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终章)
王建军那句“包饺子”像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沉闷的响动过后,屋里漾开一种奇异的寂静。婆婆摘菜的手彻底停了,湿漉漉的菜叶滴着水,在地上积了一小滩。她看着儿子的背影,眼神复杂地变了几变,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扭身回了厨房,锅碗瓢盆的声响比往常重了些,却也没再说什么。
小雅愣在原地,大眼睛里惊恐未散,又添了浓浓的茫然。她无措地看向我,我朝她轻轻点头,努力想挤出一个安慰的笑,嘴角却有些发僵。她接收到这模糊的信号,迟疑地、一步步挪回小隔间门口的小凳上坐下,拿起一本旧课本,却久久没有翻页。
王建军不再摆弄那些工具。他站起身,依旧背对着我们,走到窗边,摸出烟盒,抖出一根叼在嘴上。打火机咔哒了几声才冒出火苗,他深吸一口,烟雾缭绕,将他紧绷的侧脸轮廓模糊了几分。他就那么站着,望着窗外灰蒙蒙的楼宇,一口接一口地抽烟,沉默得像一块被烟熏火燎过的石头。
那顿饺子,最终还是在第二天晚上热腾腾地端上了桌。王建军真的拎回了一大块五花肉,还有一捆碧绿的韭菜。他和面,婆婆调馅,谁都不说话,只有面团撞击盆底的闷响和刀切在案板上的笃笃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小雅被按在桌前,面前堆着小山似的饺子。她吃得极其缓慢,小口小口,像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时偷偷抬眼觑一下爸爸的脸色。王建军吃得很快,很响,头也不抬,仿佛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咀嚼上。婆婆不停给小宝喂着捣碎的饺子馅,目光却时不时扫过小雅和她面前没动多少的碗。
“吃不下就别硬塞了。”婆婆终于没忍住,语气硬邦邦的,听不出是关心还是不满。
小雅筷子一抖,半个饺子掉进醋碟里,溅起几点油星。
王建军猛地抬起头,目光扫过小雅煞白的小脸和那半个浸在醋里的饺子,眉头又习惯性地拧紧。小雅吓得立刻低下头,手指紧紧攥着筷子。
就在我以为他又要发作时,他却只是伸过筷子,把自己碗里一个吹凉了的、圆鼓鼓的饺子,夹到了小雅碗里,粗声粗气地说:“这个不烫。”
动作依旧生硬,甚至带着点不耐烦。但小雅却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给定住了。她看着碗里多出来的那个饺子,又飞快地抬眼看了看爸爸,后者已经重新埋下头,大口扒拉着碗里的饺子,耳根却似乎有点泛红。
小雅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夹起那个饺子,慢慢放进嘴里。吃着吃着,大颗大颗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砸进碗里。她没有出声,只是肩膀微微抽动,拼命压抑着。
王建军扒饭的动作停住了。他僵了片刻,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一只粗糙的大手,极其快速地、近乎粗暴地在她头顶揉了一下,然后立刻收回,像是被烫到一样。继续埋头,吃得越发凶猛。
那一刻,屋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坚冰碎裂般轻响了一声。
成绩单的风波,就这样被一碗沉默的饺子囫囵吞了下去。没有人再提起那个刺眼的“1”,但它又像一道看不见的印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底。
日子依旧被贫瘠和焦虑浸泡着,但某些细微的改变确实在发生。王建军还是会为超支的水电费黑脸,但在小雅的书本费面前,那沉默不再那么令人窒息。他依旧更亲小宝,抱他,逗他,但看向小雅时,那目光里尖锐的隔阂淡了,多了些审视,和一些更复杂的、连他自己可能都未曾察觉的东西。
小雅依旧懂事得让人心疼,但那份懂事里,少了几分惊弓之鸟的恐惧,多了点小心翼翼的试探。她会在弟弟哭闹时,试着拿起摇铃逗他,会在爸爸修东西时,默默递上一块干净的抹布。她的成绩依旧优异,每次拿回卷子,还是会先怯生生地看我一眼,但眼底深处,有了一点极微弱的、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渴望被看见的光。
夏深了,蝉鸣聒噪。一个星期天的黄昏,暴雨将至,闷热难耐。王建军在楼道口收拾废纸板,准备明天卖掉。小雅在一旁帮忙,把散落的小纸片捡起来,叠整齐。
一阵狂风猛地灌进来,吹得纸屑乱飞。其中一张淡黄色的纸片,打着旋儿,贴在了王建军汗湿的手臂上。他下意识地皱眉,想要拂开。
动作却顿住了。
那是张被揉皱又展平的旧收据,背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却又极其认真地画着一幅画。四个火柴小人,手拉着手。两个高的,两个矮的。其中一个矮的小人,扎着两根冲天辫,辫子画得格外用力,几乎要戳破纸张。四个小人头顶,是一个歪歪扭扭的、巨大的太阳,阳光用密集的短线铺满整个背景,每一根线都透着一种笨拙又汹涌的渴望。
