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刚洒满磨盘沟,村口的柏油路尽头就扬起一阵尘土。先是两辆闪着警灯的摩托车开道,紧接着三辆草绿色吉普车、两辆面包车载着浩浩荡荡的队伍驶来,车身上“地区行署”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省报的报道不仅让“磨盘山”名声大噪,更引来了地区副专员李为民一行的专程视察。
消息早就传到了公社,刘副主任穿着簇新的中山装,提前半小时就领着公社干部在村口等候。可当车队缓缓停下,李副专员下车后径直走向迎上来的许青山,压根没先理会他时,刘副主任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血色一点点褪去,变得惨白如土。他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双手在背后绞在一起,指尖冰凉——当初他处处刁难磨盘沟,说许青山“搞资本主义”,如今人家被地区领导当成典型视察,自己这张脸往哪儿搁?
“许青山同志,你可是给咱地区的农村经济立了个好榜样!”李副专员握着许青山的手,声音洪亮,“省报那篇报道我看了,农产品深加工、注册商标、打假维权,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远见!”
许青山笑着回应:“全靠党的政策好,还有乡亲们齐心协力。李专员,我带您去看看我们的生产线。”
队伍浩浩荡荡往村里走,村民们闻讯赶来,围在道路两侧,孩子们跟在车队后面跑,脸上满是新奇。刘副主任硬着头皮跟在人群边缘,想上前搭话,可看到李副专员专注听许青山介绍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额头上冒出细密的冷汗。
第一站是油坊,崭新的榨油机正嗡嗡作响,金黄的菜籽油顺着管道流进油桶。李副专员弯腰闻了闻,点头称赞:“自己建油坊,既解决了生产用料,又能给村民供油,还能带动周边种油菜,这产业链想得周到!”许青山顺势汇报:“我们现在是红薯喂猪、猪粪肥田、油菜榨油、油渣当饲料,形成了闭环,村民每亩地能多赚三成。”
走到粉条厂,李副专员拿起一包印着“磨盘山”商标的带料粉条,指着包装上的“R”标问:“听说你们是全县第一个注册商标的村办企业?”陈向东赶紧递上商标注册证,补充道:“多亏了许总远见,注册后我们查处了假冒作坊,现在‘磨盘山’的牌子在周边市县都认得出!”李副专员翻看注册证,对随行的地区农业局局长说:“这种知识产权意识,别说农村企业,就是不少县办企业都比不上,得好好推广!”
在调味包生产车间,张婶正带着妇女们分装香菇香料包。李副专员尝了一口刚煮好的带料粉条,鲜香味直窜鼻腔,当即拍板:“这产品好!方便、味正,适合工人、知青和出差的人,我看能往地区供销社推广,让更多人吃到磨盘沟的好东西!”
一路走下来,李副专员问得仔细,从村民年收入到生产线规模,从知青管理到未来规划,许青山都答得条理清晰。当听到磨盘沟村民人均年收入比去年翻了一倍,还能分红、入股时,李副专员更是欣慰:“这才是改革开放的意义!让农民靠自己的双手富起来,磨盘沟要做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样板!”
随行的县领导们纷纷围着许青山,递名片、留电话,说要组织其他村来学习经验。刘副主任站在人群外,看着被众人簇拥的许青山,再想想自己当初的阻挠,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双腿都有些发软。李副专员临走前,忽然瞥见角落里的他,淡淡问了句:“刘副主任,磨盘沟发展得这么好,公社当初给了不少支持吧?”
刘副主任脸一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冷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面色比刚才更难看了。许青山见状,上前打圆场:“公社一直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刘副主任也给了不少指导。”这话听在刘副主任耳里,却更像无声的讽刺,让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车队驶离磨盘沟时,李副专员摇下车窗,对许青山喊:“好好干!地区会给你们政策支持,争取把‘磨盘山’做成全省的知名品牌!”
