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药经新页
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给青岚宗的石阶铺上了层薄绒。
丹房里却暖得像春日,各族弟子围坐在万法炉旁,看着墨砚将矮人送来的夜明石磨成粉,与雪族的冰蚕丝混在一起,熬出的药汁泛着淡淡的蓝光,在寒冬里透着奇异的暖意。
“这‘寒玉膏’加了夜明石粉,能在夜里发光,方便冻伤的人夜里涂抹。”墨砚用竹勺搅动药汁,白色的雾气里,隐约能看见他鬓角的薄霜——为了调配这方子,他已在丹房守了三个通宵。
阿蛮递过一杯热茶,狐尾轻轻扫过他的手背,带着点暖意:“歇会儿吧,张师兄和树精们正在记录方子,不会出岔子的。”
墨砚接过茶,看着炉边忙碌的身影:张诚正用魔族的地火控制炉温,额头上渗着细汗;树精长老将活骨藤的汁液滴入药汁,绿色的汁液与蓝光相融,泛起翡翠般的光泽;羽族少女用玉笛轻吹,悠扬的调子让药汁的泡沫渐渐平息,这是她祖传的“凝药诀”,能让药膏更细腻。
“再等会儿。”他笑着摇头,“这方子是给雪族治冻疮的,得赶在他们返乡前做好。”
雪族的村落远在极北冰原,再过几日就要封山,他们这次来青岚宗,不仅带来了冰蚕丝,还献上了“雪莲花蜜”,说这花蜜能解百毒,只求换个能根治冻疮的方子。墨砚想起雪族长老冻裂的手背,就总觉得这方子还能再完善些。
正说着,虎子顶着满身雪花冲进丹房,手里举着个冻得硬邦邦的陶罐:“墨师兄!鲛人族送来的‘深海鱼油’!他们说加在药膏里,能让伤口好得更快!”
罐子里的鱼油泛着琥珀色,在室温下慢慢融化,散出淡淡的海腥味。墨砚舀出一勺,混入寒玉膏的药汁里,蓝光突然变得温润起来,原本有些刺手的凉意也柔和了许多。
“果然有用!”他眼睛一亮,“鲛人族生活在深海,他们的鱼油自带抗寒属性,加进去正好中和夜明石的寒性。”
阿蛮笑着补充:“就像咱们的紫绒根,总要和清心丹配着用才最好。”她转身对门口的羽族少女说,“麻烦你吹段‘归航调’,鲛人说这调子能让鱼油的灵力更活跃。”
羽族少女点头,玉笛响起时,丹房外的雪似乎都下得缓了些。药汁里的蓝光随着曲调起伏,像深海里的游鱼,在万法炉里轻轻荡漾。各族弟子都看呆了,连最不苟言笑的矮人长老,也忍不住用粗糙的手指跟着节奏轻敲石桌。
药膏熬成时,天已蒙蒙亮。墨砚将第一罐寒玉膏递给雪族的少年,少年捧着温热的陶罐,冻得发红的鼻尖动了动,突然“噗通”一声跪下:“谢谢墨仙长!我们部落的人,再也不用冬天抱着火炉哭了!”
丹房里的气氛瞬间热了起来。雪族长老颤巍巍地解开腰间的皮囊,倒出几粒晶莹的雪莲花籽:“这是我们冰原最珍贵的种子,种在青岚宗,让它也沾沾你们的药香~”
矮人长老拍着胸脯保证:“等开春了,俺们给你们打个新的炼丹炉!用地底最硬的玄铁,能同时容下各族的药材,保准比万法炉还好用!”
