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开春新事-《混沌龙血:废柴少主的逆袭》

  第十九章:开春新事

  上元节的灯笼还没撤下,青岚宗的药圃就透出了新绿。积雪在竹架下化成细流,顺着田埂蜿蜒,紫绒根的藤蔓顶破冻土,抽出嫩紫色的新芽,沾着晨露,像极了阿蛮初见时耳尖的绒毛。

  墨砚蹲在田埂边,用竹片小心地拨开冻土,看着去年杂交出的“和欢草”冒出圆叶,叶尖带着点北漠锁阳草的厚实,又透着南疆紫珠果的柔润。他刚在记录册上画下新叶的形态,就听见丹房传来一阵惊呼,夹杂着铜铃的脆响。

  “墨师兄!快来看!”阿铃的声音像只快活的山雀,她举着个竹篮冲进药圃,篮里铺着雪族的冰蚕丝布,裹着几颗圆滚滚的东西,“苗寨的桃树结果了!还是冬天就熟的!”

  布包里的果子粉白相间,带着淡淡的桃香,却比寻常桃子小了一圈,表皮还沾着点冰晶。墨砚拿起一颗,指尖触到冰凉的果皮,惊讶道:“这是……用雪莲花蜜催熟的?”

  “是呀!”阿铃的铜铃晃得更响,“苗爷爷把桃树种在雪堆里,每天浇点雪莲花蜜,说这叫‘寒育法’,结出的果子又甜又能治肺热!他让我送来给你们尝尝,要是管用,就把法子记进《万族药经》里!”

  正说着,张诚抱着个陶罐从丹房跑来,罐口冒着白气,里面飘出奇异的香——有魔族烈焰花的烈,有江南薄荷的凉,还有点北漠沙棘果的酸。“你们看我新配的‘醒春汤’!”他揭开罐盖,汤色橙红透亮,“冬天吃了太多油腻,喝这个能清肠胃,我加了苏叶兄带来的陈皮,还有巴特尔寄来的沙棘果粉,保准比去年的方子灵!”

  妖族小姑娘跟在他身后,手里捧着片巨大的叶子,叶面上趴着几只翠绿的虫子,正慢悠悠地啃着叶脉。“墨师兄,这是‘药虫’,”她小声说,“树精长老说它们吃剩下的叶脉,能当药引,治关节疼特别好。”

  墨砚看着那几只虫子,忽然想起刚开山门时,自己连妖族的引灵术都抵触,如今却能坦然看着异族的药虫在眼前爬动。他接过叶子,笑着说:“让小竹找个竹笼把它们养起来吧,说不定真能派上大用场。”

  开春的青岚宗,总不缺新鲜事。没过几日,鲛人族的船队就停在了山下的港口,送来一箱箱深海的“冰藻”,说泡在酒里能防春瘟;矮人族的铁匠铺叮叮当当响了整月,打了套新的炼丹工具,说是能同时炼各族的药材,炉底还刻着“共生”二字;连北漠的巴图都托商队捎来消息,说他们试种的青岚紫苏长了半亩地,秋天就送来新货。

  苏叶整理完新到的医案,坐在丹房的竹椅上晒着太阳,看着各族弟子在药圃里忙碌——阿蛮教雪族的孩子辨认紫绒根,张诚和魔族少年讨论烈焰花的新用法,小竹指挥着几个妖族小童给桃树浇水,铜铃的响声、说笑声、锄头碰石头的脆响,混在一起,像首轻快的歌。

  “墨砚,你看这春日多好。”他笑着递过一本新抄的医书,“我前几日去山下义诊,见村民们用咱们的方子种药材,连苗族的五倍子和北漠的锁阳都混着种,说是长得更旺。”

  墨砚接过医书,上面记着村民的话:“青岚宗的仙长说,药和人一样,凑在一起才热闹,才长得好。”他抬头望向山门,只见石阶上又走来新的身影,背着药篓,带着风尘,眼里却亮得像春日的阳光。

  傍晚的霞光染红了药圃,“和欢草”的新叶在风中舒展,紫绒根的藤蔓顺着竹架往上爬,缠上了去年留下的同心草。墨砚站在万法殿前,看着《万族药经》新添的“寒育法”“醒春汤”“药虫引”,忽然觉得,这医道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典籍,而是像这开春的青岚宗,永远有新的故事在生长。

  阿蛮走过来,手里拿着朵刚开的桃花,插在他的发间:“你看,连桃花都知道往你这儿凑呢。”她的狐尾轻轻扫过他的手背,带着点暖意。

  墨砚笑着拿下桃花,别在她的耳后:“是往药香里凑,不是往我这儿。”

  两人相视而笑时,丹房传来张诚的喊声:“墨砚!阿蛮!快来尝尝新酿的桃花酒!加了妖族的蜜露,甜得很!”

  晚风带着药香和酒香漫过石阶,吹得灯笼轻轻摇晃。墨砚知道,这开春的新事,只是又一轮故事的开始。往后的每个春天,都会有新的药材破土,新的方子诞生,新的朋友走来,让青岚宗的药香,飘得更远、更久。而那本《万族药经》,也会像这永不老去的春天,永远带着新的墨香,记录着所有关于共生、关于温暖、关于生生不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