看着车队远去的背影,村民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刘副主任低着头,悄悄溜走了,那落寞的背影和刚才浩浩荡荡的车队形成鲜明对比。许青山站在村口,望着磨盘沟的厂房、田地,心里清楚,这场视察不是终点,而是磨盘沟步入更高舞台的起点。有了地区领导的认可和背书,“磨盘山”的路,只会越走越宽。
消息早就传到了公社,刘副主任穿着簇新的中山装,提前半小时就领着公社干部在村口等候。可当车队缓缓停下,李副专员下车后径直走向迎上来的许青山,压根没先理会他时,刘副主任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血色一点点褪去,变得惨白如土。他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双手在背后绞在一起,指尖冰凉——当初他处处刁难磨盘沟,说许青山“搞资本主义”,如今人家被地区领导当成典型视察,自己这张脸往哪儿搁?
“许青山同志,你可是给咱地区的农村经济立了个好榜样!”李副专员握着许青山的手,声音洪亮,“省报那篇报道我看了,农产品深加工、注册商标、打假维权,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远见!”
许青山笑着回应:“全靠党的政策好,还有乡亲们齐心协力。李专员,我带您去看看我们的生产线。”
队伍浩浩荡荡往村里走,村民们闻讯赶来,围在道路两侧,孩子们跟在车队后面跑,脸上满是新奇。刘副主任硬着头皮跟在人群边缘,想上前搭话,可看到李副专员专注听许青山介绍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额头上冒出细密的冷汗。
第一站是油坊,崭新的榨油机正嗡嗡作响,金黄的菜籽油顺着管道流进油桶。李副专员弯腰闻了闻,点头称赞:“自己建油坊,既解决了生产用料,又能给村民供油,还能带动周边种油菜,这产业链想得周到!”许青山顺势汇报:“我们现在是红薯喂猪、猪粪肥田、油菜榨油、油渣当饲料,形成了闭环,村民每亩地能多赚三成。”
走到粉条厂,李副专员拿起一包印着“磨盘山”商标的带料粉条,指着包装上的“R”标问:“听说你们是全县第一个注册商标的村办企业?”陈向东赶紧递上商标注册证,补充道:“多亏了许总远见,注册后我们查处了假冒作坊,现在‘磨盘山’的牌子在周边市县都认得出!”李副专员翻看注册证,对随行的地区农业局局长说:“这种知识产权意识,别说农村企业,就是不少县办企业都比不上,得好好推广!”
在调味包生产车间,张婶正带着妇女们分装香菇香料包。李副专员尝了一口刚煮好的带料粉条,鲜香味直窜鼻腔,当即拍板:“这产品好!方便、味正,适合工人、知青和出差的人,我看能往地区供销社推广,让更多人吃到磨盘沟的好东西!”
一路走下来,李副专员问得仔细,从村民年收入到生产线规模,从知青管理到未来规划,许青山都答得条理清晰。当听到磨盘沟村民人均年收入比去年翻了一倍,还能分红、入股时,李副专员更是欣慰:“这才是改革开放的意义!让农民靠自己的双手富起来,磨盘沟要做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样板!”
随行的县领导们纷纷围着许青山,递名片、留电话,说要组织其他村来学习经验。刘副主任站在人群外,看着被众人簇拥的许青山,再想想自己当初的阻挠,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双腿都有些发软。李副专员临走前,忽然瞥见角落里的他,淡淡问了句:“刘副主任,磨盘沟发展得这么好,公社当初给了不少支持吧?”
刘副主任脸一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冷汗顺着脊梁骨往下淌,面色比刚才更难看了。许青山见状,上前打圆场:“公社一直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刘副主任也给了不少指导。”这话听在刘副主任耳里,却更像无声的讽刺,让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车队驶离磨盘沟时,李副专员摇下车窗,对许青山喊:“好好干!地区会给你们政策支持,争取把‘磨盘山’做成全省的知名品牌!”
看着车队远去的背影,村民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刘副主任低着头,悄悄溜走了,那落寞的背影和刚才浩浩荡荡的车队形成鲜明对比。许青山站在村口,望着磨盘沟的厂房、田地,心里清楚,这场视察不是终点,而是磨盘沟步入更高舞台的起点。有了地区领导的认可和背书,“磨盘山”的路,只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