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骑马来到叶娟家那个小院子外时,就从低矮的围墙看到院子里站着三个人,一个干瘦的老婆子正拉着叶娟絮絮叨叨地不知道说着什么,旁边站着一个穿绿军装、摘了肩章和袖章的年轻人,个子挺高,就是看上去傻乎乎的,一脸害羞的傻笑。
注意到叶娟似乎很抗拒,但那个老婆子就跟死缠烂打一般不住对着那个年轻人指指点点地介绍着,李世英便猜到了怎么一回事,于是在马背上高喊:“叶娟同志!”
看到李世英,叶娟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仿佛是来了救星一般,趁机摆脱了老婆子的纠缠,朝着院门口迎了过来:“是李大哥来了啊!”
李世英便将两匹马儿拴在院墙外,抽出步枪背在身后,挎着书包,踏步进了院子。他笑呵呵地掏出介绍信在两个人面前一亮:“我是河对面公社的,来找叶娟同志请教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打扰你们二位了。”
介绍信上盖着东方红公社和一大队的公章,是上次李世英来酒厂请教和参观时张全义给他开具的,庞大妈也不知道李世英的具体身份,但是看到公章,便下意识地相信了李世英的说法。
她本想继续纠缠两句,但叶娟却先开了口:“庞大妈,你说的事就算了吧,我这里还忙着呢,要不你再去别人家里打听打听?”说着便从屋里将几件礼品提了出来,硬塞回到了庞大妈手中。
李世英也不说话,只是盯着那个年轻人小田,小田被他盯得心虚,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叶娟便趁机推着庞大妈把两个人送出了院子。
庞大妈仍旧不死心,隔着低矮的围墙又高喊了一句:“小叶啊,大妈过两天再来找你说话啊!”
叶娟脸上还得保持着客套的微笑,看到俩人转过围墙看不见了,她嘟嘟囔囔地小声说:“还是别来了。”
李世英呵呵笑了起来,叶娟便去倒了茶水,李世英仍旧靠着屋门旁坐下了,笑着说:“想不想多清静两天?”
“怎么清静?”
“我们大队过两天还要去杏花沟采摘野杏子,然后继续酿果酒,请你当个技术顾问,多住几天,就没有这么多碎嘴子的老婆子上门打扰了。”
“我能顾问什么啊?”叶娟不住摆手。
“这是方便你跟邻居们准备的说辞,就是劳动的时候看一看,有哪些你觉得没做到位的就提出建议,总归我们还是按照自家酿果酒的办法在劳动的,肯定有不足之处。”
“那好吧,我就去当一回顾问。”
“我牵来了一匹小马,温顺的很,去我们一大队的时候你可以学一下怎么骑马,好学的很。”
“那我先去做午饭,然后把几只鸡都送到邻居家帮忙照看两天,我收拾下包裹就出发!”
从上个月中旬开始,得知叶娟丢了工作的不少邻居、前同事们,都打着关心的旗号,前来劝说叶娟,所有人的说辞都是一样的:你年龄也到了,又没有了工作,不如结个婚,也能养活自己,我有个表哥/表弟/朋友人很不错,不如你与他见上一面?
叶娟被搞得快要烦躁了,似乎所有人都认定了她只有结婚这么一条路才能让自己活下去,眼看着气氛变得愈发令人窒息,她也想先走出去散散心。
午饭是揪面片,亚麻油炒羊肉,胡萝卜、西红柿熬成浓汤,没有菠菜,而是用了上海青切段,加一点蒜泥,倒上香醋,这味道简直美滴很!
