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有利条件-《穿到古代也要搞事业》

  等到司农卿的人把这块山头探测完后,陆父又调回一部分人手来翻地。

  把太过于大块的土块锄小,然后再施基肥打底。

  当然,基肥就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农家肥。

  挑肥也是个大活,陆家的粪坑挑空了都不够,还向几户人家买来用的。

  这不是夸张,而是家家户户全年都是靠茅厕里的粪,来供给田地里的庄稼。

  断断没有平白给别人用的话。

  但如果是卖出去的,那就皆大欢喜了!

  就这样一部分人翻地,一部分的人挑粪施肥。

  等到施完肥以后,再把地堆成一垄一垄的样子,这样既利于排水,又可以把控到时候植株之间的距离。

  很快第一个山头就垄好了雏形。许洺带着王大娘和另外几位婶子一起,听领头司农卿的安排。

  王大娘说现在集市上不忙,就让儿媳一个人去就行。

  她也来许洺这里挣个外快。许洺欣然同意,正好现在开荒的人分的太散,需要人手。

  一行人排排站,聚精会神看着站在前面的老头,只见老头身形消瘦眼神却十分精明。

  老头看大家伙没有东张西望,全都专注的看着自己。

  满意的点点头,开口说道:

  “咱们播种方式和点豆子差不多!先用小锄子把土垄上方挖出一个一指深的坑,然后再把棉籽撒进去。

  然后每个小坑之间要留出一个孩童小臂长的距离!

  最后要用土覆盖回种子表面,轻轻压实些。这样种子才能和土壤紧密接触!发芽率才会高!”

  老头的话通俗易懂,几个婶子都是干惯了农活的老手,一下就听明白了。

  而许洺作为一个现代人,理解能力也不差。

  和大伙对了对,确定都会了之后,开始分散到每块地里去。

  而那个司农卿老头,则是徘徊在各个地头,看每人的播种情况。

  要是有不符合规矩的,就直接纠正了。

  该说不说,许洺对于这行人的工作态度还是十分满意的。

  毕竟他们越上心,自己这两个山头有收入的可能性才会越大。

  所以即便是知道他们是在搞试验,许洺也没多排斥了。

  许洺在播完一块地以后,终是撑着酸痛的腰走到地边的茶水壶,打算喝碗水。

  虽然播种动作简单,但耐不住要一直弯腰!

  再加上整个山头都浇了一遍粪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夹杂着粪味。

  许洺忍得还是有些辛苦。

  刚喝了一口,就被一片阴影笼罩。

  许洺抬头一看,正是刚刚发言的老头。

  回想了一下当初张师爷的介绍,这位大人为司农卿,属从二品官员,其他年轻一些的都是司农司知事,为正七品。

  相当于这一行人中,就这位大人属于正儿八经的大官。

  许洺礼貌地点头,打招呼道:“赵老。”

  赵老点点头,在离许洺远一些的地方蹲下。

  “听说你就是这次种植的领头人?”

  许洺垂首点头,算是默认了。

  赵老露出了满意神色,直言夸赞。

  “不错,虽为女子,却有远于常人的眼光,知道棉花类为我朝刚需!

  能放弃种植口粮,专程买下山头,雇人开荒都要全力支持朝廷!

  愿意如此鼎力相助,当真是舍己为人!”

  许洺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

  她也不能说她的初衷,其实是因为县令给她说必定大卖吧!

  许洺喝一口茶,尴尬的不断摇头,说赵老过奖了。

  赵老只当许洺谦虚,继续说道:

  “听说你的相公是位秀才,在这样的家庭能考到如此,想来觉悟颇高。

  你们夫妇二人,都是为朝廷出力的好苗子。

  付出定会有收获的!”

  许洺原以为这样的大官,怎么都有些官架子。

  没想到这人这么健谈,对着人就不停夸。

  看赵老如此随性,许洺干脆问出了自己一直担心的问题。

  “赵老,听说我们这地界还不曾大量种过棉花?无法确定这里气候是否适宜?”

  赵老捋了捋胡须,眯着眼睛望向地里不停播种的人影。

  良久后叹了口气,点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北边之地原为棉花产地。但近年来边关霍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逃散,农田荒废,这才转移至南下。”

  许洺诧异。

  “咱们边关有战乱?!我们怎么不曾听说过?!”

  赵老看了许洺一眼。

  “近三年大乱没有,小乱却不断!三年前的大战,边境百姓逃荒南下,分散各地。至今边城都未恢复!

  没有人,何来地?何来的产量支撑一个国家?

  我们为此也是绞尽脑汁,这两年早就在推行种植,但谁又能真的不管百姓死活,强行要求呢?”

  许洺哑然。

  所以才对下面说的如此笃定,一定能有收益!

  而那些有些身份地位的人,早就知晓其中内情。

  这才不愿意投入资金来支撑这个未知盈利的项目?

  最后还是自己这种大冤种来开先例?!

  想到此处,许洺暗自下了决心,要是真能种出来。

  她一定第一时间拿下所有地界,做这个行业南边的大头!

  至于朝廷这方面,想来自己作为第一个鼎力相助的试验人,他们也是愿意行些便利的!

  赵老看许洺脸色变换非常,还以为她是心里没底。

  想了想还是安慰道:

  “你也不用太过忧心,来之前我翻阅了这边气候记载。与北方最大的区别就是降水量的不同。

  这边雨季长,并且多为暴雨;容易生出病虫害,或者棉花烂铃。

  但是你刚好选择的是两个缓坡地山头,正好利于排水出去。也算是两相宜了!”

  “再加上这里的夏季高温高热,而秋季降温却缓慢,整个周期拉长,棉花的生长时间更充裕。”

  许洺眼前一亮,这可真是两个好消息了!

  看许洺有些兴奋,赵老紧接着泼了一碗冷水。

  “不过也不能高兴的太早,毕竟土质上还是有些差别。这里土质黏性土占比更多,能不能利于棉花扎根,还得看实际情况!”

  对许洺而言,有一个有利的消息都算是赚了,何况现在有两个!

  连忙答道:“现在有利条件二比一,我相信这事一定能成!”

  赵老看许洺信誓旦旦,也跟着笑了。

  “行!那就希望如你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