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暗巢与反击之网-《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

  深渊岛沉没的第七天,“地脉-01”避难所的中控室里,陈默将一张布满红点的全息地图砸在桌面上。红点密密麻麻覆盖了全球,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盆地到安第斯山脉的冰川溶洞,甚至在南极冰盖下都有标记——这是“绿潮”遍布世界的秘密基地网络。

  “他们根本不是单点布局,而是早就把基地嵌进了全球地质节点。”陈默的手指划过地图,“富士山、喜马拉雅山只是‘明棋’,这些隐藏基地才是真正的杀招。每个基地都有独立的地热供能和病毒培养舱,深渊岛的毁灭不过是断了他们的主节点。”

  苏晓调出刚破译的“绿潮”内部文件,脸色愈发苍白:“这些基地分为三类。‘孵化型’负责培育异化者,像刚果盆地的基地已经产出了能适应雨林环境的‘藤蔓猎手’;‘催化型’专司激活地质灾害,冰岛基地的设备正加速火山喷发;还有‘控制型’,比如百慕大三角的海底基地,能干扰全球通讯信号。”

  更令人心惊的是基地的防御体系。北欧战区传来的侦察报告显示,阿尔卑斯山的“绿潮”基地建在万米深的地下岩层中,入口伪装成冰川裂缝,外围有三层机械守卫巡逻,内部的能量屏障能抵御导弹轰击。“我们派去的侦察小队全军覆没,”赵队长的声音带着挫败,“那些基地就像扎进地球的毒刺,拔不掉还在不断扩散毒素。”

  林野盯着地图上的红点,突然指向三个标记着“核心”的节点:“安第斯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南极冰盖,这三个基地的能量信号最强,应该是区域控制中心。我们不能逐个强攻,必须集中力量摧毁区域核心,瘫痪周边次级基地。”

  反击计划迅速启动。林野亲自带队奔赴安第斯山脉,这里的“绿潮”基地正加速激活火山群,若喷发将让南半球的火山灰污染再加剧一倍。潜入过程比预想中更艰难,基地外的热带雨林里布满了“藤蔓猎手”,它们的根系能感知震动,稍一靠近就会被尖锐的藤蔓刺穿装备。

  “用低温手雷冻结地面!”林野下令。手雷爆炸后,地面瞬间结霜,藤蔓猎手的根系失去活性,小队趁机钻进冰川裂缝。基地内部,巨大的齿轮正在转动,岩浆被抽入管道,顺着山体注入地下的病毒反应炉——这里的“绿潮”成员正用岩浆能量催化病毒变异。

  交火瞬间爆发。“绿潮”的守卫装备了热能武器,能穿透普通防弹衣,林野带着队员依托管道躲避,伺机破坏反应炉。激战中,一名队员发现了基地的弱点:反应炉的冷却系统依赖冰川融水,只要炸掉输水管道,高温就会自行摧毁设备。

  当爆炸声在地下深处响起时,基地的警报声变成了刺耳的尖啸。岩浆开始从管道裂缝溢出,林野带着小队拼命向出口冲去,身后的岩层在高温中不断坍塌。登上战机回望时,安第斯山脉的几座火山已停止异常活动,区域地图上的红点一个个熄灭。

  但胜利的喜悦转瞬即逝。通讯器里传来南极战区的急报:“冰盖下的基地激活了备用程序,大量被病毒改造的磷虾正顺着洋流扩散,它们携带的病毒能在低温海水里存活半年!”同时,马里亚纳海沟的基地发出了高频信号,全球多地的次级基地突然同时活跃起来。

  林野的战机在云层中穿梭,看着全息地图上此起彼伏的红点,突然明白“绿潮”的真正布局——这些基地不是孤立的节点,而是一张能自我修复的网络。摧毁一个核心,其他基地会立刻补位。

  返回“地脉-01”时,苏晓带来了一个意外发现:“‘绿潮’的通讯信号有统一的加密密钥,源头就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基地。只要破解密钥,我们就能向所有基地发送虚假指令,让它们自毁防御系统。”

  陈默立刻投入破译工作,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中控室里,全球反击的倒计时开始跳动。林野望着窗外依旧灰暗的天空,心中清楚:这场与“绿潮”暗巢的较量,比对抗天灾更残酷。但只要能撕开这张遍布世界的网络,人类就还有机会夺回被吞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