边疆的饮食主流是甘肃面食,随着内地各个省份的百姓流入,整体而言仍旧是以面食为主,但又糅合了各省的美食做法,结合边疆物产,就形成了新的特色。
反正李世英对于面食是永远吃不够的,这一顿饭显然是叶娟用了心的,他吃得很香,叶娟也很高兴,因为先前李世英每次来都不空手,她由于囊中羞涩,也没什么可以赠送的,也就送了李世英一双袖套而已。
于是她便尽量展示一下厨艺,在自己财力的前提下让李世英吃饱吃好。
吃过饭,叶娟便先去邻居家,只说要出门几天,请帮忙照料一下自己家养的几只小鸡,收拾了一个包裹,锁了门,俩人便准备出发。
李世英抱着那匹枣色小马的脑袋,让它不要乱动,然后耐心地说:“你先左脚放进马镫,抓着马鞍,对,就是这样,然后一用力就坐上去啦。”
叶娟并不是第一次骑马,她跟着父亲到了边疆后,在场部学校上了大半年,认识些同学,曾经试着骑过的,但几乎没有什么骑术。
李世英挑的这匹小马很是乖巧,叶娟按照指点坐上马背后,李世英解开缰绳递了过去:“等会儿我先牵着慢慢走一段路,等你坐稳了习惯一些了,小马也熟悉了,再说放开了走。”
叶娟不住点头,很是兴奋:“我以前只是在同学家里骑过一次,还是拴在那里的,这匹小马不会像那匹白马一样吧?”
李世英尴尬一笑:“那不会,那匹白马太欢快了,我们一大队的哈萨克牧民都不愿意骑的。”
他翻身上马,牵着枣色小马慢慢出了巷口上了大路,就看见斜对面巷子走出来一个中年妇女,远远地就朝叶娟打招呼。
叶娟一面回应,一面低声说:“快走。”李世英顿时知意,拉着小马小跑了起来。
跑了几百米,他才放缓了速度,看到叶娟脸色有些紧张,便安慰地说:“这匹小马跑不快的,你身体放松,根据动作调整一下重心,这样骑马才不会累。”
叶娟点着头,只是死死地抓着缰绳和马鞍前的高桥,李世英便告诉了她一些骑马的要点,到了团结农场的场部时,又跑去买了两瓶桔子汽水:“天热,出汗多,等到了河边,看看有没有早熟瓜。”
他注意到叶娟并没有带水壶,或许是不怎么出远门,就没有这么个习惯,便将另外一瓶汽水放进了书包。
两个人就这么慢慢骑着马儿,李世英讲解了该怎么骑马,叶娟也渐渐适应了,两匹马的速度也渐渐快了起来。
注意到叶娟似乎很抗拒,但那个老婆子就跟死缠烂打一般不住对着那个年轻人指指点点地介绍着,李世英便猜到了怎么一回事,于是在马背上高喊:“叶娟同志!”
看到李世英,叶娟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仿佛是来了救星一般,趁机摆脱了老婆子的纠缠,朝着院门口迎了过来:“是李大哥来了啊!”
李世英便将两匹马儿拴在院墙外,抽出步枪背在身后,挎着书包,踏步进了院子。他笑呵呵地掏出介绍信在两个人面前一亮:“我是河对面公社的,来找叶娟同志请教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打扰你们二位了。”
介绍信上盖着东方红公社和一大队的公章,是上次李世英来酒厂请教和参观时张全义给他开具的,庞大妈也不知道李世英的具体身份,但是看到公章,便下意识地相信了李世英的说法。
她本想继续纠缠两句,但叶娟却先开了口:“庞大妈,你说的事就算了吧,我这里还忙着呢,要不你再去别人家里打听打听?”说着便从屋里将几件礼品提了出来,硬塞回到了庞大妈手中。
李世英也不说话,只是盯着那个年轻人小田,小田被他盯得心虚,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叶娟便趁机推着庞大妈把两个人送出了院子。
庞大妈仍旧不死心,隔着低矮的围墙又高喊了一句:“小叶啊,大妈过两天再来找你说话啊!”
叶娟脸上还得保持着客套的微笑,看到俩人转过围墙看不见了,她嘟嘟囔囔地小声说:“还是别来了。”
李世英呵呵笑了起来,叶娟便去倒了茶水,李世英仍旧靠着屋门旁坐下了,笑着说:“想不想多清静两天?”
“怎么清静?”
