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回村探亲-《重生六零,千金囤货随军兵王》

  沈知棠发现,黑市也没有自己想的可怕,便把这种感受对伍远征说了。

  伍远征笑笑,说:

  “你别看今晚黑市井然有序,但那是上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知道老百姓有这些需求,所以假装不知道它的存在。

  但有时候也为了应对任务,会突然来检查。

  如果运气不好,不管是顾客还是做生意的,被抓到,轻则罚没所有收入,蹲几天看守所。

  运气不好的,可能还会判刑 。

  今天咱们来,正好没遇到突查,不然也够呛。

  你以后想买什么,实在需要来夜市的,得叫上我,不然你也不懂往哪里跑,会有麻烦。”

  “好。”

  沈知棠这才知道黑市平静背后的凶险。

  不由为自己的轻敌捏了把汗。

  但还好,她有空间神器,万一来黑市,真遇上检查,她可以躲进空间里,倒也不怕被抓。

  回到家,沈知棠把买的海货分装成两份,用两个木箱装好,再塞满报纸,填满空隙。

  当然,塞的报纸,沈知棠仔细检查过了,她用的都是副刊那几页,没有用头版,这样不至于会塞到重要人物的照片。

  第二天一早,沈知棠和伍远征吃过早饭,就先去邮局,把两件海货寄往沪上和边疆。

  由于货比较重,还付了一笔总数32元的运费。

  然后,二人才驱车去石港村。

  沈知棠在石港村时,伍远征有空就会过来,现在再走老路,别有一番滋味。

  他自己一琢磨,以前去是找媳妇,满心激动;

  现在是去探朋友,心情平静。

  到了石港村口,沈知棠先在村卫生所停车。

  屋里,有几个村民在排队等看病。

  一进屋,就听到咳嗽声不断。

  王医生脖子上挂着听诊器,正在给一位大妈听呼吸。

  “湿锣音,怕是肺炎,你得吊几天水。”

  “要吊水?太贵了,王医生,能不能开中药啊?我回去自己熬药喝。”

  吊水就是打西药,消炎针,那价格可是翻番,老百姓花不起。

  “吃中药也可以,就是见效慢,你最近这些天,都要吃好点,才有力气康复。

  如果吃了中药,情况没有好转,还更难受了,记得赶紧来我这复诊。”

  王医生知道老百姓兜里空空,只能给她们开中药。

  她一个人又开药,又抓药,看病速度提不上来,等的病人都排到屋外去了。

  沈知棠趁她在抓中药,和她打了个招呼。

  “小沈,你回来找珍珠玩吗?”

  王医生看到是她,也热情地道。

  上回救叶百惠,沈知棠的大方聪明,给她留下了深刻印像,对她颇有好感。

  “是啊,王医生,我看病人挺多的呀。”

  沈知棠想了下这个季节,应该是感冒会多发。

  “对,挺多的,比之前增加了不少,季节原因,都是感冒咳嗽这样的毛病。”

  沈知棠看到她的药架上,只有土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几种常见的消炎药,而且数量也不多,不由感慨赤脚医生不容易。

  条件这么简陋,缺医少药,还要竭力给村民治病。

  “王医生,我想给卫生所捐一批中药,今天顺便带过来了。”

  沈知棠把分装好的中药,都拿进卫生所。

  王医生一看,什么紫苏叶、积雪草、荆芥、防风、桔梗……

  “谢谢小沈,太好了,真是雪中送炭,这些药材,以治疗感冒的居多。”

  王医生高兴坏了。

  “好了,不影响你看病了,我先走了。”

  沈知棠把几大袋药材给她,就离开了。

  王医生一看,这些药材的数量,足够支撑这个冬季看病所用了,不由大为兴奋。

  她当即给刚才选择中药的肺炎大妈,加了两味原本没有紫苏叶、防风。

  大妈抓了药,一路咳着回去,她摸摸自己的头,总感觉有点发热。

  肺炎会带来发热,王医生也和她说了。

  但一想到吊水要花几块钱,她就舍不得,只能赶紧回去煎药喝。

  她没想到的是,中药一喝,她也不咳了,也不发烧了,一连喝了三天,再去找王医生复查,病竟然好了。

  她去复查当天,陆续有几个病人,情况都是感冒咳嗽,尤其是咳嗽绵延不断的,来找王医生复查,病竟然全断根了。

  一时间,大家都夸说王医生是乡村神医。

  王医生自己也觉得奇怪,难道自己的医术真的突飞猛进了?

  她粗略统计后发现,这些来复查,说自己病完全断根的,竟然都是喝中药的。

  那些吊水西药,或者吃西药片的,同样是三天前来治疗的,虽然病情有控制住,但大部分都还在咳嗽。

  王医生挠头。

  以前一向是西药比中药起效快,效果好,这回怎么变了?

  她突然想起,沈知棠捐了一批中药,她记得这些病人,都用上了沈知棠的草药,难道,是小沈捐的药,效果特别好?

  沈知棠把草药捐了后,就去五保户楼找赵信。

  一个月没来,五保户楼还是老样子,赵信正在院里刷牙,听到车声,抬头一看是他们,一边傻笑一边迎上来。

  伍远征拎了米和面,还有一桶油下来,这些都是沈知棠让带的。

  在村里,只要有米面油,就是富裕户。

  沈知棠提了几捆青菜,一袋水果。

  “你们俩终于记起我了。”

  赵信委屈巴巴。

  夫妻二人把东西放进厨房,沈知棠看了下之前留下的米面,也吃得差不多了,这才放心了。

  她就怕赵信一个人懒得做饭。

  “你改进机械的工作进展如何了?”

  坐定,见赵信还没吃早饭,沈知棠顺手给他削了个苹果。

  赵信边啃苹果,边道:

  “已经组装好了,昨天试用,效率提升了几十倍不止,施村长说要上报到公社。

  公社刘书记等明天会来看,说如果好用,就会全公社推广,还会好好奖励我。”

  见事情进展顺利,沈知棠又问了些其它生活方面的事。

  赵信一一回答后,聊起叶百惠的话题。

  “你们帮她找的记者,上一周把采访的新闻发出来了,反响很大,现在村里每天都能接到读者寄给叶百惠的来信。

  据说,信件都是热情洋溢,表达对她处变不惊精神的敬佩。

  叶百惠被报道后,公社主动给她提升了待遇。”

  “是吗?提升了什么待遇?”

  沈知棠高兴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