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山雾还没散尽,许青山就带着赵铁柱、陈向东和几个后生钻进了后山。他手里拎着个竹筐,专挑烟叶、辣蓼草下手,连根拔起后麻利地塞进筐里。
“许青山,咱采这些野草干啥?能当饭吃还是能杀虫?”赵铁柱一边拔草,一边满脸疑惑。试验田的虫害虽被控制,但仍有零星虫子作祟,他正愁没辙,却见许青山不找农药,反倒上山采草。
陈向东也皱着眉,手里的辣蓼草捏得发紧:“这玩意儿气味冲得很,能管用吗?别再把稻子熏死了。”
“管用不管用,试过就知道。”许青山掂了掂手里的烟叶,“这些都是磨盘沟随处可见的东西,烟叶里的尼古丁、辣蓼草里的蓼二醛,都是天然的杀虫成分,比农药还安全,还不污染土壤。”
一行人背着满筐的烟叶和辣蓼草回到村里,在试验田边支起大锅,点燃柴火,把切碎的草料倒进锅里,加满山泉水,咕嘟咕嘟熬了起来。
没过多久,一股刺鼻的辛辣气味就弥漫开来,呛得周围的村民纷纷捂鼻后退。
“这味儿也太冲了!”
“许知青这是在熬啥?怕不是要把虫子熏跑,也把人熏晕吧!”
“我看悬,这野草熬的水,能杀得了虫子?”
王振山也凑了过来,看着锅里翻滚的绿褐色汤汁,心里犯嘀咕:“青山,这真能行?别到时候虫子没杀死,反倒把稻苗给毁了。”
“王队长放心,我算过比例,每亩田用两桶汤汁,稀释后喷洒,既能杀虫,还能当叶面肥。”许青山一边搅拌汤汁,一边解释,“这土法子看似简陋,却是活用咱们身边的资源,不用花钱买农药,还能循环利用。”
周晓芸提着水壶走过来,虽然也被气味呛得咳嗽,但还是笑着递上水:“我相信你,你说管用就一定管用。”
等汤汁熬得浓稠发黑,许青山让人把火灭掉,用纱布过滤掉草渣,把深褐色的“特效药”装进木桶。他提着木桶走进试验田,用瓢舀起汤汁,顺着稻叶轻轻泼洒。
刺鼻的气味瞬间笼罩了稻田,藏在叶缝里的虫子像是受了惊,纷纷往外爬,却没爬几步就蜷成一团,不动了。
“真死了!”赵铁柱惊得瞪大了眼睛,快步上前捡起一只虫子,“这玩意儿也太神了!”
村民们也围了上来,看着满地的死虫,脸上的怀疑瞬间变成了惊喜。
“没想到这野草熬的水,真能杀虫!”
“许知青太有本事了,不用农药也能治虫!”
“以后再也不用愁虫子了,后山全是‘药草’!”
