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砖厂要发展-《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

  叶娟坐在树下,将纸垫在膝盖上飞快地写好,将东西装好系紧,却又犯了难,她不确定自己能否将这个小袋子抛到河对岸去。

  李世英还在跟那匹白马搏斗,即便被绑了前腿,那白马仍旧倔强地一蹦一跳想要撒着欢地跑一圈,实在是这一片开垦出来的土地实在够空旷,白马觉得不跑上一回未免辜负了这么好的机会。

  “踏马的!”

  李世英箍着白马的脖子,这匹马儿的鬃毛很长很飘逸,原本他骑着从村子出来时,还觉得自己仿佛是个王子,此刻却狼狈不堪。

  实在是这马儿太兴奋了,看到李世英阻拦,它就将大脑袋伸了过来,用大鼻孔朝李世英的脑袋上喷气,又伸出舌头狠狠地在李世英的脸上舔了一下。

  李世英的半边脸顿时变得湿漉漉的,然而白马得意地嘶鸣了一声,咧开大嘴笑了起来,非常影响它身为白马的气质。

  “你先找一块石头,试着丢一下,就知道该使多大劲儿了!”

  一边安抚着过于兴奋的白马,李世英一边扭头大声喊。

  叶娟便去找了几块河边的鹅卵石,使劲儿丢向了河对岸,找准了力度后,她将系紧的小袋子用力丢了过来,身形跟着向前一扑,差点儿没站稳。

  这一回她用的力气很大,小袋子被丢到了河北岸的青草丛中,然后顺着青草向下滚落,李世英连忙跑去想要接住,却被白马趁机向前一跳,他便被拉扯得一屁股坐倒在地上。

  顾不得教训白马,李世英扯着缰绳走了两步,看到那个小袋子并没有滚落到河里,便松了一口气,拽着白马又走了几步,这才将小袋子捡了起来。

  他将小袋子举在半空向叶娟示意,然后狠狠地给了白马一巴掌,这货实在是太兴奋以至于显得过于亢奋了。

  “你是怎么过来的?”

  李世英大声喊,顺手解开了布袋,掏出纸来看了一眼,还好,那张被叠好的纸只被河水浸湿了一角。

  叶娟将后背的草帽戴在了头上,又从树下拿起了先前郭保生送给她的那根木棍:“我是走路过来的,这里也不远。”

  她说的“不远”就很有边疆特色了,也就是几公里的路程而已。

  好在河对岸离团结公社那边的县道也不算远,而且叶娟的身后也被团结公社四大队给炸树开荒了出来,倒也没什么危险。

  李世英看了看西边的太阳,大声说:“那你赶快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过两天我就去你们那里,到时候给你带些我们大队的奶疙瘩和马肠子!”

  因为帮着穆先白给他爷爷砌了个火炕,又帮着两户哈萨克社员家里砌了火炕,李世英不收钱,便收到了社员们送来的奶疙瘩和马肠子等食物。

  一个手心大小的、硬邦邦的奶疙瘩,李世英当零食就能吃上两三天,收的实在太多,李世英也发愁该怎么处理,他老爹老妈也不怎么吃得惯。

  “好!”叶娟使劲儿挥了挥手,便提着木棍朝南边走去,李世英看她走得远了,身影被河对岸的树林挡住再也看不见,这才扭头看向了仍旧在一蹦一跳的白马:“行了,别跳了,带你遛一遛!”

  他解开了绑在白马前腿的缰绳,翻身上马:“驾!”白马顿时狂奔了起来,夏日的风并不急切,但李世英耳旁却听见了“呜呜”的风声。

  狂奔了好一阵子,东面传来了一声炸树的巨响,白马受惊似地停了下来,前蹄腾空,调头又朝西边狂奔了起来,却差点儿把李世英从马背上甩下来。

  一直在野地里狂奔了二十多分钟,撒欢完毕、憋了许久的精力终于发泄完了,白马总算是停了下来。

  李世英觉得自己的屁股要被颠成两半了,难怪大队的社员们出行从来不借这匹白马,这简直就是一条大号的哈士奇啊!

  叶娟的字体很娟秀,写得也很规整,她帮着李世英打听了五户有意向的职工,李世英盘算了一下,四大队、六大队、场部,再加上河南岸杜新华家那边、酒厂居民区,前前后后已经有六十来户人家了。

  这么一算的话,也有六万多块红砖的需求、差不多两千多块钱的收入了。

  李世英便去找张全义,他觉得可以将一大队已经学会砌火炕的社员们固定分成几个工作小队,每个小队负责一片区域,这样人员安排起来也方便许多。

  将白马还到马棚那里,李世英用一种怪异的罗圈腿姿势朝大队院子那边走去。进了大院,恰好张全义从厕所那里走过来,奇怪地问:“你这是咋了?摔跤了?”

  “刚骑白马出去了一趟。”

  张全义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一大队牧业小队马棚那里的白马,不用特指大家都知道是哪一匹。

  李世英说明了来意,张全义点着头:“可以,你就看着办。”砖厂交给李世英负责后,他就不怎么操心了,生产有李世英管着,大队安排了个会计,至少没人反映过李世英的不称职。

  “我这两天跟幺五部队医院谈了一下,医院么有意扩建,这需要的砖头就大了。”

  随着这两年涌入边疆的内地人越来越多,像是学校、医院这样的公共服务机构也都有意扩大场地,张全义一直盯着这样的大生意。

  “这是好事啊,这两天我继续组织开窑烧砖。”李世英觉得可以不再采用先拿订单再开工的生产模式,多烧制一些红砖,先堆放起来,总归是能够卖掉的。

  这种消费一旦被刺激开来,就是细水长流的买卖,若是医院的订单能够拿下,李世英飞快地心里盘算了一下,今年一大队的集体收入怎么也得多个万把块钱。

  这样年底大队分钱,每户社员又多了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一直这么良好地发展下去的话,再过个两三年,大家就都存够了起砖瓦房的钱,那时候砖厂就该迎来最旺盛的生产发展期了。

  蹭了张全义的一杯茶水,李世英这才慢悠悠地朝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