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全歼第十一师,各方反应-《从长征留守开始的大将之路》

  红军主力兵分三路,兵力最多的五团,向着白军兵力最多的大臣山方向发起了猛攻。

  而一团则是向着猪头山白军阵地发起进攻,二团向着箭头洲白军阵地发起进攻。

  黄围见大势已去,在少数警卫的掩护下,企图化装成普通士兵向信江方向逃跑。

  然而,他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张浩的监控之下。

  张浩当即命令何勇带着侦查连的人去追黄围。

  何勇接到命令,立刻带领一个排的精锐战士,直扑信江沿岸。

  结果在一片茂密的芦苇丛中,发现了正准备登船逃跑的黄围及其几个重要亲信。

  “不许动!举起手来!”

  “黄师长,恭候多时了!”

  面对这黑洞洞的枪口,身边只有四名亲信,同时身着普通士兵服装,脸上还抹着泥灰的黄围,不由得面如死灰,但他竟是还想反抗,被何勇精准的一枪打在了胳膊上,然后被几名侦察兵按住了。

  黄围虽然被活捉了,但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

  枪声一直持续到2月17日凌晨五点多,才彻底平息了下来。

  整个交战过程,持续了大约28个小时。

  红军闽浙赣游击军及红军地方守备部队,以伤亡一千二百余人的代价,基本全歼白军第11师。

  该师系国军花生米嫡系部队,对外声称的满编员额为一万人,但从此次进入苏区的部队数量看,实际上只有不到九千人。

  整场战斗下来,击毙第11师人员约2500人,俘虏约5300人,再加上之前苏多珍指挥留守部队击毙和俘虏的人员,整个第11师,只有不到三百人逃脱。

  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根据地之中,剩下的人想要真正逃出生天,也注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猪头山下,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胜利的欢呼声已经响彻云霄。

  闽浙赣游击军的红军战士们,押解着长长的俘虏队伍,一部分人在清点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所有人的脸上都是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在临时设立的指挥部前,一脸垂头丧气的黄围和第十一师的几位高级军官都被押解到张浩等人的面前。

  张浩看着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国军中将师长,不由得平静开口道:“黄师长,你的‘体面’撤退计划,看来是行不通了啊。”

  黄围闻言抬起头来,眼神有些复杂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红军指挥官,终于是苦涩地问道:“你们...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我的部署...”

  张浩闻言,轻笑一声,这才说道:“你的部署,太过一厢情愿了,似乎是有些看不起我红军的攻坚能力啊。”

  李润覃也是接着说道:“你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你的部队,从进入苏区后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我们的监视之下,你的一举一动,都被我们所洞悉了。”

  说到这里,李润覃也是不由得笑着问道:“试问,这种情况下,焉能不败?”

  黄围沉默不语,半晌后,昂着个脑袋说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闻言,张浩笑了,但却并没有为难黄围,而是让人把他押下去,伙食按照士兵一般的伙食水平供应。

  这个人虽然固执,但总体来说,只是一个听命行事的旧式军官罢了。

  黄围被押下去后,张浩看着清晨之中,远处还有点点硝烟的区域,也是笑道:“这下,花生米要骂娘了啊,哈哈哈。”

  .........

  “娘希匹,让他去剿匪,自己却被匪给剿了!”

  花生米在收到黄围的第11师发来的诀别电文后,气的脸色铁青。

  下面的人皆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花生米把电文扔在桌子上,指着侍从说道:“去,给卫力黄发报,再次加派兵力,务必要把这股赤匪剿灭!”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

  “不惜一切代价!”

  陈布雷闻言,点头领命,同时说道:“委座,您消消气,我估计是黄围剿匪心切,被赤匪抓住了破绽,这才导致第11师全军覆没的。”

  闻言,花生米也是不由得摇了摇头。

  对于黄围这个学生,花生米是很熟悉的。

  从以往的经历中看,此人听从命令,勇猛顽强,深得花生米的信任。

  而从现在传来的消息看,黄围似乎并没有死,而是被红军俘虏了。

  随即,花生米再次补充道:“还有,尽可能把黄围救出来。”

  ..........

  而就在几天后,陕北的某个小村庄的窑洞内。

  先生正在看着红军情报人员从附近县城缴获到的一张报纸。

  报纸上的头版,写着一个非常夺人眼球的标题:闽浙赣匪区清缴赤匪主力,消灭万余赤匪

  首先,文章之中,先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闽浙赣苏区的情况。

  按照文章中所说,闽浙赣‘匪区’,拥有三万红军主力部队,为了清缴这群‘赤匪’,在委座的命令下,动员近十万兵力,展开清缴。

  整个清缴工作从一月份开始准备,各部队陆续调集到闽浙赣‘匪区’,于二月中旬开始清缴工作,一直持续了三月初,部队撤离,总计消灭赤匪一万有余。

  看到这则新闻,先生很是惊讶。

  虽然他知道白军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