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废品站像座杂乱的小山,锈迹斑斑的铁锅、断了轴的自行车、蒙尘的旧电机堆得满满当当,空气中飘着铁锈和霉味,呛得人直皱眉。
赵铁柱捏着鼻子,跟在许青山身后,一脸不解:“青山哥,咱来这破地方干啥?买新机器不才靠谱吗?”
许青山没应声,眼睛像探照灯似的在废品堆里扫来扫去,手指时不时在旧零件上敲一敲。他昨天跑了三家设备厂,新的自动和面机动辄几千块,远超公司预算,想来想去,竟琢磨起了废品站里的旧家伙——磨盘沟人最会修修补补,说不定能“变废为宝”。
突然,他脚步一顿,指着角落里三台蒙着厚灰的旧机器眼睛发亮:“就它们了!”
赵铁柱凑过去一看,顿时泄了气:“这玩意儿?一台旧电机,俩断了齿的齿轮箱,还有个锈得掉渣的铁桶,能顶啥用啊?”
许青山蹲下身,伸手擦掉电机上的灰,露出底下还算完好的铭牌:“你看,这电机功率够大,修修就能用;齿轮箱虽断了齿,咱找铁匠补一补,调整下传动比;这铁桶改成面缸,装上搅拌桨,就是台自动和面机!”他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草图,“把电机连齿轮箱,带动搅拌桨转,以后和面不用再靠手揉,省一半力气,效率能提三倍!”
赵铁柱盯着草图看了半晌,眼里的疑惑渐渐变成了信服:“真能行?”
“咋不行!”许青山拍了拍旧电机,“新机器要五千块,咱收这三台旧家伙,再添点零件,五百块就能搞定。咱缺的是钱,不缺手艺!”
废品站老板凑过来,见他们要收这堆“废铁”,当即拍板:“算你们便宜点,三百块全拉走!”
两人雇了辆板车,费劲地把三台旧机器拖回村。消息传开,村民们围过来看热闹,有人撇撇嘴:“青山这是急糊涂了吧?废品堆里的破烂也能当宝贝?”李老黑也凑过来,绕着机器转了两圈:“这玩意儿要是能和面,我把名字倒过来写!”
许青山不管众人议论,当即召集村里的老铁匠和手艺人,把草图往地上一铺:“王铁匠,你负责补齿轮;老刘,你修电机;赵铁柱,你带人把铁桶改成面缸,装搅拌桨!”
指令一出,大伙儿虽有疑虑,却还是动了起来。老铁匠抡着铁锤,“叮叮当当”地补着齿轮;老刘给电机换了轴承,通上电试了试,竟真的转了起来;赵铁柱带着人打磨铁桶,给内壁刷了层防锈漆,装上自制的搅拌桨。
许青山则整天守在厂房里,手里拿着扳手,时不时调整齿轮的咬合度,额角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却笑得格外踏实。他知道,这堆别人眼里的废品,藏着磨盘沟突破生产瓶颈的希望——买不起新设备,就用智慧整合旧资源,这才是磨盘沟人最实在的本事。
三天后,当那台拼凑起来的“自动和面机”嗡嗡转起来,把面粉和水搅成均匀的面团时,围观的村民们爆发出了欢呼。赵铁柱摸着机器外壳,笑得合不拢嘴:“真成了!这废品站里的破烂,还真成宝贝了!”
许青山望着转动的搅拌桨,眼里闪着光。他知道,这台简陋的和面机,不仅省了钱、提了效,更磨出了团队的底气——只要肯动脑子,再不起眼的资源,也能整合出改变现状的力量。而这,只是磨盘沟机械化的第一步。
赵铁柱捏着鼻子,跟在许青山身后,一脸不解:“青山哥,咱来这破地方干啥?买新机器不才靠谱吗?”
许青山没应声,眼睛像探照灯似的在废品堆里扫来扫去,手指时不时在旧零件上敲一敲。他昨天跑了三家设备厂,新的自动和面机动辄几千块,远超公司预算,想来想去,竟琢磨起了废品站里的旧家伙——磨盘沟人最会修修补补,说不定能“变废为宝”。
突然,他脚步一顿,指着角落里三台蒙着厚灰的旧机器眼睛发亮:“就它们了!”
赵铁柱凑过去一看,顿时泄了气:“这玩意儿?一台旧电机,俩断了齿的齿轮箱,还有个锈得掉渣的铁桶,能顶啥用啊?”
许青山蹲下身,伸手擦掉电机上的灰,露出底下还算完好的铭牌:“你看,这电机功率够大,修修就能用;齿轮箱虽断了齿,咱找铁匠补一补,调整下传动比;这铁桶改成面缸,装上搅拌桨,就是台自动和面机!”他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草图,“把电机连齿轮箱,带动搅拌桨转,以后和面不用再靠手揉,省一半力气,效率能提三倍!”
赵铁柱盯着草图看了半晌,眼里的疑惑渐渐变成了信服:“真能行?”
“咋不行!”许青山拍了拍旧电机,“新机器要五千块,咱收这三台旧家伙,再添点零件,五百块就能搞定。咱缺的是钱,不缺手艺!”
废品站老板凑过来,见他们要收这堆“废铁”,当即拍板:“算你们便宜点,三百块全拉走!”
两人雇了辆板车,费劲地把三台旧机器拖回村。消息传开,村民们围过来看热闹,有人撇撇嘴:“青山这是急糊涂了吧?废品堆里的破烂也能当宝贝?”李老黑也凑过来,绕着机器转了两圈:“这玩意儿要是能和面,我把名字倒过来写!”
许青山不管众人议论,当即召集村里的老铁匠和手艺人,把草图往地上一铺:“王铁匠,你负责补齿轮;老刘,你修电机;赵铁柱,你带人把铁桶改成面缸,装搅拌桨!”
指令一出,大伙儿虽有疑虑,却还是动了起来。老铁匠抡着铁锤,“叮叮当当”地补着齿轮;老刘给电机换了轴承,通上电试了试,竟真的转了起来;赵铁柱带着人打磨铁桶,给内壁刷了层防锈漆,装上自制的搅拌桨。
许青山则整天守在厂房里,手里拿着扳手,时不时调整齿轮的咬合度,额角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却笑得格外踏实。他知道,这堆别人眼里的废品,藏着磨盘沟突破生产瓶颈的希望——买不起新设备,就用智慧整合旧资源,这才是磨盘沟人最实在的本事。
三天后,当那台拼凑起来的“自动和面机”嗡嗡转起来,把面粉和水搅成均匀的面团时,围观的村民们爆发出了欢呼。赵铁柱摸着机器外壳,笑得合不拢嘴:“真成了!这废品站里的破烂,还真成宝贝了!”
许青山望着转动的搅拌桨,眼里闪着光。他知道,这台简陋的和面机,不仅省了钱、提了效,更磨出了团队的底气——只要肯动脑子,再不起眼的资源,也能整合出改变现状的力量。而这,只是磨盘沟机械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