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手工锻刀,宗师手艺?系统:工业垃圾!-《让你修五菱宏光,你改装航母?》

  莫盖回到修车行。

  新设备的光泽和旧车行的油污格格不入。

  他没管这些。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打一把刀。

  打一把真正能用的刀。

  他看过一个节目,里头的刀匠能用废旧的钢缆,锻出削铁如泥的兵器。

  这就是手艺。

  莫盖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打开了刚买的电脑,开始搜索资料。

  热处理温度曲线、不同钢材的淬火介质、回火时间控制……

  一个小时后,他关掉电脑。

  他走向角落里一堆刚刚送到的原材料,抽出一根半米长,手臂粗的黑色钢条。

  T10工具钢,弹簧和轴承用的材料。

  莫盖没用传统的炭炉。他走到墙边,启动了一台半人高的、方方正正的银色机器。

  【高频感应加热炉】。

  他把钢条固定在夹具上,设定好温度参数,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

  机器发出低沉的运行声。

  一圈红色的光环套在钢条上,没有火焰,没有浓烟。

  钢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黑色变成暗红,再到橙黄。

  三分钟后,钢条的尖端已经亮得发白,空气都因为高温而扭曲。

  莫盖关掉机器,用铁钳夹出钢条,快步走到修车行正中那台全新的液压锻压机前。

  他没用铁锤,太慢。

  他把烧得通红的钢条放在锻压机的底座上,一脚踩下踏板。

  “咚!”

  一声闷响,几十吨的压力,狠狠砸在钢条上。

  火星四射。

  “咚!咚!咚!”

  莫盖操控着锻压机,每一次下压,都精准地落在需要成型的位置。

  钢条在他的操作下,慢慢被拉长,压扁,刀的雏形开始出现。

  刀身、刀背、刀尖……

  半小时后,一把粗糙的刀坯成型了。

  他再次用感应炉将刀坯加热到特定的橙红色。

  “滋啦——!!!”

  他将通红的刀坯,整个浸入了旁边一个装满了特殊淬火油的金属槽里。

  大量的白烟升腾而起,一股刺鼻的味道在车行里弥漫开。

  淬火完成。

  他把黑色的刀坯丢进另一台【回火炉】,设定好温度和时间,然后就不再管它。

  他走到那台五轴联动机床前,夹住一块黑色的碳纤维板材。

  在电脑上调用出他早就画好的三维图纸,开始加工刀柄。

  两个小时后,回火结束。

  莫盖取出刀身,来到一台全新的立式砂带机前。

  “呲——”

  砂带飞速转动,他双手握着刀,稳稳地贴了上去。

  大量的火星,像一条瀑布,从刀刃和砂带的接触点上喷涌而出。

  开刃,研磨,抛光。

  他又用了那台瑞士的激光切割机,在靠近刀柄的刀身上,蚀刻出了一片细密的、如同电路板纹路一样的花纹。

  最后,他将完美贴合手型的碳纤维刀柄,用两颗螺丝,牢牢地固定在刀茎上。

  一把刀,完成了。

  刀身修长,线条流畅,在灯光下反射出金属独有的冷光。

  黑色的碳纤维刀柄和银色的刀身,充满了工业美感。

  莫盖拿起刀,掂了掂。

  重量正好。

  他从旁边的桌上抽出一张A4纸,竖在空中。

  手起,刀落。

  没有声音。

  那张纸,从中间无声地分成了两半,切口平整。

  他又走到角落,拿起一根修车用的实心撬棍。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刀,对着撬棍,狠狠劈下!

  “当!”

  一声脆响。

  撬棍上,出现了一道半指深的缺口。

  莫盖拿起刀,对着灯光检查刀刃。

  完好无损,没有一丝卷曲或者崩口。

  成了。

  他看着手里的这把刀,一纯粹的成就感,涌了上来。

  这是他,莫盖,亲手打造出来的作品。

  就在这时,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蓝色面板,在他眼前展开。

  【检测到宿主制造工业品:T10钢切刀】

  【正在进行综合评估…】

  一个与他手中一模一样的三维刀具模型,出现在面板上。

  模型上,瞬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光点。

  【评估完成。】

  【材质:T10工具钢(商用级)】

  【工艺:液压锻打,数控研磨,激光蚀刻。】

  【缺陷分析:热处理应力未完全消除,存在114处微观裂纹。晶体结构不均匀,导致刀刃锋利度维持性较差。刀身重心偏离理论最佳值0.7毫米…】

  【综合评价:18/100。】

  【评语:高于现代平均手工艺品水准,但从工业极限角度看,仍属工业垃圾范畴。】

  垃圾…

  莫盖看着这个评价,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最后一行字,跳了出来。

  【系统建议:可消耗1点算力,对此物品进行‘一键优化’,将其分子结构重构至理论极限状态。是否执行?】

  莫盖低头,看着手里的刀。

  一块,有114处裂纹的“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