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把故事讲给最懂它的人-《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

  城西,一家名为“光尘”的艺术影院。

  这里没有开在繁华的商业区,而是藏在一条种满了梧桐的老街深处。

  影院不大,只有一个放映厅,七排座位,总共六十个位置。

  平时只放映一些小众的文艺片和老电影,是许多影迷的自留地。

  但今天,影院门口挂上了“内部活动,暂停营业”的牌子。

  下午两点,梧桐树的影子斜斜地拉长,洒在老旧的石板路上。

  三三两两的人,从街道的各个方向,安静地走向影院门口。

  他们看起来和普通的路人没什么区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那种被生活磋磨过的疲惫——眼角的细纹,略微佝偻的背,以及走路时下意识的小心翼翼,生怕给别人添麻烦。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搀扶着同样步履蹒跚的老伴。

  老人的手背上全是老年斑,但攥着老伴手臂的动作很稳,像是怕她摔倒。

  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眼窝深陷,脸色苍白得吓人,丈夫沉默地走在她身侧,时不时扶一下她的腰。

  妻子手腕上还缠着医院的就诊腕带,上面的字已经模糊不清。

  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独自一人,手里紧紧捏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

  包上绣着一只卡通小熊,针脚歪歪扭扭,应该是孩子的手工作品。

  他们都是肖雅通过“暖光之家”和后台私信,一一核对、联系上的真实病友家属。

  每个人背后,都是一段真实到令人心碎的故事。

  当他们看到站在影院门口等候的人时,都停下了脚步。

  凌夜、徐闻山、谭静、周放…《我不是药神》的主创团队,几乎全员到齐。

  他们没有穿华丽的礼服,只是一身最简单的便装,静静地站在那里。

  看到第一位客人——那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近时,凌夜带头,向着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没有言语。

  老人愣在了原地,眼睛瞪得很大,嘴唇动了几下,却什么声音都发不出来。

  他的手松开了老伴的胳膊,悬在半空中,不知道该摆在哪里。

  “这…这是干啥呀?”

  老人终于找回了声音,带着浓重的方言口音,有些慌张地摆手。

  “不用这样,不用…”

  跟在后面的徐闻山、谭静等人,也跟着一起,向每一位到场的来宾,致以同样的敬意。

  这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也不是商业活动的客套。

  那是一个创作者,向他故事里真正的原型,所能表达的,最朴素、也最真挚的歉意与感谢。

  歉意,是因为他们的故事被卷入了肮脏的商业攻讦。

  感谢,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这个故事有了灵魂。

  那个独自前来的女人,看到这一幕,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她低下头,用手背飞快地抹了一下眼睛,嘴里小声嘟囔着:“不哭不哭,说好了不哭的…”

  网上那些“网络乞丐”、“贪得无厌”的标签,像一座大山压在所有病友家属的心头。

  他们愤怒,委屈,却百口莫辩。

  而此刻,这个简单的鞠躬,让她感觉到,有人看见了他们真正的样子——不是乞讨者,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一群努力活着的普通人。

  韩磊和肖雅站在一旁,引导着客人们签到、入场。

  签到本上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个熟悉的网络ID。

  “夏天的向日葵”。

  “盼着天亮”。

  “等风来”。

  每一个ID,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期盼与绝望。

  肖雅在核对ID时,看到一个叫“盼着天亮”的中年男人。

  她记得这个ID,因为他在评论区里说过,女儿走的时候才十九岁,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爸,我不想让你没有家。”。

  此刻,这个男人就站在她面前,穿着一件洗得发旧的夹克,头发有些乱,脸上全是胡茬。

  “您好,请这边走。”肖雅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但喉咙还是哽住了。

  男人点点头,没说话,只是看了她一眼,然后慢慢走进影厅。

  三十位客人陆续到齐,小小的放映厅坐了半满。

  每个人都显得有些拘谨,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敢大声说话。

  有人小声问旁边的人:“你也是…家里有人生病吗?”

  对方点点头,两人便都沉默了,只是彼此看了一眼,像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和他们想象中的“明星见面会”完全不同。

  这里没有喧嚣,没有客套,只有一种沉静而肃穆的氛围。

  灯光暗了一些,凌夜走到了小小的舞台前方。

  他没有拿话筒,只是看着台下这三十张陌生的面孔。

  “大家好,我是凌夜,《我不是药神》的编剧。”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影厅里,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首先,我想说声对不起。”

  凌夜停顿了一下,目光从左到右扫过每一个人。

  “因为我们拍了这部电影,让你们被卷进了一场不该属于你们的骂战。”

  “那些网络乞丐贪得无厌的话,本该冲着我们来,却砸到了你们头上,这是我们的错。”

  台下有人轻轻抽了下鼻子。

  那个抱着帆布包的女人,把包抱得更紧了。

  “今天请大家来,不是为了解释什么,也不是为了澄清什么。”

  凌夜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和朋友聊天。

  “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我们不去管它。”

  “今天,这里没有明星,也没有观众。”

  “只有一群朋友。”

  他的声音放得更轻了些。

  “我们拍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你们的故事,现在,我想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讲给最懂它的人听。”

  “不谈电影,不谈票房,不谈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再次向着台下,深深鞠躬。

  “我只想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

  说完,他便走下台,在第一排一个空着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没有煽情的音乐,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平实的话语。

  但这份尊重,这份将他们从“被同情者”的身份,拉回到“故事倾听者”位置的姿态,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被平等对待的尊严。

  那个搀扶老伴来的老人,忽然小声对身边的老伴说:“老婆子,咱们来对了。”

  老伴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笑了。

  影厅的灯光彻底熄灭。

  巨大的银幕亮起。

  没有龙标,没有出品方信息,电影直接开始。

  程勇那张油腻、市侩的脸出现在屏幕上,眼神里全是生活的狼狈和不甘。

  台下很安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这个即将与他们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男人。

  坐在角落里的肖雅,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韩磊。

  他不像平时那样冷静地分析着什么,只是专注地看着银幕,侧脸的线条在黑暗中显得有些柔和。

  肖雅又看了一眼台下的观众。

  那个叫“盼着天亮”的中年男人,身体前倾,双手撑在膝盖上,全部注意力都在银幕上。

  那个抱着帆布包的女人,把包放在腿上,一只手轻轻摸着上面的小熊刺绣。

  这场秘密的点映会,在喧嚣的战场上,开辟出了一块小小的、与世隔绝的净土。

  外面是顾长风用资本和人性之恶掀起的惊涛骇浪。

  而在这里,电影回归了它最原始的模样——一个故事,和一群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