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校园旁的直营店-《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

  李二狗跑遍省城菜市场,虽谈下几个摊贩,但销量零星;陈向东联系媒体,却因“村办企业没名气”屡屡碰壁,省城办事处的气氛一度沉闷。

  许青山拿着市场调研笔记,盯着大学城的地图看了整整一夜——学生流量大、消费集中,还对新鲜特色食品接受度高,这不正是绕开商场壁垒的突破口?

  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李二狗直奔大学城,在靠近宿舍区的巷子里,盘下了一间十来平米的小店。门面不大,却紧邻两所大学的必经之路,租金比商场进场费便宜太多。“咱不开专柜,开直营店!”许青山拍着门板,眼里闪着光,“就叫‘磨盘山特色粉品店’,现场煮粉、现做现卖,主打学生市场!”

  李二狗愣了:“现场煮粉?咱以前只卖包装货,这能行吗?”

  “咋不行?”许青山笑着说,“学生图方便、爱新鲜,现场煮的粉条更香,还能让他们尝出咱‘磨盘山’的真味道,比光卖包装货更能打出口碑!”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忙得脚不沾地。李二狗负责装修,把小店刷得干干净净,墙上贴满“磨盘山”的红标签,还摆上几个竹筐,装满新鲜的红薯粉条和香菇调味包,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陈向东设计菜单,除了经典的带料粉条,还推出了适合学生口味的酸辣粉、红薯凉粉,定价都在一块五以内,亲民又实惠;许青山则琢磨着试吃活动,准备开业前三天,每天前50名学生免费吃一碗酸辣粉。

  开业当天,小店门口挂起红灯笼,李二狗穿着干净的粗布褂子,在灶台后煮粉,滚烫的开水浇在粉条上,瞬间腾起白雾,鲜香味顺着巷子飘开。陈向东拿着宣传单,在大学门口吆喝:“免费试吃磨盘山酸辣粉!纯红薯粉条,手工做的,不好吃不要钱!”

  一开始,学生们只是好奇地张望,没人敢上前。直到一个戴眼镜的女生犹豫着走进来:“真的免费吗?”

  “当然!”许青山笑着递上一碗刚煮好的酸辣粉,红亮的辣椒油、鲜香的调味包,配上透亮的粉条,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女生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哇,这粉条好筋道!酸辣味也够劲!”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学生们渐渐围了上来。免费试吃的队伍排起了长队,巷子里满是学生的欢声笑语。吃完粉的学生,有的当场买了包装好的带料粉条,有的则问着下次开业的时间。李二狗在灶台后忙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合不拢嘴:“许总,这学生市场,真成了!”

  开业三天,小店每天都被学生挤得满满当当。三天后恢复原价,依然有不少学生来光顾,有的是冲着酸辣粉来的,有的则是专门买包装粉条,说要带给家人尝尝。更惊喜的是,学生们还主动帮着宣传,“大学城有间超好吃的红薯粉店”的消息,很快在两所大学的校园里传开了。

  许青山站在小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心里满是欣慰。绕开商场的高壁垒,从学生市场入手,这条路走对了。这间小小的直营店,不仅是“磨盘山”在省城的第一个稳固落脚点,更是他们打开省城市场的一把钥匙。他知道,只要把学生口碑做扎实,再慢慢辐射周边社区、拓展更多直营店,“磨盘山”的牌子,迟早会在省城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