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冬雾锁新梅,旧盏温新酿-《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

  第四百四十二章:冬雾锁新梅,旧盏温新酿

  冬至的雾浓得化不开,药铺院角的老梅树像浸在牛乳里,枝桠间的花苞裹着白霜,隐约透着点紫红,像谁在雾里点了串小火苗。小芽儿裹着棉袄站在梅树下,哈出的白气在眼前散开,伸手想去够最近的花苞,指尖刚碰到花瓣,就被寒气冻得缩回来,却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别总在雾里待着,当心着凉。”小石头正在屋里温酒,那坛埋在桃树下的桂花酒刚挖出来,陶坛上还沾着湿泥,启开泥封的瞬间,醇厚的酒香混着桂香漫出来,像把雾都染甜了。他看着窗外的梅树,忽然说:“太爷爷说,雾里的梅花开得最瓷实,说‘经了雾的寒,才攒得住香’。他总爱在这样的早晨温酒,说‘梅香配酒香,能抵半冬凉’。”

  小芽儿跑到屋里,搓着冻红的手:“爹,这是去年埋的桂花酒吗?太爷爷也用这只旧锡盏温酒吗?”

  “是呢。”小石头把锡盏放在炭火上,酒液在盏里轻轻晃,映着跳跃的火光,“这锡盏是太爷爷年轻时用的,说‘锡性软,能裹住酒香’。你太奶奶总爱往酒里丢颗话梅,说‘甜酸配酒香,喝着不辣喉’。”

  阿芷坐在火塘边的竹椅上,看着竹篮里的梅蕊,刚摘的花苞还带着露水,在暖屋里慢慢舒展。她的手指在蕊上轻轻拂过,忽然说:“你太奶奶用梅蕊泡过茶,说‘冬饮梅茶,能醒神’。她还会把落了的梅花收起来,和着蜂蜜腌了,说‘来年夏天冲水喝,能解暑’。”

  小芽儿凑过去,拿起朵梅花放在鼻尖闻:“太奶奶,这花香里是不是有酒香?”

  “有呢。”阿芷笑了,把梅花放进瓷瓶,“你太爷爷温酒时,总爱在窗边摆瓶梅花,说‘让花香钻进酒里,喝着更有滋味’。他还说,‘草木的香,都是通着的,梅香缠酒香,就像日子缠着日子’。”

  午后的雾散了些,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屋里,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亮斑。小石头给阿芷和自己各倒了半盏酒,又给小芽儿倒了点温水,兑了勺蜂蜜:“你喝这个,尝尝太奶奶说的甜酸味。”

  小芽儿抿了口,甜丝丝的带着点香:“比镇上的蜜水好喝!”

  “因为加了梅花的气。”阿芷喝了口酒,眼里泛起暖意,“你太爷爷喝了酒,总爱哼段老调子,说‘酒是五谷魂,梅是寒冬魄,凑在一起,就是日子的精气神’。”

  镇上的老秀才来串门,进门就被酒香勾住了脚步:“苏老哥,又在温酒呢?这味闻着就醉了。”他接过小石头递来的酒盏,又说,“当年苏先生也是这样,雾天温酒待客人,说‘酒暖身子,话暖心窝’,我至今还记得那滋味。”

  小芽儿听见了,从瓷瓶里抽出枝梅花插进秀才的衣襟:“王爷爷,这个送您!太爷爷说,有花有酒,才是好客人。”

  老秀才笑着把梅花别在帽檐:“这孩子,心眼跟苏先生一个玲珑。”

  傍晚收工时,夕阳把梅树染成了金红色,枝头的花苞像燃着的小烛。小芽儿帮着把剩下的桂花酒封好,又看着阿芷把腌好的梅花装进陶罐,说“明年夏天就能喝到梅蜜水了”。小石头则把锡盏擦干净,放回木盒里,说“得好好收着,传给你的孩子”。

  夜里,酒香和梅香缠在一起,在屋里慢慢淌。小芽儿趴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梅树的影子在地上晃,像幅流动的画。阿芷坐在灯下,翻着那本夹着梅瓣的旧药经,书页上有行苏禾的字迹:“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各有其性,方为天地。”

  她知道,旧盏总能温出新酿,就像这冬雾锁新梅,把前人的暖、后人的盼,都浸在酒里,藏在花里,一年年,一辈辈,在这满是药香的院里,酿出日子的醇厚,开出岁月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