画的下面,有一行小字,写得一笔一画,是小雅的字迹:
「我的家。」
王建军就那么站着,捏着那张废纸,手臂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来,滴落在纸面上,晕开一小片模糊的灰晕。他盯着那画,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很久。风还在吹,撩起他汗湿的头发,露出光洁的额头。远处的雷声闷闷地滚过。
他突然把那张纸片小心地对折,再对折,塞进了自己脏兮兮的工作服口袋里。然后,他弯下腰,继续捆扎那些废纸板,动作幅度很大,绳子勒得纸板吱呀作响。
“爸……”小雅在一旁小声提醒,“那个……是垃圾……”
王建军没回头,手下动作不停,声音混在沉闷的雷声和纸板的摩擦声里,有些模糊不清:
“嗯。知道。”
捆好最后一道绳子,他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天色愈发阴沉,雨点开始零星砸下。他扭头看了一眼还站在原地的女儿,沉默了一下,然后朝单元门的方向偏了偏头。
“愣着干什么?”他的声音依旧粗声粗气,却似乎褪去了一丝惯有的焦躁,“要下雨了。回去。”
小雅抬起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黑沉沉的天,连忙小跑着跟上他的脚步。
王建军扛起那捆沉重的废品,走在前面。小雅跟在他身后,保持着两步的距离。雨点变得密集,砸在水泥地上,溅起细小的尘土。
走到单元门口,王建军停下脚步,把肩上的东西往上掂了掂,空出的那只手向后伸去,没有回头。
那只手很大,指节粗壮,沾满了汗渍和纸箱的褐色尘灰,就那么突兀地、有些僵硬地停在空中,等着。
小雅愣住了,看着那只向后伸来的、属于爸爸的大手。
几滴雨砸在她的睫毛上。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慢慢地、试探地,伸出自己小小的手,放了上去。
那只大手立刻收拢,将那只柔软的小手完全包裹住。掌心粗糙的茧摩擦着细嫩的皮肤,温热,潮湿,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没有拉她,只是那么握着。
然后,他扛着废品,牵着她,一步一步,走上楼梯。脚步声在昏暗的楼道里重合,沉重,和轻快,闷响,和细碎,交织在一起,敲打出并不协调、却异常坚实的节奏。
雨终于哗啦啦地下了起来,重重敲打着玻璃窗,水痕纵横交错,模糊了窗外的一切。但屋里,灯亮着。
王建军那句“包饺子”像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沉闷的响动过后,屋里漾开一种奇异的寂静。婆婆摘菜的手彻底停了,湿漉漉的菜叶滴着水,在地上积了一小滩。她看着儿子的背影,眼神复杂地变了几变,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扭身回了厨房,锅碗瓢盆的声响比往常重了些,却也没再说什么。
小雅愣在原地,大眼睛里惊恐未散,又添了浓浓的茫然。她无措地看向我,我朝她轻轻点头,努力想挤出一个安慰的笑,嘴角却有些发僵。她接收到这模糊的信号,迟疑地、一步步挪回小隔间门口的小凳上坐下,拿起一本旧课本,却久久没有翻页。
王建军不再摆弄那些工具。他站起身,依旧背对着我们,走到窗边,摸出烟盒,抖出一根叼在嘴上。打火机咔哒了几声才冒出火苗,他深吸一口,烟雾缭绕,将他紧绷的侧脸轮廓模糊了几分。他就那么站着,望着窗外灰蒙蒙的楼宇,一口接一口地抽烟,沉默得像一块被烟熏火燎过的石头。
那顿饺子,最终还是在第二天晚上热腾腾地端上了桌。王建军真的拎回了一大块五花肉,还有一捆碧绿的韭菜。他和面,婆婆调馅,谁都不说话,只有面团撞击盆底的闷响和刀切在案板上的笃笃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小雅被按在桌前,面前堆着小山似的饺子。她吃得极其缓慢,小口小口,像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时偷偷抬眼觑一下爸爸的脸色。王建军吃得很快,很响,头也不抬,仿佛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咀嚼上。婆婆不停给小宝喂着捣碎的饺子馅,目光却时不时扫过小雅和她面前没动多少的碗。
“吃不下就别硬塞了。”婆婆终于没忍住,语气硬邦邦的,听不出是关心还是不满。
小雅筷子一抖,半个饺子掉进醋碟里,溅起几点油星。
王建军猛地抬起头,目光扫过小雅煞白的小脸和那半个浸在醋里的饺子,眉头又习惯性地拧紧。小雅吓得立刻低下头,手指紧紧攥着筷子。
就在我以为他又要发作时,他却只是伸过筷子,把自己碗里一个吹凉了的、圆鼓鼓的饺子,夹到了小雅碗里,粗声粗气地说:“这个不烫。”
动作依旧生硬,甚至带着点不耐烦。但小雅却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给定住了。她看着碗里多出来的那个饺子,又飞快地抬眼看了看爸爸,后者已经重新埋下头,大口扒拉着碗里的饺子,耳根却似乎有点泛红。