“我们大队过两天还要去杏花沟采摘野杏子,然后继续酿果酒,请你当个技术顾问,多住几天,就没有这么多碎嘴子的老婆子上门打扰了。”
“我能顾问什么啊?”叶娟不住摆手。
“这是方便你跟邻居们准备的说辞,就是劳动的时候看一看,有哪些你觉得没做到位的就提出建议,总归我们还是按照自家酿果酒的办法在劳动的,肯定有不足之处。”
“那好吧,我就去当一回顾问。”
“我牵来了一匹小马,温顺的很,去我们一大队的时候你可以学一下怎么骑马,好学的很。”
“那我先去做午饭,然后把几只鸡都送到邻居家帮忙照看两天,我收拾下包裹就出发!”
从上个月中旬开始,得知叶娟丢了工作的不少邻居、前同事们,都打着关心的旗号,前来劝说叶娟,所有人的说辞都是一样的:你年龄也到了,又没有了工作,不如结个婚,也能养活自己,我有个表哥/表弟/朋友人很不错,不如你与他见上一面?
叶娟被搞得快要烦躁了,似乎所有人都认定了她只有结婚这么一条路才能让自己活下去,眼看着气氛变得愈发令人窒息,她也想先走出去散散心。
午饭是揪面片,亚麻油炒羊肉,胡萝卜、西红柿熬成浓汤,没有菠菜,而是用了上海青切段,加一点蒜泥,倒上香醋,这味道简直美滴很!
边疆的饮食主流是甘肃面食,随着内地各个省份的百姓流入,整体而言仍旧是以面食为主,但又糅合了各省的美食做法,结合边疆物产,就形成了新的特色。
反正李世英对于面食是永远吃不够的,这一顿饭显然是叶娟用了心的,他吃得很香,叶娟也很高兴,因为先前李世英每次来都不空手,她由于囊中羞涩,也没什么可以赠送的,也就送了李世英一双袖套而已。
于是她便尽量展示一下厨艺,在自己财力的前提下让李世英吃饱吃好。
吃过饭,叶娟便先去邻居家,只说要出门几天,请帮忙照料一下自己家养的几只小鸡,收拾了一个包裹,锁了门,俩人便准备出发。
李世英抱着那匹枣色小马的脑袋,让它不要乱动,然后耐心地说:“你先左脚放进马镫,抓着马鞍,对,就是这样,然后一用力就坐上去啦。”
叶娟并不是第一次骑马,她跟着父亲到了边疆后,在场部学校上了大半年,认识些同学,曾经试着骑过的,但几乎没有什么骑术。
李世英挑的这匹小马很是乖巧,叶娟按照指点坐上马背后,李世英解开缰绳递了过去:“等会儿我先牵着慢慢走一段路,等你坐稳了习惯一些了,小马也熟悉了,再说放开了走。”
叶娟不住点头,很是兴奋:“我以前只是在同学家里骑过一次,还是拴在那里的,这匹小马不会像那匹白马一样吧?”
李世英尴尬一笑:“那不会,那匹白马太欢快了,我们一大队的哈萨克牧民都不愿意骑的。”
他翻身上马,牵着枣色小马慢慢出了巷口上了大路,就看见斜对面巷子走出来一个中年妇女,远远地就朝叶娟打招呼。
叶娟一面回应,一面低声说:“快走。”李世英顿时知意,拉着小马小跑了起来。
跑了几百米,他才放缓了速度,看到叶娟脸色有些紧张,便安慰地说:“这匹小马跑不快的,你身体放松,根据动作调整一下重心,这样骑马才不会累。”
叶娟点着头,只是死死地抓着缰绳和马鞍前的高桥,李世英便告诉了她一些骑马的要点,到了团结农场的场部时,又跑去买了两瓶桔子汽水:“天热,出汗多,等到了河边,看看有没有早熟瓜。”
他注意到叶娟并没有带水壶,或许是不怎么出远门,就没有这么个习惯,便将另外一瓶汽水放进了书包。
两个人就这么慢慢骑着马儿,李世英讲解了该怎么骑马,叶娟也渐渐适应了,两匹马的速度也渐渐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