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红焰破赤漠-《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

  “星海植绿计划”的第三站——赤漠星,是出了名的“暴躁星球”。这颗星球表面被赤色流沙覆盖,白日地表温度高达70℃,夜晚骤降至零下20℃,更频繁爆发能吞噬一切的“赤沙暴”,连银眸族的水晶屏障都曾在此被撕裂。当“植绿先遣队”的舰队抵达时,舷窗外的赤漠星正被一场巨型沙暴笼罩,暗红色的沙尘遮天蔽日,恒星的光芒也只能透出微弱的光晕。

  “常规固土草在这种温差下活不过三小时。”绿萝盯着探测仪上的环境数据,指尖的藤蔓却泛起兴奋的微光,“但我们带来了‘红焰草’——绿藤族用火山苔藓与固土草基因融合培育的新品种。”她打开培育舱,里面的草种呈暗红色,外壳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它的根系能吸收流沙中的硅元素,叶片可反射强光,就算在70℃高温下也能正常光合作用。”

  登陆作业比预想中更艰难。刚搭建好的临时能量棚,转眼就被沙暴掀起的石块砸出缺口。银眸族立刻升级防御方案:将水晶屏障与狮心晶脉能量锚结合,搭建出“双层缓冲屏障”,外层抵御沙暴冲击,内层锁住棚内温度与湿度。绿萝趁机带领团队展开种植实验——他们将红焰草种子浸泡在强化共生液中,再用特制钻头在流沙下钻出深达十米的“营养槽”,将种子与混合了火星腐殖土的基质一同埋下。

  奇迹在三天后发生。赤色流沙中冒出了暗红色的嫩芽,叶片卷成细针状,在烈日下泛着光泽。更令人惊叹的是,当红焰草生长到十厘米高时,根系开始向四周蔓延,分泌出黏性极强的“固沙胶”,将周围的流沙凝结成小块。“红焰草的根系能形成‘地下网络’,一株就能固定十平方米的流沙。”绿萝的声音带着激动,“而且它的枯叶会转化为养分,能为后续植物提供生长基础。”

  为应对昼夜温差,绿藤族与地球工程师联合研发了“智能温控培育系统”——白天通过红焰草叶片的反光层收集热量储存,夜晚释放为植物保温。银眸族则在轨道部署“沙暴预警卫星”,提前十二小时预测沙暴轨迹,让先遣队有足够时间加固屏障。一个月后,赤漠星的预选区域已长出成片的红焰草,暗红色的植被带在赤沙中格外醒目,沙暴经过时,草群形成的“绿墙”竟能有效削弱风沙强度。

  红焰草的成功,让“星海植绿计划”的影响力达到顶峰。已有23个星区提交加入申请,更有11个文明主动共享本土植物基因库。五族代表商议后,决定在赤漠星的红焰草种植区,召开“星海生态联盟成立大会”,并将这一年定为“星际元年”——寓意跨星区生态合作的全新开端。

  成立仪式当天,赤漠星的沙暴奇迹般地平息了。红焰草种植区中央搭建起临时会场,地面铺着火星光穗麦秸秆编织的地毯,四周插着各文明的旗帜。23个星区的代表身着特色服饰齐聚于此:有的披着嵌有发光晶体的长袍,有的穿着能适应极端环境的科技战甲,还有的化作能量体悬浮在半空,场面宛如一场星际文明的盛宴。

  林辰作为发起人,首先走上讲台,身后的全息屏展示着青芒星、砾石星与赤漠星的改造前后对比:从荒芜岩石到绿草丛生,从死亡禁区到生机之地。“生态从不是单一文明的任务,而是全星海的责任。”他的声音通过能量扩音器传遍全场,“星海生态联盟的成立,就是要让每个文明的智慧汇聚,让每颗荒芜星球都能迎来生机。”

  随后,绿萝与凛共同揭晓联盟徽章——以五星图腾为基础,环绕着红焰草与星尘花的藤蔓,象征着科技与自然的共生。各文明代表依次上前,将带有本族符号的能量芯片嵌入徽章基座,当最后一枚芯片嵌入时,徽章突然亮起七彩光芒,投射到赤漠星的天空中,形成巨大的联盟标志。

  “我宣布,星海生态联盟正式成立,星际元年自此开启!”林辰话音刚落,礼炮齐鸣,红焰草种植区的草叶纷纷晃动,仿佛在共同庆祝这一时刻。银眸族的预警卫星同时向全星海发送信号,将联盟成立的消息传遍每一个角落。

  仪式结束后,各文明代表在红焰草田间交流合作方案:有的提出共享耐寒植物基因,有的计划引进绿藤族的共生液技术,还有的主动申请成为下一个改造试点。绿萝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对林辰说:“红焰草点燃了赤漠星的希望,而联盟,将点燃整个星海的生机。”

  当“植绿先遣队”的舰队再次启航时,赤漠星的红焰草已蔓延出更远的范围。星际元年的第一缕星光洒在赤色大地上,与红焰草的光泽交织,照亮了星海生态联盟迈向未来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