陈向东看着眼前的一幕,脸上火辣辣的。他之前还质疑许青山,现在才明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野草,在许青山手里竟能变成“特效药”。他默默走上前,拿起木桶:“我来泼吧,这边的稻田还没洒。”
许青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两人默契地分工,很快就把试验田的稻叶都喷洒了一遍。
夕阳西下,再次来到试验田查看,稻叶上的虫子已经绝迹,原本被啃得千疮百孔的稻叶,也渐渐挺直了腰杆,透着勃勃生机。
村民们彻底服了,围着许青山问东问西,都想学着熬制这种“土农药”。许青山干脆现场教学,把配比和熬制方法详细说了一遍,还让周晓芸记在笔记本上,方便大家日后查阅。
王振山看着满田的稻苗,又看了看被村民簇拥的许青山,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许青山不仅用科学方法种好了田,还教会了大家活用本地资源,这才是磨盘沟真正的财富。
许青山望着眼前的稻田,心里也松了口气。这场虫害危机,不仅让他找到了土法防治的办法,更让村民们彻底信服了科学种田的力量。而这锅气味刺鼻的“特效药”,也成了磨盘沟科学种田史上,又一个鲜活的例子。
“许青山,咱采这些野草干啥?能当饭吃还是能杀虫?”赵铁柱一边拔草,一边满脸疑惑。试验田的虫害虽被控制,但仍有零星虫子作祟,他正愁没辙,却见许青山不找农药,反倒上山采草。
陈向东也皱着眉,手里的辣蓼草捏得发紧:“这玩意儿气味冲得很,能管用吗?别再把稻子熏死了。”
“管用不管用,试过就知道。”许青山掂了掂手里的烟叶,“这些都是磨盘沟随处可见的东西,烟叶里的尼古丁、辣蓼草里的蓼二醛,都是天然的杀虫成分,比农药还安全,还不污染土壤。”
一行人背着满筐的烟叶和辣蓼草回到村里,在试验田边支起大锅,点燃柴火,把切碎的草料倒进锅里,加满山泉水,咕嘟咕嘟熬了起来。
没过多久,一股刺鼻的辛辣气味就弥漫开来,呛得周围的村民纷纷捂鼻后退。
“这味儿也太冲了!”
“许知青这是在熬啥?怕不是要把虫子熏跑,也把人熏晕吧!”
“我看悬,这野草熬的水,能杀得了虫子?”
王振山也凑了过来,看着锅里翻滚的绿褐色汤汁,心里犯嘀咕:“青山,这真能行?别到时候虫子没杀死,反倒把稻苗给毁了。”
“王队长放心,我算过比例,每亩田用两桶汤汁,稀释后喷洒,既能杀虫,还能当叶面肥。”许青山一边搅拌汤汁,一边解释,“这土法子看似简陋,却是活用咱们身边的资源,不用花钱买农药,还能循环利用。”
周晓芸提着水壶走过来,虽然也被气味呛得咳嗽,但还是笑着递上水:“我相信你,你说管用就一定管用。”
等汤汁熬得浓稠发黑,许青山让人把火灭掉,用纱布过滤掉草渣,把深褐色的“特效药”装进木桶。他提着木桶走进试验田,用瓢舀起汤汁,顺着稻叶轻轻泼洒。
刺鼻的气味瞬间笼罩了稻田,藏在叶缝里的虫子像是受了惊,纷纷往外爬,却没爬几步就蜷成一团,不动了。
“真死了!”赵铁柱惊得瞪大了眼睛,快步上前捡起一只虫子,“这玩意儿也太神了!”
村民们也围了上来,看着满地的死虫,脸上的怀疑瞬间变成了惊喜。
“没想到这野草熬的水,真能杀虫!”
“许知青太有本事了,不用农药也能治虫!”
“以后再也不用愁虫子了,后山全是‘药草’!”
陈向东看着眼前的一幕,脸上火辣辣的。他之前还质疑许青山,现在才明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野草,在许青山手里竟能变成“特效药”。他默默走上前,拿起木桶:“我来泼吧,这边的稻田还没洒。”
许青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两人默契地分工,很快就把试验田的稻叶都喷洒了一遍。
夕阳西下,再次来到试验田查看,稻叶上的虫子已经绝迹,原本被啃得千疮百孔的稻叶,也渐渐挺直了腰杆,透着勃勃生机。
村民们彻底服了,围着许青山问东问西,都想学着熬制这种“土农药”。许青山干脆现场教学,把配比和熬制方法详细说了一遍,还让周晓芸记在笔记本上,方便大家日后查阅。
王振山看着满田的稻苗,又看了看被村民簇拥的许青山,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许青山不仅用科学方法种好了田,还教会了大家活用本地资源,这才是磨盘沟真正的财富。
许青山望着眼前的稻田,心里也松了口气。这场虫害危机,不仅让他找到了土法防治的办法,更让村民们彻底信服了科学种田的力量。而这锅气味刺鼻的“特效药”,也成了磨盘沟科学种田史上,又一个鲜活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