小雅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夹起那个饺子,慢慢放进嘴里。吃着吃着,大颗大颗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砸进碗里。她没有出声,只是肩膀微微抽动,拼命压抑着。
王建军扒饭的动作停住了。他僵了片刻,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一只粗糙的大手,极其快速地、近乎粗暴地在她头顶揉了一下,然后立刻收回,像是被烫到一样。继续埋头,吃得越发凶猛。
那一刻,屋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坚冰碎裂般轻响了一声。
成绩单的风波,就这样被一碗沉默的饺子囫囵吞了下去。没有人再提起那个刺眼的“1”,但它又像一道看不见的印记,烙在了每个人的心底。
日子依旧被贫瘠和焦虑浸泡着,但某些细微的改变确实在发生。王建军还是会为超支的水电费黑脸,但在小雅的书本费面前,那沉默不再那么令人窒息。他依旧更亲小宝,抱他,逗他,但看向小雅时,那目光里尖锐的隔阂淡了,多了些审视,和一些更复杂的、连他自己可能都未曾察觉的东西。
小雅依旧懂事得让人心疼,但那份懂事里,少了几分惊弓之鸟的恐惧,多了点小心翼翼的试探。她会在弟弟哭闹时,试着拿起摇铃逗他,会在爸爸修东西时,默默递上一块干净的抹布。她的成绩依旧优异,每次拿回卷子,还是会先怯生生地看我一眼,但眼底深处,有了一点极微弱的、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渴望被看见的光。
夏深了,蝉鸣聒噪。一个星期天的黄昏,暴雨将至,闷热难耐。王建军在楼道口收拾废纸板,准备明天卖掉。小雅在一旁帮忙,把散落的小纸片捡起来,叠整齐。
一阵狂风猛地灌进来,吹得纸屑乱飞。其中一张淡黄色的纸片,打着旋儿,贴在了王建军汗湿的手臂上。他下意识地皱眉,想要拂开。
动作却顿住了。
那是张被揉皱又展平的旧收据,背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却又极其认真地画着一幅画。四个火柴小人,手拉着手。两个高的,两个矮的。其中一个矮的小人,扎着两根冲天辫,辫子画得格外用力,几乎要戳破纸张。四个小人头顶,是一个歪歪扭扭的、巨大的太阳,阳光用密集的短线铺满整个背景,每一根线都透着一种笨拙又汹涌的渴望。
画的下面,有一行小字,写得一笔一画,是小雅的字迹:
「我的家。」
王建军就那么站着,捏着那张废纸,手臂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来,滴落在纸面上,晕开一小片模糊的灰晕。他盯着那画,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很久。风还在吹,撩起他汗湿的头发,露出光洁的额头。远处的雷声闷闷地滚过。
他突然把那张纸片小心地对折,再对折,塞进了自己脏兮兮的工作服口袋里。然后,他弯下腰,继续捆扎那些废纸板,动作幅度很大,绳子勒得纸板吱呀作响。
“爸……”小雅在一旁小声提醒,“那个……是垃圾……”
王建军没回头,手下动作不停,声音混在沉闷的雷声和纸板的摩擦声里,有些模糊不清:
“嗯。知道。”
捆好最后一道绳子,他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天色愈发阴沉,雨点开始零星砸下。他扭头看了一眼还站在原地的女儿,沉默了一下,然后朝单元门的方向偏了偏头。
“愣着干什么?”他的声音依旧粗声粗气,却似乎褪去了一丝惯有的焦躁,“要下雨了。回去。”
小雅抬起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黑沉沉的天,连忙小跑着跟上他的脚步。
王建军扛起那捆沉重的废品,走在前面。小雅跟在他身后,保持着两步的距离。雨点变得密集,砸在水泥地上,溅起细小的尘土。
走到单元门口,王建军停下脚步,把肩上的东西往上掂了掂,空出的那只手向后伸去,没有回头。
那只手很大,指节粗壮,沾满了汗渍和纸箱的褐色尘灰,就那么突兀地、有些僵硬地停在空中,等着。
小雅愣住了,看着那只向后伸来的、属于爸爸的大手。
几滴雨砸在她的睫毛上。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慢慢地、试探地,伸出自己小小的手,放了上去。
那只大手立刻收拢,将那只柔软的小手完全包裹住。掌心粗糙的茧摩擦着细嫩的皮肤,温热,潮湿,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没有拉她,只是那么握着。
然后,他扛着废品,牵着她,一步一步,走上楼梯。脚步声在昏暗的楼道里重合,沉重,和轻快,闷响,和细碎,交织在一起,敲打出并不协调、却异常坚实的节奏。
雨终于哗啦啦地下了起来,重重敲打着玻璃窗,水痕纵横交错,模糊了窗外的一切。但屋里,灯亮着。