鲛人族的少女从海螺里取出颗珍珠,塞进阿蛮手里:“这珠子能映出药材的灵气,以后辨药就不用愁啦~”
墨砚看着这些来自各族的心意,突然觉得《万族药经》又该添新页了。他转身对张诚说:“把‘寒玉膏’的方子记下来,要写清楚——夜明石粉三钱(矮人)、冰蚕丝五钱(雪族)、活骨藤汁一勺(树精)、深海鱼油半罐(鲛人)、羽族‘凝药诀’辅助……”
“还有人族的甘草!”张诚补充道,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你最后加的那味甘草,能去鱼油的腥味,可不能漏了。”
墨砚笑着点头,看着他在方子末尾写下“各族合制”四个字,突然想起半年前那个处处针对妖族的张诚,如今却能自然地说出“各族合制”,连字迹都比以前柔和了许多。
午后的雪停了,阳光透过丹房的窗棂,照在新修订的《万族药经》上。阿蛮正用狐族的图腾文给新方子做批注,树精长老在一旁用藤蔓画出药材的形态,羽族少女则用羽毛笔在页边画了朵小小的雪莲花,说是能让方子“带着暖意”。
墨砚走到药圃,看着雪地里冒出的紫绒根嫩芽——是雪族送来的雪莲花籽落在旁边,竟让被冻住的土地提前醒了过来。嫩芽上沾着雪粒,却倔强地往上钻,像极了那些远道而来的各族弟子,带着一身风霜,却揣着热腾腾的心意。
“墨师兄!”小竹举着封信跑过来,信封上盖着鲛人族的海螺印,“是海边的渔村寄来的!他们说用我们给的‘避水珠’方子,救了好多在风暴里遇险的渔民!”
墨砚拆开信,上面画着简陋的船和海浪,还有歪歪扭扭的字:“谢谢青岚宗的仙长,以后我们的鱼干,都给你们留着最好的!”
他笑着把信递给阿蛮,两人相视而笑时,丹房里传来张诚的喊声:“墨砚!快来看看!树精长老说活骨藤能和魔族的烈焰花配出接骨的新药!”
阳光落在他们走向丹房的背影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缠绕的藤蔓,往高处生长。石阶上的新足迹还盖着薄雪,却已能看出它们正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通向那本越来越厚的《万族药经》,通向那些关于理解与共生的、未完的故事。
而万法殿前的同心鼎,在雪后初晴的光里,泛着比往日更温润的光。鼎身的符文又多了几族的印记——矮人的矿纹、雪族的冰晶、鲛人的波浪,它们与原有的人族符文、妖族图腾、魔族火焰纹交缠在一起,像一首无声的歌,唱着“万法同源,药香同辉”。
墨砚知道,这《万族药经》的新页,永远也写不完。因为总会有新的种族带着药材走来,总会有新的故事在丹房里发生,就像这青岚宗的雪,落了又化,化了又落,却总能滋养出更坚韧的生命,让药香漫过石阶,飘向更远、更远的地方。
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给青岚宗的石阶铺上了层薄绒。
丹房里却暖得像春日,各族弟子围坐在万法炉旁,看着墨砚将矮人送来的夜明石磨成粉,与雪族的冰蚕丝混在一起,熬出的药汁泛着淡淡的蓝光,在寒冬里透着奇异的暖意。
“这‘寒玉膏’加了夜明石粉,能在夜里发光,方便冻伤的人夜里涂抹。”墨砚用竹勺搅动药汁,白色的雾气里,隐约能看见他鬓角的薄霜——为了调配这方子,他已在丹房守了三个通宵。
阿蛮递过一杯热茶,狐尾轻轻扫过他的手背,带着点暖意:“歇会儿吧,张师兄和树精们正在记录方子,不会出岔子的。”
墨砚接过茶,看着炉边忙碌的身影:张诚正用魔族的地火控制炉温,额头上渗着细汗;树精长老将活骨藤的汁液滴入药汁,绿色的汁液与蓝光相融,泛起翡翠般的光泽;羽族少女用玉笛轻吹,悠扬的调子让药汁的泡沫渐渐平息,这是她祖传的“凝药诀”,能让药膏更细腻。
“再等会儿。”他笑着摇头,“这方子是给雪族治冻疮的,得赶在他们返乡前做好。”
雪族的村落远在极北冰原,再过几日就要封山,他们这次来青岚宗,不仅带来了冰蚕丝,还献上了“雪莲花蜜”,说这花蜜能解百毒,只求换个能根治冻疮的方子。墨砚想起雪族长老冻裂的手背,就总觉得这方子还能再完善些。
正说着,虎子顶着满身雪花冲进丹房,手里举着个冻得硬邦邦的陶罐:“墨师兄!鲛人族送来的‘深海鱼油’!他们说加在药膏里,能让伤口好得更快!”
