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磨盘沟,晒谷场被装点得红彤彤一片——两根木杆撑起“磨盘沟农工商联合公司年终分红大会”的横幅,旁边立着块丈许高的红榜,上面用金粉写满了村民的名字和分红数额,在冬日的阳光下亮得晃眼。
天刚蒙蒙亮,晒谷场就挤满了人,不仅有磨盘沟的村民,还有邻村赶来围观的人,连县里的供销社主任、镇党委书记都亲自来了。村民们揣着忐忑又期待的心,围着红榜指指点点,嘴里不停念叨:“不知道今年能分多少?”“听说订单多,肯定比去年多!”
二柱穿着新买的蓝布棉袄,搓着手在红榜前找自己的名字,眼睛瞪得溜圆:“找到了!找到了!我分了一千二百块!”
“啥?一千二?”旁边的人瞬间围了过来,满脸震惊。要知道,当时县城里的正式工人,一年工资也就八百块左右,一个普通劳力的分红,竟然比县城工人的年工资还高!
“我也找到了!我分了九百八!”张婶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里攥着衣角,激动得说不出话。她丈夫早逝,独自带着孩子,以前靠种地勉强糊口,自从进了公司分拣粉条,不仅按月拿工钱,年底还有这么多分红,足以给孩子交学费,还能添件新衣裳。
红榜前的惊呼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名字,数额最低的临时工都分了三百块,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更是拿到了两千多。会计老张和周晓芸(提前寄回了核算方案)带着几个人,抬出四个沉甸甸的大木盆,里面装满了崭新的十元纸币,红彤彤的一片,看得人眼睛发直。
“安静一下!”许青山站在临时搭起的土台上,手里拿着话筒,声音透过喇叭传遍全场,“今年咱公司总收入三万八千块,扣除成本和发展基金,剩下的全部分给大伙儿!这是咱所有人一起拼出来的成果,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好!”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人激动地站起来,使劲拍着手,眼泪都掉了下来。邻村的人看得眼热,忍不住议论:“磨盘沟这是发大财了!”“早知道我也去磨盘沟干活了!”
县供销社主任走上台,握着许青山的手,满脸赞叹:“许总,你们磨盘沟真是创造了奇迹!普通村民的分红超过县城工人工资,这在全县都是头一份!你们就是咱县农村致富的标杆!”
分红开始了,村民们排着队,一个个上前领钱。二柱接过厚厚的一沓钱,激动得手都抖了,当场就给许青山鞠了一躬:“青山哥,谢谢你!我这就去给我娘买件新棉袄,再攒钱盖砖瓦房!”张婶领了钱,抱着钱哭了,嘴里念叨着:“以后再也不用愁了,再也不用愁了!”
孩子们围着领钱的大人转圈,嘴里喊着“买糖吃”“买鞭炮”,晒谷场里满是欢声笑语。李老黑拿着自己的两千块分红,笑得合不拢嘴,凑到许青山身边:“青山哥,还是你有本事!明年咱再扩大销路,争取分红翻一倍!”
夕阳西下,分红大会散了,村民们揣着沉甸甸的钱,喜气洋洋地回了家。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快传遍了全县,磨盘沟一夜之间成了远近闻名的“首富村”。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其他村的村干部带着村民来取经,都想知道磨盘沟是怎么富起来的。
许青山站在村口的公司木牌下,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格外踏实。他知道,这场震撼全县的分红,不仅是对村民们一年辛苦的回报,更是对磨盘沟模式的肯定——共享成果,才能凝聚人心;让每个人都能从发展中受益,才能让公司走得更远。而磨盘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日子,只会更红火。
天刚蒙蒙亮,晒谷场就挤满了人,不仅有磨盘沟的村民,还有邻村赶来围观的人,连县里的供销社主任、镇党委书记都亲自来了。村民们揣着忐忑又期待的心,围着红榜指指点点,嘴里不停念叨:“不知道今年能分多少?”“听说订单多,肯定比去年多!”
二柱穿着新买的蓝布棉袄,搓着手在红榜前找自己的名字,眼睛瞪得溜圆:“找到了!找到了!我分了一千二百块!”
“啥?一千二?”旁边的人瞬间围了过来,满脸震惊。要知道,当时县城里的正式工人,一年工资也就八百块左右,一个普通劳力的分红,竟然比县城工人的年工资还高!
“我也找到了!我分了九百八!”张婶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里攥着衣角,激动得说不出话。她丈夫早逝,独自带着孩子,以前靠种地勉强糊口,自从进了公司分拣粉条,不仅按月拿工钱,年底还有这么多分红,足以给孩子交学费,还能添件新衣裳。
红榜前的惊呼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名字,数额最低的临时工都分了三百块,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更是拿到了两千多。会计老张和周晓芸(提前寄回了核算方案)带着几个人,抬出四个沉甸甸的大木盆,里面装满了崭新的十元纸币,红彤彤的一片,看得人眼睛发直。
“安静一下!”许青山站在临时搭起的土台上,手里拿着话筒,声音透过喇叭传遍全场,“今年咱公司总收入三万八千块,扣除成本和发展基金,剩下的全部分给大伙儿!这是咱所有人一起拼出来的成果,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好!”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人激动地站起来,使劲拍着手,眼泪都掉了下来。邻村的人看得眼热,忍不住议论:“磨盘沟这是发大财了!”“早知道我也去磨盘沟干活了!”
县供销社主任走上台,握着许青山的手,满脸赞叹:“许总,你们磨盘沟真是创造了奇迹!普通村民的分红超过县城工人工资,这在全县都是头一份!你们就是咱县农村致富的标杆!”
分红开始了,村民们排着队,一个个上前领钱。二柱接过厚厚的一沓钱,激动得手都抖了,当场就给许青山鞠了一躬:“青山哥,谢谢你!我这就去给我娘买件新棉袄,再攒钱盖砖瓦房!”张婶领了钱,抱着钱哭了,嘴里念叨着:“以后再也不用愁了,再也不用愁了!”
孩子们围着领钱的大人转圈,嘴里喊着“买糖吃”“买鞭炮”,晒谷场里满是欢声笑语。李老黑拿着自己的两千块分红,笑得合不拢嘴,凑到许青山身边:“青山哥,还是你有本事!明年咱再扩大销路,争取分红翻一倍!”
夕阳西下,分红大会散了,村民们揣着沉甸甸的钱,喜气洋洋地回了家。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快传遍了全县,磨盘沟一夜之间成了远近闻名的“首富村”。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其他村的村干部带着村民来取经,都想知道磨盘沟是怎么富起来的。
许青山站在村口的公司木牌下,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格外踏实。他知道,这场震撼全县的分红,不仅是对村民们一年辛苦的回报,更是对磨盘沟模式的肯定——共享成果,才能凝聚人心;让每个人都能从发展中受益,才能让公司走得更远。而磨盘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日子,只会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