这才想起来,上次张全义用土制炸药的配方从团结农场那里换回了三头猪,前前后后已经宰杀了两回,还在大队院子里养着一头呢。
那三头猪有两头都是国产的土猪,黑色的毛发,嘴巴尖得像是野猪一样,个头也都不大,养上两年都没多少肉的。
乌克兰大白猪在五十年代就引入国内,但全面替代国产土黑猪是有一个过程的,杜新华把烟头踩灭继续说:“过几天我要押车往这边场部送一批白猪崽子,你要的话,我给你留一头,到时候给你送过来。”
李世英想了一想,养一头猪的确可以的,先前麦收的时候老谢在收割机后面拾了不少麦子,然后就丢在仓库里了。
当时一大队在麦子收割完毕后,就在麦地里放了一把火,把收割机没有收割到的麦穗儿一烧,然后有人提着扫帚去地里扫,烧得黑乎乎的麦粒儿拿回去喂鸡喂鹅。
后来他和郭保生去河对面给克里木江做家具,一大队的玉米收割仍旧非常粗放,老谢拉着章进兴俩人掰了两麻袋,然后又丢在了仓库。
小麦和玉米连卖的地方都没有,甚至张全义都已经发了话,谁家里养了鸡鸭鹅的,想要饲料尽管去大队院子仓库去取,那些玉米再放两年怕是彻底发霉了。
养上一头猪的话,养肥了卖给218国道过路的司机,肯定是能够出手的。伊犁河谷出产的粮食、水果、经济作物等大量运往迪化,在边疆,猪肉反倒成了少见的肉类,一向都是很容易卖掉的。
于是李世英点了点头:“那行,你给我留一头。多少钱?”
“要啥钱啊?都是老乡呢!”杜新华假意推让了一句,笑呵呵地说:“我也不问你多要,你给25块钱吧。”
这个价格当真不贵,毕竟这里是边疆,多民族混居的地方,而且国家政策还不是很开放。
李世英略一盘算,市场价是一公斤猪肉一块五毛钱,国产土黑猪的话能喂到七八十公斤,乌克兰大白猪估计能喂到超过一百公斤去了,喂个半年就能赚一百多块钱,相当可以了。
对于杜新华而言,他们的养猪场跟东方红农场的这笔业务,为了推销乌克兰大白猪,再加上小猪崽子生病等缘故,他是可以通过谎报多弄出来一两头的。
这一两头小猪崽子不走公账,他卖掉一头就是一笔钱,都落入自己的腰包,何乐而不为呢?
跟李世英说好了之后,杜新华接了一水壶的凉开水,便骑马告辞离去了。
李世英给那个矿石收音机做好了木匣子,大队暂时没有要紧的木工活儿,于是他也骑着马,朝东方红农场场部而去。
上次张全义说那个矿石收音机是花成本费请场部一个推荐上了大学的人帮忙做的,他就上了心。
眼下一台国产的收音机,哪怕最便宜的,在边疆也得一百块钱左右了,而张全义告诉他,这个矿石收音机总成本连十块钱都不到。
李世英不懂如何组装矿石收音机,但他可以向人请教学习啊,只要搞清楚了原材料都在哪里购买,等到冬天的时候,他学会了如何制作,好歹也能赚点儿小钱不是?
在老家的时候,他们村上也有个“老三届”的高中生,靠着课本和自己手搓,攒出了村里第一台矿石收音机。
他那时候还跟大哥一起跑去听了一回新鲜,只是那时候他可没有这么多想法,只是觉得收音机好歹也算是高科技玩意儿了,离自己很遥远。
但他现在的想法又有不同,自己还年轻,头脑也不差,还有学习进步的空间,那么就可以在时代局限的范围里,赚上些干净的钱。
骑马到了供销社,李世英先买了些礼物,其实就是两个水果罐头、一包奶糖,他还做了个可以当文具盒的小木盒,便按照向张全义打听到的地址找了过去。
场部的房屋很松散,尽管在建设时就做好了规划,街道小巷横平竖直,但家家户户的院子都很大,房屋建得也不那么整齐,就突出了一个“大”字。
恰是午饭过后,这户人家的进户大门不怎么大,围墙倒是用土夯得很高,李世英跳下马来,整理了一下衣服,便轻轻敲了敲门,喊了一嗓子:“你好,有人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