罐子里的鱼油泛着琥珀色,在室温下慢慢融化,散出淡淡的海腥味。墨砚舀出一勺,混入寒玉膏的药汁里,蓝光突然变得温润起来,原本有些刺手的凉意也柔和了许多。
“果然有用!”他眼睛一亮,“鲛人族生活在深海,他们的鱼油自带抗寒属性,加进去正好中和夜明石的寒性。”
阿蛮笑着补充:“就像咱们的紫绒根,总要和清心丹配着用才最好。”她转身对门口的羽族少女说,“麻烦你吹段‘归航调’,鲛人说这调子能让鱼油的灵力更活跃。”
羽族少女点头,玉笛响起时,丹房外的雪似乎都下得缓了些。药汁里的蓝光随着曲调起伏,像深海里的游鱼,在万法炉里轻轻荡漾。各族弟子都看呆了,连最不苟言笑的矮人长老,也忍不住用粗糙的手指跟着节奏轻敲石桌。
药膏熬成时,天已蒙蒙亮。墨砚将第一罐寒玉膏递给雪族的少年,少年捧着温热的陶罐,冻得发红的鼻尖动了动,突然“噗通”一声跪下:“谢谢墨仙长!我们部落的人,再也不用冬天抱着火炉哭了!”
丹房里的气氛瞬间热了起来。雪族长老颤巍巍地解开腰间的皮囊,倒出几粒晶莹的雪莲花籽:“这是我们冰原最珍贵的种子,种在青岚宗,让它也沾沾你们的药香~”
矮人长老拍着胸脯保证:“等开春了,俺们给你们打个新的炼丹炉!用地底最硬的玄铁,能同时容下各族的药材,保准比万法炉还好用!”
鲛人族的少女从海螺里取出颗珍珠,塞进阿蛮手里:“这珠子能映出药材的灵气,以后辨药就不用愁啦~”
墨砚看着这些来自各族的心意,突然觉得《万族药经》又该添新页了。他转身对张诚说:“把‘寒玉膏’的方子记下来,要写清楚——夜明石粉三钱(矮人)、冰蚕丝五钱(雪族)、活骨藤汁一勺(树精)、深海鱼油半罐(鲛人)、羽族‘凝药诀’辅助……”
“还有人族的甘草!”张诚补充道,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你最后加的那味甘草,能去鱼油的腥味,可不能漏了。”
墨砚笑着点头,看着他在方子末尾写下“各族合制”四个字,突然想起半年前那个处处针对妖族的张诚,如今却能自然地说出“各族合制”,连字迹都比以前柔和了许多。
午后的雪停了,阳光透过丹房的窗棂,照在新修订的《万族药经》上。阿蛮正用狐族的图腾文给新方子做批注,树精长老在一旁用藤蔓画出药材的形态,羽族少女则用羽毛笔在页边画了朵小小的雪莲花,说是能让方子“带着暖意”。
墨砚走到药圃,看着雪地里冒出的紫绒根嫩芽——是雪族送来的雪莲花籽落在旁边,竟让被冻住的土地提前醒了过来。嫩芽上沾着雪粒,却倔强地往上钻,像极了那些远道而来的各族弟子,带着一身风霜,却揣着热腾腾的心意。
“墨师兄!”小竹举着封信跑过来,信封上盖着鲛人族的海螺印,“是海边的渔村寄来的!他们说用我们给的‘避水珠’方子,救了好多在风暴里遇险的渔民!”
墨砚拆开信,上面画着简陋的船和海浪,还有歪歪扭扭的字:“谢谢青岚宗的仙长,以后我们的鱼干,都给你们留着最好的!”
他笑着把信递给阿蛮,两人相视而笑时,丹房里传来张诚的喊声:“墨砚!快来看看!树精长老说活骨藤能和魔族的烈焰花配出接骨的新药!”
阳光落在他们走向丹房的背影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缠绕的藤蔓,往高处生长。石阶上的新足迹还盖着薄雪,却已能看出它们正朝着同一个方向延伸,通向那本越来越厚的《万族药经》,通向那些关于理解与共生的、未完的故事。
而万法殿前的同心鼎,在雪后初晴的光里,泛着比往日更温润的光。鼎身的符文又多了几族的印记——矮人的矿纹、雪族的冰晶、鲛人的波浪,它们与原有的人族符文、妖族图腾、魔族火焰纹交缠在一起,像一首无声的歌,唱着“万法同源,药香同辉”。
墨砚知道,这《万族药经》的新页,永远也写不完。因为总会有新的种族带着药材走来,总会有新的故事在丹房里发生,就像这青岚宗的雪,落了又化,化了又落,却总能滋养出更坚韧的生命,让药香漫过石阶,飘向更远、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