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元买不到的铃声(六)(498)-《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

  两百元买不到的铃声(六)

  夏末秋初,河面上开始飘起零星的落叶。老周的咳嗽在这个季节转换之际又加重了,夜里常常咳得睡不着觉。

  林小雨催促他去医院检查,老周总是摆手:“老毛病了,天气转凉就好。”

  但这次似乎不同往常。一天清晨,林小雨刚到修鞋摊,就发现老周脸色苍白地靠在椅子上,呼吸急促。

  “周师傅!您怎么了?”林小雨冲过去,摸到他额头滚烫。

  老周想说什么,却是一阵剧烈的咳嗽,话不成句。林小雨立刻掏出手机叫了救护车,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电话。

  救护车呼啸而至,邻居们闻声纷纷围过来。大家七手八脚帮忙把老周抬上车,林小雨紧随其后。

  医院里,消毒水的气味刺鼻。老周被推进急诊室,林小雨守在门外,坐立不安。陆续有闻讯赶来的邻居,不大的走廊很快挤满了人。

  “周师傅怎么样?”

  “怎么回事?昨天还好好的!”

  “需要什么药?我儿子在医药公司...”

  大家七嘴八舌,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林小雨这才发现,老周平日里帮助过的人竟有这么多。

  检查结果出来,医生表情严肃:“肺炎,比较严重。老人家本来就有慢性支气管炎,这次感染波及到了肺部,需要住院治疗。”

  老周被转入普通病房后,林小雨才敢通知周建军。电话那头沉默良久,然后是急促的呼吸声:“我马上订票回来。”

  住院费用不菲。林小雨正要拿出自己的积蓄垫付,却被张阿姨拉住:“姑娘,这回该我们帮周师傅了。”

  她转身对走廊里的众人说:“老周帮了咱们这么多年,现在他病了,咱们能不能表示表示?”

  话音刚落,大家纷纷响应:

  “我出五百!”

  “我出一千!”

  “我刚取了退休金,先拿两千!”

  不到半小时,竟然凑齐了首期住院费。林小雨看着那叠厚厚的、面额不一的钞票,眼眶发热。

  老周住院期间,修鞋摊暂时关闭了。但林小雨每天还是会去一趟,处理电商平台的事务,顺便告诉老周社区的近况。

  让她惊讶的是,即使老周不在,社区的电商运营依然井然有序。张阿姨主动负责起蔬菜品类的质检,刘婶组织了几位妇女打包发货,就连年迈的李大爷也每天来摊前坐镇,说是“帮老周看摊子”。

  一周后,周建军赶回来了。他直接到医院,看到父亲瘦削的模样,眼圈顿时红了。

  “爸,你怎么不早说...”他握住老周的手,声音哽咽。

  老周虚弱地笑笑:“没什么大事,就是咳嗽。”

  周建军办理了转院手续,将老周转到了条件更好的市医院。林小雨想跟着去帮忙,被周建军婉拒了:“这段时间麻烦你了,剩下的交给我吧。”

  老周转院后,林小雨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她依然每天去修鞋摊,处理订单,但总觉得少了什么。

  社区电商的运营虽然仍在继续,但似乎失去了灵魂。订单开始减少,投诉渐渐增多——有人发货不及时,有人以次充好,有人甚至开始抬高价格。

  一天下午,几位邻居因为发货问题在摊前吵了起来。林小雨调解不成,反而被卷入争吵中。

  “周师傅在的时候从来不会这样!”有人喊道。

  一瞬间,大家都沉默了。是啊,老周在的时候,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现在老周病了,那股凝聚力似乎也随之消散了。

  林小雨突然明白:老周之于这个社区,不只是个修鞋匠或电商发起人,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一个道德坐标。他不在,人心就散了。

  那天晚上,林小雨给周建军发了条信息,询问老周的情况。回复很简短:“好转中,勿念。”

  隔天,王明远又来了。这次他直接找到了林小雨的住处。

  “林小姐,听说周师傅住院了?”他开门见山,“现在社区电商群龙无首,正是需要专业管理的时候。我们的提议依然有效,而且可以立即提供医疗资源帮助周师傅。”

  这个提议极具诱惑力。林小雨几乎要点头了,但想起老周那番话,又犹豫了。

  “让我考虑一下。”

  王明远留下新的合同草案,这次的条款更加优厚。

  林小雨拿着合同,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她决定去医院找老周商量。

  市医院病房里,老周看起来确实好了许多,能坐起来吃饭了。周建军在一旁削苹果,见到林小雨,表情有些复杂。

  “小雨来了?坐。”老周很高兴,“社区怎么样?大家都好吗?”

