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凌夜独自走向校长办公室,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U盘和一叠打印好的曲谱。
走廊里很安静,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响。
推开办公室的门,就听到郑文涛在电话里的声音,语气强硬得让人侧目。
“学校的脸面,不是靠投机取巧赢回来的!”
郑文涛握着话筒,额头上青筋暴起。
“我相信我选的人!”
话筒里传来什么声音,但郑文涛直接挂断了电话。
凌夜走了进来。
“校长。”
郑文涛抬头看到凌夜,眼中的怒火稍微收敛了一些,但眉头依然紧锁。
“坐吧。”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刚才是教务处那边打来的,说网上的风向不太好,建议我们换人。”
凌夜没有接话,而是将U盘轻轻推到校长面前。
“校长,这是我为比赛准备的歌,请您听一下。”
郑文涛看着桌上的U盘,沉默了几秒钟,最终还是拿起来插进了电脑。
他戴上耳机,点击播放。
舒缓而略带伤感的钢琴前奏缓缓响起,如同夜晚微风拂过湖面。
郑文涛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这个开头,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他期待的是什么?
是气势磅礴的弦乐,是激昂的鼓点,是能够和《星辰远征》正面硬刚的作品。
但眼前这首歌…
太安静了。
安静得让人心慌。
歌曲继续播放,郑文涛的表情越来越复杂。
这不是一首战歌,更不是一首口号式的励志歌曲。
这是一首…诉说。
诉说那些被风吹散的往事,诉说那些来不及珍惜的青春,诉说那些永远回不去的美好。
歌曲播放完毕。
办公室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郑文涛摘下耳机,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那种节奏感就像是在思考什么重大问题。
良久,他才开口,声音里充满了忧虑。
“凌夜,这…是不是太了?”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郭帆的歌是冲锋的战鼓,我们这首…更像是个叹息,这怎么去跟人家比气势?”
凌夜早就料到了校长的反应。
这确实不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毕业歌”。
没有什么“青春万岁”的口号,没有什么“梦想起航”的豪情,甚至连基本的励志元素都很少。
但他没有反驳,而是平静地解释。
“校长,青春不止有冲锋陷阵的豪情。”
凌夜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
“更有错过、遗憾和蓦然回首的成长。”
郑文涛看着凌夜,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凌夜继续说道:“口号喊得再响,也只是片刻的激昂。”
“真正能刻在人心里,让人在深夜里反复聆听的,往往不是战鼓。”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着校长的眼睛。
“而是藏在心底的叹息和心事。”
这番话说完,办公室里又是一阵沉默。
郑文涛的手指停止了敲击,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年代,那些意气风发的日子固然美好,但真正让他念念不忘的,却是那些安静的夜晚,那些独自一人时的思考和感慨。
“你是说…”郑文涛的声音有些不确定。
“让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没错。”凌夜点点头。
“郭帆的路线是正确的,但不是唯一的。”
“他想用气势压倒一切,我想用情感打动内心。”
“两条不同的路,但目标是一样的。”
郑文涛凝视着凌夜坚定的眼神,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作为校长,他必须为学校的声誉负责。
但网上的舆论也不得不考虑,如果这次比赛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可作为教育者,他又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判断。
凌夜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沉默持续了足足一分钟。
最终,郑文涛长叹了一口气。
“行,我相信你。”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决绝。
“成也好,败也罢,我认这个学生。”
凌夜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这就是师者风范,即使在巨大的压力下,依然选择相信自己的学生。
“不过…”郑文涛重新戴上耳机,又听了一遍《起风了》的开头。
“这首歌确实很打动人,但你也知道,比赛的现场评委不一定能静下心来细听。”
“而且观众更多的是年轻人,他们可能更
走廊里很安静,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响。
推开办公室的门,就听到郑文涛在电话里的声音,语气强硬得让人侧目。
“学校的脸面,不是靠投机取巧赢回来的!”
郑文涛握着话筒,额头上青筋暴起。
“我相信我选的人!”
话筒里传来什么声音,但郑文涛直接挂断了电话。
凌夜走了进来。
“校长。”
郑文涛抬头看到凌夜,眼中的怒火稍微收敛了一些,但眉头依然紧锁。
“坐吧。”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刚才是教务处那边打来的,说网上的风向不太好,建议我们换人。”
凌夜没有接话,而是将U盘轻轻推到校长面前。
“校长,这是我为比赛准备的歌,请您听一下。”
郑文涛看着桌上的U盘,沉默了几秒钟,最终还是拿起来插进了电脑。
他戴上耳机,点击播放。
舒缓而略带伤感的钢琴前奏缓缓响起,如同夜晚微风拂过湖面。
郑文涛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这个开头,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他期待的是什么?
是气势磅礴的弦乐,是激昂的鼓点,是能够和《星辰远征》正面硬刚的作品。
但眼前这首歌…
太安静了。
安静得让人心慌。
歌曲继续播放,郑文涛的表情越来越复杂。
这不是一首战歌,更不是一首口号式的励志歌曲。
这是一首…诉说。
诉说那些被风吹散的往事,诉说那些来不及珍惜的青春,诉说那些永远回不去的美好。
歌曲播放完毕。
办公室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郑文涛摘下耳机,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那种节奏感就像是在思考什么重大问题。
良久,他才开口,声音里充满了忧虑。
“凌夜,这…是不是太了?”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郭帆的歌是冲锋的战鼓,我们这首…更像是个叹息,这怎么去跟人家比气势?”
凌夜早就料到了校长的反应。
这确实不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毕业歌”。
没有什么“青春万岁”的口号,没有什么“梦想起航”的豪情,甚至连基本的励志元素都很少。
但他没有反驳,而是平静地解释。
“校长,青春不止有冲锋陷阵的豪情。”
凌夜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
“更有错过、遗憾和蓦然回首的成长。”
郑文涛看着凌夜,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凌夜继续说道:“口号喊得再响,也只是片刻的激昂。”
“真正能刻在人心里,让人在深夜里反复聆听的,往往不是战鼓。”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着校长的眼睛。
“而是藏在心底的叹息和心事。”
这番话说完,办公室里又是一阵沉默。
郑文涛的手指停止了敲击,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年代,那些意气风发的日子固然美好,但真正让他念念不忘的,却是那些安静的夜晚,那些独自一人时的思考和感慨。
“你是说…”郑文涛的声音有些不确定。
“让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没错。”凌夜点点头。
“郭帆的路线是正确的,但不是唯一的。”
“他想用气势压倒一切,我想用情感打动内心。”
“两条不同的路,但目标是一样的。”
郑文涛凝视着凌夜坚定的眼神,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作为校长,他必须为学校的声誉负责。
但网上的舆论也不得不考虑,如果这次比赛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可作为教育者,他又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判断。
凌夜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沉默持续了足足一分钟。
最终,郑文涛长叹了一口气。
“行,我相信你。”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决绝。
“成也好,败也罢,我认这个学生。”
凌夜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这就是师者风范,即使在巨大的压力下,依然选择相信自己的学生。
“不过…”郑文涛重新戴上耳机,又听了一遍《起风了》的开头。
“这首歌确实很打动人,但你也知道,比赛的现场评委不一定能静下心来细听。”
“而且观众更多的是年轻人,他们可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