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报复性的偷盗行为-《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

  这些天孙祥会一直没有继续赶着马车到处卖货,他这个小买卖也当真辛苦,沿着国道到处跑,不过也确实赚了些钱。

  但由于长期不参与六大队的集体劳动,便引起了一些社员的不满,卢林听到消息,就找到孙祥会,孙祥会便买了礼物给大队干部送了一回,然后就此休息了小半个月。

  没事干的时候,他就跑到砖厂找李世英聊天、喝茶,李世英觉得趁着入冬前,还可以继续开拓一下业务,便找孙祥会帮忙,由他牵引着给介绍些业务。

  他表示可以给孙祥会一笔业务介绍费,但孙祥会拒绝了,表示帮忙可以,过几天卖他一批好砖、给他家里盘一个火炕就行了。

  于是李世英准备去五、七、八、九三个大队转一圈,一个大队哪怕能拉来十个火炕的单,那也是三万多块砖、一千多块钱了。

  东方红公社辖区面积超过三百平方公里,差不多抵得上李世英老家那个公社五个大小了,但是在宁远县却算不得最大。

  以东方红农场场部为中心,二大队在最西边,三大队在西南,六大队在北边,一大队在东边,再向东就是四大队和五大队,接着是七大队、九大队,八大队则挨着国道,在最东北方向。

  李世英不如孙祥会交友广泛,所以他拉上了孙祥会居中介绍,俩人骑着马,就这么一路向东而去。

  等到李世英俩人沿着国道从八大队那里转回到五大队、然后往四大队这边赶路的时候,在半路上遇到了老谢,老谢怀里还抱着一只小土狗。

  “老谢!”见到老谢,李世英很高兴,他事情多,在家里的时间少,也是好些天没见着他了。

  “你这咋想起来去要条狗啊?”孙祥会好奇地问,他经常往一大队跑,一起上山挖草药的朋友们家里都很熟悉了。

  “村里进贼了!”老谢的马术不怎么好,他努力拉着胯下的那匹小马,与李世英两人并肩而行:“前些天你们不在家,咱们大队几户四川人晾在院子里的香肠晚上都被偷干净了,四大队丢了一头牛、三匹马。”

  “昨天下午牧业小队的哈萨克牧民下山回来,说咱们大队在山脚下那边放牧的马也跑丢了三匹,这绝对是被贼盯上了!”

  孙祥会顿时看向了李世英,然后问:“我们六大队那边有啥情况?”老谢摇了摇头:“没听人说,应该是没事的。”

  “他娘的这帮龟孙的动作倒是挺快的!”

  老谢愣了一下,也反应了过来:“你是说…先前被四大队赶走的那几个淮阳人?”

  “除了他们,还能有谁?这明显是报复四大队,回来的路上顺手在咱们一大队又偷了一回,然后就往北天山那边躲,又看到咱们牧业小队散落在外面的马,就顺手牵羊了呗。”

  “那去报案,抓他们狗日的!”

  孙祥会却先摇着头:“这都是猜测,虽然我也觉得很合理,但是咱们没有抓住现行,找不到证据。假设真的是那群人干的,他们的行动路线大概就像小李说的那样,但是咱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往那拉提那边去了,还是往伊宁市那边去了。”

  “咱们就是组织人手去追,估计也没戏。这些人肯定是不走国道,就从北天山那边走,山里这么大,藏个几天都没问题,而且他们还可能往北翻天山的。”

  这里就又显着地广人稀的坏处了,山里面除了哈萨克牧民、护林员和偶尔去采药的人群,基本上就再也遇不到其他人了,北天山山脚下到处都是长满了树林的山坡,就是藏二三十个人找起来都困难的很。

  老谢叹了口气,摸了摸怀里那只瑟瑟发抖的小土狗钻在他怀里的脑袋:“还是得养条狗看家,我那院子北头没有封,这要是进了贼,至少狗子还能叫唤两声报个信!”

  一大队家里养狗的不多,平日里防备的主要是从山上跑下来的一些小野兽,比如野猫、狐狸、野猪啥的,没有遇到事情之前,社员们根本就没有防备着外人的想法。

  三个人就这么一路回到村里,将马儿还回到马棚那边,李世英拉着孙祥会刚回到家,一锅热水都还没烧开,张全义就跑了过来。

  “四大队和咱们大队遭了贼,这事儿你知道了吧?”看到李世英点了点头,张全义便问:“你是不是知道些线索?”

  先前李世英就曾经向他示警,那时张全义根本就没朝这方面多想,谁曾想半个月不到,还真就出现了这么一档子事。

  “六大队那里没事吧?”

  “没听说丢了什么东西,不过场部那边有个职工白天洗的几件衣服晾在院子里没有收,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被偷了。”

  李世英一阵无语,这么一盘算的话,那伙贼人很有可能是半夜从场部一路向东,先偷一大队,又偷四大队,接着向北钻进了北天山,然后又在那边偷了一大队的三匹马。

  于是他说:“前段时间我从砖厂回来,在国道上看到四五个盲流,贼眉鼠眼不像是好人,毕竟内地来的人越来越多,鱼龙混杂的,啥样的人物都有,所以就给大队提个建议,至于到底是谁干的,我也不知道。”

  他和孙祥会可以猜测偷盗是陈战胜那一帮人干的,但终究只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这种猜测私下里说说可以,对着张全义这个大队书记这么说,就不大合适了。

  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两三天,这样的时间,足够那群小偷向西离开了宁远县,或者向东在那拉提把牲畜都给处理掉了。

  “我猜最多一个月,这伙小偷还要动手。说不定今年第一场雪一下,他们又该行动了。”

  李世英很厌恶陈战胜那一伙人,因为他们真的就是凭极少数一群人,就把河南人的名声在伊犁河谷给彻底败坏了,他实在不想以后遇到人,故意指着井盖说那是“大豫通宝”,这样的玩笑真的一点儿也不好笑!

  张全义神色很严肃,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李世英的猜测很有道理,因为众所周知,边疆的“风俗”,是一旦入冬,社员们喜欢凑在一家里玩耍、聊天,消磨打发时间。

  故而那个时候,许多大队里的院子都是空的,非常适合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