  林小雨支吾着说不出话。老周立刻察觉到了什么:“出什么事了?”

  在林小雨叙述社区近况时,周建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等她说完,周建军忍不住开口:

  “爸,你看,离了你就是不行。要我说,那个电商项目就别做了,劳心劳力还不讨好。你跟我回城里住,好好养老。”

  老周摇摇头:“哪能说不做就不做?那么多人都指望这个呢。”

  “可是你的身体...”

  “我好多了,”老周坚持道,“过几天就能出院。”

  医生进来查房,听到这话立即反驳:“周师傅,您的肺炎是控制住了,但检查发现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短期内不能出院。”

  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

  林小雨深吸一口气,终于拿出王明远的合同:“周师傅,其实优购网又来找过我,他们愿意提供最好的医疗资源帮助您,同时投资我们的项目...”

  老周默默听着,没有立即回答。周建军却一把拿过合同,翻看起来。

  “条件很不错啊,爸!专业的管理团队,充足的资金支持,还能给你最好的治疗。我觉得可以考虑。”

  老周看向窗外,久久不语。窗外一棵老梧桐树正开始落叶,黄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

  “小雨,你觉得呢?”他终于问。

  林小雨咬咬嘴唇:“我...我不知道。从理性上讲,这是最好的选择。但从感情上...”

  她说不下去了。

  老周点点头,从床头柜拿出那部老年机。因为住院,它已经几天没开机了。按下电源键,等待片刻,突然,一连串的未接来电提示和短信提示音响起,在安静的病房里格外清脆。

  老周慢慢翻看着,眼中泛起泪光:“都是老邻居们发来的问候。”

  他放下手机,看向儿子和林小雨:“我这一辈子,没赚过大钱,没成过大事。但老了老了,有这么多人惦记,值了。”

  周建军低下头,若有所思。

  老周接着说:“优购网的提议,你们觉得好,就做吧。但我有个条件:不能涨价,不能减质,不能辞退现在帮忙的任何人。”

  林小雨惊讶地看着他:“您同意了?”

  “我老了,身体也不中用了,不能绊着大家的发展。”老周微笑着,笑容中有释然也有不舍,“只是你们要答应我,无论做多大,都别忘了最开始是为了什么。”

  周建军突然站起来:“爸,我有个想法。”他看向林小雨,“我们不跟优购网合作,自己来做。我辞掉工作,回来帮你们。”

  这次轮到老周惊讶了:“你说什么?你的工作那么好...”

  “再好也是给别人打工。”周建军语气坚定,“我想通了,您做的这个事业,比我的工作有意义多了。我可以带来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帮助项目规范化运作,但控制权还在我们自己手里。”

  他拿出手机,调出一个计算页面:“我算过了,以现在的增长趋势,如果能引入一些智能管理系统,提高效率的同时保持特色,完全可以在不失去初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林小雨眼睛亮了:“这个主意好!既保持了独立性,又能扩大影响。”

  老周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慰:“你不觉得丢人了?”

  周建军握住父亲的手:“爸,我从来没有真正觉得您丢人。我只是...只是被自己的虚荣心蒙蔽了。这些天在医院陪着您,看到那么多人来看您,我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

  决定作出后,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三人就在病房里开始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直到护士进来提醒休息时间到了。

  林小雨离开医院时,天已经黑了。秋夜的星空格外清澈,她深吸一口清凉的空气,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希望。

  回到修鞋摊,她发现摊前聚集了不少邻居。大家听说老周病情好转,都松了口气,又听说周建军要回来接手项目,更是欢欣鼓舞。

  “建军那孩子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聪明!”

  “这下好了,老周能安心养病,事业也有人继承。”

  林小雨拿出那部老年机,在社区群里发了条语音消息:“大家放心,周师傅好多了,咱们的项目也会继续下去,而且会越来越好。”

  瞬间,回复如潮水般涌来,老年机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响亮。

  林小雨忽然觉得,这铃声不再是一部廉价老年机的声音,而是一个社区的心跳,一段情感的共鸣,一种价值的回响。

  而这,确实是两百元买不到的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